「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啊。」
高三拿了錄取通知書,跟幾個朋友不知天高地厚地開始寫採訪。
當時認識了一個新聞系的學長,幫我們一遍遍改稿,也教了我很多採訪稿的寫作技巧。
所以雖然他也才大學畢業,但在我心裡他已經是非常厲害的前輩了。
畢業後他去了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報社。
我也為他開心,因為他的文字功底真的很不錯,又是不怕辛苦的性格。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實現夢想,成為一個出色的特稿記者。
我們聯繫不多,偶爾聊天會知道他的工作辛苦,有時候做卧底寫採訪甚至會有危險。
但他還是很開心,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夢想過活的。
可後來,他慢慢沒了消息,也不再像原來那樣興奮的跟我聊自己做的採訪。
只是偶爾從朋友圈的定位和隻言片語里看到他好像離開了北京,回到了離家更近的上海。
不知道他有沒有繼續做新聞,還是他是放棄了所謂的夢想,與現實妥協。
我沒有問,一方面這是別人的自我選擇和隱私,另一方面也害怕得到答案。
今年暑假,我發朋友圈說要去上海參加活動,他私聊說有空可以聚聚。
聊到工作,他說他已經離開新聞界了,在乙方品牌部做作創意策劃文案,朝九晚五。有時候下班回家,也會想寫點東西,但經常開了頭就不知道怎麼繼續了。
他笑,「這種感覺就像,一個懷著江湖夢的少年,佩劍遠行,然後被人打斷一條腿回來了。開個小酒館,混吃等死。」
我回答他說,「但遇見仗劍出門的少俠,你還是會對這些稚嫩的臉龐說,世界很大,被打斷腿也不是什麼大事,去看看吧。」
但其實我心裡多少是存著一份不甘心的,甚至說是不理解的。
怎麼可以就這樣放棄夢想呢?
難道這個世界上,情懷真的如他們所說,一文不值嗎?
你可是我非常崇拜的敬仰的人啊,前輩。
最近北京的事件鬧得轟轟烈烈,我看到他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文章。
在轉發的內容里,他寫:
「這一年來,許多人問我,為什麼不留在帝都,怎麼走了呢?現在你們知道了吧。大火燒的、被清理的,就是我這種人啊。
那會兒在群組公寓,一年不到被趕了三次。永遠記得15年北京初雪那天,從廢墟里翻出行李,走出幾公里找麥當勞過夜的無助感。
前兩天一個學妹,白天出去採訪火災新聞,在稿子里呼籲關懷外來人口,晚上回家,家沒了。好笑吧?」
看到這些,之前對他的種種不理解,突然就釋懷了。
不想去批判這個政策到底對不對,因為有它不近人情的地方,但也有合理之處。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利益相關,就對這個政策會有不同的看法。嚴苛而殘酷的政策執行勢必會傷害很多人,但也會帶來一些好處。
可我不想再去指責他為什麼不堅持夢想,屈服於現實了。
因為這太難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堅持夢想很可貴,但朝九晚五也不是錯。
深夜走出幾公里找麥當勞過夜的無助感,光從文字上就能看到滿屏的無助,可對真正經歷過這些的人來說,我們能感受到的無力,不過是九牛一毛。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是一個女孩跟男朋友北漂,兩個人努力生活。回答的時間線很長,從15年到現在,兩個人經歷了很多,從月薪500到月薪4000,他們努力提升自己慢慢適應這個城市。
評論里是滿滿的一片祝福。
但在最後一次更新里,女孩說她今年29歲了,快要堅持不下去了,因為他們再怎麼努力,其實都沒辦法真正屬於這個城市。她說,她不知道該不該認命,回家相親結婚。
評論里很多人說,「別」,「不要啊」,「千萬不要放棄夢想啊」。
可我只看到女孩說的那句,「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
不想評論女孩到底該怎麼選擇,只想說從那些評論里,我看到的是,大家都不過是普通人。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叫著喊著,讓她不要放棄夢想和愛情,正是因為現實里的我們大多放棄了吧。
所以當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相似的自己,才會用「啊啊啊啊啊」「千萬千萬不要放棄啊」「拜託堅持下去」這樣的字眼,近乎卑微的祈求。
是現實過於殘酷,所以我們太渴望有個人能夠堅持下去,告訴我們,人是可以做夢的。所以我們那麼愛看雞湯,愛看別人堅持了很久終於成功翻身的例子,因為我們需要有人身體力行來證明,不撞南牆不回頭的頭破血流是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的。
可到底,大多數我們都是普通人。
也做夢,也堅持,但大多沒辦法等到所謂成功的那一刻,因為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能被一個大城市或者殘酷的社會所接納的。
可無論現實多麼殘酷,我們還是都不會接受「沒人有資格做夢」的設定,因為鋒芒畢露然後鎩羽而歸從來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像那位前輩後來跟我說的,「我所能做的,不過是時刻溫著一戶酒,為即將出行的俠女俠少們擦拭一回長劍,叮囑一句:別太早鈍了鋒芒吶。」
End.
| You May Also like |
- 人生,可能就那麼幾個關鍵時刻啊。
- 什麼瞬間讓你想要留住那一刻?
- 紅黃藍:世界是人把它弄髒的。
- 和先生一起的日子(四)
- 100字以內可以寫出怎樣的武俠故事?
歡迎光臨,2046旅店。
我是卡老闆,微博@吉蕾Camill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