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逼兒子斷腿碰瓷:所謂親情,不過是場刻薄交易
01-29
「爸爸媽媽說,我現在顱骨骨折,是個好機會,多做幾次。」這是一個14歲少年面對民警說出的話。
最近,一則關於14歲「碰瓷」少年的新聞引起網友們的熱議:一個14歲的少年,渾身上下,胳膊、腿、手臂和後腦勺上都留著新舊不一的痕迹。有些是在台州,有些是在寧波留下的。從去年的8月到今年10月,小金被父母拉進了「碰瓷門」。小金的父母是從四川山區來浙江務工的,帶著一雙兒女,輾轉於浙江多地。數次強迫兒子在三輪車拐彎或快速行駛時摔出。
母親是這樣說的:「只有小孩子摔了才可能騙到錢。」在無數次的反抗下反而讓父母更加堅信:「碰瓷」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沒念過書的農村婦女對兒子身上大大小小的傷疤視而不見:不就是點皮外傷嗎?要知道,小金被摔得枕骨骨折,下次如果再受傷的話就會有生命危險。 為了錢,把孩子往死里逼人常說,虎毒不食子。可在某些父母眼裡,孩子只是他們賺錢的工具。
居住在蕭山北的老於夫婦結婚早,已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夫妻倆打工收入也不高,日子過得也是捉襟見肘。16年小女兒出生的時候,因為經濟條件所限,夫妻生活更是舉步維艱。夫妻倆就動了把女兒賣出去的念頭,最後把女兒賣給了一直沒有生育的王某,拿到了七萬五千元。 還有什麼不差錢的爺爺利用孩子博取同情,收受捐款。還記得5年前,在河南平頂山冬夜的街頭上,9歲的小姑娘在爺爺爆米花的小攤旁借著昏黃的燈光寫作業。這個場景曾讓很多人為之動容,截止2013年1月,小女孩收到了社會各界10餘萬的捐款。然而5年之後,小女孩還跟著爺爺在街邊乞討,記者了解到,小女孩的爺爺不僅有低保補助,而且當年的善款也沒花完。本來可以不用再擺攤,可他仍堅持在鬧市區擺,這種赤裸裸地利用孩子來博取同情的行為簡直令人髮指。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內心總是一陣不忿。很多父母不要說及格線,就是給他們零分都不為過。無情地壓榨孩子還美其名曰這都是為你好:「只要一次我們就能賺很多錢,就能給你買喜歡的玩具了。」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三流父母無能的借口。可悲的是,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新聞里常報道的16歲女高中生性早熟,在操場產子。
再比如今年十月底,有14歲女孩在快手上發布孕照,而且還掀起了00後寶媽流,還配有多張視頻截圖。而這個14歲媽媽還有62天寶寶就出來了,超聲孕齡22周六天。先不說你還是個孩子,如何承擔起為人父母的重任。中國法律規定女性的法定結婚年齡是20歲,法律不鼓勵、不提倡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懷孕;與不滿14周歲的幼女發生關係,是犯罪行為。在你的心智和閱歷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承擔起另一個人的生命,是對生命極大的不尊重。 很多家長還把孩子當成是個人附屬品。 在孩子面前擺家長架子,言行專制,一切都要「我」說了算。在骨子裡就認定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
正如孩子在父母如吸毒般上癮地找自己碰瓷後說的話一樣:「我又不是鐵,怎麼摔都摔不疼,你們真的把我當兒子、當人看嗎?」 父母的文化水平低,是道德意識淡薄根本原因之一。一次摔到後腦勺,把小金摔成枕骨骨折後,夫妻倆還興奮地說:「趁現在骨折,我們正好多做幾次。」他們壓根沒想過,第二次再在這個部位受傷的話,可能有生命危險。孩子的生命安全竟抵不過區區幾千塊錢。不得不說是夫妻倆無知也好,殘忍也好,但要靠這種方式賺錢,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了。 生存壓力讓孩子變成出氣筒。生存的壓力如大山般壓在一些父母的身上,他們找不到釋放壓力的正確方式,更缺乏管理情緒的能力。這時,孩子們很容易成為他們的出氣筒,輕則打罵,重則以虐待為樂。之前震驚世界的新聞:美國幼童被親生父親和繼母虐待致死遺體被丟棄餵豬。就可見其喪心病狂了。被三流父母禍害的中國孩子開頭提及過的碰瓷少年在接受時採訪,他確定了一件事,這輩子「再也不會相信父母了。」畢竟他被父母逼著去碰瓷了20次,心早就涼了。 父母本應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對孩子有著巨大影響力的。
「最終,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最關鍵的,家庭不僅創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還告訴這個世界應該怎樣被詮釋。」
在父母的魔幻下成長,慢慢墜入迷網和父母同流合污。 10年常州警方端了一個賣淫點,裡面竟然是一對夫妻帶著自己的親生女兒和侄女賣淫。16歲女兒在日記里記錄了自己的賣淫過程,對父母深深的怨恨以及一段與嫖客的愛情故事,還在日記里祝自己生日興隆,全然沒有羞恥感,泰然自若。潛意識裡似乎也開始接受自己的身份,和父母「同流合污」了。 童年時候,父母如何和孩子相處,決定了未來孩子如何和世界相處。自卑的陰影伴隨成長,連自己都很難接受自己。影片《會痛的十七歲》中的夏遠遠,被父母拋棄後,自暴自棄,甚至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奶奶的愛;選擇縮在自己的世界裡,那股自卑紮根到了骨子裡。 被同班同學孤立,班裡的學霸顧明耀想和她做同桌,她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在被班主任批評後,她只看到了老師的暴戾,衝動站起來頂嘴,直接摔桌子出門,她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 缺愛的環境,父母的壓迫,影響孩子的自我的認知。被父母強迫著承認,數學不好,似乎人生就毀滅了似的。 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關於家庭暴力對自己影響的訪問。
受訪者數學不好,二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英語語文都是一百分,數學考了79分,從那一天開始她每天被打。父母總是說:「你去死,就是丟我們父母的臉。」
「不要再打了真的好疼。」小時候無言的反抗,她只能寫在手臂上。大二了,她的母親依然拽著她的頭髮,往牆上撞,她忍不了了,開始反抗。「我不是生下來就應該被他們打的。」採訪對象表示害怕伴隨一生,不願想起,噩夢連連,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也害怕自己以後會對自己孩子動手。 壓迫太久,孩子也成了施暴者,可能是一種極端反抗。2005年簡陽石橋鎮發生一起命案,18歲徐波親手掐死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尋其導火索,則是前日父母責罵自己煮粥煮的太稀了。加之平日里父母經常對他打打罵罵,他很憤怒,他便一隻手用力卡住母親的頸子,直到其咽氣。 有心理學家指出:「行兇殺人者大多都是在暴力的、缺乏愛的環境里培育與成長起來的。」人們可以從這樣的環境里分離出上萬條惡因,但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愛的缺失。 她是一個棄兒。文章里出現的最多的便是「蒼涼」二字。 張愛玲四歲時,父親與母親離婚,母親離開家,遠走英國。從此,母愛在張愛玲的生命里,就一直缺失和匱乏。而父親,又給予了她慘絕人寰的冤枉、暴力、軟禁和傷害。 作家梅娘曾說:張愛玲的悲劇在於沒有愛心。張愛玲的衷情,那就是冷眼看人——人在爾虞我詐當中互相傷害,全是壞心眼,看得你渾身披冰浴雪,其實這也是張愛玲的悲劇。她沒有愛心,以至於生活在冗語的冷光當中直到逝世。張愛玲對人對己,一直徹骨的涼薄。「我父親揚言說要用手槍打死我。我暫時被監禁在空房裡,我生在裡面的這座房屋忽然變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現出青白的粉牆,片面的,癲狂的。」 原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對愛缺乏敏感的觸覺,他們不敢去愛,也不敢承認自己被愛著。如何把傷害降到最低? 自我救贖,解脫自己,是最重要的。告訴自己,父母是父母,自己和他們不一樣。首先要承認童年發生的不幸,學著去接受,降低原生家庭在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樂觀向上。 《玻璃城堡》中的Jeannette很不幸,但幸運的是她覺醒得早、自立得早。父親三番兩次辜負了孩子們的信任和愛。在父母兩人又一次大打出手之後,Jeannette終於意識到自己的父母是完全靠不住的,他們必須自救。她召集四姐弟,告誡大家要團結一致,要逃離這個鬼地方,要逃離這對爛父母。最後,她帶領弟妹成功地擺脫了父母在心理上和生存上的控制,敢於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幸,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來面對這一切。 自我救贖,自我解脫,寬慰自己。圍城只有自己可以走出來。如果原生家庭沒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就對自己好一點,向心理專家尋求幫助。 《超級演說家》的導演黃莉站在演講台上說:「今年我38歲,我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坦然面對爸爸家暴媽媽,媽媽家暴我。身體的傷痕會消失,可是心理的陰影很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她的語氣堅定,卻難掩哽咽。很難想像,如今溫柔知性的黃莉也曾經深陷心理疾病,甚至嚴重影響社會交往。 經歷了長達幾年的心理治療後,她才終於走了出來,將過去20年里視為最大恥辱的秘密坦然說出,能說出來就成功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陳祉妍博士說,我們痛苦了,第一反應就是想降低痛苦,逃離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其實只是一個信號,只是告訴我們,問題發生了,我們應該去改變。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問題自身,這並不利於心靈的成長。 依然相信世界充滿善良,笑著走下去。縱使那些不好的經歷可能會對世界失望,但還是要歌以美麗。 這世上多一個人笑,就少一個人哭。 參考文獻:[1] Bennett, Elizabeth (2006). Peer Abuse Know More!: Bullying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finity Publishing.[2] Carlson, Neil R.; Heth, C. Donald (2010).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Pearson Canada Inc. p. 572.[3] rosson-Tower, Cynthia (2005). UNDERSTANDING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Allyn & Bacon.[4] 彭立榮:《家庭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爸爸媽媽說,我現在顱骨骨折,是個好機會,多做幾次。」這是一個14歲少年面對民警說出的話。推薦閱讀:
※讓娃成功脫掉尿不濕,我是如何一招搞定的?
※兒童在早期辭彙學習中會犯什麼錯誤?
※51Talk在線英語好不好?怎麼給孩子選適合的英語培訓班?
※聾兒康復由心說
※怎麼看待我8周歲小侄子天天跟他爸爸說不要買日本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