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活在這操蛋的時代,如何才能不焦慮?

這是「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的第六彈。

時代關鍵詞:焦慮

我們往往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個時代的整體精神面貌。

100年前的中國,叫「恐慌」,被按在地上揍了幾十年,把老祖宗攢了幾千年的精氣神和自信心都打沒了,甚至連漢字都想廢了。

50年前的中國,叫「瘋狂」,原因你懂的。

30年前的中國,叫「迷茫」,浩劫過後,百廢待興,沒人知道中國路在何方。

今天的中國,叫「焦慮」——全民焦慮

月入3000的底層屌絲焦慮。

月入15000的小城市新興中產也焦慮。

年入50萬的大城市新興中產還是焦慮。

那是不是年入數百萬,資產數千萬的富人就不焦慮了呢?

你覺得馬雲、王健林每天的生活過得都很快活自在,無憂無慮嗎?

中國最頂層的富豪也在焦慮,只不過他們焦慮的是更高層次的問題。

為了生存

我們常常會用4個字把內心的焦慮合理化——為了生存。

最近看了前兩年BBC網紅記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中式學校》,中國老師對英國學生反覆強調的也是這一點。

學習不僅是一種福利或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因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殘酷的競爭,人與其他物種的競爭,智人與其他人種比如尼安德特人的競爭,不同膚色、國家、民族之間的競爭,以及同一社會內部不同人類個體之間的競爭……未來甚至還牽涉到人類與人工智慧或外星智能生物的競爭。

中式教育雖然扼殺了孩子的童真、想像力和獨立思考、質疑權威的能力,卻讓他們儘早認清了成人世界的殘酷——你學習的不只是知識本身,而是通過比別人掌握更多更深更牢固的知識,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不為別的,只為生存。

而英國孩子之所以在學習上遠不如中國孩子刻苦,是因為英國已進入了富裕社會,這些孩子衣食無憂,加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就失去了依靠學習改變命運的動力。

但在全球化時代,英國孩子未來面臨的不僅是其他英國孩子的競爭,還要面對萬里之外中國孩子的挑戰,如果繼續遵循快樂教學、興趣教學的理念,不對這些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他們以後如何與中國孩子競爭?

果真為了生存?

乍一聽,有道理。

但仔細一想,發現有bug。

是今天的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高材生,而是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所謂創新就是能提出有別於前人或常人的思路、見解、發現、發明,從而引爆新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增長點,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

中式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雖然考試成績更好,對前人已發現的知識掌握更牢固,但在創新上卻鮮有成就,這就是為什麼直到今天,中式教育培養的科學家中,只有屠呦呦一人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

是中國本身也在快速變化,趕英超美進行時,2020年,中國就將全面進入小康社會,2049年,將全面進入富裕社會,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從小衣食無憂,沒有依靠學習改變命運的動力。

而盛會報告說的更清楚,未來5年,「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

可見,未來中國的社會保障也會越來越健全。

所以在未來,拚命讀書和生存之間的關係,真的有那些中國老師所描述的那麼大嗎?

今天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焦慮本質上是擔心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以後在社會競爭中處於劣勢。

處於劣勢又如何?真活不下去了嗎?

情感焦慮

我有一個老會員,老大不小還沒對象,前幾天世紀佳緣紅娘主動聯繫他說有個很優秀的女會員對他感興趣,但約線下見面要買紅娘服務,開口3600元,他急著找對象,居然就被忽悠交錢了……

他的情感焦慮真的和生存有關嗎?沒女人就活不下去了嗎?

知識焦慮

有人說,如今大行其道的知識付費本質上是在販賣知識焦慮。

因果關係搞反了。

不是先有知識付費才有知識焦慮,而是內心焦慮不安的人太多,知識付費才會應運而生,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種心理需求,只不過商業化後,知識付費的生產者會動用一切可能使更多的人產生知識焦慮,成為自己的潛在用戶。

但知識付費真能解決你的知識焦慮嗎?付費後你的生活真變得更好了嗎?

中產階層的知識焦慮本質上是擔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如果不持續學習,就會被時代淘汰,擠出中產階層行列。

但被擠出了又如何?真的活不下去了嗎?

財務焦慮

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力哥也會因為各種事焦慮。

怕寫的文章點擊量低不受歡迎,我會焦慮。

怕做的課程買的人少口碑不行,我會焦慮。

怕公司運作入不敷出面臨風險,我會焦慮。

……

但仔細一想,我這種焦慮真的是為了生存嗎?就算現在把公司關掉,我就真活不下去了嗎?

焦慮的本質

乍一看,教育焦慮、情感焦慮、知識焦慮、財務焦慮或其他一切焦慮都指向生存焦慮。

但仔細一想,真正指向的是引導我們行為的價值觀。

焦慮的本質是我們想要得到的超過了我們的能力所及,即慾望得不到滿足。

慾望和能力的落差越大,我們就顯得越焦慮痛苦,煩躁不安。

中國人的價值觀,特別追逐財富,所以窮就會受到歧視。

中國人的價值觀,特別追求面子,所以炫富就成了時尚。

中國人的價值觀,覺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男人找不到老婆或女人嫁不出去都會被人指指點點受歧視,同樣秉承這種價值觀的父母就會盡一切可能逼迫孩子早日結婚。

財富、面子和婚姻是中國社會最認可的主流價值取向。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婚慶行業越來越繁榮。

越來越昂貴的婚禮和愛情的關係越來越小,而和整個家族的財富與面子息息相關。

人是懸掛在自己編製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就會拚命追逐。

或許你不認可這樣的價值觀,但這個社會每時每刻都在向你傳遞這種價值取向,身處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怎能不焦慮?

終極法門

讓自己不再焦慮,不是靠逼孩子上更多的早教或補習班,也不是靠訂閱更多的知識付費專欄,更不是靠給世紀佳緣獻金。

讓自己不再焦慮的辦法只有一條:接受現實,降低慾望。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接受平庸。

年紀越輕的人,往往越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總想扼住命運的咽喉。

年紀越大的人,往往越能夠接受自己的平庸,坦然面對人生的無奈。

接受自己的平庸,就不會因為別人都開BBA,自己開小電驢而焦慮,沒有BBA,你一樣可以活得很開心。

接受孩子的平庸,就不會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而焦慮。你自己如此平庸,卻硬要孩子活成人中龍鳳,這公平嗎?如果你可以平庸而快樂地度過一生,為什麼你孩子就不能呢?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三彈《年輕人,千萬別回小城市》中,我描述的是一種客觀趨勢,表達的則是一種「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價值觀,結果引起很大爭議。

後來我說,你沒必要爭辯什麼,也沒必要說服力哥,你只要能說服自己,在小城市裡安然平靜地度過一生就心滿意足,那就行了。

因為就算20年後,中國依然有一小半人口生活在小城市,既然你就是其中之一,那與其焦慮,不如坦然接受這一切。

最焦慮的應該是那些依然還在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糾結猶豫的人,在「得不到」與「捨不得」之間,你的慾望之火尚未熄滅——慾火焚身,痛苦萬分。

最後送給大家這篇文章:《買不起房的人,怎麼辦?》

或許今晚你的心情會好很多,但明早起床後,你可能又會重新焦慮。

沒辦法,這是你的價值觀決定的。

最後,力哥想做個小調查,請在留言牆上告訴力哥,你最初是通過什麼平台或渠道知道力哥的,多謝~

【相關閱讀】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一彈:《一線城市的魅力與壓力:網上找不到的上海旅遊攻略》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二彈:《為什麼我不給孩子上早教,卻要送他出國留學?》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三彈:《年輕人,千萬別回小城市》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四彈:《讀了那麼多年書,為什麼賺錢還那麼難?》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五彈:《未來中國一半人口都會聚集到這幾座城市……》


推薦閱讀:

波場TRON開發再添新力量,兩位優秀青年開發者加入團隊
瘋牛來了,快躲開
今天的底是不是真的底?
當代 MOMΛ 和它的未來狂想者

TAG: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