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明說不伐魏20年蜀國必亡, 而劉嬋卻守了29年?

戲解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在公元222年經夷陵大敗後,蜀漢元氣大傷、劉備也因此身亡。但是諸葛亮並沒有為劉備復仇,因為在隆中時戰略方向早就定好了,不會因此而改變,諸葛亮「明知道伐魏不可為,但還是要強為之」。

因為「諸葛亮」預測如果20年內滅不了曹魏,待魏國更加強大時蜀漢危矣,到那時將無力回天。於是後面便有了五次著名的北伐,伐了五次不但沒有成功,反而把國內資源都已消耗殆盡,最後「諸葛亮」伐魏無果而亡。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在諸葛亮死了之後,劉嬋在用人處事上一點都不傻,滅亡只是大勢所趨。與「諸葛亮」預測的20年後蜀漢必亡相差甚遠,從諸葛亮「公元234年死後至蜀漢263年滅亡」,足足差了29年,這不得不說「劉嬋」還是很有智慧的。

據野史記載,劉備剛進巴蜀到蜀漢結束,老百姓的生活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開始是世外桃源,後期則是白骨磊磊,每次進行戰爭所付出的代價全是老百姓買單,三國演義黑了劉嬋,劉嬋投降也是為了讓百姓不受戰亂。

此舉乃明智之舉,就算打也打不過魏國,不投降的結果只能是苦了老百姓。亡國那年劉嬋差不多年近60歲,生性本不好戰,加上「諸葛亮」和「姜維」連年的北伐損失太慘重,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老百姓早已「怨聲滿滿」。

古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一個人再牛也干不過一個團隊。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想通過自己的各種盡心儘力的正面性作為,有意把自己在百姓中塑造成一個政治明星嗎?
此人是諸葛亮百戰百勝的重要棋子, 最後被害,死因一直是個謎
228年四場戰役,解析三國戰略思路。
讀史隨札——立廟之爭
三國志11裡面統智高,武力不高的武將該怎麼價值最大化?

TAG: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