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掉那個法國佬——看完敦刻爾克後我們還能看什麼。

我一直在想,題目是不是叫「諾蘭:一個讓人嘔吐的遭天殺導演」比較好。

敦刻爾克(諾蘭,2017)前些日子就在國內上映了,一直沒時間寫影評,今天終於在吃飽喝足後想起來了。

其實很難預估這部片在國內的票房如何,目前看來市場主體或許是諾蘭大大多年下來攢的口碑粉,以及部分對二戰歷史了解並感興趣的觀眾。

先來一點背景介紹: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語 Dunkirk Evacuation;法語 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軍事撤退行動。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行動使英國最終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此次撤離,意味著歐洲大陸落入法西斯勢力之手。

互動百科

以上是歷史部分,政治方面總體還是挺正確的,雖然偶爾有令法國人不快的情景,但是又及時拉回來了。講太多容易劇透,我就不再贅述了。畢竟今天的主題是如何讓觀眾在觀影途中產生不適。

1,冷色調懷舊濾鏡

影片從開頭那泛藍的樹葉就能看出,它用了大量的懷舊濾鏡,以至於讓陽光都變成了冷色。

2,空曠的取景

取景地包括大海,天空和海灘,雖然有人,但是毫無人氣兒。何況在空中反覆幾次的暈眩一般的鏡頭旋轉,都讓人產生強烈失重幻覺,總覺得分分鐘就要穿越蟲洞了。這幾個空中的鏡頭所帶來的已經不只是心理上的緊張感,而是生理上的嘔吐欲了。

3,手持攝像機

鏡頭很長時間都處在搖搖曳曳的狀態,抖得像攝影師低血糖發作一樣,製造了頗多的不適情緒。

4,不舒服的"音樂"

這個音樂要打個引號,畢竟很多已經只能用聲音來描述了。影片中大量使用了急促的鼓點,小提琴,以及類似於機械時鐘的聲音來提升緊張的氛圍。只有到快結尾的時候才有稍微正常一點的音樂出現。

不同於以往我們看到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敦刻爾克沒有滿天飛的碎肉殘肢,也沒有太多人與人之間的幾把蛋,我是說羈絆。比起高潮迭起的諸如拯救大兵瑞恩等片,它更像是一個性冷淡的注視。

就好像我們常說的深海恐懼症或者高空恐懼症,其實這些並不是恐懼,而是一種知道自己毫無希望的絕望感。敦刻爾克正如深海與高空,它不直接帶來鬼片的恐懼感,不帶來悲劇的傷感,而是深深的絕望。它會教你做人,教你怎麼開開心心地跑進電影院,然後帶著滿身的抑鬱緩緩爬出。

影片當中的一個小對話可見一斑。

"漲潮了。"

"你怎麼知道?"

"屍體回來了。"

影片當中有幾個小細節,觀影途中可以留意一下。

1,故事主要分為三個場景,海灘,海面,天空。而這三個場景並不是同時進行的。在兩個場景切換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場景是白天,一個場景是夜晚。

2,影片中沒有對人物背景做過多的介紹,但是出現了至少三次婚戒,我所留意到的包括月光石號老船長,老軍官,和那個落海後抗拒去敦刻爾克的非正面角色。在沒有諷刺意味的情況下,婚戒代表的是人類情感,忠誠,和守護。放在那幾個人物身上也有其這樣安排的道理。

最後,我再發表一點點主觀感想。我個人並不是軍事粉,我也對這個題材毫無興趣。去看的原因自然是想膜拜一下諾蘭大佬。所以作為一個背景知識=0的人去看,一樣覺得電影挺好看的,但是除非我覺得我的人生太幸福了,否則我不會再去看第二遍。我就不說推薦哪類人去看了,只想說看完之後覺得影片不太適合以下幾類人去看

1,深海恐懼症患者

2,恐高症患者

3,抑鬱症患者

4,吃太飽了的人

5,覺得人生不幸的人

如果你看完敦刻爾克,還覺得不過癮,想要看類似題材或類似風格的電影,請往下看。

鋼琴師 the Pianist(波蘭斯基,2002)

這是一部獲獎無數的電影,講的是一個手無寸鐵的鋼琴師如何在被納粹入侵的華沙,淪為空城的華沙,存活下來。

大家都知道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坐落于波蘭,這個二戰時期猶太人傷亡最嚴重的國家。而鋼琴師的導演波蘭斯基就是出生在波蘭的猶太人,童年時經歷過納粹的野蠻入侵時期,在此期間他的母親就喪生在奧斯維辛集中營。

我看波蘭斯基的電影很多,因為我大學期間一位教授就是波蘭人……波蘭斯基的密室三部曲也很有意思,有機會再寫。

講鋼琴師之前我可以略微提一下另一部反映同一背景的電影,就是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1993)。

波蘭斯基和斯皮爾伯格同為猶太人,其實在斯皮爾伯格拿到辛德勒的名單劇本的時候,他先考慮的是把劇本交給波蘭斯基,讓童年經歷過那個時期也喪失了親人的波蘭斯基來拍這部片,然而波蘭斯基拒絕了。近十年後他拍了自己的鋼琴師。

我從一個小細節分析這兩部電影的不同之處。

辛德勒的名單:德國軍官對一個略年長的猶太工人不滿,把他拉出來,掏出槍準備射殺他。然而槍連續若干發都打不出子彈。軍官很暴躁,發了很大的火,最後人沒殺成,氣沖沖地走了。

鋼琴師:德國軍官在一隊猶太工人中挑出年紀大的,瘦弱的,虛胖的,讓他們趴在地上,雙手抱頭。然後,一個,一個,一個地對著他們腦袋開槍。到最後一名年長的猶太工人前,手槍沒子彈了。鏡頭先拍猶太工人的臉,再去拍軍官,換子彈,然後,完成射殺。

二者對比即可發現,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略為溫情的電影,除了是因為要描寫辛德勒的善良之外,裡面的德國納粹也是有情感的。即使是頗為暴躁,但是暴躁也是人類的情感。然而鋼琴師中的納粹則是以殺人為目的的殺人,他們是無情的,是更像機器一般的冷酷。這樣的設定是否源於波蘭斯基的童年恐懼,我們不得而知。

鋼琴師中第一次讓觀眾產生強烈不適的鏡頭是,從遠處拍,納粹毫無預警地把輪椅上的人從高樓上推下去。大家都見過一般電影中的暴力描寫,為了分級也為了上映,或許都會用一些遮遮掩掩的手段讓暴力情節不要那麼直觀。可是在這部大製作的鋼琴師中,鏡頭卻直觀,毫無避諱,毫不留情地把最殘忍的場面展示給觀眾,好像一把鋼針直戳在觀眾的眼球上。

看到一半的時候,求生已經不是觀看者的關注點了,避免死亡,或者說是避免再次看到任何死亡才是觀眾的期盼。

下水道 Kanal(Andrzej Wajda,1957)

上面那部片或許很多人都看過了,然而Kanal這部電影大部分人應該都沒看過。導演Wajda是波蘭電影界大牛,波蘭斯基也曾受過他影響。

這部片講的是納粹入侵華沙之後,一隊包括了軍人及幾個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希望穿過下水道逃生的故事。故事背景叫Warsaw Uprising,華沙起義。

這部片做得比較絕的一點是,開局十分鐘它自己就劇透了。

先拍了在戰火中的軍隊,隨後說,"他們不知道的是,在若干個小時之後,他們都會喪命。"

……

……

……

我去你大爺啊?!!!我不想知道啊???!

於是我也要劇透給你們,哼。

總之,逃進下水道之後,因為各種問題很多人就迷失在下水道內,經過幾日的熱汽蒸騰或飢餓難耐,他們一個接一個失去了性命。

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一對男女,在精疲力盡之際隱約看到了光明,就用盡全身的力氣走到光明處,發現那是一個被鐵欄杆攔住的出口。二人已經沒有力氣再往回走,就靜靜地坐在那裡,看著對岸恬靜的村莊,沉默等待死亡。

另一個組是一個軍官帶領著他的士兵,而他的副手因為沒有力氣回去喊走丟的士兵們,一直對軍官隱瞞了其他人沒有跟上來的信息。軍官是唯一一個真正找到出口的人,等他回身要招呼他的士兵們時,發現了副手的隱瞞。於是他槍殺了副手,又看了一眼久違的陽光,呼吸了一口沁人心脾的空氣,毅然決然返身回到下水道,去尋找他丟失的士兵們(已死)。

這張圖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部片一開始我是並沒有很認真看的,然而看到中間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全身投入其中。它的故事很有魅力,情感傳達的很到位,讓我,身為一個非波蘭人,對這部50年代的黑白電影愛不釋手。

恐怖游輪 Triangle (Christopher Smith,2009)

首先,這部片並不是鬼片,不要被翻譯嚇到了。正確的翻譯大意為三角,內涵接近於諾蘭的盜夢空間。

它所帶來的恐怖也不是恐怖,而是與敦刻爾克相近的絕望感。

看下面這張海報或許更直觀。

有沒有看到什麼元素很熟悉?

就是大海。

在觀看敦刻爾克的時候,我就莫名覺得其中的大海頗為熟悉,似乎我也在某部驚悚片中看到過。

敦刻爾克的大海。

恐怖游輪的。

一樣藍藍綠綠的要死色調,一樣的空曠取景,一樣的孤零零的船。整體都讓人很不舒服。如果可以接受這種不舒服,可以考慮看看恐怖游輪。

順便,作為一部驚悚片,恐怖游輪中的漫長而複雜的走廊也是從大前輩閃靈中學習的。我之前在電影盤點——開山立派:電影歷史上十部經典影片。中提到閃靈並不是毫無緣由的,它給了很多做驚悚題材的電影人靈感。兩部片都不是如何的鬧鬼這樣的驚悚,而是給你造成精神上的折磨,比如漫長的迴廊,不想走近但是被攝像頭逼著走近的走廊拐彎處,無處不在的鏡子等。

以上。

感謝閱讀。

最後,再心疼一發法國佬。

推薦閱讀:

2017.11.13-2017.11.19:本周觀影指南
面對突發地震,這兩部紀錄片教你如何自救
《臨時同居》, 比房子更加重要的意義
本片劇情如同一杯寡淡的白開水,一不小心就浪費了演員的演技
最新全球票房排行榜,看看有哪些電影

TAG:电影 | 电影推荐 | 电影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