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打造與眾不同的「人生履歷」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285篇文章。

看了《人生設計在童年》,感觸比較深的,就是作者高燕定不斷地訓練孩子寫「個人履歷」,從小學開始學習法語和西班牙語,背誦SAT辭彙,一步一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優化「個人履歷」。

幾年前,苗苗還在上幼兒園,我對此感觸不是很深,覺得沒有必要從小學開始,訓練孩子寫「個人履歷」,感覺有點超前。

現在有點體會到,美國人從小學開始就培養職業意識,體驗不同的職業特點,從小就進行職業規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這是他們生存教育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我們在這方面做的比較欠缺,甚至缺乏這種意識。

未來的發展有無限多種可能,但是機會只垂青於有準備的人。優秀的家庭教育,實際上就是在幫助孩子打造與眾不同的「人生履歷」。

01

生活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培養訓練孩子的生存能力,事關他未來的幸福生活。

生存能力,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1、適應能力;2、交往能力;3、管理能力;4、表達能力;5、動手能力;6、創新能力;7、競爭能力;8、決策能力;9、溝通能力

一直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即使大學畢業之後,走上工作崗位,也會因為缺乏以上生存能力,面臨在競爭中被淘汰的厄運。

因此,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是打造孩子「人生履歷」的第一步。

在以上所有能力當中,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我們容易忽視的。長期以來,中庸思想都是國人做人處事的主導思想,人們不愛拋頭露面,導致管理能力或領導能力比較欠缺,這一點,從小學生們競選班委的情況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因為受家長專制和教師權威的影響,中國學生如同部隊的士兵一樣,服從命令是第一行為準則。受這種環境的長期影響,孩子們習慣於被動地接受,而不是積極地思考,導致創新精神的缺乏。

02

愛好

一份閃光的人生履歷,往往充滿著各種獲獎情況。 在某一個方面能夠獲得獎項,從一定程度上說,是一種優秀的體現。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愛好特長,並結合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進行長遠規劃。

在愛好的培養方面,我比較敬佩兩個人,一位是郎朗的爸爸,為了孩子學鋼琴,辭職來到北京,陪孩子拜師學藝, 歷盡艱辛,飽受非議,終於把郎朗培養成才。

另一位是中國撞球名將丁俊暉的父親,為了提高孩子的球藝,帶著他走南闖北,四處學習比賽,可以說是傾家蕩產,培養孩子。功夫不負有心人,丁俊暉不斷地創造奇蹟,獲得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冠軍,為中國贏得了驕傲。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家庭教育的精神,而不是一定要學習他們不顧一切的做事方法。畢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受得起失敗,甚至傾家蕩產的結局的。

昨天,我介紹了國畫大師徐悲鴻的父親的教子之道,我自己也深受啟迪。即使是學畫,也必須要有紮實的文化根底,必須深入生活,用心觀察。

孩子學習任何一種才藝,要想出類拔萃,都必須經過煉獄,忍受孤獨,甚至是誤解和嘲笑,才能成長成熟成功。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總想著尋找捷徑,結果耽誤了訓練的積累,反而欲速則不達。

03

夢想

在《人生設計在童年》中,作者高燕定為女兒制定了長遠的人生規劃---為成為一名律師做準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作者從孩子小學開始,就給她灌輸這個夢想,並列出實現夢想所需要的條件,然後不斷地豐富孩子的履歷。

因為有了清晰的職業規劃,有了夢想的驅動,高倩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強大,在9歲的假期,父母都去上班了,她就一個人去圖書館,通過磁帶自學法語和西班牙語,背誦SAT3000辭彙,做數學試題。

苗苗現在也9歲了,很明顯,她還缺乏這種內驅力,還需要我的督促,才能完成「每日任務清單」,特別是在假期的時候,平時的效果還不錯。今後,我將強化「職業規劃+夢想驅動」,提升她的自我驅動力。

有句話說得好,有目標的人生是藍圖,沒有目標的人生是拼圖。父母的職責是繪製孩子的人生藍圖,然後創造條件,幫助孩子實現人生藍圖。這個過程是曲折的、漫長的,必須通過夢想來驅動。

父母的眼光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但是,光陰眼光是不夠的,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幫助孩子打造他的「人生履歷」,提升他的未來競爭力。

我們不但需要陪伴孩子走過童年和青少年,還要積极參与其中,豐富其底蘊,夯實其基礎。按新東方俞敏洪的話說,是要成為一棵參天大樹,而不是一個任人踐踏的小草。


推薦閱讀:

三敗俱傷的時代病|功利的教育、焦慮的家長、空心的孩子

TAG:家庭教育 | 幼儿启蒙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