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計劃:黑豹的後繼者——黑豹 II

1943年2月,德國陸軍武器局武器試驗六科第三分科為使黑豹和虎1型坦克達到通用化,而希望亨舍爾公司與奧克斯布格·紐恩伯格機械製造廠(以下稱MAN 公司) 進行有關的特殊技術開發。宗旨是使坦克零配件通用而減少各軍工廠產品衝突的麻煩。這兩種坦克的改進型從1943 年4 月起被稱為黑豹II 型和虎II 型。1943 年底,虎II 型得到「虎B」的正式名稱並開始量產,它成為著名的「虎王」,而倒霉的黑豹II 型最多可能只完成了兩輛試驗型,有一輛搭載黑豹G 最終型炮塔的樣車戰後被送到美國肯塔基州的諾斯·福克斯美國坦克學校解析,現在展出於巴頓坦克博物館。

技術要點:

1943年3月5日德國廠商開會討論有關變速器事宜,當時虎II型計劃使用梅巴赫公司的OLVAR型主變速器,而黑豹II型的主變速器由ZF公司提供。戰鬥車輛委員會於1943年4月5 日正式命令MAN公司在1943年8月中旬以前必須提交試驗車實物。

按當時的設想,黑豹II型重達50噸以上,車體外形和黑豹G型車體相同,但裝甲強化為前部100毫米、側部60毫米、後部40毫米。為節約行走裝置耗材及節省成本,黑豹II型並不沿用黑豹的雙扭桿系統,而改用與虎II型相同的單扭桿系統,並且拋棄了黑豹的交錯穿插排列式膠緣負重輪(直徑860毫米),改用可節約橡膠並承重更強的內藏橡膠式鋼緣負重輪(直徑800毫米,與虎II型相同),排列方式亦改為互相重疊式一這也與虎II型相同,履帶為虎II 型使用的運輸用窄型。

黑豹II型採用與虎II 型相同的L801轉向變速器與最終減速器,這些輔助設備可與ZF公司製造的AK7-200型變速器(黑豹II型專用)配套。1944年2月10日 陸軍武器局綜合東部戰線的戰報決定放棄黑豹與黑豹II型之間升級互換的可能性,黑豹II型遂以「黑豹式」系列中分離,書面上稱為「二期黑豹」即黑豹的後繼型,與E-50同級。1944年4-5月.MAN公司通過其代理公司公布了黑豹II型的設計圖,軍需要求迪馬克公司立即關閉黑豹和黑豹搶修坦克的生產線,與MIAG公司共同開始量產黑豹II 型。但在戰時臨時轉產一種末經論證( 尤其是炮塔末定型) 的戰鬥車輛被認為是草率行為,該命令最終被撤消。黑豹的生產線重開,而黑豹II型實際上失去了最後一次量產機會,之後其重要性一降再降,以至於最後只能停留在樣車階段。

這一變故之後工作開始向炮塔集中。黑豹II型預定使用與黑豹F型相同的狹型炮塔。賓士公司受命製造一個黑豹II型專用試驗炮塔。1945年初,跳過試生產階段的黑豹II型車體已完成了1一2輛,但由於狹型炮塔遲遲未到,因此在一輛車體上搭載了一個黑豹G最終型炮塔來試車。車體的設計理念同樣是與虎王通用化,除前面提到的扭桿、負重輪外,還使用虎王坦克運輸時裝用的Gg24/660/300型660毫米窄履帶。18齒主動輪與虎王最終型的十分相似,但誘導輪是8軸(虎王是6軸)、直徑也比虎王的大,每側7個鋼緣負重輪不等距排列。機電員擁有新的旋轉式潛望鏡,駕駛員座椅亦可升降,這些都是波爾舍博士的「友情客串設計」。另外,黑豹II 型使用方向盤駕駛,而黑豹則是用操縱桿。這輛樣車今天還能開動。

黑豹II型坦克雖然時運不濟,但廠商在開發過程中積累的技術數據被應用到軍方對黑豹G型的改進和獵豹驅逐坦克殲擊車的設計上。


推薦閱讀:

希特勒御用攝影師鏡頭中的納粹帝國影像
「沙漠之狐」隆美爾傳(上)
給一個人的憶挽
怎樣看待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同台競技?
裝甲擲彈兵師 「勃蘭登堡」

TAG:二战德国 | 坦克 | 德国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