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精神簡史——從進化角度看「愛」是個啥?
這裡要講的不是生命進化,只是對生命進化作一個非常簡單的梳理,然後,從中探尋精神活動最本質的東西。
在這裡,我們將發現生命進化的一條關鍵主線,當然,是從精神系統的角度而言的主線,然後,歸納出以下20個「終極適應器」。
1. 新陳代謝
2. 向性結構
3. 活動肢
4. 遺傳基因
5. 有性繁殖
6. 神經組織
7. 神經中樞
8. 恆溫
9. 哺乳
10.二目向前
11.手
12.精神系統
13.自我
14.意識
15.工具
16.思維
17.語言
18.文化
19.信仰
20.愛
人類的精神活動,是怎麼起源的呢?
在心理的整個進化歷程中,貫串始終的主線是什麼?
這裡提出20個進化事件,非常關鍵,稱為「終極適應器」。選取這些進化事件,有一個共同的標準。
定這個標準的思路是這樣的:
人們通常對「進化」的理解,只是關注了變化、發展的一面,而忽略了堅持、傳承的一面,更少人理解進化的本質,是「傳承——發展」兩端的均衡成就。
所謂「進化」,一定是能夠提高生命活動效率的,那麼,這種效率的本質是什麼呢?
首先,生命活動的本質是生命體與環境的互動,是生命體因應環境變遷所做出的反應。這些反應活動的效率,如果從個體層面來看,當然是指個體生存得更好,但是從生命整體的角度來看,則可以歸納為「以最小的機體變數(結構性改變),來承載更多的應對模式」。
20個「終極適應器」,就是根據這個效率標準來定的,同時,這個標準不僅能夠用來考察生命的進化,還可以用來分析個體的心理發展,在後面會有充分的展開。
下面,我們就循著這個進化的主線,根據生命體承載應對模式的效率由低至高,把精神系統的進化序列找出來。
1. 新陳代謝
遠古洪荒,某個分子團集,這是一切生命故事的開始,當它在環境中確立了相對穩定的邊界,並且跟環境開始有規律的物質交換,這就是生命的最初起源。
這種物質交換,就是「新陳代謝」,是生命最基本的活動形式,讓生命體在保持固有形態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地自我更新。
生命與非生命,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呢?
荒野中,一塊石頭跟它的環境也有穩定的邊界,而且,嚴格來說,也必然跟環境存在某種互動(物質交換),那麼,為什麼石頭不是生命呢?
區別在於不同的互動模式:非生命體,是通過自身的結構性改變,來應對環境影響的,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解體過程;而生命體的應對模式呢?則是一種可逆的,適應性的調整,是以保持基本結構穩定為前提的。
新陳代謝,就是跨越非生命到生命的第一個終極適應器,通過更頻繁的內外交換,讓生命能夠以細微的、可逆的自我調整,來保持整體結構的穩定。
新陳代謝,標誌著有機分子進化成為生命,以微小的結構性代價,就能夠適應更複雜的環境,這就是我們下面會不斷提到的「應對模式承載量呈數量級增長」。
2. 向性結構
繼續前面的故事,這個分子團集已經有了最基本的生命特質,然後怎樣進化呢?或者換一個問法,這個分子團集怎樣才能夠在保持固有形態的同時,承載更多的應對模式、適應更複雜的環境呢?
生命進化的第一推動力,是環境的動蕩。
要在變化的環境中維持固有的生存模式,生命體發展出最基本的趨避行為;同時,為了超越固有的視角,需要生命體具備與新環境建立聯繫的能力。
那麼,對於這兩種能力——趨避和建立新聯繫,那最原始的生命體是怎樣來實現的呢?就是一個簡單的位移,趨利避害,同時跟環境建立了新的聯繫。
為了實現位移,生命體本身發展了某種「動力結構」,這就是動物的起源。最原始的「動力結構」,只是某種具有向性的機體構造。
因為有了「動力」,生命體才能夠以有效的位移,來獲取所需,以維持固有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不改變固有生存模式的前提下,與環境建立新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環境選擇中不斷發展。
3. 活動肢
隨著 「主動位移」的出現,會有一個必然的後果,位移導致環境更加複雜,生命體為了應對更加複雜的環境,就會發展出更加複雜的行為模式(應對模式),如此不斷循環……
在生命的原始階段,生命活動往往意味著整個機體結構的變異(變形蟲)。當這個整體的「變異」能力在機體的特定位置固定下來,最先是邊緣部位出現某種結構,穩定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機體結構,這就是「活動肢」。
「活動肢」讓生命可以在環境動蕩中保持一個穩定的基本形態,不再需要整體變異,只是提高某個部分的「活性」,就可以應對複雜的環境。其本質就是,以少量的機體成分承載大量的應對模式,以機體狀態的小幅度改變,來獲得生存狀態(領域)的極大豐富。
根據這個本質,在生物機體的層面,活動肢就是器官分化,而在整個生命的層面,還包括精神方面的進化事件。
4. 遺傳基因
遺傳基因是一個「儲存器」,用來儲存對環境的應對模式。
遺傳基因與自然選擇機制是不可分割的,應該視為一個整體。正是通過自然選擇,把那些經過了無數世代證明的、能夠有效適應環境的行為模式,用遺傳基因來承載了下來。
從此,生命體不僅承載著自身的實踐經驗,還承載著無數世代的進化經驗。毫無疑問,這又是「應對模式承載量」的一次量級增長。
5. 有性繁殖
我們都知道,混血兒通常更漂亮。是因為混血所以漂亮嗎?表面上沒錯,而本質是,人類生命的深層設定中,有一種對混血特質的偏好。混血兒不僅僅是漂亮而已,「漂亮」只是對偏好的認知,這種偏好在人類審美中具有如此的普遍性,說明混血的某些特質具有強大的生存優勢。
在這裡,我認為這個優勢的本質,就是「應對模式承載量的量級增長」。
那麼,有性繁殖如何體現了「應對模式承載量的的量級增長」呢?
在單性繁殖中,每一個新生命都繼承了無數前代的經驗,而有性繁殖結合了兩個同類所凝聚的生命經驗,這樣不斷往前追逆,在以萬年為單位的生命進化中,每一個個體,其實都凝聚了整個種群的經驗。
相對單性繁殖來說,「兩性」結構使個體的繁殖結合了另一個同類的生命經驗。通過對不同個體遺傳基因的整合,使新生個體「經歷」了更多可能(的生命形式)。
遺傳基因既然可以從無到有,當然也可以變異,通過自然選擇,最後得到延續的基因,代表了機體適應性的最優結構。所以,有性繁殖在提高變異效率的同時,也保障了對固有生命模式的維持。
隨著有性繁殖的累積,每一個個體都幾乎蘊含了全體(歷史的)的生命經驗,每一個個體的發展都承載了整個種群的進化。(這樣的「應對模式承載量」,是不是很厲害!)
6. 神經組織
在這個進化故事當中,神經組織的本質就是「活性」更高的活動肢。
更複雜的環境——更高效的應對模式,這兩者是互相促進、互為條件的。
當環境越來越複雜,原來的「活動肢」不能應付了,有兩個選擇:要麼,機體結構大規模變異,產生全新的「活動肢」;要麼,大幅提高原來「活動肢」的「活性」。
所謂「活性」更高,就是當活動肢保持機體結構不變時,能呈現更多的不同狀態,實現更多的功能。(也就是更高的「應對模式承載效率」。)
在沒有神經組織的時候,機體與行為是對應的,就是說,確定的機體組織、與特定的行為功能一一對應,「活動肢」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承載應對模式的,可稱之為「整體定位式」。
而神經組織,在機體(神經元)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流動遞質的狀態,來實現不同的應對模式。
不同於前面僵化的「整體定位式」,這種靈活的承載模式可以稱之為「單元互聯式」。這種方式,可以通過有限單元之間無限組合,來對應不同的行為模式。
每一個神經元,就是這樣的一個「單元」。通過流動的神經遞質,使獨立的神經元以不同的路徑組織起來,靈活地實現各種行為功能。
無疑,這又是一次量級增長,機體結構的(應對模式)承載效率的突破性提高。
7. 神經中樞
神經組織承載的每一個行為模式,對應著按不同徑路聯接起來的單元(神經元)組合,不同的徑路在相同的單元中重合交錯,隨著承載量越來越大,單元之間和徑路之間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最後,必須有一個綜合處理中心對這一切活動進行協調,這個處理中心就是神經中樞。隨著明確中樞的確立,原始的神經組織也就升格為神經系統。
隨著應對環境的複雜,生物分化出不同的器官,使神經系統需要處理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性質,這對神經中樞的發展是極大的促進。對源於不同感受器的片段式信息進行分解、重組、創建等處理效率的提高,使精神系統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整合性的把握、對時間延續事件進行相關性把握。
感受到的信息越精確,意味著對環境更多的分化,結果是,使生活環境更為複雜、機體的應對模式承載量更大。(人,主要是以「賦予意義」的方式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比器官分化更為高效。)
8. 恆溫
顯然,恆溫是比冷血更複雜的機制。在「維持」一端(本能對「維持——超越」,見文《生命進化的原理》),恆溫使機體結構更穩定;在另一端,則擴展了生存地域,可以在更嚴苛的環境中維持機體的正常運作。
恆溫就是這樣實現了「以更小的機體變異承載更大量的應對模式」。
9. 哺乳
哺乳把生物圈的生存環境內建到生命體的個體習性當中。
一方面,給新生體提供了穩定的成長環境,這對於保持生命體固有形態是極為有利的;另一方面,給新生體提供了安全的成活條件,無疑,這是生命體適應更複雜環境、發展更豐富行為模式的重要基礎。
10.二目向前
對於一切觀察者來說,「立體縱深」都是生存環境本然的屬性嗎?
兩隻眼睛不是在頭部兩邊而是同時向前,也許最初的進化動力是源於狩獵的便利,但兩眼視線交織出的,可不止於對獵物位置的判斷。
「二目向前」只需要對眼睛狀態進行輕微的調整,就使得生存環境極大地豐富起來(分化),相應地,使生命體的行為模式承載量又一次大幅提升。
11.手
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來成為「手」,本質上是「活動肢」的高度進化,把既定形態的「活動肢」的活性潛力發揮到極致。
12.精神系統
隨著神經中樞的確立,生命體除了行為儲備與機體行動之間的直接貫通(本能反應)之外,有了一種新的行為形態,這就是通過對單元徑路的重組,來對不同的本能反應(行為模式)進行協調。
當這種重組和協調的能力不斷地提升,最終在神經系統內部,僅通過對各種模式的內部運作,就能夠快速地因應新環境來創建新的應對模式。比起只是在不同的固有模式之間進行遷躍,這種創建新模式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應對環境的效率。
這就是智力的起源,標誌著從神經系統到精神系統的飛躍。
13.自我
自我是人類精神系統的核心功能。通過一個虛擬的「主體」,以「我、自他分別、我所」三種體認,來賦予環境事物獨特的生活「意義」。以這樣的方式,使我們局限視角內的生活環境無限豐富起來,這是「自我」能實現「應對模式承載效率」又一次飛躍的根源。
這樣的「自我」結構,可被視為所有應對模式的有序集合,其核心功能就是「溝通了主體與環境、使主體在強烈的功利原則規定下創建應對模式」,使應對模式承載方式實現了由「保存為主」到「創建為主」的飛躍。
無疑,這一飛躍進一步彰顯了「以更小的機體變異承載更大量的應對模式」這一進化原則,這正是「自我」作為終極適應器的基礎。
14.意識
從精神系統發展而來的意識不是精神系統之外的,而是精神系統的一項功能,一項能讓生命體更高效地適應環境的生存功能。這種高效,是通過一系列基於自我感的、具有特定處境針對性的應對模式來實現的。(關於「自我感」,後面將詳細探討。)
「意識」本質上仍是一種「活動肢」,使生命體不必大幅改變基本形態,而能以更靈活的具體方式來應對環境。
這是「應對模式承載效率」的又一次飛躍。
15.工具
本質上,意識和工具都是精神系統「具有特定處境針對性的應對模式」的一種體現。
意識活動應對環境的高效促進了生理上的進化惰性。特別是工具的出現,使人類在高度「活性」的精神系統之外,更加為機體附加了一個具有「無限活性」的部分。
也就是說,「維持固有的機體結構」將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證,而同時,人類也獲得了適應更複雜環境(即承載更豐富的應對模式)的最強力量。
16.思維
思維是以精神內建的內容為素材的。
感覺、知覺、情緒是固有模式的激活,是原始素材在局限性視角中的呈現。思維卻是以固有的模式激活後形成的表象為素材,思維的結果可能是對模式本身(局限視角)的超越。
相比起來,感知覺、情緒機制最本質的特徵是——在局限視角內呈現的確定性。思維最顯著特徵是其「功利指向性」,相對「確定性」來說,是指向「未知」的。這就需要從過往經驗徑路中重組出一個模式,來為當下刺激信息建立一個發展模型。
這就是思維的開始。這個發展模型就是思維模式。
正是思維能力的發展,使人類可以幾乎不改變自身存在形態,而承載無限的應對模式,機體的生物性進化從此近乎停滯。
17.語言
人類最區別於動物的內建「發展模型」正是語言。每一個單詞概念都聯結了大量的相關徑路,語言思維是用最有效的方式把精神系統的各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運作。而且,這個模式的開放性是無以倫比的,通過對有限的基本概念的重組,能實現無限的創造。
如果把整個生命體系(包括自體、與自體發生關係的外部要素、自體的活動歷史)視為「機體」的擴展,當那些固化的「內建發展模型」不足以高效地應對環境時,如何通過進一步提高部分「機體」的活性,來使整個「機體」的應對模式承載效率得到數量級的提升呢?
這一次,得到高度活化發展的「機體」部分是那些「內建模型」本身,即那些內建的應對模式由僵化固定變得可分解重組。
這相當於「機體」發展出了比神經系統更適合承載活性模式的結構,但不是通常的生物機體組織,而是生命體系中的「語言」。
語言是內建模式活性化的集中體現,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語言視為「人」這種高級智能生物標誌性的行為特徵。
在這裡,不討論語言的精確定義,但可以肯定,無論如何定義,必須反映的一點是:以有限的要素表達無限的意義。這是語言作為活性模式最高級載體的必然要求。
當精神徑路可以被分解重組,心理事件才有可能成為被處理的材料和被運作的客體,與之對應的運作主體——自我,也就有了(完善地)確立的基本條件。
要出現什麼樣的「適應器」,對精神徑路的「分解重組」才能成為可能呢?
正是語言,以概念的形式,再一次在生命進化史上極大地提高了應對模式的承載效率,通過概念到概念的互動,實現了對精神徑路的分解重組。並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對「互動」進行協調的意向聚集(即現實功利指向),逐漸整合成為一個穩定的動力中樞——具有自我感的整合主體。
因此,語言和自我,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而來的。自我意識是精神系統的功能,是一種充分體現「整合主體的現實功利指向」的心理結構。
18.文化
語言作為一種載體,用來承載應對模式,是獨立、高度活動化的。
不僅如此,因為語言從一開始就是群體性的,每個人一旦使用了語言,就會建立另一個載體——社會生活。
這是一個共享載體,它的承載量比單一個體大了無數倍。
社會文化使整個社會成為每個人的「應對模式承載體」,沒有比這更高效的了。
人類,通過社會文化這樣的承載體,使人體不必從先天就帶有太多的固化行為模式,這就把人類這種生命形式,從固化的(生理)結構中解放出來,從而加速了「精神系統」這種可塑性極高的生命現象的發展。
19.信仰
信仰作為一個終極適應器,是精神系統通過內建系統的高效虛擬演化功能,在廣時域的模擬進化中,把關於未來演化的視角(圖式)確定下來,並把當前的現實處境置於此視角之下,這個視角就是廣義的作為終極適應器的信仰。
信仰的核心特徵是「指向確定的未來」。所有對過去現在的宏大建構,不管是上帝造人、六道輪迴、還是辯證唯物等等,無非都是為此服務。
信仰是文化的核心體現、是群體的自我意識。
信仰的社會功能就如自我意識對個體的作用一樣,既是對「自我」最大程度的成就,又是超越「自我」最有力的武器。
而個體對信仰的執著追求,使個體擴展自身影響力的生命行為超出了生物基因的範疇,由此進入社會文化基因領域。
20.愛
愛,創造了更緊密的人際反饋,通過人際間結構對社會環境的內建模擬,獲得更複雜濃縮的環境變數,極大地推動適應器在文化範疇的進化。這是濃縮的更高效的進化環境,是通過內建來實現的。
超越血緣的愛有三種:友情,愛情,慈悲。
友情是在人際間結構中內建整個社群內部的關係;而愛情是在個體對個體的人際間結構中內建社群內的血緣關係,在文化基因層面,互相視對方的精神因子是自身的一部分;慈悲是在個體對全體的人際間結構中內建全人類的互相依存關係。
基於「愛」超強的內建功能,沒理由不劃為終極適應器之一。(關於「內建」,詳見001 生命進化的原理)
003 精神系統的結構——精神活動的起點是什麼?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推薦閱讀:
※尼採為什麼認為上帝「死了」,而不是認為上帝本來就是「不存在」的?
※哲學、心靈雞湯、毒雞湯、反心靈雞湯,四者之間有哪些異同點?
※為什麼國外很多物理學家都是哲學博士?
※【認真想】《你的第一本哲學書》——這一切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