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溫州人比潮汕人更有錢?
在中國有兩個地方的人喜歡自稱「東方猶太人」,潮汕和溫州。「猶太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有錢,很有錢,非常有錢!
【溫州人和潮汕人,誰更有錢?】
很多朋友會說,肯定是潮汕人更有錢呀,李嘉誠、黃光裕和馬化騰三大首富都是潮汕人,溫州人連浙江首富都輪不上。
呵呵,馬雲是亞洲首富,但你能說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有錢嗎?
「潮汕人」這個概念是指在潮汕三市長期生活的1500多萬人,「溫州人」這個概念是指在溫州市境內長期生活的900多萬人。先看人均GDP,溫州超過了5萬元,潮州、汕頭和揭陽都不到4萬元,相差一截。
有人會說,GDP就是雞的屁,沒啥意義。好,那我們就來算一算人均資金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除以常住人口數量)和人均收入(統計公報里有現成的數據),這兩項指標最能反映地方經濟活力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2016年,溫州市人均收入是潮州的2.2倍,是汕頭的1.9倍,是揭陽的1.7倍。2016年末,全國人均資金量是潮州的2.5倍,是汕頭的2倍,是揭陽的3.5倍。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溫州人比潮汕人更有錢。
【為什麼溫州人比潮汕人更有錢】
為什麼溫州人比潮汕人更有錢?這是個好問題!
潮汕的地理位置不如溫州嗎?NO!
潮汕和溫州的自然條件是差不多的,地形上都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湖、海洋和海島,潮汕的平原面積佔比還高一點。潮汕地區直接面向南海,海岸線加起來有446公里;溫州地區直面東海,陸地海岸線總共有355公里。潮汕地區是珠江三角洲和閩南金三角的中點,溫州地區是閩南金三角和長江三角洲的中點。
潮汕的歷史起點不如溫州嗎?NO,NO!
汕頭市是恩格斯眼中遠東唯一有商業意義的城市。早在1858年汕頭就被開闢為對外通商口岸。1933年,汕頭港口貨吞吐量達675萬噸,僅次於上海、廣州居全國第三位,到1978年汕頭已經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工業城市。
改革開放前,溫州曾被形象地描述為「50年代的海防前線,60年代的武鬥火線,70年代的投資短線」。人口稠密,資源匱乏,交通閉塞,工業落後,城市破舊,農村人均耕地不足半畝,就業和生存壓力巨大,經濟社會發展緩慢,三分之二的溫州人處於貧困線以下,是當時中國最為貧窮落後的地區之一。
中央忽視潮汕重視溫州嗎?NO,NO,NO!
早在1980年,汕頭市就被選為四大經濟特區之一,谷牧先生先後十次到汕頭考察,三次留下題詞,可謂是央媽的「親兒子」。而溫州則要到4年後才勉強被選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所享受的政策優惠遠不如汕頭特區。
事實上,溫州人不但沒有得到中央的好處,反而經常被壓制。從50年代到80年代初,溫州人在本地搞起來的私營經濟苗子總是被中央政府打壓,曾經有多位溫州商人因「投機倒把」等罪名被抓進監獄甚至判刑。
但是溫州人絕不輕言放棄,懷著對財富的無限渴望,以命相搏闖出了一條條生路,最終形成了「溫州模式」。
溫州商人在本地,潮汕商人去外地
溫州模式的背後,隱藏著溫州人思維的無模式。生意不分品類,只要有錢賺就大膽去做。
1982年,溫州出現創業小高潮,當地個體工商企業超過10萬戶,約佔全國總數的1/10;數以萬計的購銷員奔波於各地,成為讓國營企業頭疼不已的「蝗蟲大軍」。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題為《溫州三十三萬人從事家庭工業》的長篇報道,並配發評論員文章《溫州的啟示》。
1986年2月,費孝通寫了《小商品大市場》文章,使得溫州人的形象在全國範圍內引起關注。1994年,費孝通第二次考察溫州,再次發表《家底實創新業》。1998年,費孝通就溫州三次發文《築碼頭闖天下》。
其實,潮汕這塊寶地也盛產大商人。但是潮汕人的致富之路是先遷移到珠三角地區,把家人和家產都帶過去,積極融入當地,學習粵語和普通話。從經濟貢獻來看, 他們已經脫離了與潮汕地區的聯繫。
而溫州商人則是立足本地,以溫州為大本營,建立和拓展全國市場。很多溫州商人為了生意跑遍全世界,卻依然把老婆孩子留在溫州。這樣一來,溫州商人創造的財富也就留在了溫州。
1980年,溫州人章華妹在溫州拿到了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1984年,由26個溫州商人自願入股創辦全國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甌海(溫州下轄縣)登山鞋廠 。
1986年,溫州商人楊嘉興在溫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私人控股的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
1991年,溫州商人合股創辦以經營專線航班為主的全國首家航運包機公司,重點是以溫州機場為中心。
從另外一項數據也可以看出潮汕和溫州的區別。2016年年末,溫州全市戶籍總人口818.2萬人,常住人口為917.5萬人,人口凈流入99.3萬人;潮汕三市戶籍總人口1530萬人,常住人口為1431.92萬人,人口凈流出98.08萬人。
【溫州華僑返鄉投資有賺,潮汕華僑返鄉投資被坑】
溫州華僑和潮汕華僑都深愛自己的家鄉,但投資回報率卻大為不同。溫州華僑往往能賺一大筆錢,潮汕華僑卻多次被坑。
港台地區最有名的潮汕人莫過於李嘉誠,人生的前12年都是在潮州度過,至今依然說潮汕話、吃潮汕菜。1994年左右,李嘉誠投資了9000萬美元,在汕頭建了三個發電廠。後來,李嘉誠甚至差點因電力項目與汕頭市政府對簿公堂。後來,李嘉誠決定以巨資建設汕頭安居工程,但有個先決條件,無償獲得烏橋島區土地開發權。但是汕頭人卻沒有履行承諾,李嘉誠一怒之下就撤資。
港台地區最有名的溫州人莫過於南懷瑾,人生的前1/3段都在溫州度過。1988年,溫州人把金溫鐵路的融資希望寄於旅居香港的樂清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用南懷瑾老母親的灰白髮絲綉了一幅肖像,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送給南懷瑾。1992年11月,浙江省金溫鐵道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占股80%的南懷瑾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後來,金溫公司成為中國效益最好的合資鐵路公司,南懷瑾先生名利雙收。
【溫州歷屆領導都為民企站台打Call】
從所有制結構來說,爹不親娘不愛的溫州沒有資格搞大國企,完全靠當地的民營企業帶動經濟發展。而溫州地區的歷任領導都非常英明大方,全力為本地民企站台。
從1981年到現在,溫州市先後產生了10多位書記。
第一位書記袁先生為「溫州八大王」伸冤平反,並放任溫州商品經濟發展。
第二位書記董先生為了保住「溫州試驗區」,不惜與浙江省領導對抗,聲稱「我們的烏紗帽挈手裡,你要拿就拿走好了」。
第三任書記劉先生號召溫州商人集資建設溫州機場,還承諾溫州市委市政府5年不買小轎車、3年不建宿舍樓。
第五任書記張先生以房開的名義,為金溫鐵路籌集了2億啟動資金,大多是溫州民間資本。
第七任書記李先生為了鼓勵全球各地的民營企業家回溫州創業,啟動了「世界溫州人大會」。
而潮汕地區部分幹部不懂如何扶持本地民營企業,也不善於利用潮商的力量。比如潮汕國際機場要到2011年才建成通航,比溫州機場晚了整整21年。甚至有極少數潮汕幹部與當地奸商互相勾結,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騙稅案」,嚴重影響了當地的聲譽和形象……
總之,潮汕人把手上的好牌給打爛了,溫州人則極大地發揮了本地的民企力量。
推薦閱讀:
※國外旅行購買中國製造值嗎?
※從開車到航行,「它」來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會漲價嗎?訪談之世界觀察專家帶你一「碳」究竟(上)
※螺紋鋼也能瘋漲,中國式炒作真是毫無理智可言
※被切斷經濟輸血以後的台灣,真的會哭著喊著要求回歸嗎?
※不Care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