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科學的兩大難題?【科學哲學系列2:死循環】

科學哲學系列文章目錄(系列文章互相聯繫,推薦按順序閱讀):

  • 前言
  • 科學與哲學的聯繫
  • 死循環
  • 先驗
  • 神之一手
  • 邏輯實證主義
  • 波普爾的奮力一擊
  • 托馬斯·庫恩
  • 反可證偽
  • 科學方法的演變
  • 完美之法?
  • 動態方法論
  • 多倫多大學5星級教授

在上一期中,我們提到了經驗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包含的兩個巨大難題:知覺問題歸納問題。也就是,我們永遠不能確信我們的認知是否是準確的,同時也不能確定自己對客觀現象的歸納是否完整。

但是不是這樣科學就得死了呢?顯然不是,科學到現在為止還活得不錯。這要歸功於歷史上各個科學家和哲學家們對真理無盡的追求。同時,他們為了解決上面提到的兩大難題,想到了無數種(沒什麼卵用的)方法……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博大家一笑:

『自然之理』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被諸葛亮罵死的那個人也用過這個詞。但是在這裡,我們主要談一個叫培根(Bacon)的哲學家。

他並不是我們平常吃的培根……他長這個樣子:

弗朗西斯·培根

他為了解決認知問題,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大自然是不會騙我們的,因此我們看到的都是真的。』他管這個東西叫『自然之理』(Veracitas Naturae),或者『自然的真相』。

嗯……這個觀點的問題在於,它提前假設了『大自然不會騙我們』這件事情。顯然,在現代,這個論據是行不通的。我們可以直接問他一句:『你怎麼知道大自然不會騙我們?』話說,就連堅信自然之理的王朗也被諸葛亮無情地罵死了誒……

當然王朗被罵死說明不了任何問題。於是有人擺出了進化論:人類進化到今天就是為了適應自然。而既然人類可以適應自然,我們的認知當然也應該能夠看清楚大自然真正的樣子才對。

但很可惜,用進化論來證明人類的認知沒有問題是很有問題的:

首先,這是個事實錯誤。認知科學家們,例如Donald Hoffman已經發現,進化並不支持『眼見為實』的動物,因為『眼見為實』並不會增加某個物種的適應性。並且,利用演化方程組模擬出來的物種里,能夠『眼見為實』的物種全都死翹翹了。

當然,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哲學而不是認知科學。我們就算假設人類恰好是那個沒有因為『眼見為實』而滅絕的物種,用進化論解釋人類的知覺沒有問題一樣是不行的。因為接受進化論就代表我們相信我們得到的一切證據:例如化石等等。但是,我們首先需要用眼睛才能看到化石,因此當我們接受進化論的時候,我們已經接受了『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可信的』這一觀點。於是,整個證明變成了循環論證,毫無意義……

自然的一致性

假如我們先不管認知問題,我們是否可以解決歸納問題呢?歷史上有人提出過『自然的一致性』(Uniformity of Nature)這個辦法。

有因必有果……?

簡單來說,自然的一致性是指,相似的原因會導致相似的結果。

人們常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就是這個意思。只要是龍,別管什麼時候、什麼天氣、多少條,生下的都應該是龍。

如果這個論點成立,歸納問題好像就迎刃而解了。我們雖然沒有見過所有的蘋果,但是由於自然是一致的,相同的因必然會導致相同的果,於是我們可以說,今後所有的蘋果都還會像以前那樣下落。

我們且不說這個結論客觀上對不對,先來看看從邏輯上怎麼證明這個結論:

甲:自然具有一致性。相同的因一定會導致相同的果。

乙:你怎麼知道?

甲:我看到了一條龍,它生了另一條龍。

乙:但這不代表自然永遠都是這樣啊?

甲:我還看到了好多條龍,它們都生了龍。

乙:於是呢?

甲:於是我總結出了……

對,問題就在這裡。想要證明自然是具有一致性的,我們必須首先觀察,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可是既然我們想用自然的一致性來解決歸納問題,我們就不應該使用歸納總結這個方法。

很可惜……這個方法看來也行不通了,因為它又是一次循環論證。

覺得好看的話千萬不要吝惜手中的贊啊!

本期介紹了兩種嘗試解決科學難題的方法。但是很可惜,它們都進入了死循環。那麼難道我們的科學真的到此為止了嗎?請看下一期:《先驗》!

參考資料

images.fineartamerica.com

Francis Bacon - Wikipedia

Do we see reality as it is?

i1.wp.com/www.writeawri


推薦閱讀:

「阿喀琉斯追龜辯」到底哪裡不對?
20170729-學習日記
如何評價特斯拉在科學史上的地位?
神秘博士聖誕特輯的一次腦洞展開
怎樣在囚徒博弈中控制對手?(知乎 Live)

TAG:哲学 | 科学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