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曾子小傳_第二章_曾子為學之修養功夫

反身內求的修養功夫

曾子極重個人的道德修養,強調「修己」之學,而其操作方法則是「內省」。本章以《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為主要參考文獻,結合曾子行孝,展示曾子如何通過「內省」來「進德」。當然,以「弘毅任道」自許的曾子不會只停留在「修己」上,繼承夫子之道,其志更在「治國平天下」。曾子在「內省」基礎上又凝練出「忠恕」二字,進一步完善儒學修己功夫,並打通從修身到治平的路徑。對於曾子的「忠恕」功夫,小編將結合《禮記-大學》的三綱八條目作詳細闡述。《禮記-大學》體大思精,又是宋學的奠基文獻,小編學歷不足,若有論說不當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正^_^

曾子內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此處之「三」並不是一個確數,而是多次的意思。可見進德之道無他,端在時時記取老師所教,勤勉重複耳。小編試以曾子踐孝來說明曾子的自省功夫: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1]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曾子病重之際,找來弟子,檢視自己手足是否完好,一方面是反省是否以孝而終;另一方面,也是在生命最後一刻,用自己做教材,教導學生為學善始克終的道理,反省自己是否做到夫子所說的「誨人不倦」——曾子「內省」功夫由此可見。

在其他的方面,曾子也是謹守「悒悒」、「憚憚」、「勿勿」、「戰戰」之教,時刻不忘內省:

「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2]

「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身言之,後人揚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 [2]

「君子不絕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願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 [2]

「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欲思恥,忿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戰也。」 [2]

以上援引體現了曾子嚴肅而懇切的道德自覺功夫。他處處小心謹慎,嚴於律己,守義循理;時刻憂慮自己的行為違背道義[3],辱及他人,因此「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2]

曾子近乎偏執的謹慎來源於對禍亂的高度警惕和防微杜漸的態度[4] 。這種持身行事原則非曾子首倡,而是三代以來先王聖哲所奉行的圭臬: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參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所行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將伺人。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毫末不札,將尋斧柯。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溫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我獨不徙;內藏我智,不示人技;我雖尊高,人弗我害;誰能於此?江海雖左,長於百川,以其卑也;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讀斯文也,顧謂弟子曰:「小人識之!此言實而中,情而信。《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行身如此,豈以口過患哉!」[5]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6]

———————————————————參考文獻——————————————————

[1] 《論語-泰伯》

[2]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3] 君子禍之為患,辱之為畏,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終身。《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4] 君子患難除之,財色遠之,流言滅之,禍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絕之。《大戴禮記》

[5] 《孔子家語-觀周》

[6] 《道德經》

曾子忠恕之道與《大學》

首先,關於《大學》的作者與曾子關係、年代以及「格物致知」條目的解讀,歷來是學術界聚訟多年的話題。小編無力也不想做深入討論。在此引入《大學》,是想藉此闡述、推演曾子忠恕之道修之於身,用之於國的內在結構,因此此章行文多重概念辨析,輕名物考證。

忠恕的內涵

《論語-里仁》記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用一以貫之來概括他的學問,作為孔門得真傳的曾子,用「忠恕」二字來概括乃師之道,而夫子之學的核心為「仁」,因此,要了解忠恕的內涵,可以從了解「仁」開始。

在兩漢典籍關於「仁」的記載中,小編對以下一段印象深刻:

子曰:「郊社之禮,所以仁鬼神也;禘嘗之禮,所以仁昭穆也;饋奠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饗之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賓客也。明乎郊社之義、禘嘗之禮,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是故居家有禮,故長幼辯;以之閨門有禮,故三族和;以之朝廷有禮,故官爵敘;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閑;以之軍旅有禮,故武功成。是以宮室得其度,鼎俎得其象,物得其時,樂得其節,車得其軾,鬼神得其享,喪紀得其哀,辯說得其黨,百官得其體,政事得其施。加於身而措於前,凡眾之動,得其宜也。」[1]

這裡夫子將「仁」作為一個動詞來用,其內涵有二:準確感知、得當處理。鬼神、昭穆、死喪、鄉黨、賓客,雖陰陽不同,但同歸一氣,只有大德之人才能在氣機交流中如實感知,並根據不同對象作出恰當的溝通和措置,這種能力就是「仁」,而仁德之人留下來的交流溝通的套路就是「禮」。忠恕則是仁在人身內、外兩個不同向度的同義替換,其中忠是仁的內化,恕是仁的外推。

關於忠的內涵,邢昺先生疏云:「忠,謂盡中心也。」[2] 朱子注云: 「盡己之謂忠」 [3] 可見 「忠」 是一種需要學者努力達到的一種狀態。那麼這是怎樣一種狀態呢?馬融先生云: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徵天休,忠之道也。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無私。天無私,四時行。地無私,萬物生。人無私,大亨貞。忠也者、一其心之謂矣。為國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神明,而況於人乎?夫忠興於身,著於家,成於國,其行一焉。是故一於其身,忠之始也。一於其家,忠之中也。一於其國,忠之終也。身一則百祿至。家一則六親和。國一則萬人理。《書》云: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4] 因此可見刑、朱二位先生所指,學子孜孜以求的 「忠」 之境界就是至公——跳出人的視角,與天為一,與道為一,然後來公正允當的審視萬物 [5] 。而之所以要努力才能致忠,是因為既生為人,與道相遠,學者需要通過不斷學習,突破自己身局限 [6] ,讓身心重新與道相近,如此才能回復 「以道觀之」 的狀態。(小編按:從這裡就自然就可以引申出忠在人世中的內涵,即盡忠職守,而以忠作為行事準則就是 「義」 。)

關於恕的內涵,《論語-衛靈公》云:「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何晏先生注「言己之所惡,勿加施於人。」 邢昺先生疏:「唯仁恕之一言,可終身行之也。已之所惡,勿欲施於人,即恕也。」朱子註:「推己及物,其施不窮,故可以終身行之。」——何、刑而先生之說,強調恕的消極性,而朱子則兼顧其積極的一面。

內化之忠與外拓之恕不僅是靜態的概念,也是可實踐的套路,其中「一以貫之」提供了一些思路。《禮記-射義》云: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射箭要中的,則要「不偏不倚」,而這在為人做事上就是先正己(忠)後正人(恕),進而至不違仁。如同射箭前要不斷打磨、微調自己的姿勢,才有可能射中目標,學者就有不斷內省,調整自身,才能盡忠,然後外推,才能正確感知他人的心態與處境,並作出恰當的回應(恕)。由此可見,曾子用內省貫穿忠恕,正是他體悟出來的「不違仁」方法。

忠恕與《大學》三綱

本節內容原計劃是尋找忠恕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關係,但由於小編學力不足,對明德的內涵還吃不準,所以本節暫且留白,待之後學有所得再來補齊。

忠恕與《大學》八目

一般來說,《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內在進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拓事功。小編在此講依次討論「忠恕」與八目的關係。

A 格物致知

《大學》中「格物、致知」的解說歷來是學者聚訟紛紜之地,《大學》原文沒有做更多解釋,小編目前搜集到三家之言,下面一一羅列比較,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

沖遠先生說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己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 [7]

一件事情開始萌發,人或許會因一時蒙蔽而認識不足,不能判斷其善惡吉凶;等到事態成熟,善惡吉凶自己親身經歷後,若能靜觀深思,則會發現善事之來是因為自身進德所致,而惡事之來是因為自身習氣招致,所謂「同氣相求」。因此所遇的事情就是自身德行的向外投射,我們可以 :

1)通過認識事情的善惡吉凶認識自身;

2)通過不斷經歷來矯正自己的認識,做到善善惡惡,讓自己的感知變得敏銳。

朱子說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8]

這應該是宋明以來儒學最有名的一段文字,朱子行文顯豁,無需多說。

先生說

「格物,什麼是格物?這裡不講什麼定義之類的啦,就說自古以來什麼格物最有名,大家就知道了:有巢燧人等等太古先皇氏族姑且不論。伏羲氏觀天地水火風雷山澤而造八索,神農氏格物而知百草藥性,黃帝令人定律曆紀,倉頡造字,文王觀人天之變而作後天八卦。都算是格物。而孔子等諸子更多是在先聖基礎上,再因時變治學以為政。而治學為政以保民生仍然是格物。 道教有五嶽真形圖,有北斗九星之說法等等,哪裡來的?不是憑空捏造。五嶽有其真,九皇有其實。仍是格物而來。所以格物的來頭極大,根源極深,涉及極廣。不能等閑視之。更不能因為是宋儒獨倡,就忽略說是宋前無此學。大學,大學,大人之學。純一無偽,博大精微才能沾大人的邊兒。哪有那麼簡單?所以力倡格物之學的朱子地位頗尊。不是沒有原因的。 泛而言之,格物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直接與自然物交接而知。一類就是治先人之學而後明理。這大都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直接從大自然中格物,那麼就要先通過學習先人總結下來的學問,以幫助自己提高能力和認識的深度。再返其一。」[9]

小編以朱子說為基準,來比較三家。

朱子說認為人之所以能認識世界在於「心之靈」能夠窮盡「物之理」,並指出格物是一個漫長的,通過外物長養內心的過程。小編以為朱子說的長處在於提供一種「人法天地」的修鍊功夫,讓學者可以拾階而上。然而,其短處也明顯,朱子說將外物解為「物之理」,有「物—理」分離之嫌,為明儒反動埋下伏筆;另外,「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看起來宏大,其實有空疏的毛病,「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所先後,則近道已」,《大學》本來講究本末先後,學之以序;若是不論急緩,信手格物,輕則散漫,重則危殆。舉個極端例子,時下各種思潮湧動:唯物論有之、唯心論有之、唯科學論有之、佛教有之、耶教有之、綠教有之,每個都不是耗其一生就能窮盡的,若是沒有先後本末之分,格物者與雙腳書櫃何異?

而先生說恰好可救朱子說之弊。首先,先生指出格物的大方向,也是最終歸宿並非抽象的理,而是自然本身;其次,指出治先人之學是格物的當務之急。先生說矯正了朱子說重理相離的傾向,並且彰顯出格物過程本身的本末先後結構,在當下各種思潮紛紜的背景下尤為重要。

沖遠先生說從學者日常行事與內心反省出發,細緻闡明格物就是學者藉助與外物交接的機會,審視自身不足,磨練自己感知力的過程——雖然沒有朱子說和先生說的宏大精深,但是貼近人情,便於操作,確是漢學本色。

綜合三先生的論述,我們可以一窺「格物」的大意:格物是人效法天道的一種方式,始於人道,歸於天道;學者從先人之學出發,循序漸進,待學力足夠,則可與自然交接。而在這一過程中,學者根據遇事的善惡吉凶來審視自身,磨練感知力,努力做到善善惡惡,修枝剪葉,不斷向天道靠近。而對比之前我們對「忠」內涵的匡定,可見忠正是學者通過格物想要達到的一種狀態,而格物就是學者「盡忠」的具體操作方法。

B 誠意正心修身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學者雖然通過經歷事情來感知善惡吉凶,但是一般的「格物致知」主要還是停留在認識層面,但是人的身心有很多層次。《大學》「誠意」部分提出「慎獨」二字,可看做是曾子反省功夫的發展,即通過自身不斷反省,將認知所得的善善惡惡融入意念中,從而將判斷事物的過程從以前的反覆思考、比對、琢磨縮短為以近乎本能的反應。以格鬥技擊為例,格鬥中的每個招式都是實戰中千錘百鍊而來,訓練的時候不斷重複同一招式,讓身體產生記憶,在危急關頭自然會根據環境做出最佳反應。同樣,學者只有在日常不斷重複格物致知的訓練,以至於形成本能反應,才會在瞬息萬變的現實生活中起心動念「發而皆中節」。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如果說「誠意」是善善惡惡的正向積累的話,那麼「正心」則是善不善惡不惡的反向剪除。人難免會有情緒波動,但是若沉迷於某種情緒以致心不在焉,那麼就是有二心。因為若是格物分明,做事只問應不應該,應該就做,不該就不做,縱然環境千變萬化,內心有喜怒哀樂相應,但是秉志而行,情緒自會消散;若是情緒久久不散,則是心有二志,有二,或一真一假,或兩假,均非守一之道。而「忠」以天道言,就是至公無私,在《大學》的語境中,即心得其正。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誠意」和「正心」涉及對象均為自身,與曾子忠道對應;而「修身」一節在強調準確識人的同時對象已經外移為他人,是一個先忠後恕的過程。

C 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潔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潔矩之道。」

由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小編所及,這裡只是挑出其中曾子忠恕之道相關處來串講。「如保赤子」講述母親照顧嬰兒,嬰兒雖口不能言,但是慈母疼愛,只能感應、揣度嬰兒所想所需,而這就是「恕」的基本精神。其次,「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說明執政者內心所想與所做不一致,民眾是不會跟隨的,同理,學者內心不忠,也無法推行恕道。而最後的「潔矩」之道就是「恕」道的同義替換了。

以上小編簡要梳理了《大學》八綱與曾子「忠恕之道」的聯繫,目前小編的感覺是《大學》八綱是曾子「忠恕之道」從個人心性修養,到齊家治國的全方位展開,並且提供了一系列實踐忠恕之道的操作方法。從《大學》的解讀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曾子「忠恕之道」精神宏大的內涵,世人稱曾子獨得夫子之道,非虛言也。

——————————————————參考文獻———————————————————

[1] 《孔子家語-論禮》

[2] 《論語註疏-里仁》

[3] 《論語集注-里仁》

[4] 《忠經-天地神明章》

[5]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莊子-齊物論》

[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7] 《禮記正義-大學》

[8] 《大學章句》

[9] 《博山爐-仲夏觀雷白紫青》

推薦閱讀:

二十五、三三人成虎
曾子小傳_第一章_曾子生平
《論語解構》吾日三省吾身

TAG:曾子 | 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