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活幸福感提高了,醫療幸福感卻下降了呢?
近年來隨著高鐵的修建、移動支付的推廣、自駕及海外旅遊普及、共享單車的全面鋪開,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感受到了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在外國人面前,民族自豪感也更強了。
然後這些年醫療惡性事件卻不斷爆出,一方面醫生疲於奔命,不斷的有醫生過勞死,一方面還有醫患糾紛貧乏,醫生被患者故意傷害致死屢見不鮮。雖然醫改的工作一再推廣,大部分患者仍然沒有感受到切身的實惠。急診科兒科醫生紛紛出逃,家長紛紛阻止孩子從醫。夜裡孩子發燒找不到地方看,患者一面叫苦不迭,一面滿心怨氣。甚至,有人把現在的醫患關係定義為「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期」!
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有體制不健全的原因,畢竟中國的醫療制度還在摸索階段;當然也有中國國情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醫學人才短缺;當然還有我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沒錢依然是困擾老百姓的重要問題。
但是很多時候都忽視一個重要的問題:
醫療投入!
截至2016美國在醫療上的投入占 GDP的 18% 。中國經濟不斷騰飛排名世界第 145位,中國在醫療上的投入為GDP的4.6%,甚至低於綜合國力慘淡的近鄰蒙古和非洲的尚比亞。
請問這還有什麼可比的?病人和醫生能滿意就怪了!
我們一方面在感嘆祖國的強大,生活滿意度提高。然而醫療滿意度不升反降呢?真的是制度問題嗎?我國的醫療制度真的那麼不堪么?
那麼,真的是人口素質問題么?醫生大都受過高等教育,中國民風自國依賴也不能用彪悍來形容。又是在一個禁槍的刑事案件發生率極低的國家,經常有醫生被患者殺害,醫患之間真的有那麼大的仇怨嗎?
根本原因只有一個:
沒錢。
我們是真的沒錢么?當然不是,我們的錢主要拿錢修高鐵,搞建設、搞投資去了。一個共享單車出來,幾十家上百家公司都來砸錢。幾十億,幾百億的錢再搞量子對撞,載人航天方面不夠塞牙縫。就像宋朝重視文化,元朝重視軍事一樣。
有錢,就看你往哪方面投入了。
如果把這些錢投入醫療,哪怕投個10%的GDP在醫療(依然遠低於歐美日本),相信醫保不夠、停用耗材這些根本不會存在,醫生和病人的滿意度也可以大大提高。
不過你只要轉頭想想,醫療衛生是最無法和政績掛鉤的。沒有領導會考察人均壽命,醫療滿意度,只會考察蓋了幾棟樓?架了幾座橋?修了幾條地鐵?開了幾家大公司?做出什麼科技創新成果?
對於醫療的投入只有一個指標,就是:
不鬧。
可以不斷的下調預算,只要社會還穩定,就萬事大吉。開始引起社會動蕩了,就稍微上調一點點即可。
人均壽命搞那麼長幹什麼?
你60歲退休,活到100歲,哪有40年的養老金付給你?如果你65歲就掛了,那就是剛剛好。
以上來源於我玩「模擬城市」遊戲的操作經驗,不知道現實世界是不是這樣的?
歡迎關注我 不務正業的外科醫生,我有兩個專欄,歡迎轉發擴散,如需轉載均需要與作者本人聯繫。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學江湖】。
微博【不務正業的外科醫生x】:Sina Visitor System
推薦閱讀:
※綁架不了的醫療資源
※拯救大兵瑞恩里,嗎啡的原理?
※近現代戰爭中戰地醫療和急救有哪些改變?有哪些更加有效的發明?
※泰和誠醫療(CCM)私有化,滿滿的都是套路
※甲亢可以運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