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相契的「靈魂」,探尋金斯頓「平面即是一切」的藝術表達

寫在前面的話「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一直是康石石個人信奉的一句話,也是指引康石石個人實踐的一句話。其實,知識所蘊含的「廣度」遠遠不止於學術體系之內,它還包含有人生經驗所積攢的豐厚閱歷,與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認知世界的角度與深度。 世界豐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夠為藝術留學生推開更為寬闊的大門,讓藝術留學生的知識與經驗能夠於康石石公眾號匯合交織:你能在倫敦租到高性價比的住房,就能幫助經濟並不充裕的家庭前往倫敦留學;你了解UCL的建築設計課程體系,了解AA的授課方向,就能夠給不知何為A校B校的學生指引方向;自己當年年輕吃過的虧,上過的當,後人如何避免...

所以,康石石將為中國藝術留學生開放周三「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集合大家的藝術設計認知與藝術留學經驗,為藝術留學生&預備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機會。分享你的留學經驗,請聯繫康石石小助手(微信號:hanyi_jianqing2)

本期分享人:Head

金斯頓大學,Graphic Design,BA

徐冰工作室,雕塑項目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增強與病人互動項目

漢藝國際教育,資深平面設計導師

內容摘要:藝術不等於「極端」,表達不局限「媒介」

與國內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方式不同,國外院校更加傾向於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金斯頓大學對「平面等於一切」的觀點,造就了我在藝術創作上熱愛自我表達的個性態度。因此,在畢業後我沒有選擇就業,而是跟隨自己的意願,去景德鎮深入探尋藝術的自我表達。隨後又選擇進入藝術教育事業,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探尋。結合我的學習經驗與人生體驗,希望能夠對大家在藝術與設計的道路上有一些幫助與啟發。

興趣中「體會人生」

1. Music

我喜歡聽高保真音樂,在無限接近現場音質的過程中,我能夠感知到探尋真相的過程。聽Hi-Fi是一種可以與音樂家交流的方式,甚至有時可以達到一種神性的聯結,它可以陪伴你、斥責你、拯救你。

音樂既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又是一種對人生的思考,兩者相結合後所產生的才是能夠讓人享受、獲得感動的音樂。比如我很喜歡的樂隊Pink Floyd,其中Roger Waters就是精神領袖,負責哲學方面的思辨,David Gilmour則是負責音樂性。

音樂,與藝術其實很相近。比如我們看一張畫、一副照片、一段影像,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當感受升華到一定階段之後,便成為了感動

2. Game

我之前很喜歡一款叫「風之旅人」的遊戲,這款遊戲的魅力之大, 一個老人在店裡看一個玩家玩這個遊戲,看到老淚縱橫。這個遊戲開闢了一種禪道的遊戲風格,遊戲中兩個人只能通過聲波交流,在路途中相互陪伴,一起到終點,經歷從美麗、到痛苦、到重生的過程。

遊戲里有一個很令我感動的片段是,兩個人在一起闖冰雪風暴,在離終點很近的時候相繼倒下,雖然掙扎但卻很真實。當下的很多遊戲,運營商為了讓用戶投入更多時間,或者體驗回報價值,會極儘可能地製作華麗的場景、真實的打鬥場面,但這個遊戲不是這樣的,它更像是人生,能給人很多反思與啟示的人生體驗

學習中「感悟設計」

1. 思考>形式

金斯頓平面設計的教學宗旨,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學會思考,我們做一個項目,一般都會花費80%的時間針對一個idea進行討論,最終提取出精粹的概念,再花20%的時間去製作即可。金斯頓的設計都是比較概念化的,有時候如果一個項目時間不夠,甚至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講給老師聽,只要你的思考足夠,老師不會過於追求設計形式。

2. 過程>結果

國內的教育環境下,學習是為了達到某個明確的目的,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只看重結果。但由於金斯頓三年的學習經歷,我開始學會不去注重事物的結果,而是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世界,全面剖析自己。

正是由於金斯頓帶給我的這種思考人生的方式,我發覺原來「學習」,遠比學習本身有趣的多,這也與國外教育注重research有關。因為在做設計時,你需要找到一個興趣點並轉換成靈感,這一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但與國內的學習完全不同的是,你所學習的東西都是你非常感興趣的,因此會真實地感受到學習可以使自己快樂。

3. 平面>平面

平面是一切,你想出一個idea,用任何藝術形態表達出來,它就是平面。」這是當時大一的tutor對我說的,我至今印象深刻。在金斯頓,平面是一種思維,你可以用fine art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在選擇適合的媒介進行表達,不論你的表現形式是產品、服裝、陶瓷,或是其他,只要能夠呈現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就是平面設計。

從上面很容易看出金斯頓平面設計的與眾不同,它可以說是英國最前沿的平面設計,與CSM不分伯仲。相比於設計技法的傳授,學校更對學生的思維負責,而這種思維,是在設計創作中,甚至未來人生中對自己幫助極大的。

突破中「尋找自我」

1. 認知

由於思考與認知方式的改變,使我看世界的眼光變得不同,進而對我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畢業之後我曾經在景德鎮學習了半年陶瓷,設計了兩組作品。雖然被一些人質疑,為何名校畢業不直接選擇就業,但我反而認為,如果一個人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也僅僅是一份職業,只有當你熱愛它,它才能夠變成一份事業

2. 尋找

我一直認為,無論人生的中間過程如何,最終到達的「點」是不變的,這個點不是成功,也不是所謂的目標,只是對人生意義的不斷嘗試。其實沒有所謂的「人生贏家」,我選擇教育行業,也正是把它當做人生的一種探索。我們能夠決定的,不過是一天或者一周能夠達成的目標,預估五年或者十年的成功實在過於空洞。

3. 顛覆

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我通常會在第一節課問他們,什麼是平面設計,大部分學生只能給出海報、封面、紙質等單一的字眼。大家需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其實平面就是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東西

我們以David Hockney對透視的理解來看,他認為透視應該由很多不同的方位組成,因而選擇在同一區域拍攝同一場景,通過拼合所形成的效果展示3D。所以說,我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都是2D的平面。

4. 寧靜

由於金斯頓對學生思維方式的鍛煉,使得我在輔導學生的時候對概念的要求比較高。現在很多同學都會做類似於抑鬱、整容、女權等極端的話題,認為這樣做才是藝術。但現實是,藝術並不是為了極端而極端,雖然它可能會讓你搶眼,但你無法做到永遠的極端,最終還是要回歸平靜

比如我有一個學生,想要選擇「安全感」作為話題,這一話題過於廣泛,就像很多同學都會創作抑鬱、整容、女權等話題,這些話題就範圍過大而難以表達。

我在幫助學生做mindmap時,在細化過程中進一步找到了合適且有趣的點,即通過不斷說話來彌補安全感的人群,因此學生最終將「話癆」定為自己的主題。對於同學們在申請作品集中的項目主題,不能過於寬泛也能過於細化,此時就需要老師幫助做好把控。

後記

1. 語言障礙

初到英國,很多人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語言障礙。身處極為注重概念思考的金斯頓平面設計專業,全班只有三個亞洲人,我在graphic course的前一個月基本完全處於與組員無法溝通的狀態,甚至想要轉產品設計,因為可以多做少說。但由於與攝影老師的溝通,以及不斷嘗試與其他人交流,才逐步適應。也陰差陽錯地修了攝影的雙學位,也算是因禍得福。

2. 克服恐懼

金斯頓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想要打破常規,得到不同可能性,就必須深入融入環境。比如我當時在地鐵站遇見的黑人吉他手,就結識於音樂而成為了朋友,可以說這種融入與交流,很多情況下是無目的的。

但是,同學們必須要逼迫自己去體驗和交流,在思維上形成獨立的觀念,學會脫離國內由老師和家長掌管一切的觀念,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全新的體驗。

往期「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

第十四期:Davis Woo:行走「時尚圈」多年,那些光鮮背後的「商業鏈條」

第十三期:Yin:Parsons近兩年,我從未感受到它是全美「服裝第一」

第十二期:Henry Li:我選擇離開設計行業,不是為了逃離「社會教化」

———————————————————分割線———————————————————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投稿內容:藝術留學經驗、國際藝術院校資訊、藝術設計海外求學心得等皆可,詳情諮詢下方

投稿方式:聯繫康石石小助手(hanyi_jianqing2)即可


推薦閱讀:

界面色彩搭配三招
【可能性 | 產品與大設計】推薦閱讀(011期)
【可能性 | 產品與大設計】推薦閱讀(003期)
keyshot,犀牛,zbrush,Adobe CC等設計軟體下載地址
【可能性 | 產品與大設計】推薦閱讀(028期)

TAG:平面设计 | 视觉设计 | 留学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