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來英國越久,越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來英國越多日,越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英國是世界第一個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機器所帶來的生產力的飛躍,使得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得到了質的飛躍,這是一個有歷史,有沉澱的國家,也是一個富有的,懂得珍惜藝術和人類文明的國家。

無論是在熙熙攘攘的街頭,還是在擁擠的地鐵里,總是能時時刻刻感受到歷史和藝術的氣息撲面而來。

比如,隨便走到倫敦的街道,都能看到保留至少兩三百年的建築,它可能被保護起來,打上標籤寫著某某作家或者藝術家的曾經住過的地方;

也可能僅僅被當做一個普通的小酒吧,一個小書店被經營者;

在倫敦任何一條地鐵上,都能看到西區歌劇院的廣告,獅子王,歌劇魅影,貓,亦或者即將到來的當代青年藝術家帶來的先鋒展覽。

而最為讓英國人自傲的,就數英國除了世界文明的大英博物館外,還林立著大大小小的2000多座博物館,它們匯聚了這個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所在。

英國的公立博物館都對外免費開放,英國政府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既「讓民眾成為博物館的核心,讓博物館成為社會的核心「,所以,英國家庭周六日休閑放鬆的地方,除了公園便是博物館了吧。

雖然說是公立博物館,可是英國政府並不插手過多,實行「一臂之距」的管理原則,僅僅負責博物館的部分財政撥款和適當的監管,所以各家博物館才可以八仙過海,大顯神通,各自憑著本事掙錢,商業化運營。

比如定位自己的主題啦,像什麼性博物館啦,割草機博物館啦,泰迪熊博物館。

這種精準定位的,不僅能夠彙集文明,普及知識,還能讓自己掙的盆滿缽滿。

想想我們國家鄉縣級,乃至城市級的博物館,非常不友好的收費不說,而且展出內容一百年不變,永遠都是當地的歷史沿革和紅色主題教育,自然也就門可羅雀了。

如此說來,在倫敦這麼多天了,只去了大英博物館,這是遠遠不夠的。

我決定去一趟V&A博物館,體驗下這個世界最大的藝術和設計博物館。

我的學生公寓到V&A距離很遠,可以選擇做地鐵或者是公交。我選擇了走路五分鐘,去附近的公交車站等車。

倫敦的公交車真的要點一個贊的,倫敦的紅色雙層巴士已經成為了倫敦的標誌之一,真是中看又中用。

公交車內外都非常乾淨,車神永遠是透著鮮靈勁的紅,給人一種動感中又透著穩重的感覺;

車窗永遠都是安安靜靜,能讓你四十五角,把頭傾靠在上面裝文藝青年去看這個流動的城市

無論何時,車子的二層總是有座位的,可以讓你不花太多錢,就可以欣賞到倫敦一草一木。

而給力的不止這些,倫敦的公交車站都是電子LED顯示牌,會告訴下趟車還有幾分鐘到達本站,雖然倫敦的交通系統也有抽風不靠譜的時候,明明顯示還有2分鐘車子到,但是總有意外的情況發生導致車子遲到的,比如生瓜蛋子司機走錯路線啦,交通大堵塞了,車子發動機壞了等情況,可大多數時候,看著這塊LED屏,都可以讓你等的更安心,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出行時間。

知道了倫敦公交車的這麼多好處,可是,在去V&A的路上,公交系統對殘疾人的尊重,還是讓我覺得很吃驚。

在還有幾站地到V&A的時候,車站下等了一個坐輪椅的殘疾人。只見司機緩緩的將車子停下,讓車門正對著殘疾人,然後按了個按鈕,車門下面竟然自動的深處了一個連接車站和車子的小斜波,殘疾人微微笑了一下,便毫不費力的登上了車。

然後司機從駕駛位走了出來,幫助殘疾人調整了輪椅,並固定在車廂上。整個過程一氣合成,自然流暢,而不論是車上還是車下的人,都非常有耐心,沒有任何一絲等待的焦急和不悅。

我好羨慕,都說我們國家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可是就連在首都北京這樣的地方,殘疾人的出行確還是一個未解的社會難題,這讓我思考,我們要再經過多少路才可以達到這樣的水準-社會從不歧視每一個群體,市政公共系統對弱勢群體能夠更加關愛。

「你經常出門么,在這裡出門真的很方便」,我很想和這位殘疾人聊聊。

她看了看我,驕傲的對說:「當然了,這裡可是倫敦啊,我可以自己坐地鐵,坐公交,坐火車,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自從十年前就這樣了,沒什麼大不了,我今天就打算自己去博物館。」

這裡上車,難道和我一樣,也去V&A?我趕緊問她是不是去V&A,她點了點頭,然後問我是不是也去。於是,兩個在公交車上碰見的陌生人,機緣巧合下,便一起逛起了V&A。

她叫做Claire,小時候因為一場車禍事故殘疾的,已經在輪椅上坐了十多年了。她說十幾年前的倫敦,交通秩序沒有現在這麼好,只是過一個馬路,她這輩子就毀了。

她覺得自己是不幸的,但是她又同時覺得她是幸運的,因為她生活在倫敦,她說她可能在世界上找不到比倫敦更適合殘疾人呆的地方了。

她還笑嘻嘻的對我說:「你也很幸運,因為你今天跟著我,我有V&A的會員卡,可以免費參觀V&A的一些特別展出(通常英國博物館是免費的,但是一些特殊展覽需要付費),你跟著我就行。而且哦,我總來這裡,我對這裡比一般的工作人員都熟悉了,今天我還可以給你當免費導遊呢!」天啊,遇見Claire真是太好了!

進入博物館大廳的時候,Claire帶著我去前台領了兩份地圖,地圖上寫著「please donate(請捐贈)」,我正準備拿出背包掏錢的時候,Claire告訴我說:「不要找了,捐贈都憑自己意願,但是其實也沒多少人捐贈的,你看,咱倆一個是殘疾人,一個是學生,我們都不用捐啦」!說完,她還衝我擠眉弄眼了下。

哈哈,這樣說來,我還是捂好我的憋憋的錢袋子吧。

Claire果然很專業,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她帶著我逛了逛主要的展區和展品。邊逛,還邊給我穿插著講解這個博物館的歷史,這讓我覺得非常感謝她,很想為她做點什麼。

可是她似乎什麼都不用我幫忙,她的輪椅是電動的,好像汽車一樣,有一個小小的檔位,只需要用一隻手操作下,就可以走了,不需要我推著她。她的包包里,滿滿的塞著餅乾,零食和水,渴了累了的時候,轉到一邊去喝喝水,我甚至連買一瓶水給她的機會都沒有。

若不是她的電動輪椅發出的嗡嗡聲音,我幾乎忘記了她是一個殘疾人,她飽滿的精氣神,講解展品時候的自信和看到新展品激動到手舞足蹈的樣子,都幾乎讓我忘記她是一個殘疾人。

Claire 給我簡單的介紹了下V&A博物館。它的全稱是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艾爾伯特親王所建立的。

和許多英國皇家的東西一樣,V&A的歷史沿革也可以追溯到1851年。當時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艾爾伯特親王,兩個人策划了在英國的萬國工業博覽會,取得了空前成功。用今天藝術圈的話來說就是:這是一對很有天賦的策展人。

這讓女王和親王信心爆棚:原來我們不僅是投胎小能手,其實我們的藝術能力也天賦異稟!兩人決定乾脆在倫敦的肯辛頓區之間建立一個博物館得了-展示下萬國博覽會的優秀作品,搜羅下當代名師的傑出藝術品,順便彰顯下女王和親王在藝術品方面的卓越鑒賞能力,簡直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反正那個時代女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於是V&A博物館的前身就誕生了。

經過多年皇室的精心搭理和經營,現在的V&A博物館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和設計博物館,它不同於我們看到一些非常厚重的博物館,V&A每一個角落都顯露出一種精緻典雅的高貴的范兒。

比如大英博物館裡可以找到兩河流域勞動人民的手工物件和鍋碗瓢盆,而在V&A,看到的可能就是中世紀貴族女人們脖子上的珠寶項鏈和昂貴的首飾箱。

Claire 說:「如果博物館之間也講究個逼格和等級的話,大英博物館就相當於現任的英國女王,既有最純正的皇室血統,但是也要足夠親民,在穿高級套裝的同時,也要拄著小拐杖,挎著小挎包,溜著小柯基。

V&A的地位相當於英國的公爵(Duke),高貴卻不可親近,他們要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帶的帽子上要鑲四條貂皮。他們的冠冕上要有一個金環,上飾8枚紅色金葉片。

逛完了免費展區,Claire說要帶我去逛特別展覽區,也就是只有會員才能免費進入的。Claire說:「你推著我,我就說我們是一起的,就可以進去啦。」

果不其然,在特別展區門口,Claire出示了會員卡,然後對工作人員說:「她得推我,我倆一起的」,然後我們就被放行了,工作人員還說了「祝你們參觀愉快」。這簡直太開心了,原來Claire的套路這麼深!不過這也確實體會出來英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尊重。

因為我確實沒啥藝術細胞,審美能力也僅僅停留在「紅配綠,賽狗屁」的這種幼兒階段,在特別展區,Claire看的津津有味,我卻完全get不到「這幅畫話簡直是完美的繼承了抽象派的藝術基因」這種點。

大概看出我轉的無聊了吧,Claire留了我的聯繫方式,讓我先走,說以後有機會再聯繫,反正我還要在英國呆一年的。可是,我心裡是知道的,哪裡還會再有機會呢。可是,世界這麼大,相遇即是緣分,彼此念想就好。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威爾士有片海,叫阿伯里斯特威斯
英國伯明翰留學生遇襲事件的背後
英國大學開學是怎樣一種狂歡
如何看待英國「削減預算,將不再對盜竊犯罪出警」?

TAG:留学英国 | 留学 | 英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