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碎片化時間,讓思維更有效率?
你通勤的時候,都是怎樣利用時間的?
我剛畢業的時候,沒多少余錢,不得已租了一個遠離市區的房子。每天,趕50 分鐘的地鐵上班,晚上再趕 50 分鐘的地鐵下班。
這段時間當然不能浪費掉,於是就想著利用起來。
一開始,和大多數人一樣,下了一堆電子書,每天廢寢忘食在地鐵上讀書 —— 當時還沒有羅輯思維,也沒那麼多聽書、拆書的服務。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樣做效率很低。
明明讀過的書,只能記得一個大概,記不住內容,連寫了什麼都忘了。更有甚者,打開一本書,翻了幾頁,才發現自己幾個月前已經看過 —— 但內容顯然已經忘光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很簡單。在很多時候,閱讀,是吸收效率最低的一種學習方式。因為人的眼球掃視和認知速度,遠遠超過理解和記憶速度。
也就是說:我們讀完一篇文章、一段章節,以為自己理解了,但實際上,只是「讀完」了而已。我們的大腦根本沒有做好接受它們的準備。
據研究,單純進行文字閱讀的吸收率,大致只有20% - 25%。
也就是說,你讀完一本書,過了一個月,能記住裡面四分之一的內容,其實已經算是不錯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一直呼籲大家讀書呢?如何才能提高閱讀的吸收率呢?
答案也很簡單:加工。
單靠閱讀,是很難記住知識的;你必須在閱讀的同時,讓大腦參與進來,進行深度加工,才能提高對知識的吸收率。
什麼是加工?簡單來說,就是對所讀到的信息,進行思考。
舉個例子,當我問「你如何利用通勤時間」時,不急著往下看,而是抬起頭,回憶自己通勤時的狀態,想一想自己通常都在做什麼 —— 這就是一種加工。
同樣,當你看到「加工」時,先回憶一下,調取你的知識,來猜測這裡「加工」的含義,這也是一種加工。
認知神經科學認為,我們對知識的儲存,是以「點」和「線」的形式,儲存在記憶之中的。
當我們接受到任何一個外來的新信息時,進行回憶和沉思,從腦海中「提取」出相應的節點,將它們跟新信息聯結到一起 —— 這就是「加工」的整個過程。
我們思考得越多,「提取」出來的節點越多,建立的新聯結越多,加工的深度也就越深,我們對於一個新知識,也就能記得越牢。
這就是學習最本質的過程。
當我們利用整段時間(1-2個小時)讀一本書時,我們會在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下,摒除外界干擾,沉浸到書的信息裡面。
我們會反覆閱讀晦澀的內容,會將不同章節、不同頁碼的知識點聯繫起來。讀到有趣的地方,會掩卷沉思;模糊的地方,會回過頭來重讀;甚至,會猜測下文,聯繫起自己的經歷。諸如此類。
這些,都在不知不覺地,強化我們的「加工」過程。
但是,碎片化時間,往往比較短(15-30分鐘),也容易受到打擾,並不利於我們集中精力,進行沉浸閱讀。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閱讀效率,其實是較低的。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匆匆一瞥,告訴自己「我獲得了這些信息」,但並沒有真的學會它們。
我們是在滿足自己的信息焦慮,而不是真的在學習。
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我們對所有的信息,都是驚鴻一瞥。心理上,我們認為已經「讀過了」,不再願意去看它們。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真正獲取裡面的價值。
所以,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這本書我讀過了,感覺沒什麼價值,不推薦看。
其實,是真的沒有價值嗎?
很多時候,是你的閱讀方式不對,沒能激發出它真正的價值。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我採取的方式是什麼呢?
我不再在通勤路上讀書,而是相反,我盡量利用在辦公室、家裡的時間讀書,並將「閱讀」和「加工」分離,將「加工」,留到碎片化時間去做。
這就是很多人做時間管理所忽略的地方。
許多人會認為,時間管理,就是最大化利用每一段時間。於是,即使只有10分鐘,他們也要把它利用起來。不能讀書,就讀文章;不能讀文章,就聽音頻。總而言之,不能讓自己覺得「這段時間被浪費了」。
所以這幾年,這一類「幫你把碎片時間用起來」的知識服務,才如此盛行。
但實際上,最有效的碎片時間利用方式,不是閱讀,而是思考。
舉個例子。當我讀一本書,讀到一段關於舒緩壓力的方式時,我可能會問自己:
- 為什麼這些方式有效?
- 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 有沒有哪些相關的知識可以聯繫起來?
- 我能夠如何應用這些方法?
- 下一步要怎麼做?
- ……
諸如此類。
那麼,我會把它們記下來,記在待辦事項的 Focused 清單裡面(參見:高效管理時間的秘訣,就在於這三個清單)。
然後,等到碎片時間,沒有緊急的事情需要做時,我就打開這個清單,從最上面開始,找到需要思考的問題 —— 比如「為什麼這些方式有效?」,一個個去攻克。
我會調動起自己的知識積累,去進行邏輯推理,思考彼此之間的聯繫、架構,嘗試找出問題的答案。
與此同時,打開筆記軟體。當我找到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時,或者產生任何有意思的靈感和想法,我就把它們記下來。
這種做法,不但可以提高加工深度,增加對知識的吸收率,而且,可以不斷地豐富我的選題和素材庫。
我寫出來的文章,有相當一部分的素材,都來源於這種方式。
那麼,在碎片化思考的時候,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
這裡面非常重要的,是發散思維。
人的大腦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專註模式,另一種是發散模式。當人處於專註模式時,主要活躍的腦區是前額葉皮質 —— 也就是負責邏輯思考和推理的地方。
這時,我們的注意力聚焦在問題上,試圖對它進行理解、分析和推理。我們激活的神經元是集中的。
而當我們處於「發散模式」時,腦成像顯示,沒有哪一個腦區特別活躍,它「彌散」在我們整個大腦中。所以,它不利於對問題進行複雜的理解,但激活的神經元會更廣泛、更多元。
也就是說,在發散模式下,我們能夠聯繫的「節點」會更多。那麼,針對新信息,能夠進行重構和聯結的機會,也會更多。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閱讀時,先利用「專註思維」,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含義;接著,再調到「發散思維」,從文中的知識點出發,漫無邊際地想像、漫遊,讓知識點儘可能多地跟腦海中的「節點」建立聯繫。
這裡,前者可以在整段時間、系統閱讀時做;後者,則不妨放到碎片時間來進行。
有一個方法,叫做 TEC 架構法,可以幫你訓練這種模式。
假設你現在有 5 分鐘的碎片時間,想弄清楚一個問題,你可以這麼問自己:
- 我要思考的焦點和任務是什麼?(Target & Task)
- 我能想到多少跟它們相關的信息、線索、可能性?(Expand & Explore)
- 這些收穫中有哪些是可以進一步利用的?(Contract & Conclude)
簡而言之,TEC 的操作步驟就是:先澄清問題、確定自己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然後發散思維,讓大腦放鬆,想像出儘可能多的可能性和線索,把它們逐一記下來;最後,再從這些記錄之中,篩選出能用的,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推理。
一次 TEC 練習的標準時間是 5 分鐘,亦即分別分配 1 分鐘、3 分鐘、1 分鐘到三部分上。
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和習慣來調整。不宜太長,否則很容易感到疲倦。
我們知道,人有這麼一種特徵:當你腦海里想著一種事物時,無論你遇到什麼東西,碰到什麼事件,你都很容易把它們,跟腦海中的事物聯繫起來。
有一句俗話形容這種現象,叫做:當你手上有鎚子的時候,看什麼都是釘子。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利用起來呢?
通過 TEC 架構法,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放在大腦里,過一遍,不但能理清思路、擴充節點,還能幫你保持對問題的敏感性。
這樣一來,你就會下意識地,將這個問題,跟見到的事物建立聯結。
舉個簡單的例子。
倘若你是設計師,需要構思一個海報的排版,一時沒有頭緒。你日思夜想,走路時都在思考。這時,你看到的任何圖案,包括店鋪的招牌、商場里的海報,都會被你納入意識中,代入設計需求里。
你會想:咦,這個排版能不能用?這個細節很有意思,能不能拿過來?這個字體不錯,回去馬上買……
所以,我跟專業人士打交道的時候,注意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無論聊到什麼、看到什麼,他們都會下意識地聯想到自己的業務,思考「這個東西可以怎麼用?」
原因很簡單,無非是他們對自己的業務十分熱忱,無時無刻不在腦子裡構思而已。
像上次和幾位朋友逛商場,看到一個體驗活動,我們的第一反應是:
- 這個活動的場地布置和宣傳不行啊;
- 沒有指引,沒有維序,也沒有客戶服務,乙方太偷工減料了吧;
- 現場提交的信息如何保證有效性?這不是浪費錢嘛;
- ……
在心理學上,這就叫做「敏感化技術」。
很多人會有這種體驗:被一個問題長久困擾,一直不得門徑,突然間某一天靈光一閃,瞬間想通了之前的關隘,所有迷霧一掃而空。
這些時刻,背後往往都是「敏感化技術」在起作用。
那麼,如何調動自己的「發散思維」,將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呢?
最關鍵的,是要保持放鬆。
可以試試,聚焦在自己的呼吸上,一起一落,減慢速度,使心情平靜下來,將腦子裡的雜念和思維清出大腦。
如果有條件的話,拿出紙筆,花上30秒,將腦海中的念頭寫下來,不需要成文,也不用管內容。寫上三五行,會感覺很舒暢。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換個環境。
去一些新奇的、陌生的環境,走一條沒走過的路,都可以刺激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從「專註模式」切換到「發散模式」——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更多地去收集周圍環境的信息,建立模型。
這可以幫助我們,將注意力從內部轉移到外部。這樣一來,在減輕壓力的同時,也能有效地刺激和活化思維。
所以,當你覺得思維堵塞時,不妨出去走走,換個環境,讓大腦放鬆,給思維減負。說不定,問題的答案,就會自然而然浮現出來。
當然,這樣做也有一個缺點:從旁人的角度看,會覺得你經常在「發獃」。
不過,很多時候,適當的發獃是有益的:它可以梳理我們的思維和知識體系,讓我們更好地前進。
而且,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將注意力從信息上轉移開來,能有一段閑暇時間去發獃,難道不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享受么?
推薦閱讀:
※搖頭
※從碎片化工作中培養系統思維能力
※什麼樣的小說可以被稱為結構嚴密的小說?
※體制化的不是你的生活,而是你的思維
※「我是為你好」錯在了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