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分析了365個職業,發現最不可能被機器人淘汰的是...

最近BBC基於劍橋大學的

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

從BBC得出的這些概率中,

電話推銷員、打字員、會計、保險業務員

以及銀行職員,

成了最容易被淘汰的職業。

BBC的這條新聞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

但這真的能代表人類未來的趨勢嗎?

機器終將取代人類?還是服務好人類?

這個判斷不好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BBC的這篇分析文章吧!

封面上,人類坐地行乞,

機器人則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

意指明顯在未來社會,

人類的工作機會被不斷進化的機器人剝奪,

從而淪為了流落街頭的弱者。

自從機器人的概念

在科幻小說里首次出現,

甚至更早,自從工業革命爆發,

機器大生產最開始

為商家創造利潤的那一天開始,

人類便開始了無休無止的焦慮。

從各種科幻作品的走向來看,

最早的時候,

人類最害怕的是機器人起兵造反,

將人類殺個片甲不留。

而到了如今,

人工智慧日漸精進,

人類的焦慮和恐懼則由被機器人殺死

轉變成了被機器人所取代。

人類會被機器人取代嗎?難說。

眼前,我們只談談當下。

在這個時代,

做什麼工作最有可能被機器人淘汰?

幹什麼最不容易被淘汰?

BBC 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

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中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

雖說他們分析的僅僅是

這些職業在英國的前景,

所基於的也不過是本土的數據。

但從這些概率中,

我們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的結論: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1. 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
  2. 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
  3. 創意和審美。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徵,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1. 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

  2. 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但手熟爾
  3. 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里,不聞天下事。

以上僅供自查,

以下則是部分具體職業的前景展望。

1、電話推銷員99.0%

在 BBC 所統計的三百多個職業里,「電話推銷員」被機器人取代的幾率為最大,接近百分之百。即使沒有機器人的出現,這樣一個單調、重複、惱人,又毫無效率可言的工種也是遲早要消亡的。

2、打字員98.5%

在電腦尚未普及的年代,打字員曾經也是一份很有搞頭的工作。而今,憑藉「打字」這一技能尚能存活的唯一職業也就是速記員了;但可以想見的是,等到語音識別技術普及的那一天,速記員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3、會計97.6%

4、保險業務員97.0%

另一個已經開始走向人工智慧化的行業是保險業。去年,包括平安保險、泰康在線、太平洋保險、弘康人壽、安邦人壽、富德生命等在內的多家險企已將智能科技引入到公司業務上,目前主要應用於售後領域。但業內預測,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將替代銷售人員,成為個人保險智能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月,日本富國生命保險用 IBM 的人工智慧平台 Watson Explorer 取代了原有的 34 名人類員工,以執行保險索賠類分析工作。這 34 名人類保險業務員就此成為了「機器人搶我的飯碗」大軍的一代先驅。

5、銀行職員96.8%

四川某銀行的「網紅機器人」

6、政府職員96.8%

BBC 的研究人員在這裡所指的是政府底層職能機構的職員。如果你看過類似《是!首相》之類的英國情景喜劇,便會知道,在這個國家,冗餘且無能的行政人員一貫是民眾的槽點和笑料。

在該國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中,有 1/4 的受訪者認為,相比人類,機器人有更好的從政能力;66% 的人認為,至 2037 年,就會有機器人在政府任職;16% 的人認為,在未來的一至兩年中,就會出現機器人擔任政府官員的現象。

7、接線員96.5%

早在十幾年前,微軟便開發出了具有總機接線員功能的智能語音系統;而近些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類接線員的絕大部分工作基本都可以被自動完成。

8、前台95.6%

機器人前台這兩年已經多次登上了新聞標題,話題度最高的是由日本軟銀公司開發的 Pepper。目前,日本以及歐美多國都已經有醫院、銀行、電器店之類的機構購買了 Pepper,作為前台接待人員使用。

Pepper 機器人

9、客服91.0%

Siri 誕生了這麼多年,人工智慧取代人工客服在技術上早已能夠實現,剩下的就是普及化的問題。近兩年,這類人工智慧客服平台也逐漸成為了互聯網行業熱門的創業項目,其中某些產品的回答準確率據說已經能達到 97%。

10、人事89.7%

在未來,不單單是員工本身,就連負責招募員工、解僱員工的 HR 也有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通過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聊天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技術,機械 HR 能完成很多人力資源管理者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11、保安89.3%

關於人工智慧,最令人無法解釋的一條新聞誕生於今年七月,美國喬治城華盛頓港開發區的一台保安機器人「溺水自殺」了。此事的官方解釋為機器人系統故障,但它在社交網路上依然激起了大量恐慌情緒。

這名「自殺」的保安機器人是由矽谷公 Knightscope 研發的 K5 機器人,擁有 GPS、激光掃描和熱感應等多項功能,並備有監控攝像機、感應器、氣味探測器和熱成像系統,自問世以來,在美國的大型商區中很受歡迎。

12、房地產經紀人86%

現階段,無論是房屋買賣還是租賃,都離不開房地產經紀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售樓小哥的牽線搭橋,他們也藉此收取傭金。但美國的一些房地產機構近些年開始嘗試使用機器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完成交易。隨著人工智慧在這一領域的技術逐漸完善,一旦這種模式被行業主流接受,人們又發現繞開中介可以省去大筆傭金,這一職業的前景便岌岌可危了。

13、工人,以及瓦匠、園丁、清潔工、司機、木匠、水管工等第一、第二產業工作、80%-60%

絕大多數來自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工作都被 BBC 的研究人員列為了高危職業,而這些也是很多人在提到「機器人威脅論」時最先想到的威脅。

事實上,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機械大生產對底層工人生計的威脅便已是經久不衰的月經貼。19 世紀下半葉的英國,紡織工人群體內還多次爆發了對抗工業革命的暴動,他們砸毀織布機,以宣洩失去工作的怒意,史稱「盧德主義運動」。

盧德主義者砸毀織布機

四年前的台灣省爆發了一次現代版本的「盧德運動」。當年,「高速公路局」計劃在年底用 ETC 自動收費系統,全面取代近 1000 名高速公路收費員的工作,激發了收費員群體的抗議。其過程中,竹田收費站一位 40 歲的員工在自己的車中燒炭自殺。

14、廚師73.4%

15、IT工程師58.3%

略有些諷刺的是,專家預測,人工智慧將給很多公司的 IT 部門帶來威脅。它將取代 IT 部門裡許多的例行公事,其中又以系統管理、服務台、項目管理與應用支持等營運面最可能受影響。

16、圖書管理員51.9%

相信不少文藝青年年少無知時都有過類似當「圖書管理員」的夢想,但時至今日,就連他們都會明白,博爾赫斯的時代早就過去了,這份工作還是交給條形碼和人工智慧吧。

17、攝影師50.3%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攝影師這樣一份依賴主觀審美的工作竟然也被判定為有超過 50% 的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在專家的評估中,圖像審美與其他藝術不同,是可以被量化、數據化的。

而谷歌也的確開發出了一種試驗性的深度學習系統,這個系統會模仿專業攝影師來展開工作,從谷歌街景中瀏覽景觀圖,分析出最佳的構圖,然後進行各種後期處理,從而創造出一幅賞心悅目的圖像。

下面是該 AI 系統基於 Google 街景創作出來的一些作品:

18、演員、藝人37.4%

在所有常見的藝術創作工種中,「演員」被判定為最容易被機器自動化取代的行業,概率高達 37.4%。但怎麼說呢,撇開科幻小說中用虛擬形象取代真人演員的情節不談,單單是當下以假亂真的「摳圖劇」就讓我們對這個行業被取代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日本研製的機器人演員「Geminoid F」

19、化妝師36.9%

總的來看,在技術工種中,凡是需要依賴人類審美和社交技能的職業被機械自動化取代的可能性都不算太高,比如化妝師。

20、寫手、翻譯32.7%

無論你對微軟小冰創作的「詩歌」有著怎樣的苛責,不可否認的是,在語言學習上,機器和人工智慧已經走到了一個令人驚嘆和警惕的地步。如此說來,在不久的將來,要說一個連小冰都寫不過的文字工作者有 32.7% 的可能被取代,一點也不為過。

21、理髮師32.7%

看過《剪刀手愛德華》的朋友十有八九幻想過被(德普扮演的)機器人設計髮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但理髮師與化妝師相比,不僅同樣有審美上的高要求,安全指數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正因如此,當下市面上一些所謂的「機器人理髮師」大多淪為搞笑視頻的主角,沒有實際效用

22、運動員28.3%

無論機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模仿人類運動,但作為一項職業來說,運動員的立身之本就是人類的肉體凡胎,機械的運動技能再強,也無法與「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相比。當然,如果把機器運動員開發得足夠完善,會是一種陪練的好幫手。

23、警察22.4%

很早之前社會上便有人提出,人工智慧最值得開發的領域便是作戰功能,以特種兵的身份代替人類士兵赴湯蹈火。在科幻題材中,類似的機甲戰士威力無比,卻也常常威脅到人類自身,這大概也反映了人類對這一領域機器人開發的警惕。

不過 REEM 並不是用來追擊犯罪分子的,起碼現在還不是。目前這款機器人警察主要是為了幫助市民而設計,它胸前的內置平板電腦可用來與人類進行互動交流,比如報警、提交文件或是繳納交通違章罰款等。它還能憑藉體內安置的導航系統來辨別方向,可以使用包括英語和阿拉伯語在內的六種語言和人類進行交流。

24、程序員8.5%

理論上來說,機器人完成基礎的編程工作是完全可行的,畢竟,它們本身就是由代碼構成的。本月月初,英特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也的確開發成功了全球首個能自動生成完整軟體程序的 AI 機器人,名為「AI Programmer」。當然,目前的演算法還有一定的局限, 比如這只是面向人類的編程語言,不適用於 ML 編程。

目前來看,機器人編程依然只是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方案,耗時耗力,即算有朝一日實現了,也明顯替代不了所有的程序員。此類系統即便能淘汰眾多編程工作,也只能像無人駕駛一樣,僅僅只是承擔更多的駕駛工作,而非淘汰駕駛員本身。

25、記者8.4%

BBC 研究人員預計記者、編輯的職業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幾率僅為 8.4%。Cheers!

26、保姆8.0%

相比人工智慧,人類的另一個無法被機器模仿的特質就是同情心和情感交流技能,因此,在保姆這類真正需要情感投入的職業中,機器人儘管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要求,但終究很難代替。

27、健身教練7.5%

28、藝術家 3.8%音樂家 4.5%科學家 6.2%

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工智慧如何完善,對人類而言,創造力、思考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是無法被模仿、被替代的最後堡壘。

29、律師、法官3.5%

人類的另一個無法被模仿的能力,就是基於社會公義、法律量刑和人情世故作出判斷的微妙平衡。法律不是一塊死板,不是可以計算、生成的代碼,法庭上的人性博弈更是機器人無法觸及的領域。

30、牙醫、理療師2.1%

當代醫療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介入了機械操作,外科領域尤其。但人類醫師無論在倫理上,還是在技術操作上都很難完全被取代。而在牙科這個技術要求極高的領域,儘管很多手術,比如 3D 列印牙齒植入,已經可以由機器人完成,但在整個過程中,依然離不開人類醫師的診斷和監督。

31、建築師1.8%

32、公關1.4%

就連人類自己,也很難去模仿那些人情練達者的社交能力,更何況不具備情感反射的機器人。但很好笑的是,今年七月,國內的一家公關公司宣稱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公關機器人」,但它的實際功能只是為客戶撰寫公關稿而已。

33、心理醫生0.7%

然而有些時候,急於處理問題恰恰是造成問題的原因。機器無法處理這樣的悖論,而習慣了機器思維的人類同樣無法處理。只有同樣生而為人的心理醫生菜有可能跳脫這一思維悖論,讓問題本身變得無關緊要。

34、教師0.4%

就在這個月月初,國內的一家教育機構舉辦了一場「教學人機大戰」。他們招募了三名 17 年平均教齡的中高級老師進行真人授課,另一組學生完全使用教學機器人進行學習。在四天的對照學習後,真人教師組被判定落敗。

35、酒店管理者0.4%

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朋友自然會懂,為什麼一家酒店的經營者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無法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

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在精英說,讀懂美國萬象,讀懂風雲變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第三季奇葩說首輪淘汰的新奇葩?

TAG:人工智能 | 职业发展 | 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