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心理防禦——角色認同

內容提要:角色認同的本質是一種「框效應」,是反向形成和代償的綜合作用。

人們對角色認同的解釋是這樣的:個人的態度及行為與個人當時應扮演之角色一致。

當同時承受高強度的傷害應激和壓力應激,反向形成和代償綜合作用,維持一些原先設定的行為模式,來為一種「本不應如此」的行為取向服務。

角色認同只是臨時性的13型結構現象。因為某種臨時的場景設置,從平常的生活處境中突顯出來,具有特殊的凝聚指向和反饋設置,同時呈現類似逆反和代償的心理行為。

這種臨時的13型結構可以是全局性的或局部性的,全局性的典型案例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在匪徒與警方長時間的緊張對峙中,人質切實感受到隨時可能被殺死,產生高強度的傷害應激和壓力應激;

過程中匪徒對人質會有些「小恩小惠」,為人質「本應的恨」製造了「感恩」的對應情緒,成為「反向形成」的出口;

期間人質無法得到外界信息,並感覺完全無力擺脫當前處境,於是意識活動縮窄到當下處境中,進一步增強了反饋性活動水平,誘發代償。

反饋閉環營造特定的反應系統、受到傷害並確信可能更嚴重,帶來巨大的壓力應激+傷害應激,啟動防禦、小恩惠提供另一個出口。

(如果有外界信息的反饋,將使壓力有所緩解,主要呈現壓力性傷害應激,啟動反向形成。)

局部性的典型案例是津巴多的「監獄角色模擬試驗」,在此不再贅述。

角色認同的本質是一種「框效應」,以高強度的傷害應激和壓力應激共同營造出來的,對態度和行為的框定作用。

斯德哥爾摩的人質在巨大壓力的恐怖的封閉處境中,強大的內部張力被擠壓,無處宣洩,其認知被框定在「絕望」,暴徒的平常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被無限放大,並死死抓住,絕不願再失去。

跟上述的人質不同,監獄角色的試驗者是自願的,因此一開始只是局部的「框定」,隨著時間推移,試驗者的意識活動越來越縮窄凝聚,他們的態度和行為也就越來越符合框定的角色設置(跟他們平常的生活表現對應)。

在軍事訓練中,充分地運用了角色認同的原理進行「角色塑造」:嚴格的紀律和行為規範,高強度運動量的刺激和高度榮譽感的凝聚,創造了一個強化的13型兩維環境。

066 心理防禦——合理化 理智化 抵消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推薦閱讀:

簡單心理的倫理幻象—一個沒有倫理守則的機構,是遵守的是什麼?
文化創傷的代際傳遞在沙盤中的見證 | 喬治·拉舍
知乎心理諮詢領域爆料第一彈:簡單心理是如何進行洗稿的?知乎又是如何處理的?
一位心理諮詢師自己心理出了問題,是不是比一般人更難解決?
榮格箴言:兒童的教養源於成人的修為而非說教

TAG:心理防御 | 心理学 | 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