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瘋子99個天才》十五、流動的生命
不是我值班的日子裡,偶爾有空,我會和都教授一起去距離精神病院不遠的公園走走,因為那裡空氣清新自然,而且環境幽靜,而我們都喜歡散步。而不少的患者都會到公園裡來散步或者做室外運動。在這裡,有時候,我有時候也能夠遇上一些比較有趣的人。
那是一個休息日,當我和都教授在公園裡散步時,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女子。
她光著腳,穿著一件無袖的白色半身裙,站在一棵樹老榆樹下面,仰頭靜靜地望著老榆樹的樹葉,就像是被樹上的什麼東西所吸引了。
那時候,我並沒有太過在意。因為在這個公園裡,你幾乎什麼樣的人都能夠碰到。
但是,一直當我和都教授快要散步結束時,我們經過那棵老榆樹,卻發現那個女子依然仰著頭,靜靜地望著老榆樹上的樹葉,默默地觀看時,我終於有點忍不住好奇了。
於是我走上前去問道:
「這樹上是有鳥嗎?」
聽到我的聲音,她還是在原地站了好一會兒,才慢慢轉過頭來,用一種朦朦朧朧的眼神看著我,就好像沒有睡醒。這時我才發現這個女子比我想像的要年輕,而且長得還挺美。
她靜靜地看著我,半天后,才用一種像是沒睡醒似的語調問我:
「你覺得這是樹嗎?」
我一下子被她奇葩的反問給問住了。我看了看她眼前的老榆樹,說:
「這難道不是樹嗎?這棵榆樹有一些年代了吧?長得倒是還挺好看的。」
她搖了搖頭,說:
「這不是樹,這是貓。」
都教授也笑了:
「為什麼說這是貓呢?」
她指了指老榆樹正下方挨近樹根處的一個小小土堆,然後說:
「半年前,一隻貓埋在了這裡。現在樹把貓的營養吸收了,樹就是貓。」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點了點頭,笑著說:
「你是說樹的養分有一部分是來自貓的屍體,所以樹的一部分原來是貓的,是這個意思吧?不過啊,樹也有很多的養分是從空氣里的二氧化碳里得到的,也有一些是從蟲子啊、泥土裡吸過去的。」
她:
「所以,它是貓,也不是貓。它也是鳥,是蟲,是老鼠,是人。」
我覺得有點毛骨悚然: 「怎麼還會是人呢?難道這棵樹下面還埋過人?」
她看著我,說:
「沒有。但是,我說的是真的。不單單是這棵樹,你的身體里,也有五十個原子是來自愛因斯坦的。」
我看向了一旁的都教授,笑著道:
「你相信她的話嗎?」
都教授笑著說:
「為什麼不相信呢?她說的是事實啊。打個比方,一個人身體里的物質循環出來後,就擴散到了整個世界,只是密度不一樣。打個比方,你喝過的水,就被無數人喝過。你呼吸過的空氣,也被無數人呼吸過,當然,也有無數人呼吸你呼吸過得空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身體里,的確有一部分來自愛因斯坦,甚至可能來自牛頓,來自達芬奇。她說的,是有道理的。」
都教授的回答讓我一時間無言以對。
她:
「其實說到底,還是界線的問題。」
我: 「界線的問題?」
她:
「沒人知道沙漠和陸地的分界線在哪裡,也沒人知道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的分界線在那裡。我們,都只是模糊著在看這個世界。生命也是一樣的。沒人知道生命和生命的分界線在哪裡,也沒人知道人和人的分界線在哪裡。每個人,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她的思想多少讓我的內心有所觸動。
我:
「你是怎麼產生這樣的想法的呢?」
她沉默了一下,然後開始說出了她的故事:
「你是說我想關於生命本質的事嗎?」
我:
「是啊。你剛才說的不就是么?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想這些。」
她的臉色變得悲傷起來:
「我家人死了。」
我臉上的笑意一下子消失了,看著她臉上的悲傷情緒,我意識到自己開啟了一個不適合的話題。
她:
「車禍死的。帶我弟弟去燒烤的路上,撞上了一輛載著花木的卡車。」
我:
「這樣……不好意思,看來我不該問這件事。」
她搖了搖頭:
「沒關係,你想知道,我也可以跟你說。我跟很多人都說過。」
我:
「嗯……你總是想這些嗎?」
她淡淡地苦笑:
「我家人死了之後,我想了很多關於生命是什麼的東西,也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都會想,我將來會怎麼死。在很多年後,我要死的那一刻,是什麼樣的感覺。我可能是躺在床上,獃獃地面對著一片雪白的天花板。也可能是在家裡的客廳里,躺在躺椅上,看著周圍的子女。一想到以後我將來死的那一天,我就連睡覺的心情都沒有了。」
我:
「死亡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事。與其想那些東西,先想想當下的日子該怎麼過不是更好嗎?反正死這種事,什麼時候來,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她:
「也許吧,當然,現在我更感興趣的,不是我什麼時候死了。而是人死之後會發生什麼。看了很多書後,現在我明白,死是不存在的。」
我:
「死不存在?這不是我們一般說的死吧?」
她:
「是啊。人死之後,他們就會被分解,他們身體里的各種成分,就會被其他物體吸收了。可能是被蟲子吃了,也可能被植物吸收了,也可能被動物吃了。」
我: 「然後你想說,死了的人,身體被植物吸收了,就變成了植物,然後植物被動物吃了,又會變成動物,動物被人吃了,又會變成人?」
她笑了:
「你也這麼想過,是吧?可是很多人,都只是有這樣的想法而已,卻沒有多少人真的去驗證過。」
我:
「你驗證過?」
她搖了搖頭: 「我沒有。但是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那是美國的化學家舍恩海默,他做過這個實驗。他在氨基酸里標記了一種叫『重氮』的化學元素,然後把這些氨基酸餵給小白鼠吃,在一段時間後,舍恩海默又從小白鼠的身上收集了一些蛋白質,然後他驚訝地發現,小白鼠身體的蛋白質里,也有了重氮這種元素,這說明,餵給小白鼠的那些化學物質,已經變成了小白鼠身體零件的一部分。我們看到的小白鼠,雖然還是小白鼠,但是其實,它們已經不是最開始的小白鼠了。它們是另外的東西組成的。所以,我明白了,生命的本質是流動的,就像是一條條奔走的河流,從西流到東,從北流到南,我們看到的一個個的生命,都只是這些河流中途暫時匯聚成的一個湖泊罷了。而這個湖泊里的水,其實也是在緩慢地流走著。」
我:
「看來你真的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
她:
「是啊。我看了很多,也真的思考了很多。所以我不擔心死亡。死亡只是生命漫長流動的一個過程而已,就像竹子的竹節一樣,過了這一節,就到下一節去了。」
我:
「可也正因為生命短暫,所以每一節才寶貴,不是嗎?」
她:
「是啊。要多做善事。」
我:
「多做善事?你信佛嗎?」
她:
「信一點。但是要做善事的原因,不是因為信佛。」
我:
「這是怎麼說呢?」
她:
「你想想,在以前,做善事的人,會請別人吃飯吧?古時候的人的菜,很多都是自己種的,而他們的菜,都是用他們的糞便澆灌的。你給窮人吃飯,你的一部分就留在了他們身體里。等你死了以後,你就會變成他們中的一個,或者變成他們的某一個後代。」
我:
「變成他們的某一個?不過,就算按照你的說法,那麼多人身體里都有你的成分,你怎麼知道你變成他們中的哪一個呢?」
她: 「當然是看比例多少了。身體里有你的成分比較多的那個人,就是下一個你,少一點的,就不是了。你想想,如果你多做善事,就可以很快投胎變成人。但是如果你很自私,不做善事,不肯把自己的一部分分享給別人,那麼,你就只能從蟲子從頭開始了。」
我:
「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仔細想想,也是很慘啊。哈哈。」
她: 「是啊。除了請別人吃飯。獻血,也是做善事,因為獻血也是把你的一部分生命給別人。還有捐獻器官,也一樣會把你的一部分擴散出去。為什麼人和人之間要互相幫助呢?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自己將來投胎的驅殼吧,幫助別人活下去,其實也是在幫助來生的你自己。」
她的世界觀其實並不是完美無瑕。在她的信念體系里,她認為人死了以後,死者的靈魂會轉移到身前擁有你最多零件的那個生物體中去。她說,每個人新一天醒來時,都已不再是自己,而是昨天的靈魂和進入你體內的他人靈魂混合後產生的新靈魂。
我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她的觀點。當然,比起該怎麼反駁,更重要的是,她的觀點,值不值得去反駁?
如果她的觀點可以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真與假,對與錯,又真的那麼重要嗎?
在離開了公園之後,我和都教授去了附近的麵館吃飯,這一次,是他特地請我的,說那家麵館的味道很不錯,值得去品嘗品嘗。事實上,那家麵館,我以前也吃過。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談論起了之前遇到過的那個女子說的關於生命本質的話,我問都教授,對於那個女子的觀點,都教授怎麼看。
都教授笑著說:
「你想問我什麼呢?問我她說的是不是真理?還是說,值得不值得去信任?」
我:
「不,我沒那個意思。我只是想問,你覺得她的話里有沒有什麼漏洞?」
他:
「那當然有。事實上,按照她的理論,一個男人,去和其他女人瘋狂亂交,將自己的一部分留在其他女人體內,也是一種傳播自己『靈魂』的極佳方式。」
我一下子說不出話來了。因為都教授的這句話,一下次就戳中了我走來的一路上內心覺得迷惑卻又沒有想透的一點。
他:
「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不在於這個世界是什麼,而在於我們要什麼。費耶阿本德是個有趣的哲學家,他說過一個有趣的理論,那就是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真理,這個世界是多元的。科學也並不比神學、神話或者形而上學之類的東西更能夠提供一個讓人信服的世界觀。」
說到這裡,我和他都是笑了。
吃到一半的時候,我繼續問他:
「那麼,你對於靈魂,還有人死後的感覺之類的觀點,是怎麼看的呢?」
都教授停下了筷子,說:
「你覺得今天的這碗面怎麼樣?」
我:「還可以。」
他:
「事實上,這裡的廚頭師傅已經換人了,五六天前剛換的。但是在我吃來,這裡的面的味道沒有太大區別。知道為什麼嗎?」
我:
「一般來說,一家店的面都有配方和菜譜,就算換了廚師,口味差別也不會太大吧。」
他:
「對,對於一家店來說,只要菜譜留了下來,那麼就算廚師換了,味道也不會差太遠。所以,靈魂也可以是一樣的。就算組成你身體的零件,或者說生物分子換了,你難道就不是你了嗎?」
我:
「所以你相信有靈魂嗎?」
他:
「那就看對靈魂的定義了。事實上,靈魂可以是一種功能。一輛車的零件偷偷換了很多,但是只要外形和功能讓你分不出來,那麼它就還是那輛車。如果你的朋友還能用和昨天一樣的口吻和你聊天,那麼對你來說,他就是有和昨天一樣的功能,所以他也是昨天的那個靈魂。」
我: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看一個物體,應該看它的功能,而不是看外觀?」
都教授:
「對。我們要用看功能的眼光來看別人,而不是看別人長什麼樣。只要你的朋友看到你還會對你展露出微笑的表情,那麼他的『朋友』功能就還沒有喪失,你也可以認為他還是你的朋友。就算他可能胖到你都可能認不出來了。用功能的觀點看這個世界,而脫離具體的外觀,這可以讓我們收穫很多。」
都教授的話讓我沉思良久。或許他說的都是很淺顯的道理,但是當把話拋出來後,卻總能引發人向另一個世界思考。
當吃完了面後,我和都教授動身返回了醫院。但是在路上,我們又經過了那個公園。在花壇外,我居然看到那個女子依然靜靜地佇立在那棵老榆樹下,而她的眼角,似乎還帶著點淚光。
也許,是因為之前我們和她的那番談話,讓她想起了她的傷心往事?
我不知道。
但是當我吹著風,打著飽嗝向前走時,我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生命是流動的,一切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麼我剛才下肚的那碗面里,又藏了多少她的淚水呢?
【喜歡的話可別忘了點擊關注俺的專欄哦】
推薦閱讀:
※秩序巫師與守序儀式
※一個信仰的時代,九州系列作品一直被抄襲從未被超越。
※結局之可能(2)
※睡前童話:白骨大王。
※隱僧連載——9
TAG: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