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雙積分政策引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蝴蝶效應」

雙積分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長期發展的協同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種類投入的增加、產銷量增長,我們更需要仔細思考如何固本培源,在產業發展形勢好的時候順勢而為。在波動的宏觀經濟中,產業周期轉換和政策空檔期里找到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即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本身產品力,找到產業鏈的上遊資源和技術,還有下游應用和推廣的部分。

總體而言,雙積分政策是進一步肯定之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除了補貼獎勵,還規定了每個車企的責任和義務,必須發展與燃油車紅線對應的一定規模新能源汽車。本文將主要從雙積分政策對產業鏈條的機會、雙積分政策對產業鏈諸多環節的細緻影響這兩個方面來探討。

短期來看,雙積分政策直接降低了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預期。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而言,預計2017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需求規模約為50萬輛級別,在當前的條件下,201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需求增幅預計在50%以內,即不超過75萬輛。2017年剩下的幾個月還有2018年,都是所有汽車企業繼續準備和制定後續計劃的緩衝期。

中長期來看,企業後續的規劃,主要依據政策實施之後的效果,即整體財政補貼大幅退出,通過產業強制要求和平衡收益的部分考慮是否具備可行性。這一步,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通過整體的基礎來要求,但是缺乏足夠的實際私人消費市場支撐,未來往上走的過程存在很大變數。

今後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戰場在中國

第一部分 雙積分政策對產業鏈的機會

1、資金池

我們還是從頭梳理,雙積分政策幾乎管住了所有整車企業,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也是從原有燃油車的利潤體系裡面分出一大部分資金、資源輸出到新能源汽車的部分。新能源汽車產業行業參與者可謂五花八門,從傳統的合資汽車企業、大型國有汽車集團、中小型自主品牌企業,到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互聯網來的、家電和其他製造業進來的、原有供應商切入等),整個產業都在變化。可以發現,對於原有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企業而言,會有以下的策略。

1) 重新排序和審視燃油車的投資損益表,根據積分的要求,實質上會增加一部分銷量「稅」,也就是積分要求,這樣原來依賴燃油車走量和走利潤的商業模型,需要進行戰略與戰術的調整

傳統燃油車會加速演變,部分小規模市場會直接轉移,整個結構方面會有相當程度的轉移

2)對新能源部分而言,需要仔細評估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的實際運作模式

插混車輛與同平台燃油車的差價模型,在現有插電類市場(給PHEV空間的一線城市)的增長模式紅,如何設置才能更為合理地在更大範圍內被市場接受

純電動汽車的運作模式,則需要仔細分析私人純電動汽車消費的實際結構,了解其他公務、租賃等運作類商業模式的車輛容納規模和財務風險

3) 確定外部購買的可行性

從鉚定的合資企業內購買,把走量的、潛在的產品風險,與品牌和公司風險隔離開來

隨著各種企業新入,在交易平台上或者零散談判中收集積分渠道,這屬於一次性的財務支出

汽車企業的應對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整體的動力總成產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將轉向同等可以滿足大規模使用場合和場景的電動汽車,其潛在的成本需要進一步壓縮,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包括技術層面的、上游供應商層面(Tier1,Tier2,Tie3)還有原始材料提供商。

新能源發展路徑

對於新加入的企業而言,原有的成本模型,在補貼退坡的時候,確實是不大算得過來。在運作供應商供給、資金利用還有商業模式方面,傳統車企其實更有競爭力,對於他們而言,無非是在純電動汽車方面需要投入資源。這使得傳統車企一方有歷史負擔,而新進入車企一方雖有劣勢,但可以專註、持續投入,走從0到1的質變過程。

在各個佔有主場之力的市場,每個車企都在嘗試可持續的電動汽車產品

這裡的區別,無非是到底需要拿多少資源來嘗試產品可使用的範圍

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如何把需求和走量的車型匹配起來,可能是車企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全球1-7月銷量

本部分小結:整車企業的核心,是如何持續把電動汽車賣給私人消費市場,即使是面向租賃或者是分時租賃市場,也需要考慮如何提高產品的利用率,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第二部分 雙積分政策帶來的供應商和上游影響

隨著積分政策的到來,對於主體部分的管理策略也在鬆動。如果按照強制的比例來生產新能源汽車,就不能對各種行業零部件體系來設立門檻,否則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核心零部件需要同步跟上。以電池為例,在大量需求刺激下,肯定是誰行誰上,對成本、規模、性能和企業戰略規劃提出了要求。整車企業把新能源汽車產量拉起來的過程,對核心的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也提出了同等苛刻的條件。從一個鼓勵性政策到強制性措施,企業的反應度會有很大不同。以對電池行業的影響為例:

起量之前會對原始材料大量的投資注入

起量之後,大型汽車企業會採取博弈多供應商(至少兩個有效供應點)的戰略

純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

更上游的部分,也就是資本投資比較起勁的礦業。這裡我們重點談一下晶元,如下面的功率電子而言,裡頭是大量採用了汽車級的晶元,為了適應這個過程,功率電子還有其他可能用到的傳統電源部分轉移到車內也需要做足夠準備。

電機驅動器分解

本部分小結: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當前的技術性能,不能滿足大規模強制性的推廣需求,對於整個供應鏈而言,需要有更多的資源(資金和技術)來持續改進。在當前的條件下,雙積分政策直接鎖定了供應鏈的需求,到底是誰能真正殺出來,是看產業資本的轉型和博弈。之前沒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傳統動力總成供應商們,會以一種更為激進和決然的狀態進入。

總的來說,在尚未出現高效的電動汽車解決方案之前,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是有機會的。一旦進入了起量環節,資源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注入,筆者認為這是國家戰略,從汽車產業本體來抽血維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自身發展。固然有中國市場2000萬乘用車的需求為本錢來拖動這個戰略,但依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實現汽車工業的彎道超車到底能不能成,還得看產業鏈的技術改進有多快。

推薦閱讀:

鋰電池動力和儲能兩塊市場
簡談純電動汽車的挑戰
測評 | 讓Tesla在高速服務區充電的「「國標轉接頭」」
Quant e Sportlimousine 的鹽水(Salt Water)流體電池是什麼成分?
擁有 1.25 米長的「中控大屏」的電動汽車?FMC 新品牌「拜騰」究竟是怎麼想的

TAG: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