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AI+」 對CUI的挑戰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聊到了萬物互聯和Ambient Design是CUI產生並發展的真正原因。
從TUI到CUI - 最好的時代,最難的時代
今天我們聊一下智能化的本質 「AI+」 及其對CUI的挑戰。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談實體設備的「智能化」,而這種「智能化」本質上是給傳統設備添加智能的能力,我把它稱之為「AI+」。
「AI+」是一種賦能的過程,AI可以加上任何傳統設備,便能給它帶來各種新的可能性。
音箱與AI相加後,它便能善解人意,能在適當的時候播放合適的歌曲;
電視與AI相加後,它便能夠識別精彩鏡頭,並自動保存你所喜歡的內容;
飲水機與AI相加後,它便自動提供給你最合適溫度的飲品;
馬桶與AI相加後,他能分析我的身體健康狀況,給我輸出健康報表;
再過幾年,「AI+」的智能化對於用戶來說,主要將在這四個方面改變大家的生活:
1. 基於感知的對話式交互(Conversational, Sensory):
在未來,人們將會將會通過聲音,手勢,眼睛等更多維的通道來無縫地體驗世界。
2. 基於萬物互聯的多設備服務(Ambient,Multi-Device):
人們將會從手機小屏幕的限制中跳出來,當你需要的時候,你身邊的各種設備都會成為你獲取服務的方式。
3. 基於個人化和場景化的適應能力(Thoughtfully contextual):
無論你去到了任何地方,你身旁的設備都會基於當下的場景需求,提供給你個人定製化的體驗。
4. 基於學習的不斷能力提升(Learns and adapts):
服務將會根據你的習慣,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能力不斷優化,並提前預判你的需求,為即將提供的服務做準備。
當你身邊的設備在這四個方面都達到了良好的體驗時,「AI+」便初步完成了。
需要注意的是,對話式交互CUI一定要用聲音嗎?
不一定,人與人的交流,語言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已,我們可以用手勢來輔助信息傳遞,我們也可以用眼神來交流,甚至,我們只需會心一笑,他便懂我。當體驗到達這種程度,便是CUI的理想狀態了。
深入CUI設計的一線產品設計師們,深知現實的骨感,我們能做的與理想相差甚遠。我們必須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著最佳的理想靠近。
我把CUI按照對用戶體驗的影響,拆分成四個目標,當這四個目標都達到時,我們距離理想就不遠了。
最佳的CUI體驗應該是最可靠,最自然,最友好,最懂我的一種體驗服務。
1. 最可靠
「可靠」是一切服務的基石。
它將包含兩個方面:數據信息的正確,信息展現方式的正確。
當數據信息的正確性出現了問題,無論我們做什麼樣的努力,都只是在相反的方向將他推得更遠而已。在CUI中,多個通道(聲音,圖像等)會被同時使用,如何挑選合適的通道傳遞特定的信息也將是最開始我們就需要思考清楚的。
2. 最自然
「自然度」是CUI體驗搭建初期最重要的一環。只有當CUI體驗的自然度達到一定的程度,用戶才有意願去使用它。在設計初期,如何寫出自然流暢的腳本,對於現階段設計師們都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3. 最友好
當體驗更進一步,便是「AI性格化」的展現。沒有人希望找個粗魯,低俗,醜陋,愛發脾氣的秘書,自然也不會有人喜歡如此性格的AI。在這個階段,我們定義何種性格的AI,使用哪些方法讓該性格被用戶感知到,都是在這個階段需要思考的問題。
4. 最懂我
最理想的AI必須具備的「感知理解能力」。在這階段時,用戶Profile已搭建完成,多輪對話和上下文理解已可流暢運轉,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已具備初步預判能力。這時,設計師的主要精力將會花在用戶意圖的分析,獲取真實意圖,並將最佳的服務結果提供給用戶這一流程上。
只有在這四個目標都達到的時候,才能夠搭建出真正理想的CUI整體體驗。
停下來,看看我們身邊這些叫囂著已經走入AI時代的設備,絕大部分都還在第一個階段(可靠性)上徘徊,稍稍有優秀的競品能夠走上第二(自然),第三(友好),他們已經實屬不易。而真正要達到理想的四個目標,「AI+」和「CUI」才能創造真正的完美的體驗。
推薦閱讀:
※李彥宏:人工智慧剛剛走到石器時代,但未來它會像電流一樣普遍
※Google 昨晚發了一堆新硬體,卻講了一個老故事
※【學術盛宴 】多媒體頂級會議ACM Multimedia 2017 China Pre-conference論文宣講研討會
※《深度卷積網路:從AlphaGo到GAN》連載:1.2~1.3.2 深度神經網路的威力 + 圖像分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