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藝術】《布林客BLINK》主編蘇也:藝術需要的是獨立思考者
欄目介紹
【對話藝術】是我們最近推出的線上訪談欄目,會邀請關於藝術設計相關領域的藝術從業者對於藝術、設計相關問題,結合自身經歷做一些有趣的回答。希望和大家一起踏入一場藝術之旅,發現更多美好之物。
第一期嘉賓
蘇也
藝術雜誌《布林客 BLINK》主編
藝術評論專欄作家
知乎:了不起的蘇小姐
認識蘇也老師,是在知乎看到她對於當代藝術相關問題的回答,寫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專業度很高,漸入佳境的文字像是被引領進鏡像般的世界,那個世界裡,一切都如平常,但又不是平常所見的樣子,一切都被賦予了特別的含義,並且這些含義不是具體的,固定的,是隨著自己的意識產生的。
她說,對於藝術,她是「半路出家」,本科在國內學習中文,到了美國先是在密歇根念了新聞的MA,之後才轉向藝術,在佛羅里達大學 Creative Photography 方向取得最高學位 MFA。畢業之後,一直從事一些藝術的相關工作,並在2014年1月,於美國福羅里達州創辦了藝術雜誌《布林客 BLINK》。
於是我們問道,當初為雜誌取名「BLINK」是有什麼特別的寓意或者期待嗎?
蘇也老師回答說:「布林客(BLINK)就是眨眼睛的意思,而我們觀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需要眨眼睛,想問題的時候更習慣於眨眼睛。我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屬於這個時代年輕人的交流平台,鼓勵「獨立觀看之道」,所以我用了「Blink」這個詞,希望我們的創作者和讀者都是愛眨眼睛,愛在眨眼睛的瞬間問問題的人。」
「獨立觀看之道」,這也是最初讀她對藝術的解答時,非常真實的感受。一直以為自己被關在藝術的門外,並把藝術當作神秘不可觸及的聖域,卻在蘇也老師將藝術之美娓娓道來之時,才發現其實自己是一直身處在藝術美好奇妙的世界裡的。 藝術,是沒有門檻的啊!
Q&A | 最美有物 ?? 蘇也
關於《布林客BLINK》
Q:在你當初做雜誌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特別好玩的事可以一起分享的?
A:我們雜誌從無到有,其實感覺一直很順利,也很平淡?哈哈,因為一直都沒什麼特別的大計劃,所以能夠每兩個月順順利利的出一本雜誌就是很滿足的事情。我覺得比較神奇的就是,我們從沒有經費支持,沒有廣告,沒有贊助,所有的創作者的投入都是無償獻血,居然還可以做到現在,做到要正式出版了,我都有點不敢相信我自己。
所以我非常感激他們,而且,我真的很感激布林客,因為有了這個平台,我認識了很多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我到今天都沒見過面,但是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他們總能貢獻出非常優秀的作品,很有見解的文章給布林客,讓我也一直處在學習的狀態里。
Q:現代平台特別多,你是怎麼想到你的雜誌的推廣方法,有沒有獨特的宣傳方式?
A:這個問題難倒我了,因為我是一個特別不會推廣的人,我們雜誌從沒有做過推廣和宣傳,傳播的方式就是朋友間的口口相傳,通過新的作者加入融入新的血液。所以目前我們的雜誌還是非常小眾的,但這也許也是我們骨骼清奇的一種特色和風格吧。
我們雜誌基本從來沒有追求過話題和熱點,所以也被人形容為極度的「不接地氣」,但也許讀者中也有這樣的一種需要,就是在超級接地氣的日常生活中,渴望得到一個空間,可以在精神上做到不接地氣,可以飛起來。
關於個人經歷
Q:我們知道你以前學的是漢語言文學,為什麼留學讀起了當代藝術,是不是以前對藝術很感興趣。
A:是的,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後來很喜歡攝影,但也一直喜歡寫東西,所以大學本科就選擇了中文系。出國之後,先是讀了一個新聞的碩士,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覺得同樣是面對「記錄」和「表達」的功能,我在性格上更喜歡視覺語言,而不是文字傳播;文字語言有時候太「果斷」,太「直接」,太「確定」,而我覺得很多事情並不是白字黑字的那麼明確,而視覺語言、視覺藝術很自由,很有解讀的空間,因此也更具有包容性和啟發性。
於是我決定再讀一個視覺藝術的專業,我自己在文字上是沒有放棄過,但是我覺得並不需要書本和學院的繼續教育,反而是純藝術這一塊,我覺得是一個知識的無底洞,非常想學進去。
學了藝術之後也更加確定了我當初的想法,就是藝術是一扇新的大門,打開了之後會發現整個人生都被打開了,貌似得到了新技能的感覺。藝術的大門走進去,多學習,就會發現通往很多扇門,比如歷史,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很有趣,就像是掉進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洞。
Q:最近有沒有你非常欣賞的新銳藝術家?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A:中國有一個很年輕的當代藝術家叫何翔宇,我之前在邁阿密的魯貝爾家族收藏工作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他的作品。他非常聰明,十分懂得當代藝術的國際語言,所以即使他做的都是很關乎中國問題的藝術作品,外國人也可以看懂。
例如,他做過一個「可口可樂計劃」,除了用可樂當墨汁在絹絲上面畫傳統的山水畫之外,他還做過一些實驗作品,就是像煉豬油一樣的煉可口可樂,最後用好幾噸的可樂煉出來了一大堆可樂黑渣子,平鋪在美術館的地面上,氣味很大。
大家都知道,那些黑渣子就是燒焦的糖,可樂里都是糖嘛,這個其實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在美術館給美國人講解這個作品的時候,這個裝置作品對他們的觸動特別大,因為他們在作品面前非常直接地面對了這個視覺結果,感到很真實所以很震驚。
何翔宇還做過一系列樹脂材料的真人大小的雕塑,其中一個是把艾未未放倒了,臉朝下躺在地上,還取名叫《馬拉之死》,雙關語的感覺,一邊引用藝術史經典,一邊嘲諷當代藝術,效果非常明顯。很多遊客在美術館看到倒在地上的「艾未未」都嚇死了,甚至要報警,但發現是一件藝術作品時又馬上會心一笑,這簡直是一件沒法兒讓人忘記的藝術作品。
關於藝術
Q:看過蘇老師的知乎回答,關於藝術類的問題解答都是非常專業且好理解,那麼在那麼多的藝術作品或者藝術家裡,有沒有一個讓你非常難忘且為之震撼的呢?
A:我喜歡的藝術家有很多,也有不少作品都讓我難忘,例如我在知乎上寫到的,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情人》,還有蘇菲·卡爾的「睡眠實驗」,但我想來想去可能最讓我難忘,也是讓我一眼就愛上的藝術家是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里特(René Magritte)。 我在不知道他是誰的時候就愛上了一幅他的油畫,是他1937年創作的油畫《不可複製》(Not To Be Reproduced,1937)。
這幅畫特別有趣,畫面里一個男人在照鏡子,但他看到鏡子里的不是自己的正臉,而是自己的背影,就和他現在在我眼裡所呈現的樣子一模一樣。而這面鏡子並沒有問題,因為男子的右手邊還放了一本小書,而這本書在鏡子中呈現出正常的倒影。
我非常喜歡馬格里特這種很認真地講一個「錯誤」邏輯的畫,很耐看,讓我不停地問自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是這個男人嗎,還是正在窺視這個男人的我自己?
Q:我記得你在知乎說過國內的公共藝術還比較薄弱,國外的公共藝術有哪些需要這個時期的中國去借鑒的?
A:我覺得一個是功能性,另一個是幽默感。
中國許多廣場上都有雕塑,市民也希望有更多有趣的雕塑,這個雕塑不僅應該給一座城市的居民帶去審美的功能,有時也完全可以做出實質性的貢獻。例如我寫過的芝加哥千禧公園的多媒體公共藝術,Crown Fountain,就是一個有功能的電子噴泉,還充滿創意。
我們國內也可以嘗試一些這樣的有功能性的公共雕塑,不一定要像芝加哥的那個那麼高科技,但可以把噴泉,園藝,健身,野餐,廣場舞等實際用途設計到公共藝術的實施中去。
另外就是公共雕塑可以是幽默的。我們看過太多的充滿政治性和嚴肅寓意的雕像,什麼偉人塑像,工農兵雕像,抗洪英雄雕像,不是說這樣的雕塑不好,而是這種雕塑很多時候是千篇一律的,不能夠成為一種城市的標記和名片。而許多成功的公共雕塑都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名片,例如紐約時代廣場附近的「LOVE雕塑」,還有芝加哥的「雲門」。
美國有一個波普藝術家,叫做 Claes Oldenburg,他就給美國的很多城市打造過吸引眼球的公共雕塑,非常幽默,例如巨大的衣服夾子把草地或是地面夾起來,或者是高樓頂層一個正在融化的大冰激凌,還有「Walker 藝術中心」的標誌 —— 一個大勺子正在舀起來一個大櫻桃。除了大家都看得懂的創意之外,他的作品氣質就是很「討喜」,也會給平庸的日常生活加入一點意外和幽默感。
Q:當代藝術中,大家都喜歡時尚的,流行的,而多忽視了一些經典傳統的東西,經典和新潮的東西有沒有衝突?
A:我覺得經典和新潮之間沒有衝突,甚至還有很深的關係。真正的經典是可以在任何時代都流行的,例如梵高的畫,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哪個時代的人都喜歡,最近不就是有一個一幀一幀手畫的梵高電影嘛,這就證明了經典是永恆的流行時尚。
再比如是中國的經典文化和傳統元素,一直都是當代藝術家的興趣所在,因為民族的根在那裡,蔡國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很欣賞他的藝術,他的紀錄片《天梯》在國內也上映了,我建議感興趣當代藝術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會明白類似火藥、信仰、風水等十分傳統的元素是如何在當代藝術中表現和敘述的。
蔡國強的作品既有美感,也有個人的故事,講述中國人的傳統信仰和文化精神,但不是賣弄簡單的中國元素,我很欣賞這一點。
Q:藝術上的經常會出現男女不平等和階級性,除了這方面,你認為目前藝術上還有哪些刻板印象呢?
A:就我了解的美國當代藝術來說,還有一個比較刻板的問題是,他們太把藝術與政治聯繫在一起;這裡不是說具體的政治問題,而是把任何私人的事情都要上升到一個群體的政治性。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很大一部分的藝術作品變得非常的強勢或者是有攻擊性,用英語說就是 aggressive,provocative;而且很多藝術界人士,尤其是學院派的藝術家覺得這樣的藝術才是好的藝術,或者是反思社會的才是有意義的藝術。
但是我覺得,藝術其實也可以是很「軟」的,很「無意義」的,不一定要表態,或者讓觀眾表態;藝術可以是很模凌兩可的,而且,我發現那些我最喜歡的藝術家通常就是在仔細的敘述那些模凌兩可的東西,或是描述一些夾在黑白之間的東西。
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其實才是佔據了我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和空間,就好比是意識流的小說,記錄和描述了一些看似沒有意義的事物,但是非常動人,非常雋永。
Q:我們去看待藝術是不是都是深奧沉重的角度,有沒有什麼歡快的角度去看?比如奇聞異事,八卦信息?
A:當然啊,藝術史里的八卦和奇聞很多,了解一些這個關於藝術家的背景故事會非常幫助你去理解一件作品。而且藝術家裡面結婚的,談戀愛的,好基友的,撕破臉的故事比比皆是,可以充滿滿足你八卦的心。
比如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賈思伯·瓊斯(Jasper Johns)就是一對好基友,後來又加入了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他們三個人都保持著一段浪漫的關係,還一起去歐洲什麼的,但是他們都自己後來結婚生子,組建了家庭。
再比如,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創始人,佩琦·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就是一個很多情的女子,有藝術史家這樣評價她,說這個女人一生最喜歡三樣東西:錢,男人,現代藝術;而後來她把一批重量級的歐洲現代藝術大師弄到美國來,辦起了美術館,簡直就是發揮了個人特長,實現了人生願望。
雖然說藝術史里充斥了各種「白男人特權」,但有時候一兩個關鍵的女人也起到了改變藝術史的作用,我覺得佩琦·古根海姆就算一個。對了,她曾經還嫁給了著名的超現實主義大師馬克思·恩斯特(Max Ernest),把他和一票超現實主義畫家也忽悠到了美國。
Q:大家都說從杜尚的《泉》開始,當代藝術變成多種的形式,多種流派,不過也變的越來越難理解。那麼最後,對於我們普通人如何能夠看懂當代藝術,蘇老師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方法嗎?
A:首先我們要明白當代藝術是一個很大且很廣泛的概念,一般來說1945年之後創作的藝術都可以被認為是當代藝術,因此當代藝術非常品種多樣、花樣百出。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當代藝術都是不能理解的,並不是所有的當代藝術都是抽象的、實驗的、先鋒的,有很多當代藝術依然很易於理解,你可以把它們理解為一種新的關於「傳統」藝術的嘗試。
例如中國就有一位很年輕的當代藝術家,叫楊泳梁,他的作品就很符合傳統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氣質,但是他是完全用數碼的方式做出來的,而且你仔細看他的畫面里,會發現很多很現代的東西,例如修建的公路,各種高壓電鐵塔,拆遷工程,交通事故等,細節很多很有趣,但猛地一看就是一幅很中國、很傳統的山水畫。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告訴大家,當代藝術是很多樣的,並不是都是看不懂的,不要有「完全看不懂」這樣的心理暗示,有時候多看看就慢慢懂了。
而對於那些真的抽象、實驗的當代藝術作品,也有學習理解的方法,了解藝術家的創作背景和時代是很重要的;另外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去聯繫藝術家的創作語言也很重要,如果是描述一種憂傷的情緒,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於憂傷的體驗去感受這個作品。有的時候,藝術家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自己表達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所以什麼是正確的理解,和看懂當代藝術,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答案,大家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有時候看出了一點點體悟,同意或者反對藝術家的觀點或表達方式,都是「看懂」當代藝術的一種方法。
圖片均來自 《布林客 BLINK》官方提供及 Google
推薦閱讀:
※名畫故事 | 穆斯林與印度細密畫中的粗暴混搭
※花藝設計趨勢雜談——研習花藝,是否只能單項選擇東方插花或西式花藝?
※怎麼從零開始認識畢加索?(4)
※怎麼從零開始認識畢加索?(1)
※寫給吃瓜群眾的西方繪畫找北指南(九):課後作業分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