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陌陌這類陌生人社交產品讓用戶越用越寂寞?
「跟陌生人交流是剛需」,陌陌的科技創始人唐岩曾經在知乎上談到過,他做陌陌的出發點是覺得大家白天在QQ或者微信上把該聊的天都聊完了,晚上不想再跟他們聊天,社交關係如果只有同事和同行圈等這些熟人太不人道,社交需求也是無法滿足的。
目前,這種剛需的論斷基本也達成共識了,在這種剛需下,社交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形式也是各種各樣,興趣社交、圖片社交、語音社交、聚會社交、情侶社交以及最近火熱的遊戲社交之狼人殺、好玩的短視頻社交之抖音等等(當然有的已經被拍在沙灘上了)。自阿里、網易挑戰微信失敗後,熟人社交領域無人再敢去挑戰,但陌生人社交可謂是一片紅海。
但是,當你去問身邊本身比較宅並且用過陌生人社交產品的朋友,他們的社交需求被完全滿足了么,或者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豐富多彩了么這樣的問題,我想多半會說:「哪有什麼社交」、「不知道到哪裡找到想交流的」、「找到了也不知道怎麼交流」,因此多數還會像以前那樣宅在家裡,繼續寂寞、空虛、冷。
其實從社交產品的市場數據表現也能看出存在的一些問題,據艾媒網統計,2016年Q4中國陌生人社交應用的用戶規模達4.88億人,較2016年Q3增長3.61%,從2015年Q1兩位數的增長率一路下跌至此。360手機助手剛剛發布的2017上半年移動應用趨勢報告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內容型/社交型產品佔據了Top50應用中54%的席位。但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新上架的應用中,內容型/社交型產品佔比僅18%。且從活躍度上來看,也只有陌陌和探探表現良好,其他的產品都是有待提高。整體可以看出陌生人社交增速放緩、方向收窄。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問題呢?對此,我認為不能只解釋成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其實艾媒網早些時候發布的一個報告講到,當前陌生人社交的主要痛點是匹配效率低,真實資料無法沉澱。筆者看來即使匹配上了,如何互動也是個重要問題。
那麼如何解決陌生人社交過程中的匹配和互動呢?其實陌生人的社交大部分都是圍繞著異性社交展開的,這裡著重說下陌生異性社交中的匹配與互動問題。
一、為什麼陌生人匹配互動很難做好?
1.人類還未很好地適應移動互聯網的衝擊
具體來講,也就是人類長期進化的行為模式和文化傳統,面對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衝擊,還不能很好地適應。
先分享一個關於遠古時代我們祖先異性社交的一個段子:
在遠古部落時期,如果一位男性大大咧咧地去追求一位女性,可能會受到來自和這位女性有深度聯繫的異性的生命威脅,因為那也許是王的女人。所以膽大糊塗的男性會因此失去性命,他的基因也就沒有流傳下來。而有緊張焦慮機制的男性都會順利地進行繁衍,擁有自己的後代,以至於我們天生骨子裡就帶有某種程度上的緊張和恐懼。
我們不僅保留著遠古採摘文明時代,男性遇到女性會臉紅緊張等基因特徵,並且在現代社會中,你也很難從我們父輩那裡得到如何追女性的方法,因為一定程度上,他也不會。
我們中的大部分就是帶著這種扭捏、羞澀、緊張、壓抑,走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今天,且在我們常見的社交產品中的一些功能上的設計,也是遵循著這樣的原則:
(1)微信:以搖一搖、附近的人等為撬動點,一夜之間讓你發現自己每天可以溝通的人,和以前相比是指數級的增長了;
(2)陌陌:迅速放大了我們與周圍異性社交的效率(現實生活中的異性社交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個成本是蠻高的,風險是蠻大的。但在陌陌上你可以抓到一大票妹子和她們聊,她們也可以主動和你聊);
(3)百合網:不僅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你的擇偶面,而且通過心靈匹配、紅娘牽線等手段,讓你快速多維度地認識對方,從而提高了擇偶的效率。
我們來想一下,以前面提及的緊張、焦慮這樣的姿態去迎接這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產品,我們的反應會是什麼?好奇?刺激?欣喜?釋放?女性用戶抱著好奇心以及被認同感等心態來到平台,一些男性嘗鮮者在原始衝動的刺激和大腦的獎勵效應助推下,大量搭訕長相姣好的女性,這就完全淪為「約炮神器」了。隨著大量男性用戶慕名而來,出現了「狼多肉少」的現象,女性的產品體驗受到了威脅,被一些男性用戶影響,不勝其煩,進而脫離平台。反過來,男性可能搭訕了半天,也沒有人回應他,最後也逐漸脫離平台。
2.人類本身天然的矛盾性——長擇策略和短擇策略
德國公認的首位偉大的精神分析女權主義者,與阿德勒、榮格、蘭克、弗洛姆齊名的西方當代新精神分析學派主要代表霍妮在她的《愛情心理學》中提到,男人、女人在擇偶過程中普遍存在長擇、短擇策略。對於男人來說短擇策略是短暫的、火熱的,不伴隨承諾和後代撫養的感情(也就是原始的性衝動驅使)。
長擇策略是一種細水長流的,伴隨婚姻承諾和對後代進行撫養的愛,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負責任」。男性短擇的話,會更側重於對身材的要求,長擇則更加偏向於對容貌的要求。有意思的是,女性會稍有不同,只要女性不過分糾纏,很容易獲得比現有伴侶更優秀的基因,因為十分出色的男人通常是願意和一個普通女子發生關係的。在不要求長擇的情況下,可以用短擇來換取比自己所匹配的正常伴侶更好的伴侶。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據美國《生命科學》報道,多數女性短擇的需求沒有男性那麼強。
為什麼會有兩種擇偶策略?單純採取短擇的男性,容易因為女性難以獨立撫養後代而導致基因滅絕,而單純採取長擇的男人,容易因為相處對象的「不忠誠」導致基因滅絕(這個很嚴重,《權利的遊戲》的勞勃國王就差點因為瑟曦的「不忠誠」導致基因滅絕,江山後代無人)。在這方面,女性其實也差不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兩種擇偶策略為什麼對社交中的男女匹配有著重大的影響呢?因為這兩種策略在人類選擇對象時候是有很大差別的,而陌生人社交產品基本上有明顯的短擇、長擇策略傾向,比如陌陌這款產品上,短擇策略的用戶就比較多,而百合上則是長擇策略的用戶佔主導。
我想現在我們可能會更加清楚為什麼男性在陌陌等其他社交產品裡面,雖會普遍廣撒網式地到處和異性聊天而鮮有成功,主要是因為男性的短擇標準相對而言比較低,女性的短擇標準相對而言比較高(當然也不是沒有限度,在如今美化工具如此厲害的情況,仍然p不出拿得出手的照片,我只能建議咱要不先換個地方,比如我們可以去雅緻的社交場合聊一聊心靈?)
如果對社交產品的用戶進行分層,不同層級用戶之間的需求是有天然的錯位的,這種錯位在一定程度內,可能還會對層級之間的用戶起到一定激勵作用,從而形成良性閉環,但是這個閉環是有承載力的。我們可以據此來解釋下陌陌早期的用戶金字塔結構:
- 金字塔底層的是多數的普通用戶;
- 中間則有著優質的女性用戶(在社交上,優質的女性用戶是非常難得的,「1個優質的女性用戶可以帶來7個男性用戶」);
- 頂層的用戶則是一些大V、高富帥等。
金字塔已經搭建好,這時候的金字塔結構是相當穩定的,它內在的生態是平衡的。所有底層的普通用戶會不斷地去搭訕和追捧中間的女性用戶,滿足了她們的希望得到更多認可的願望。而中間的女性用戶又可以篩選出頂層的高富帥,相當於績優股的角色。頂層的用戶又會發現,其實很多高顏值、好身材的女性就在身邊。至於後來這個結構難以支撐,則主要是因為上面提到的大量慕名來的底層普通用戶太過泛濫,超出了金字塔本身的承載量,從而影響了整個結構的生態平衡。
3.陌生人社交行為中存在的現象——自我認知具有盲目性
男女匹配出現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用戶不能充分地認識自己。優質資源都是稀缺的,通俗點講,如果男性用戶都想要白富美,女性用戶都想要高富帥,那註定大多數人收穫到的只能是挫敗。
《愛情心理學》中還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婚戀市場價值(也稱伴侶價值MateValue,簡稱MV),MV簡單用一個公式表示是:MV=受歡迎程度/需求度*伴侶選擇權,有興趣可以自己細看。具體而言,衡量一位男性的MV,主要看年齡、身高、長相、財富、智商、性能力和長期承諾,衡量一位女性的MV,主要看年齡、長相、身高、罩杯、體重、學歷、性格、家庭環境。
總之,如果社交產品不能對用戶盲目不自知的行為進行理性疏導,那肯定最終會導致大部分用戶包括女性用戶的挫敗感。社交產品的匹配做好了,用戶才有的聊,進而互動交流等一系列的行為,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如何解決陌生人社交中的匹配互動問題
1.社交產品有哪些必備要素——匹配互動處在什麼環節?
由於筆者是典型INTJ形職業人格(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中十六種人格類型之一,完美主義者,喜歡追根究底,力圖抓住事物的本質),一向喜歡刨根問底,不問到身體以下部位誓不罷休。言歸正傳,其實要想更好地解決匹配互動問題,我們應該先來宏觀地看一下,做好一款社交產品的必備要素有哪些,做好社交兩端的匹配和進一步的互動在整個社交過程中處於什麼環節。
首先什麼是社交產品?簡單概括為:時間投入+互動,是在一定時間內,用戶進行信息交互。今日頭條張一鳴也說過:「社交是一場信息交互運動」。
社交產品對用戶時間的佔用程度,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德勤和市場研究機構GlobalWebIndex(以下簡稱GWI)近期發布的洞察報告顯示,年輕人有1/3的網路時間都用在了社交媒體上,社交產品是用戶時間投入的無底洞。
然後,我們再將「認識一個陌生人並與之建立關係」的完整路徑進行拆分:
第一步「發現陌生人」,主要看產品自身的調性和定位,能夠為其帶來什麼樣的用戶,比如豆瓣是文青、百合是婚戀、超級課程表是校園人群。第二步到第四步,主要就是看如何匹配和促進互動了。我們可以看到,匹配和互動處於整個社交路徑的中間環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那最後一步能否建立關係甚至發展到線下,更多要看「造化」了。
最後,基於這些陌生人社交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出社交產品的構成有三個要素:關係鏈、信息、互動。「蜂巢模型」理論(蜂巢模型源於溫哥華西蒙弗雷澤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名稱是《Social media? Get serious !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 of social media》,分析了構建社交媒介的策略和7大組成要素,並列舉了幾個常見的產品來說明這個模型比如Facebook、Twitter,非常實用)還有一種更具體的劃分,它指出一款社交類產品是以身份為核心,由狀態、分享、會話、群組、聲譽、關係六大要素構成。
其實兩種說法都是大同小異,說白了就是通過某種屏蔽或者匹配機制或者利用現有的通訊錄等建立關係鏈,關係鏈兩端承載的是各方的需求,而需求表現的方式就是信息(之前是圖文,現在的路子越來越廣,有直播、短視頻等等),最後能夠平穩的互動,才能說是建立了穩定的連接。
接下來,我們分別來看一看陌陌、探探以及百合網這三款產品又是如何解決陌生人社交的匹配和互動這個問題的。
2.陌陌在解決匹配和互動問題上是怎麼做的?
陌陌版本迭代記錄
陌陌迭代過程中的數據表現
從陌陌的產品迭代記錄可以看出,陌陌一直在找尋一條高效匹配並促使用戶互動達到最終建立連接這樣一個目標的道路。
初期,陌陌是通過用地理位置,滿足用戶社交及時性的需求去做用戶匹配的,用戶自行打招呼互動。因為近距離下用戶默認是可以直接聯繫直接約的,加上之前說的穩定金字塔結構的存在,以及留言板、會員的強化等手段,這種基於位置匹配的互動效率在初期還是蠻高的。
探索轉折期,隨著「約炮神器」的廣泛傳播,大量的用戶湧入陌陌,特別是男性用戶。出現了我們前面提及的「狼多肉少」的現象,金字塔生態遭到破壞,匹配效率開始大幅降低。針對這個問題,陌陌通過兩個途徑增加匹配互動效率,一個是增加展示的維度,比如把信息流放在首頁,而在此之前只是個人身份信息維度的展示,另一個是推出多對多聊天室,去彌補女性用戶的不足,進而來提高匹配效率。
但是從上面數據的表現來看,效果並不太理想,沒有挽回陌陌這個階段呈現出的頹勢。聊天室對用戶實時同時在線人數、話題等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要求,不太容易做好。我們拿豆瓣的聊天室來說,雖然沒有數據,但絕大多數聊天室消息量和消息頻率都很低,根據相關資料可知,有一次高峰是2015年的時候,Blur來香港巡演,樂視舉行了免費直播,然後一幫Blur樂迷一邊看直播一邊在聊天室裡面聊天,但是高峰時候,同時在線的用戶才有200人左右,豆瓣聊天室雞肋般的存在可見一斑。
陌陌版本更新詳情
第二春, 2015年9月7日陌陌推出音樂互動直播平台——「陌陌現場」,我是歌手原音樂總監梁翹柏擔任首席內容官,正式入局在線音樂直播領域,「陌陌現場」不同於針對普通人的草根直播平台,其簽約的歌手均為職業歌手,採用直播演唱、粉絲髮彈幕、贈送虛擬禮物等形式,打造可互動、強社交的「線上演唱會」。
從上面數據來看,陌陌終於在15年的第四季度,活躍用戶出現增長,開始觸底反彈。之後又不斷強化視頻且推出派對、快聊、狼人殺等功能,在此基礎上,陌陌正式開啟了第二春。
當前版本核心業務邏輯
當前版本關鍵界面
陌陌遇到直播,何以有如此好的化學反應?我們還是從社交過程中匹配和互動的角度去看。一對一不好匹配,直播是什麼,一對多,它既是一種社交內容載體,也是一種交互場景,普通用戶喜歡主播的話,「關注」就可以實現匹配,進一步互動的話,可以去看直播,進行評論、贊、打賞,而這些反過來又對主播有著很強的物質和精神激勵,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閉環。
而且,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相比於文字和圖片,直播擁有更豐富和更直觀的社交體驗,實時性也有助於社交關係鏈的匹配和建立,陌陌還會通過其他社交手段去承接用戶的社交需求,幫助用戶做好匹配和互動並最終建立連接。這相對於其他單純直播的平台,陌陌偏社交方面的優勢也能很好地黏住用戶。
3.探探百合是如何解決的?
在陌陌上,當你選定了一個目標用戶之後,你需要立即做的事就是發起交流,即使你是廣撒網式的操作,也需要在選擇了一個用戶之後,立即打招呼然後再去選擇下一個用戶,這主要是因為發起交流與收到回應之間有天然的隔離。
那探探是如何處理匹配的互動的呢?探探乾脆將這兩步分拆,第一步專門去做匹配,第二步專門做互動。
第一步匹配又分了兩步去實現。先是通過演算法去推薦用戶,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在接受網易創業採訪時說,「我們會根據十幾項指標(如興趣愛好、職業、家鄉等)來猜測用戶比較喜歡什麼類型,而且用戶使用產品越久,根據演算法進行的準確率越高。從最近一個月抽樣來看,除了大多用戶照片會在3張以上之外,75%的人還填了各種標籤,平均每人填18個。這些都是在照片背後的信息,可以為成功率(尤其男生)極大加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在用戶真正選擇之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匹配的成功率。」在推薦之後,用戶需要左滑右滑刷臉匹配,只有雙方都喜歡才能完成配對成功,否則就再無交集。
探探這樣做的好處是,對女性用戶來說少了很多的不良的溝通,匹配率得到提升,從而提高了用戶體驗。潘瀅也說過,探探是偏女性化設計的。對於男性來說,也將他們結識到女性用戶的目標進行任務分拆,你想搭訕妹子,首先得讓女性用戶第一步滑動刷臉的時候能眼前一亮,給留個好的第一印象吧。這就促使男性用戶先去優化、豐富個人身份信息,是不是至少把臉洗乾淨了,弄個髮型,收起猥瑣的笑容來個陽光暖男的笑臉……這樣反過來也促進了整個社交氛圍的靜化,至少是表面上的靜化,同時又反過來促進女性用戶的體驗。
然後在促成互動方面,探探增加經典真心話、私密真心話,通過話題的深入和敏感問題的暗示,一步步拉近距離,幫助雙方找到話題。
探探核心頁面
百合網因為大部分是以婚戀為目的,男女雙方大部分都是長擇策略,會有多維度的考慮,選擇相對更慎重,因此百合網對匹配做的也是最全面的,要求個人身份信息也是最多的,匹配機制包括但不限於:基於演算法的推薦、獨有的心靈匹配、紅娘牽線、tinder式的左滑右滑、LBS距離、會員各種身份篩選機制、基本硬體條件手動篩序(包括但不限於年齡、身高、收入)。
百合網的互動主要是通過默認招呼選擇、收費禮物和引導你去找共同興趣愛好的方式進行的。默認招呼對發起者來說是方便很多,但由於發起者和接受者本身一般不會在產品內進行身份隔離(比如像滴滴的打車司機和乘客),本質上一個用戶既可以是發起者也可以是接受者,那麼當一位女性用戶收到一個人的招呼時,她其實是清晰地知道發起者所有可能的選擇,基於此,那些俏皮的表情,系統準備好的招呼語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收費禮物的話效果會好點,至少說明你有錢啊,在這裡花錢從側面也說明是有誠意的。百合網更多的還是會引導你去尋找共同興趣。不過,百合網現在也在做「情感學院」了,旨在從根本上通過提升用戶自身異性社交能力來提高匹配度,同時也提高了用戶的在線時長,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好。
三、總結與暢想
1.HMW——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其他方法么?
我用HMW(全部名稱是how might we,對於尋找解決方案的方向、擴展思路、尋找創新點,都有比較好的效果)的需求分析方法,來剖析下以上三個代表性陌生人社交產品在做好交友雙方匹配和互動的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恰恰代表了三種解決匹配互動這個問題的不同方向和風格並將其發揚光大,從而在社交產品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獲得了一席之地。當然選擇的這些方向,也可能與他們自身調性和用戶定位不同有關。
我們從圖上也可以看到,在社交產品解決匹配互動這個問題上,還有其他的方向可供探索,比如,最近大火的狼人殺在遊戲中提供更多展示機會,也能提高匹配效率,還有最新人工智慧、大數據在提高匹配的精準度上也具有發揮的空間,這裡不再展開。
2.社交產品真的給人帶來快樂么?
上述產品在解決用戶匹配互動上很明顯是有效果的,但是回過來想一想,我們究竟想從社交產品中得到什麼呢?擺脫孤獨、利益、性?我可不可以再進一步終極概括下,是快樂?那麼,我們真的從這些社交產品中得到快樂了么?或者說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快樂?
每當看到人們沉溺於信息流、社交媒體、遊戲中不能自拔時,我總會想到《自控力》中講述的一個科學實驗裡面的小白鼠:
科學家將電極深深植入小白鼠腦袋中,通過電極來刺激小白鼠大腦的「快感中心」區域,小白鼠會得到快感。首先,他們讓小白鼠禁食24小時,然後放到一根短管的中間,短管兩頭都有食物,如果受到了電擊它會待在原地一動不動和一份有保證的食物相比,它們更希望等待出現另一次電擊。
再在兩頭放了槓桿,通過槓桿可以電擊到「快感中心」,小白鼠發現槓桿作用後,會不停電擊自己,直到力竭而死。
後來,科學家把槓桿放在短管兩端,中間放了電網,小白鼠就不停在電網跑來跑去直到燒焦了爪子疼到沒法跑,如果自我折磨能夠刺激大腦,那麼它就能忍受折磨。後來在人類身上做實驗,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最後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所謂的「快感中心」其實是中腦的「獎勵承諾」系統,是我們原始的動力系統。當遇到獎勵機會刺激時,通過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著迷、尋覓和慾望,從而發揮作用。但是請注意多巴胺不會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覺,它只是一種激勵。我們種種慾望、上癮、被誘惑都跟這個有關係。
那麼這種刺激對人類來說都有什麼影響呢,其實上面說的信息流、社交媒體、遊戲等都包含在內。這樣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用戶在這三方面花費的時間最多。大量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受到那渺茫的社交機會成功的刺激,花費大量時間去瀏覽異性照片,到處留言私信。他們得到了真正的快樂了么?我想更多的是焦躁、乏力等體驗,上述小白鼠的表現歷歷在目。
這裡不是說互聯網有多惡,只是在想這些社交產品是否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人性中的陰暗面。社交的確是剛需,但是這種類型的放大,面對烏合之眾是否是理性的,是否真正給人類帶來快樂。那種適當的讓你認識一些不一樣的人,時不時地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小確幸,不也是很好么?
3.一種解決思路——從《人類簡史》說起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探討了半天,關於人類如何從一個「也沒什麼特別的」類似大猩猩的動物翻過「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的三座大山最終變成有神一樣能力的巨人。這其中有對人類各種恨鐵不成鋼的埋怨,最後落腳在「人類如何獲得快樂」時,他指出如果快樂是在於感受快感,想要更快樂就得操縱我們的生化系統,不停嗑藥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快樂是在於覺得生命有意義,想要更快樂,就得要騙自己騙得更徹底。
主觀感受就只是一種電光石火的波動,每個瞬間都在改變,就像海浪一樣。不論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覺得生命是否有著意義,這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而已。如果我們太看重這些內部的波動,就會變得太過執迷,心靈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滿。所以他提出了第三種方向,也就是認識你自己,獲得平靜。
那麼社交產品如何讓人類獲得快樂?在前面已經講過人的短擇策略和長擇策略是造成陌生人社交過程中匹配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人類的不自知不理性是問題的關鍵。因此我覺得不應該完全順著用戶需求去做產品設計(咱們暫時拋開商業拋開方法論,注意,我們是在談理想),用戶要的是快樂,而用戶表現出的需求並不一定最終給他們帶來快樂,讓用戶認識自己才是關鍵。
那這樣的社交產品具體可能會長什麼樣呢?我在這裡設想了一下。
比如:
匹配的時候匹配不到合適的用戶,如果是因為形象太差,那就告訴用戶形象太差,告訴他如何做個體面人,或者給點整容醫院的推薦也好。
如果用戶到處打招呼,詢問「約不約」,直接告訴經常約的弊端,或者告知用戶如何引導愛與性的融合才會更快樂,或者通過聚會、讀書會等積極向上活動,合理幫用戶疏解性能量。如果還想約,那就直接開個情感學堂,告訴如何友好達成雙方都滿足的約。
如果用戶在兩性交往中臉紅、口吃、不知所措,方法同上,也可以建立幫助社群,兩個人一塊做同一件事的過程中,最能擦出火花,這裡也能有很多促成連接的場景。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有意欲傷害對方的自私行為,直接讓其「滾粗不送」。
當然這樣真正為用戶考慮、理性引導的產品,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去用,但是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完)
本文作者侯曉展,三節課3.3計劃第三期學員,產品經理一枚。
推薦閱讀:
※唯物主義產品觀----注意力、效率與互聯網下半場
※遲到的Twitter Moments
※為什麼 Chinaren 等校友錄沒能進化成為 SNS?
※我是尊貴會員,你呢?——用隨機對照實驗識別同伴效應與同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