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風口:國產自動駕駛車
提起汽車,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寶馬、賓士這些洋品牌。多少年來,德國、美國、日本三個國家一直是汽車製造業的領頭羊。而那些你瞧不起的國產品牌,出口量則非常少,在發達國家根本不會有市場。但是這一切即將改變:隨著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中國的國產品牌即將代替這些洋品牌,走向世界,幫助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質量出現問題怎麼辦?
汽車質量確實重要。想想看,為什麼一輛賓士會這麼貴?品牌背後的榮耀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品牌代表著一種質量保障。我們辛辛苦苦花100萬買了一輛寶馬,圖的不僅僅是別人羨慕的目光,更希望這輛車在緊急情況下能帶給我們安全感,不能隔三差五就拿去報修。100萬的車,出了問題還要自己花時間去修,這樣的產品邏輯,顯然很快會被市場淘汰。
有了自動駕駛車之後,硬體質量就不會那麼重要了,因為汽車會時時刻刻自動檢測哪裡需要修復,然後自動開去修車廠。等你需要它的時候,它會永遠處於健康狀態。就好像你雇了一名檢修師,24小時檢測自己的車。就算車在半途出現問題,會馬上出現另一輛自動駕駛車在你身邊,保證你按時到達目的地。因此,國產汽車品牌只需要負責硬體,而軟體則由自動駕駛公司負責。
重要的是服務體驗,而不是汽車品牌
我們先來看一組基於Uber數據的研究。人們在乘坐Uber的時候,其實根本不在乎自己叫到的是價值100萬的寶馬還是5萬的本田。車齡、車的型號、車的品牌這些外界因素,根本不會影響乘客的乘坐意願,也不會影響司機的評價分數。真正重要的是,Uber這個APP必須可靠,服務質量仍然可靠,比如:車是否乾淨、車裡是否有味道、車是否維護得好。偶爾叫到一輛價值100萬的寶馬會提高這位乘客短期的滿意度,但這位乘客不會因為以後再也叫不到寶馬而沮喪。同理,如果偶爾叫到一輛很老、很普通的大眾車,只要車內服務到位,乘客仍然會繼續使用Uber。
因此,重要的是服務體驗,而不是汽車品牌。這就給了國產汽車絕佳的發展機會。他們會與各大科技公司合作,製造出以體驗為前提的共享自動駕駛車。乘客只在乎車是否按時到達,而不會在乎車上的logo。
共享自動駕駛車或許能幫你省幾十萬
來算一筆賬。假設你花了15萬買了一輛普通的四門車,你投在這輛車上的錢可不止這15萬。幾年下來,維護這輛車至少需要3倍的價錢(保險、修車、洗車、停車、罰單),也就是45萬。有這45萬,完全可以坐100年的共享自動駕駛車(假設單價8-10塊錢)。自動駕駛車不需要你交保險(保險已含在車費里),沒有司機成本,不需要你維修、洗車,也不需要你交停車費,更沒有罰款。
*美國人每年平均在車上的花銷近9千美元(約6萬人民幣)
我們不要第二個富士康
不過也別高興的太早。國產汽車品牌最後可能還是會淪為下一個「富士康」,仍然擺脫不掉「Made in China」的帽子。就好像之前蘋果與富士康的關係一樣。蘋果負責設計,富士康只負責製造。蘋果賺取大部分利潤,富士康只拿一小部分。很快,Apple會和美國的其他公司合作,設計出自己的自動駕駛車。到時候,富士康的任務仍然是生產,然後繼續拿一小部分利潤。如此循環往複。國產品牌想要摘掉「Made in China」的帽子,就必須設計出自己的車,進入「Designed in China」的良性循環。
「自動駕駛說」旨在分享原創的行業分析和學習心得,每周一篇文章。本人在矽谷某自動駕駛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專註於自動駕駛安全研究、產品戰略以及設計。歡迎留言,互相學習。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自動駕駛說」
知乎專欄:自動駕駛
推薦閱讀:
※火爆過後猛降溫 國內SUV市場已變天?
※非汽車專業的機械男適合走汽車底盤標定這方面嗎?
※奇瑞主力自主黑馬 艾瑞澤5值得購買嗎?
※汽車觀察家創始人陳希:汽車自媒體要輕媒體屬性,重平台建設
※詞窮,不會說話,客戶來了搞不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