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警戒 - Pharmacovigilence

大概三年之前做過一個會議叫做DIA年會,好「嗲」的會。

全稱是Drug Information Association,藥物信息協會。這是一個中立、非營利的全球醫藥專業協會,是推動藥物創新、藥學發展的全球學術平台。

會議上有PK、PV、PD這三個詞經常出現。

分別對應的是Pharmacokinetics葯代動力學、Pharmacovigilence藥物警戒、Pharmacodynamics藥效動力學。

那時候真是對藥物了解的不多,也分不清楚生物葯、原研葯、仿製葯、創新葯之類。因此有一陣子,非常非常想要系統學習藥品臨床試驗和新葯上市流程,因為非常複雜,捋順了之後翻譯起來就會很順利。

然,我也不免落入,「立志如山倒,執行如抽絲」派,哈哈哈~~

不過上周做了一個專門講藥物警戒的會議。今天終於可以科普一下PV了。

有一些藥學行業常見的術語和縮寫,先列一下:

ICSR Individual Case Safety Report 個例安全性報告

MAH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藥品上市許可人

AE Adverse Effect

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 藥品不良反應

Post Market Surveillance 上市後再評價

監管機構名稱: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評價中心 Center for Drug Re-evaluation

國際藥物警戒學會 ISOP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armacovigilance)

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 MHRA (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

FDA不良事件報告系統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

藥物警戒:

Pharmacovigilance is the science and activities relating to the detection, assessment,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on of adverse effects or any other possible drug-related problems.

藥物警戒發現、評估、了解、預防藥品不良反應或其他與藥物有關的問題。

(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quality_safety/safety_efficacy/pharmvigi/en/)

FDA的專家用一張圖解釋了藥物安全的生命周期,藥物警戒貫穿這一周期:

藥物警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分為很多要素。

比如這些不良反應怎麼發現?如何用安全信號對其進行定義?發現了之後如何驗證?如何確定不良反應和藥品本身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何定性、定量對其分析,並編碼成為大家都認可的標準,知識共享?資料庫如何更新、維護?監管方如何匹配?

有一個相關概念是Signal,安全信號。定義如下:

「Information that arises from one or multiple sources (incl. observations and experiments), which suggest a new potentially causal association, or a new aspect of a known association, between an intervention and an event or set of related events, either adverse* or beneficial, that is judged to be of sufficient likelihood to justify verificatory action」

醫學干預措施和一個或多個不良反應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繫——可能是新的因果聯繫,也可能是已知聯繫中的新方向——各源頭累積較為充足的,可產生驗證行為的信息。

通俗點說,患者吃了某種藥物,產生了不良反應,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可以進入驗證階段,懷疑二者之間的因果聯繫的信號。

由此得知,收集這樣的event是確認Signal的關鍵。

那麼如何收集和統計這樣的不良反應呢?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資料庫VigiBase,裡面收錄了所有全球範圍內的ICSR(個例安全性報告)。

也就是說,每年有70萬例個例安全性報告來自於中國。世衛組織通過收集來自各國的數據,掌握全球範圍內的藥物警戒狀況。

其中,自發報告 spontaneous report是很重要的渠道。

而公眾又是一個重要來源,但大家不上報有兩大障礙,一是不知道,因此需要社交媒體發揮力量——英國開發了一些有意思的視頻、動畫,借用社交媒體轉發,傳播效果很好;

二是不夠便利,因此歐盟專門開發了一個app讓大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上傳,一周之內比利時和羅馬尼亞的報告數量就上升了2倍,截圖如下(鳴謝MHRA的Mick Foy博士):

翻到這裡的時候,心中默默感慨了一下科技的力量。

因為還有講者提到了大數據、NLP、區塊鏈在藥物警戒中的應用。小翻寫不動了,但是翻譯的時候的確觸動於未來科技的先進性和自動化程度。數據多了之後可以轉變為有價值的洞察,預判安全信號和因果聯繫,提高葯企監管效率,改善患者安全。

有一次和碩士的導師聊天,大家感到略微遺憾的一點是,翻譯是一個追隨方,而不是一個引領方。科技的發展,才是推動進步的重要動力。

所以工作中,除了感激有機會接觸各行各業的信息之外,往往會對科技的開發者、探索者、實踐者心存敬意嘞。

希望大家好好學英文,好好做實驗,減少藥品不良反應。

多動動手指上傳不良反應報告。

哦,對,還要好好學科技,尤其是編碼解碼的黑科技~~~


推薦閱讀:

2017年抗擊艾滋病的十大突破(認知篇)
德國的權威HTA機構——IQWiG
2017CROI啟發:改善HIV感染者的抑鬱和其他精神疾病
HIV藥物未來展望:復方製劑及新葯介紹

TAG:公共卫生 | 药物研发 | 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