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價值管理的財務分析框架
基於價值管理的財務分析框架
一、前提:財務職能的重新分配
近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爭甚囂塵上,似乎大家一邊倒的認為未來做管理會計才是一條出路。其實在我看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是財務框架體系內的內容,只不過兩者側重點不同。財務會計側重會計核算,管理會計更側重預算與分析。在現實工作中,會計(主管)、出納的角色承擔更多的財務會計職能,而財務經理及以上崗位會承擔更多管理會計的職能。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在財務領域的應用,會有更多的財務會計工作會被機器所替代,特別是費時費力的手工記賬核算的內容。
當然這並不是說財務會計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以後對於財務會計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財務會計提供最基礎的數據整理與核算,要求準確及時。傳統的人工處理數據難免會出錯,因此才有了機器介入的需求。以後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將由機器完成。那麼財務人員將會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研究分析這些數據,職能自然轉化到管理會計上去。因此,以後不管是哪個財務崗位,都會要求財務分析的能力。
二、財務與業務之間的關係
這裡不是講兩個部門之間的關係,而是兩種思維方式之間的關係。
上面講到,財務人要從傳統的數據核算中解放出來,轉到數據分析。這裡會有一個問題,數據來自於哪裡?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其實是經過加工整理過的「二手數據」,這個數據對於我們做研究分析意義不大。我們所看到的數據,只是冰山之一角,因此我們要深入挖掘數據的來源,我們要的是一手數據,即直接來自於業務端的數據。
因此,財務分析必須要結合業務數據,財務分析的結果是要給業務提供支持,因此所做的分析也必須站在業務的角度,最後形成的報告也要使用業務的語言,讓他們能看懂,不要羅列一堆的財務指標和術語。
進入管理會計的階段,財務人要積極的學習業務,精通業務。業務可以不懂財務,但是財務一定要懂業務,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知道他們將要做什麼:要了解收入的來源和產生方式;了解成本的分布;了解企業的運營狀況。
三、財務分析要基於價值
收集數據是做分析的第一步工作。有了數據以後,就可以進行分析了。分析的方法或者邏輯,就如本文標題所示,是圍繞著「價值」展開的。
價值的範圍很廣,此處所講的價值是基於業務而言,落腳點是業務的好與壞,即通過做分析,判斷當前業務開展效果是好還是壞,以及將來如何進行保持或改善。
價值的核心要素包括4方面:
1、成長性;2、盈利能力;3、現金流;4、風險;
上述4個方面的分析,組成了一套完整的財務分析框架。
四、總結:財務分析需要的思維和方法
1、關注環境因素
所謂環境因素,就是企業所在行業的整體行情、發展趨勢、方針政策等外在的影響因素;
2、基於業務
發掘財務數據背後影響的業務問題,把財務數據還原到業務場景中,知道數據是怎麼產生的。
3、挖掘結構
就是把某項指標不斷地分解下去,層層剖析,直到無法再繼續分解為止;比如,看到一個指標,考慮影響這個指標的因素有哪些或者這個指標可以分解為哪幾個構成部分;分解後的指標是否可以進一步分解下去。
4、運用比較
做兩方面的比較,一是跟自己比,看看自己的狀況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二是跟行業平均水平或行業優秀企業比較,看看自己位於行業中的水平如何,跟優秀企業比較還有哪些差距。
五、財務分析框架
1、成長性分析
主要分析「收入」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
(1)收入增速分析
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是跟自身比較。分析連續幾個會計期間的增長變化,看看收入增速是變快還是變慢,是變好還是變壞;
二是跟行業平均水平比較。這樣的比較,可以看出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如果行業平均增速是6%,我們只有5%,可見我們是處於行業的中小游水平。
(2)收入結構分析
上面是對收入做的整體的分析,接下來把收入分解成不同的維度,分析一下收入的構成。
① 產品維度。企業可能有多個產品線,每個產品線對收入的貢獻可能是不一樣的。按照產品結構的不同,分析探究一下哪類產品帶來的收入更多,哪類產品帶來的收入最少。
② 地域維度。如果企業規模比較大,全國各地都有分支機構,那麼可以按照地域進行劃分,看看哪個地域帶來更多的收入。
③ 客戶維度。研究目標客戶群體,看看是什麼樣的客戶貢獻的收入最大。
(3)收入驅動因素分析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進一步研究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收入的增長或衰退。
(4)業務政策評估
如果企業實施了某項促進業務增長的策略,那麼還要對該策略進行評估,看看收入的變化有沒有達到預期。
2、盈利能力分析
(1)成本結構分析
分析成本的構成,找出成本結構中佔比最大的是哪一項。這個成本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研究對象。然後對這個成本再進一步分解,看看是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該成本。
(2)業務模式分析
業務模式,也叫盈利模式,分析一下這種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通俗的講,是否能夠被人家顛覆。比如,有家企業做電動汽車,現在之所以盈利,主要靠政府補貼,還有相關稅收優惠,還有一些地方性的保護措施等等。可以看到,這種模型是一種非市場競爭的模式,一旦這種外在的保護措施沒有了,那企業靠什麼盈利。像這類製作型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於研發,在於技術水平,在於專利,這些才是盈利的根本。
(3)盈利水平分析
這裡要藉助一些傳統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比如毛利率、凈利率等,注意結合上面的分析。
3、現金流分析
(1)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分析
採用的思路是,從間接法編製經營性現金流的邏輯中入手:
凈利潤
+折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
-存貨增加
-應收賬款增加
+應付賬款增加
+財務費用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
提高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主要從「存貨」和「應收賬款」著手。
首先,應收賬款分析。先分析一下行業內的標杆企業,比較一下雙方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的差異,看看自己的比重是高還是低。如果我們的應收款佔比較高,就需要深入挖掘一下原因,要想辦法降低應收賬款的佔比。
其次,存貨分析。
重點關注雙高,即存貨佔比高、應收賬款佔比也高的情況。應收賬款佔比高,說明貨賣了錢沒收回來,存貨佔比高,說明生產的多。生產那麼多,貨又賣不出去,造成的結果就是現金流緊張,要去分析一下為什麼公司要這麼操作,是否要調整生產計劃。
(2)籌資分析
注意期限分配的問題,即長期借款滿足長期的資金需求,短期借款滿足短期的資金需求。
4、風險分析
(1)應收賬款分析
賬齡分析。關注哪些賬齡比較長的營收賬款佔比,這部分佔比越高,說明風險越大。
客戶分析。看看應收賬款中的客戶群體是集中還是分散,如果很集中,說明公司的收入比較依賴大客戶,一旦大客戶流失,後果可想而知。如果客戶比較分散,也不是好事,太分散不好管理。對於客戶的密集程度,不同公司應該尋找一個適當水平,可以參考目標公司。
(2)庫存分析
主要看原材料的價格走勢。學會判斷行業走勢,原材料的價格走勢。這個比較難,可以多多關注行業的研究報告,看看金融機構對於行業的判斷,再結合自己的經驗,大概判斷一下未來的原材料價格,然後再決定是增加庫存還是降低庫存。
(部分內容來自於陳保華老師的財務課程)
推薦閱讀:
※[Why+]4.22線下財務分享會 參加感受
※網路狗讀財報[1]-結構分析、基本分析
※【吐血整理】公司財務分析關注的重要指標
※何嘉文的Live:財務分析之巧用Excel建模
※5分鐘,教你做好財務同環比分析!
TAG:财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