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韓歷史簡述

四、三韓之地

1. 古之辰國

所謂「古之辰國」,最初的提法是在《後漢書·東夷傳》中的「韓有三種…皆古之辰國也。」而「辰國」的提法則是在《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中的「真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這裡的辰國記載的乃是衛氏朝鮮阻攔周邊國家進貢西漢之事。而同樣的故事,在《史記·朝鮮列傳》中則被記載為「真番旁眾國欲上書見天子…」。兩相對比,司馬遷記載真番旁眾國,從地理的角度來講,應泛指的是漢江以南的諸多部落(因為真番郡旁有樂浪、臨屯,樂浪為衛氏朝鮮本身,臨屯則在史記中單獨記載,非常明確)即後真番郡之後的眾多部落,因此被稱為「眾國」,因此,追根溯源,此「辰國」當為「眾國」,也就是說,《後漢書》中的 「古之辰國」,實乃是多個部落所居之地的名稱,而非任何政治實體,更非什麼國家。

古辰國位於何處?筆者以為,當位於北緯37°以南,即位於韓國京畿道和江陵道以南,直至日本海沿岸,即目前韓國的中南部。

古辰國至何時結束?筆者轉引劉子敏先生《朝鮮半島三韓研究》一文中韓國學者伊武丙對南韓本身三期青銅器-鐵器文化的論斷,認為青銅器從北方傳來,即第一期滿州式銅劍傳來是在公元前4世紀;第二期是韓國自己模仿中國東北銅劍後形成的細銅劍,是在公元前4世紀末-3世紀初開始,到前2世紀結束;第三期是II型細銅劍,韓國從II型銅劍轉向鐵器,是在前2世紀-1世紀,恰恰在西漢時期直至其滅亡。 銅器轉鐵器很可能也造成了多部落向大部落聯盟的轉變,因此恰恰是在《後漢書》中列入了《韓傳》,曰:「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皆古之辰國也。」

2. 辰國三韓

那麼,我們從上文了解到,在西漢武帝設立漢四郡直至西漢滅亡,古辰地區逐漸形成了三大部落勢力,分別是馬韓、辰韓、弁韓。那麼這三韓又分別是何種人呢?

首先要肯定的是,這三韓包括之前的多個部落,必然有其土著居民居住。而 三韓的區分,必然是在文化特色和地域分疆的基礎上形成的,否則作為三大部落不可能長期分裂,並且分別發展出自己的國家代表:馬韓為百濟、辰韓為新羅,而弁韓則形成了伽倻聯盟。

1)馬韓-百濟

首先是馬韓。馬韓位於今韓國西部沿海-西南地區。《後漢書·韓傳》中記載,「初,朝鮮王准為衛滿所破,乃將其餘眾數千人走入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准後滅絕,馬韓人復自立為辰王」。當初箕准入馬韓但未能同化之,稍後被馬韓當地土著消滅。也就是說, 馬韓人的成分主要是當地土著,再加上當年箕準的中原商人後裔。馬韓的勢力較大,在三韓中居君長地位,具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可能處於整個古辰國地區中的盟主地位。《三國史記·新羅本記》中馬韓還曾經以斥責的口氣訓斥其他二韓:「辰、弁二韓為我屬國,比年不輸貢禮,事大之禮,其若是乎?」《後漢書·韓傳》中又說:「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那麼,我們還由此可知,三韓在其它民族遷入之前,實際上都是馬韓人。但隨著後來人種的混雜、獨特文化的產生,三韓逐漸形成。

在社會經濟方面,據考古發現,馬韓糧食作物為水稻;在我國《後漢書》記載,「馬韓人知田蠶,作綿布。出大栗如梨。有長尾雞,尾長五尺。」它的特色產業還有織布業、種植業(栗子)以及養殖業(當然這個長尾雞應該是特產。) 《後漢書》中提到馬韓人不知道有城郭這個建築,但《三國志》中提到當地人「官家使築城郭」,說明出現了一定的貧富和階級分化。另外,兩本史書都提到了馬韓人喜歡歌舞,這和當今的半島居民倒是一脈相承。最後,《三國志》中還提到「又有州胡在馬韓之西海中大島上,其人差短小,言語不與韓同,皆髡頭如鮮卑,但衣韋,好養牛及豬。其衣有上無下,略如裸勢。乘船往來,巿買韓中。 」這個「州胡」,可能就是現在的濟州島。但當時濟州島跟三韓的關係僅是經貿關係而已,非「自古以來」。

隨著歷史的發展,馬韓在東漢末出現了一個部落,被稱為「伯濟」。《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伯濟」乃是馬韓的一個「國」,但考慮到當時辰韓尚不能稱自己為國家,所以馬韓這個聯盟中出現「伯濟」這個「國」,我們也只能將其稱呼為部落了。 這個部落據劉子敏等我國史學界專家的看法,實際上伯濟即百濟。根據朝鮮《三國史記》,百濟在公元10年又吞併了馬韓。此種說法亦不足駁斥;東漢三國年間馬韓依舊存在,此是《三國史記》故意往前排列而已。

百濟建國之地,史學界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帶方郡,一種是漢江以南馬韓故地。帶方郡即朝鮮之黃海南道。帶方之說不足採信,只是在曹魏時期,我國史書中方記載了雙方因為帶方郡產生的較大規模衝突。第二種說法則分為漢江南北說。據《百濟前期疆域考述》一文,其慰禮城應位於漢江之南。

如前文所說, 百濟實際上形成國家,最早應當在東漢後期,其初期領土不足以越過漢江,且在《三國史記》中多次記載樂浪地區發兵收拾他們的記錄,如溫祚王8年,靺鞨發兵3000,來圍慰禮城,王閉門不出;又說溫祚王17年,樂浪來襲,又燒了慰禮城。雖然說《三國史記》中多有傳說錯誤之處,但考慮到這些事情非傳說亦非神話,並且前證公元前18年建立百濟實乃提前歷史的妄說,因此這些事情將其挪後到東漢後期。筆者這個看法和《三國志·東夷傳》的看法正好吻合,《三國志》記載如下:

「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建安中,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遣公孫模、張敞等收集遺民,興兵伐韓濊,舊民稍出,是後倭韓遂屬帶方。」

這可以看成是新建立的百濟很不安分,桓帝靈帝之時邊郡的控制力下降,因此百濟多有冒犯;待到建安以後,百濟就被「冒犯」了,因此有了《三國史記》以上的記錄。這在邏輯上也是自洽的。當然,作為新興國家,百濟是不可能這麼停止的。東漢末年領土收縮,百濟疆界越過漢江以北,可能佔領了當初真番郡併入樂浪郡後在漢江南北的土地(大樂浪郡管不過來),並和後續設置的帶方郡產生了直接衝突。因此《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部從事吳林以樂浪本統韓國,分割辰韓八國以與樂浪,吏譯轉有異同,臣智激韓忿,攻帶方郡崎離營。時太守弓遵、樂浪太守劉茂興兵伐之,遵戰死,二郡遂滅韓。」

這次行動是在毌丘儉東征高句麗時曹魏摟草打兔子產生的效果。曹魏要求百濟(馬韓)歸還之前的土地,結果曹魏賠上帶方郡太守弓遵的性命,把百濟-馬韓給打趴下了(這裡的滅韓應為誇張之語)。既然北上不成,百濟就走向了統一馬韓內部諸部落的過程。這裡參考《三國史記》和我國的《晉書》(因為三國史記在朝鮮國家來源和時間皆有誇張,但考慮到具體事實應予以尊重), 馬韓滅亡應在東晉初年。在《晉書》中,先是公元280年西晉武帝:「武帝太康元年、二年,其主頻遣使入貢方物,七年、八年、十年,又頻至。」這個可以理解成為是對統一之後中原王朝的畏懼或者是一種傳統國際體系的習慣,但「又頻至」,說明馬韓可能處於危機。等到太熙元年,「詣東夷校尉何龕上獻。」再到「東晉咸寧(太寧?咸和?)(公元328年)三年復來,明年又請內附。」這個時候都要內附了,說明馬韓可能到了絕境,之後下落,我們就不知道了。之後事情,據苗威先生引用《日本書紀》說, 當時百濟和倭人勾結,并吞了馬韓的比利(哈♂?還要上♂?)等地,日本(倭人)則佔領了弁韓所化的加耶,並對新羅進行了騷擾,時為370年左右。日本後世據此說,日本在加耶長期佔領,並有「任那都督府」。但韓國、朝鮮包括我國某些學者都對此不認同,此乃題外話,不多說也罷。

2)弁韓-伽耶

弁韓位於辰韓和馬韓之間,地域相對狹小,僅位於洛東江流域下游,且不佔有入海口。弁韓後形成的伽耶聯盟中又有金官伽倻,根據《三國史記》,又是和扶余等國、高句麗一脈相承的蛋生神人建立的。可見這種神話傳播之遠,也可見三韓之地起源偽托來源,皆從北來。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商朝也有「玄鳥生商」等一系列蛋生的神話。

在中國史書中,弁韓常常與辰韓並列,《後漢書》、《三國志》皆為其同列。《後漢書》說:「弁辰與辰韓雜居,城郭衣服皆同,言語風俗有異。」這說明辰韓和弁韓之間只是風俗有區別。風俗之區別,筆者認為可能是弁韓位於朝鮮半島南岸,倭人影響更深。《三國志》就說:「其瀆盧國與倭接界」;而馬韓在靠近南海邊的地方,也是「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說明三韓南岸受倭人交流影響較深。

弁韓地區和辰韓相似,土地肥沃,並且根據《三國志》記載, 弁韓地區富含鐵礦「國出鐵,韓、濊、倭皆從取之。諸巿買皆用鐵,如中國用錢,又以供給二郡。」。其鐵礦之豐富,在周圍國家部族中十分盛行。根據考古學支持,倭和弁韓之間也是互通有無的。弁韓在三韓中給中原的印象較好。「其人形皆大。衣服絜清,長發。亦作廣幅細布。法俗特嚴峻。」恩,歐巴范兒。

弁韓部落逐漸發展出了6個伽耶,分別是大伽倻、星山伽倻、阿羅伽倻、古寧伽倻、小伽倻,最後是中心盟主的金官伽倻。由於這個伽倻聯盟佔地有限,人口有限,且鐵礦豐富,成了周圍國家的必爭之地,特別是倭寇覬覦的對象。在百濟-倭人聯盟期間,倭人曾經對此進行過多次騷擾, 後來甚至產生了所謂「任那日本府」的問題,認為日本在公元5世紀末期在洛東江下游建立了殖民地。這一點首先韓國史料《三國遺事》中說452年,金官伽倻曾經建立佛塔,「兼以鎮南倭」;第二是《南齊書》中,同時期的南齊明顯承認了伽倻:「加羅國,三韓種也。建元元年,國王荷知使來獻。詔曰:『量廣始登,遠夷洽化。加羅王荷知款關海外,奉贄東遐。可授輔國將軍、本國王。』" 因此這個事情經過中韓兩方面史料的證明,應不存在。

最後,伽倻聯盟中的主心骨金官伽倻還是投降於新羅,「金官國主金仇亥與妃及三子,長曰奴宗,仲曰武德,季曰武力,以國帑寶物來降。」(532年事,《三國史記·新羅本紀》),最後在562年,聯盟剩下的伽倻被新羅吞併,百濟前後可能也佔領了一些地方,自此三韓只剩下兩韓。

3)辰韓-新羅

其次是辰韓。辰韓位於韓國東南方,直到日本海的地區。為何馬韓敢於斥責辰韓呢?《後漢書》是這樣記載的:「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又曰:「行酒為行觴,相呼為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為秦韓。」看來,辰韓也有秦人流入。這點在秦末天下大亂的背景下是毫不奇怪的。 秦時我國航海技術可以從山東到達黃海對岸;而且,《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也說,辰韓「似秦人」且稱呼樂浪郡的漢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人」,說明秦末遷徙流民中有一部分沒有在樂浪停止,而是繼續遷徙到朝鮮半島東南端的辰韓地界。但這部分流亡的秦人-漢人似乎並沒有什麼好日子過,可能被當地居民壓迫,因此王莽的新朝時出現了這樣一個外交事故:

至王莽地皇時,廉斯鑡為辰韓右渠帥,聞樂浪土地美,人民饒樂,亡欲來降。出其邑落,見田中驅雀男子一人,其語非韓人。問之,男子曰:"我等漢人,名戶來,我等輩千五百人伐材木,為韓所擊得,皆斷髮為奴,積三年矣。"鑡曰:"我當降漢樂浪,汝欲去不?"戶來曰:"可。"【辰】鑡因將戶來【來】出詣含資縣,縣言郡,郡即以鑡為譯,從芩中乘大船入辰韓,逆取戶來。降伴輩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鑡時曉謂辰韓:"汝還五百人。若不者,樂浪當遣萬兵乘船來擊汝。"辰韓曰:"五百人已死,我當出贖直耳。"乃出辰韓萬五千人,弁韓布萬五千匹,鑡收取直還。(《三國志·魏略》)

這就很說明問題。 進入辰韓的漢人(連帶著秦末的秦人),在辰韓的社會地位低下「為奴」,而且在當時中原王朝的文化輻射下就非常思念故國,最後偷渡死人了回過頭來還逼迫原先的奴隸主國家再花錢替死了的偷渡客埋單。這說明辰韓在文化上比漢四郡落後,政治地位低下(一敲詐就馬上屁顛屁顛給錢給布),而且人口迴流也是屢見不鮮。因此,辰韓中主體民族仍然是土著居民。

辰韓的文化特徵與馬韓有所不同,其語言也有類似秦語的地方,有著較深的中原移民烙印(但這並不代表辰韓人是中國人),語言不和馬韓相同。根據《三國志》記載,「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 而弁韓-辰韓的農業也比馬韓發達,比馬韓知道牛馬的可貴【我認為,知道牛馬的可貴,說明農業佔有很重要地位。馬韓對牛馬的態度是「不知乘牛馬,牛馬盡於送死。」額……是不是這也解釋了為啥今天韓國牛肉這麼貴?(啪!)。】《三國志》還記載:「土地肥美,宜種五穀及稻,曉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禮俗,男女有別。以大鳥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飛揚。」

另外辰韓和弁韓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兒生,便以石厭其頭,欲其褊。今辰韓人皆褊頭。」 另外三國志還記錄了日本海邊的辰韓弁韓人的特點:「男女近倭,亦文身。便步戰,兵仗與馬韓同。」

類似於馬韓,辰韓國內有十二個部落。「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這十二國中,根據《三國志》,分別是「有已柢國、不斯國、勤耆國、難彌離彌凍國、冉奚國、棄 ( 辰 )樂奴國、軍彌國、如湛國、戶路國、州鮮國、斯盧國、優由國」。其中的斯盧國,如同「伯濟」,就是新羅的前身。《隋書》、《南史》、《北史》中都有相關記載,特別是《北史·卷九十四》,裡面特別記載斯盧等於新羅:「辰韓之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新羅則其一也。或稱魏將毌丘儉討高麗破之,奔沃沮,其後復歸故國,有留者,遂為新羅,亦曰斯盧。」而《南史·卷七十九》則記載了新羅的歷代稱號:「魏時曰新盧,宋時曰新羅,或曰斯羅。」新羅作為一個部落,逐漸崛起,吞併了周邊的其它辰韓部落,詳情《三國史記》有所記錄。

與百濟不同,百濟在半島霸權爭奪時期曾經多次覲見東晉、南朝宋(當然是在北魏碰壁咯);而高句麗則多次出訪北方大國,從後趙、前秦等,表現的十分恭順(當然原因是它的擴張方向在朝鮮半島,其次高句麗出使的原因也是為了外交和政治途徑尋求應對前燕的盟友),其中出訪團內就有新羅順路的代表—《南史》中說新羅使臣隨百濟來訪,這一點筆者持疑,因為百濟和新羅關係為敵對關係,如何隨其訪南朝耶?新羅使臣在南北朝之前記錄較少,只有前秦時期出使的記錄,其中苻堅還曾經問過:「卿言海東之事與古不同,何也?」使臣答曰:「亦如中國時事變革,名號改易」。這表明中原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都不太清楚三韓發生了什麼,苻堅還以為這新羅還是之前辰韓的部落呢。

新羅王族大姓,其姓氏分別為朴、金、昔(石);四世紀中期後,朴、石兩姓就不再擔任首領;而之前新羅也殘留著不少的原始民主制度,《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五》中記載:「事必與眾議,號『和白』,一人異則罷。」在此之後,「王姓金,貴人姓朴」,逐漸進入了君主制度。據《三國史記》,國中更有六部(村),後新羅王室也賜漢姓,分別為李、崔、孫、鄭、裴、薛。從經濟上,新羅在五世紀後擺脫了奴隸制度,取消了人殉,勸課農桑,設置十七等官職,逐漸進入封建社會。

但《三國史記》也不例外地將新羅的統一建國時間提前到65年,這一點很可能和編造百濟建國時間出於相似的原因。《南史》中提到,「其拜及行,與高(句)麗相類。無文字,刻木為信。語言待百濟而後通焉。」一個沒有文字而且需要經過百濟翻譯後方能與南朝溝通交流,這說明新羅的漢化可能不及百濟深。並且從前秦苻堅並不了解辰韓-新羅變化、且晉書中仍然記載辰韓而言,新羅統一辰韓也應在五胡十六國時代發生,即劉淵起兵308年-前秦接見該使臣381年之間。關於這一點,苗威先生在《「辰韓六部」與新羅的早期歷史探析》中認為,「新羅真正登上歷史舞台並形成穩定的社會勢力之時,時間大約在4世紀末5世紀初。」另外,新羅之名,雖然在後世附和漢語解釋成「「德業日新,網羅四方「,但這實際上只是後世漢化影響造成的附和,之前史書中的稱呼,當是新羅一名的真正來源。


推薦閱讀:

【革命歌曲】本人很喜歡的朝鮮歌曲之--《捍衛社會主義》
高句麗對韓國人來說有多重要?
金正恩對特朗普聯合國演講聲明全文

TAG:朝鲜半岛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