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為什麼在古代不被中國軍隊重用?

斧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工具之一,屬於一種簡單的省力機械(即「尖劈」),根據斜面原理,在做功不變的前提下,尖劈機械所需要的力會比較小。另外,斧的重心靠前,更方便把力聚集在一個點上。人類使用斧子時,利用這些力學原理,可以以小力發大力,劈開堅硬的木頭或骨頭。沒有斧子之前,人類砍一棵樹可能要很久,有了斧子之後就快多了,工具的價值就在於提高人類的做事效率,斧子的意義也是如此。

斧的歷史非常悠久,如北京周口店c層(即周口店的最下層)就出土過各種石斧。作為一種常見的生產工具,斧經常會被武器不足的軍隊拿來當做武器使用。此外,由於斧的殺傷力較高,軍隊也會打造一些專門的戰斧裝備士兵。廣義的斧包括了所有的斧類武器和工具,如鉞、戚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結構都差不多,無非是外觀不同的斧子罷了,因此這些武器都可以劃入「斧」的範圍。狹義的斧則專指某一種斧類武器和工具,本文中的斧如無特殊解釋,均為狹義定義下的斧。

斧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斤,最初的時候,斤專指砍木頭用的斧,後來斤也可以泛指斧類工具。砍伐是斧的基礎功能,人類最早發明石斧時,很可能便是用來伐木的,古代典籍如《孟子》中,也有「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句子。

▲上海博物館巴蜀獸面紋斧圖

鉞是斧類武器的一種,文學作品中經常斧鉞並稱。斧和鉞雖然是兩種武器,但兩者之間卻並沒有明確的界限。說文解字中說,鉞是比較大的斧。從外觀上看,大多數被稱為鉞的武器,均有如下特徵:本體較薄,刃部較為寬大,刃部輪廓線呈圓弧狀。大部分被稱為斧的武器,特徵則為:外形狹長,本體較厚,刃部較窄,刃部曲線不明顯。如果和現代人一般意義上的斧相比較的話,古代的不少鉞,由於刃部較薄,實際更接近於「斧形的刀」,而古代的斧和現代的斧則差別不大。

▲李家嘴商代鉞

▲龍山文化玉鉞

斧鉞除了作為武器之外,還是權力的象徵,也是重要的刑具和禮器。如戚,就是一種舞樂用具,戚是刃部呈舌形的斧,也可以作為武器使用。神話傳說中,刑天被黃帝砍掉頭顱後,手持干戚起舞(「干」即盾牌),以示自己不忘戰鬥。

早期的石斧以內裝柄,後期的斧一般以銎裝柄,斧的柄又被稱為柯。衢州市有一座石室山,傳說中,在西晉時期,一個名為王質的樵夫在石室山砍柴,遇見兩名童子在山上下棋。王質感到好奇,便站在一邊觀看。一局未完,一名童子對他說:你的斧柄已經爛了,王質一看果然如此。回到家中,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幾十年了,自己當初的親朋都已經故去,村裡再沒有一個認識的人了。自此以後,石室山又被稱為爛柯山。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周銅斧

斧是世界各國軍隊的常見武器,有長柄、短柄之分,除了當做手持武器外,斧還可以作為投擲武器使用,即所謂的飛斧。

斧能夠流行,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不少軍隊無法給全部人員配備制式裝備,部分士兵需要自備武器,而斧是常見的生產工具,士兵在無力購買刀劍的時候,以斧代之也是很正常的。

說穿了,今天皇上要你去打仗,你不去是不行的,但你又沒錢買劍,那隻好把日常砍柴的傢伙帶上了,總比空手強不是?

二,斧容易製造,不易損壞,對金屬質量的要求也比較低,便於控制武器成本。

打造刀劍這種武器,不能使用太差的鐵,否則一上陣就斷了,那是草菅人命。但斧就不同了,本身就是一個有刃的鐵坨子,結構強度大,就算用破銅爛鐵,也不容易壞。並且斧打造起來容易,一塊金屬敲扁了,再有個孔,就是斧了。要是打造長矛,最低限度你也要把矛尖和骹給製造出來,工藝難度大了不少。

三,斧重心靠前,掄起來更容易發力,破甲能力要強於刀劍。

四,相對於長柄武器來說,斧容易上手,即便是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也懂得用斧去砍殺。用長矛還有個怎麼刺、刺不刺得中的問題,用斧的話就沒這麼麻煩,照著人剁就是了。

▲半坡博物館石斧模型

但同時,斧也有不少缺點:

一,和同等柄長柄武器相比,斧的攻擊距離較短。這個屬於先天不足。由於斧的重心靠前,因此在雙手揮舞的時候,必需一手靠前一手靠後,否則無法拿穩。這樣一來,斧的攻擊距離便比同等柄長的矛近了不少。

二,揮舞時需要較大空間,無法密集編隊,否則一不小心砍到自己人就悲劇了。

三,斧雖然容易上手,但不易用精,如斧法中有不少勾拿的招數,只有武藝精熟之輩才能掌握。

四,從格鬥角度來講,斧變招較慢。另外不少人在格鬥時,躲過對方的攻擊之後都會試圖去控制敵方持械的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使用的是刀劍,自己在控制對方兵器時就容易被利刃所傷,而如果對方使用的是斧,則只需要抓住他的木柄就可以了。

▲婦好墓大銅鉞

總體而言,世界上不少國家的軍隊都大量裝備戰斧,但中國軍隊卻是一個例外。從商代開始,到清代為止,中國軍隊一直零星的裝備過一些斧鉞,但卻沒有大規模裝備過。在原始社會和商代,石質和青銅的鉞一度比較流行,但從西周開始,到秦代為止,中國軍隊的主要武器改為戈、矛、劍、戟。這點與其他國家有明顯區別。秦代以後,軍隊的主要武器是刀和矛,部分朝代的軍隊雖然也裝備過一些斧,但斧一直都不是主要兵器。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俄羅斯歷史上也有「錦衣衛」?掃帚和狗頭竟成他們的標誌性的象徵
雜談太平洋戰爭(十四)荷屬東印度戰役(中)
砍還是射?那些冷熱結合的混血兵器
明末桂林之戰,真的有三百葡萄牙傭兵大發神威擊敗數萬清軍?
駱駝與戰爭:剋制古代戰馬的沙漠之舟

TAG:冷兵器时代 | 冷兵器 | 战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