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為什麼不談趨勢

時不時有人問,供應鏈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有些問地更直接:供應鏈管理方面,哪些東西最熱、最流行?坦誠地說,我看不到多少熱點、趨勢;我看到的大都是些老問題,即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行業,企業都在掙扎的那些根本問題。

先說企業運營。企業要盈利,就得做好三件事:(1)開發出好產品(產品管理);(2)以合適的價格賣掉(需求管理);(3)還得以合適的成本做出來(供應管理)。只有這三件事都做好,企業才能生存、盈利和發展。古今中外,一律如此,沒什麼趨勢可言。這就如人要活著,就得吃飯、喝水,你能說現在的「趨勢」是吃飯,以後的「熱點」是喝水?而且從運營的角度看,企業的問題一直是老問題,即客戶要的東西沒有、手頭有的東西客戶不要。這裡的核心是庫存,而圍繞庫存的是需求計劃和供應管理,以及供需平衡問題。從一把石斧換兩隻山羊的時候起,人類社會就在解決這問題。

再說供應鏈管理。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講供應鏈的熱點、趨勢。其實不管是造原子彈的還是賣茶葉蛋的,供應鏈的核心就是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條流優化了,成本自然就能降下來、質量也就做上去了。而要優化三條流,則要在商業層次上理順供應鏈夥伴之間的關係,在運營層面加強供應鏈夥伴之間的連接。這樣,人為壁壘削平了,流程中的浪費消除了,供應鏈的運作自然更高效。這些都是本質的東西,是個企業都得做,並不是說現在是供應鏈了,這些問題突然出現了,成了趨勢。當然了,在手段上可能有些趨勢可言。比如以前溝通靠雞毛信、後來是傳真、現在用簡訊。傳真是用地越來越少,Email是用地越來越多,但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還是沒變。

當你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時候,你會發現世界的變化並不大。這樣你就可以過濾掉很多噪音,從而能夠專註核心問題。拿人本身來說,最近幾十年技術領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沒有改變人的本質,愛、恨、貪婪、恐懼等仍舊驅動著人類社會的各種行為。仍舊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本聖經讀到老。我們還在讀幾千年前的書,因為與兩千年前相比,今天的人並沒有更加有智慧,也沒有更聰明多少。不信,你也寫本《聖經》、《論語》那樣水平的書給大家看。以前犯的錯誤現在照樣犯,以後還會犯。我們還是在同一個地方一再絆倒,否則這世上早就滿地是聖賢了。

還有,趨勢不代表最高水平。一個人、一個公司做什麼事不是趨勢;很多人、很多公司做的時候就成了趨勢。這也是說,趨勢充其量只能算大眾水平、平均水平。而以平均水平為目標,你不可能達到一流水平。大家都跟著趨勢走的時候,結果其實是低於平均水平。舉個股市上的例子。2001年高科技泡沫破滅後,美國的股票一路掉到底,媒體也是每天唱衰。大盤復甦兩三年了,企業盈利接連創下歷史新高,美國媒體對經濟的前景還是一片悲觀。從2002年到2007年,標普指數都翻了一番,美國一般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呢,則每年只有區區幾個百分點。為什麼相差這麼懸殊?就是因為大眾迷信"趨勢",聽信主流媒體,結果是高價買進、低價賣出。你咋就不想想,如果那些媒體人那麼能了解市場、熟悉趨勢的話,他們自己為何不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悶聲大發財,或者改行到華爾街,讓收入翻個1000倍?

如果說迷信"趨勢"有時候是認識問題,那麼提倡"趨勢"則往往是別有用心。就如這幾年,大型央企、國企盛行集中採購,領導一言九鼎,啥都得集中。於是有些"幫閑"們就到處宣傳,說集中採購是趨勢。有些公司甚至依此訂下目標,說集中採購要達到80%、90%什麼的。其實集中採購從來就不是什麼趨勢。美國高級採購研究中心做過專門研究,全球那麼多大企業,看不出是越來越多的公司走集中採購的路,還是分散採購。有些公司在集中採購,是因為經濟不景氣、行業成熟、成本壓力大等;同時另一些公司卻在向分散採購過渡,因為行業發展迅速,要快速開發新產品、全球擴張、技術更新換代等。外部條件變了,公司自然就得調整業務方式。這也如你睡在床上,熱了就挪到涼處,冷了就挪到熱處,哪有什麼"趨勢"?

所謂的"大勢所趨"往往是蒼白的虛張聲勢。不要隨波逐流,不要為"趨勢"所驅動,也不要為各種"趨勢"搖旗吶喊,成為"趨勢"的幫凶。這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的意識,還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產生真知灼見。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繼續領跑暢銷榜。


推薦閱讀:

我是怎麼把科比退役和職場規劃這兩件事硬扯到一起的
職場最大的潛規則,承受力弱慎入!
請隨時做好跳槽的準備
高效的職業規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