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以上的那部分對打好籃球有多重要?
從宏觀角度講,決定一名籃球運動員在場上的行為表現因素有三方面:思維認知、身體技能、心理狀態。當然,外界環境及場上對手同樣是影響我們行為表現的重要因子,但由於這兩個因素不可控,且不屬於單個運動員的討論範疇,所以也就沒有放在裡面。
我們平時大部分的訓練,一般多集中在身體技能上。像運球、投籃、體能等訓練,都屬於身體技能的範疇;心理訓練在高水平球隊當中也同樣重要,心理狀態的穩定性決定著運動員在場上技能的表現如何。心理狀態良好,技能水平的發揮就會趨於穩定,平時所練就的技能在比賽中就會很好的表現出來。
如果說心理因素影響運動員能否將所練技能正常、順利的表現在球場上,那麼思維認知則決定了一名運動員在某一刻該用什麼技能或者說如何將自己的行為更加合理化。我們可以把它概括為:一名籃球運動員對這項運動理解的深度。在場上的每一秒鐘,我們是要投籃、空切還是去掩護。一方面是受自己隊友的行為、對方防守行為所影響,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自身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理解深度所決定。
最常見的例子是這樣的:我接觸過一些身體素質很好、各項技能(防守腳步、投籃技術、控球技術等)突出的籃球運動員。僅從身體技能這個維度考慮,他們屬於金字塔的上層。他們在自己的球隊里逐漸成為中流砥柱,在贏得了隊友的依賴、教練的器重之後,打球的方式也越來越個人化,團隊籃球的理念在他們的認知里是不存在的。
在一個水平中等的聯賽里,他們往往能夠靠個人獲取很多分數,幫助球隊取得多場比賽的勝利。可一旦到了一個更高水準的聯賽里,他們發現自身竟然毫無用武之地。這時候他們對籃球運動的思維認知已經固化,自己的慣性思維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有些隊員在教練的幫助下、在比賽的總結中轉變了打球的理念。那些堅持到底的球員則最終被淘汰出局。
相信不少朋友會有這樣的經歷,在中等水平強度的比賽里,你的某個隊友完全能夠接管比賽,各種得分、各種不防守等集於一身。一旦到了半決賽或決賽,這樣的打球模式被對方早已看穿,對方採取夾擊或聯防的方式將那名球員防死。但長期養成的打球習慣導致該隊員就是不傳球或不防守等,最終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延伸,你只好看著自己的球隊輸掉比賽。
(紀念「玫瑰」,2015年3月在芝加哥公牛隊訓練館)
在這幾年的訓練經歷中我發現一個很可怕的現象:一些進攻端出色的球員,他們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對球隊做出了額外的貢獻,因此在防守端表現的很消極或者並沒有百分百去防守。而可怕之處就在於這種認知是存在於他的潛意識當中。他在清醒的狀態下並不認為自己的防守有任何問題或消極表現。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人去提醒他們,他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防守存在很大問題(即使提醒,也未必聽得進去。)。
而我之所以發現了這樣的問題要歸功於比賽錄像的分析,通過觀看比賽錄像,每一名隊員的跑動路線與肢體語言等信息盡顯眼底。如果我只是用語言告訴該隊員他應該怎麼防守怎麼移動,他會回答我:好的,我知道。其潛台詞是:教練,我早就知道啊,而且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只有讓他親眼看見自己在場上的移動是多麼消極、補位是多麼緩慢,他才肯承認自己真的做錯了某些事情。他的自我意識才會戰勝潛意識,從而改變之前的行為。
很多身體與技能出眾的球員非常可惜,由於長期以個人為中心的打球習慣,讓他們無法虛心聽取教練、隊友的建議。他們原本可以變得更強、更好,但他們的思維認知局限了他們的行為。
其實,教練要對此負很大責任。我們總以為教練平時訓練的職責是讓隊員的技能、身體素質變得更強大。但實際情況是,大學及以上水平的比賽,隊員的技能、身體素質雖然還是有可提升的空間,但教練的重點應該放在隊員在場上的行為表現。
比如:一名球員出手機會的選擇;一名球員空切時機的選擇;一名球員防守站位的選擇等等。當場上的10個人身體技能水平等都旗鼓相當的時候,決定比賽勝負的因素不就變成了誰的行為模式更合理嗎?而我們的行為模式則由脖子以上的那部分思維認知所決定。
那麼,到底有哪些基本的、正確的籃球理念與認知,我們今後會拿出專門的篇幅進行討論。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永遠保持一顆虛心、謙卑的心。
推薦閱讀:
※雖然無法選擇命運,但我可以選擇不低頭-傑拉德格林
※生日快樂,克里斯·保羅,你32歲了。
※大神們怎麼看打籃球時的「噓球」文化?
※怪教練罵主將,容易,但是問題並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