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銷售做不好預測?
摘自劉寶紅的暢銷書《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機械工業出版社,京東、噹噹等各大網站有售。
在培訓供應鏈管理時,我有個案例,專門討論如何提高需求預測的準確度。每每談到哪個職能該做預測、哪個職能該對預測準確度負責時,鮮有例外,大家的矛頭所指都是銷售。原因很簡單:銷售離需求最近,最了解需求,所以處於最合適的位置做預測,自然也該對預測的準確度負責了。這聽上去很有道理,其實是個誤區。
先說離需求近。銷售是離客戶最近,但一個產品,尤其在大公司,可能有多個銷售負責多個客戶、渠道、門店:如果讓多個銷售都做預測、合起來成為產品的總預測的話,預測的準確度就註定不高;如果讓其中一個銷售統一為這個產品預測,除了自己的客戶,他對別的客戶需求不熟悉,面臨的問題就與我們的計劃人員沒有兩樣。
此外,因為預測是銷售的兼職,銷售的績效主要看銷售額與利潤率,你可以把預測準確度作為一個考核指標,但對任何一個銷售來說,這只是個輔助指標,所以不會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果讓預測的準確度成為該銷售的主要績效指標,那麼他的銷售任務必將大幅縮減,所能接觸的客戶也就更少,導致"銷售離需求近"的優勢全面消失,客戶端的主要信息還是得通過別的銷售獲得,這個人就勢必成為負責預測的專職人員,也就是說,需求計劃人員,不再是銷售了。
再說能力。需求預測的基本功是數據分析,即在需求歷史的基礎上,通過建模,預測未來的需求。數據分析並不是銷售的特長----銷售的天職是跟人打交道,社交能力高於分析能力,做預測以拍腦袋為主。而在缺乏數據分析的情況下,拍腦袋註定得不到高質量的預測。
從能力上講,計劃和銷售可以說是兩個極端:計劃是數據驅動,典型的分析型決策,通俗點講就是有點像計算機;銷售是直覺判斷,典型的直覺型決策,通俗地說就是拍腦袋。分析型和直覺型是決策方法上的兩個極端,單純一種方法沒法做出高質量的決策:因為缺乏對業務的直接經驗,計劃做的預測往往不切合實際;因為缺少數據分析,銷售做的預測往往是拍腦袋。企業在提高預測準確度上鮮有建樹,常常就是因為遊走在這兩個極端,沒有意識到好的預測需要集成銷售和計劃的能力。
用一句話來總結,好的預測是"由事實開始,由判斷結束"----先從數據分析開始,通過數據模型,比如平均移動法、指數平滑法等得出基本的預測(計劃是這方面的專家),再加入職業判斷,比如某個產品有促銷計劃,那就在過去三個月的銷量基礎上上浮30%(銷售是這方面的專家)。數據分析加上職業判斷,才會產生最好的預測。
這就是說,好的預測是銷售和計劃相結合的產物。在這裡,計劃埋頭數據分析,主要跟已經發生了歷史數據打交道;銷售注重直覺和經驗,彌補歷史數據的不足。從職能的角度看,銷售的眼睛是朝前看的,關注的重點是還沒有發生過的;計劃的眼睛是朝後看的,關注更多的是已經發生過的。銷售與運營計劃(S&OP)的一個根本目標就是促進銷售與計劃的結合,以便把已知的和未知的緊密結合,在公司層面產生最高質量的預測計劃。
那麼,究竟哪個職能應該對預測和預測的準確度負責?需求計劃。預測是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整合銷售、產品和供應鏈的知識,對未來業務量做出的判斷,而需求計劃是這一系列活動的核心,把各個職能粘合起來。作為一個獨立的職能,預測是需求計劃的根本任務,是需求計劃職能的產物。冤有頭,債有主,誰的「孩子」幹了壞事,誰就是第一責任人,所以需求計劃應該對預測的準確度負責。相反,銷售的根本任務是銷量和利潤率。所以要給預測找個第一責任人的話,這就是需求計劃而不是銷售。
一提起預測的準確度問題,人們就習慣性地把手指向銷售,貌似銷售是需求預測的決定因素,其實在大多情況下,需求預測並不需要多少銷售端的信息,因為大多企業是以重複性業務為主,歷史需求已經蘊藏了豐富的信息,分析得當,便能制定不錯的預測。即使預測不準,還有安全庫存來應對----由於計劃團隊的能力問題,安全庫存往往設置不合理,造成短缺或過剩,又一個典型的計劃問題。
我管理全球計劃團隊八年,對此深有體會。即便有時候需求異動較大,也往往是因為計劃沒有與銷售定期溝通----銷售沒說,打他們的板子;計劃沒問,同樣罪在不赦。銷售整天忙於救火,應對客戶和消費者的種種問題,活在當下,對未來的事往往不能及時告知計劃;計劃的天職是著眼未來,應該建立與銷售定期、不定期溝通的機制,及時探知可能發生的需求異動。很多時候,表面上看是銷售沒有及時說,其實是計劃沒有建立與銷售的有效溝通機制,沒有及時問。
對於預測的準確度問題,計劃習慣性地往銷售頭上推,其實是走阻力最小的路:計劃怪銷售,銷售怪客戶,而凡事不管有多大,一旦到了客戶頭上,就不了了之了----誰又能拿客戶怎麼樣呢?所以這就是屢屢上演的場景:需求預測不準,造成短缺或過剩,大家把矛頭指向計劃;計劃呢,總能找到客戶需求方面的問題,把責任推到銷售頭上,完成壓力轉移;而銷售呢,想都不想就直接推到客戶頭上了。於是這壓力就消失在棉花堆里了。這對大家來說都是最"合理"、最"安全"的做法。但結果呢,就是形成企業的受害者文化----每個職能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沒法形成真正的責任機制。
而這責任機制呢,就是層層問責制:需求預測不準造成業務損失或庫存積壓,需求計劃首當其衝得挨板子,比如扣獎金;需求計劃挨了板子後,繼續追溯責任,一級一級打板子:如果根源是銷售對客戶的大規模異動管控不力,或者促銷計劃沒有及時通知計劃和供應鏈,那銷售也得挨板子,在績效考核上受到影響。
不真的打板子,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問責機制。這就如我小的時候,一般家庭孩子比較多,幾個孩子經常一起淘氣,幹壞事。媽媽一問,大孩子的自然反應就是往最小的弟弟身上推,因為他們知道,小弟弟不懂事,干傻事,爸媽一般不會拿他怎麼樣。有經驗的媽媽自然熟知這一伎倆,解決方案呢就是先打大孩子們屁股,然後給小弟弟一頓巴掌,如果這壞事果真是小的所為。她的邏輯很簡單,但不無道理:小弟弟幹壞事,要麼是大孩子慫恿小孩子,要麼是大的沒有管好小的,再不就是大孩子在栽贓小弟弟。不管怎麼樣,大孩子是主要矛盾所在,所以註定先挨打。光打大的,不打小的也不行,如果這壞事果真是小弟弟乾的話——小弟弟也要認識到,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懂事不能成為借口。而這挨打就是反饋機制,也是小弟弟學懂事的過程。否則呢,小弟弟就會"以小賣小",故意幹壞事,也就是說被慣壞了。
計劃和銷售的關係,其實就如大孩子與小弟弟的關係。需求預測做砸了就如小孩子們一起幹了壞事,需求計劃是主要的責任方,要麼是對數據分析不當,決策質量不高;要麼是對銷售、供應鏈等相關職能管理不力,沒有及時獲得高質量的輸入信息。所以,預測失敗,計劃是第一責任人,要挨板子。但如果根源是銷售,銷售的板子則不能不挨,否則銷售就成了慣壞的小弟弟,對待需求預測越來越不嚴肅,提供的預測信息就會越來越隨意,造成更多的庫存問題。
本土企業常犯的錯誤呢,就是銷售是強勢職能,問責機制很難建立,尤其是老總本身是主管銷售的情況下。我曾經親身坐在一個會議里,問題明明是銷售造成的,但"禿子頭上的虱子就是沒法捉",因為負責銷售的是公司的二把手,就在會議室里坐著呢,而負責追溯問題根源的計劃呢,就只能不痛不癢,專打蒼蠅,不打老虎,談幾件小事拉倒。幾十億的大企業如此,規模小的企業就更別說了。
既然銷售的問責機制沒法建立,企業面臨的選擇就只剩下兩個,兩種結果都不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
(1)繼續維持對計劃的問責機制,但對銷售沒有問責,就如光打大孩子,不打小孩子,時間長了,小孩子胡作非為,大孩子管也管不了,就成了受害者。需求預測本身呢則更是"垃圾進垃圾出",質量自然也是越來越差。當需求計劃歸供應鏈時,計劃職能兩頭受氣,前端管不了銷售,後端對付不了供應鏈,越來越弱勢,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2)為了維持公平,放棄了對需求計劃的問責機制,或者表面上有問責機制,但沒有實質性的糾偏舉措,比如打板子,就成了供應鏈怪計劃,計劃怪銷售,銷售怪客戶,最後不了了之,結果呢,預測變成兒戲,註定是越做越爛。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企業,需求預測的準確度一直沒法提高:沒有責任機制的事情註定是做不好的。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http://www.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繼續領跑暢銷榜。
推薦閱讀:
※對待預測的幾種態度
※數據預測讓你未卜先知,及時掌握數據趨勢!
※「非玄學」2017 世界運勢,就看這 8 張牌了
※2017年最嚴重的安全威脅是什麼?
TAG: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