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嗅覺是如何指導投資的?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政治嗅覺是如何指導投資的?
NO.291-大資本家哈默
作者:小白鯨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大綠
不管是在什麼時期,準確把握政治風向的商人總是能佔得商場上的先機。紅頂商人的官商模式伴隨的風險極大,通過試探找到某種平衡才是發財的坦途。
歷史上能找到這種平衡的人不多,但找到了的都能安全地大賺一筆。其中最厲害者,甚至能以美國人的身份大賺蘇聯的錢。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看看美國最大的紅色資本家是怎麼發跡的。
被封鎖的蘇聯
要和蘇聯領導保持良好的關係,當然需要一定的俄國背景。哈默的先祖來自俄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家庭。
哈默出生時,家裡已擁有一所製藥廠,沒有受到過物質方面的困擾。為了接班,哈默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並於1921年畢業。
可惜沒找到他年輕時候的照片
由於他的實習醫生工作要到1922年才開始,充滿雄心的哈默決定去一次俄國,並攜帶了一批醫療物資。
一是為了幫助下革命後生活困苦的俄國人民;二是看看自己祖輩生活過的地方。
當時的俄國剛剛經歷過兩次革命和內戰的洗禮,一切生產停滯。帶著一腔熱血的哈默在莫斯科甚至見不到衛生部負責人。接待的外交委員便安排哈默和一群外國社會主義者一起考察烏拉爾山。
1910年的烏拉爾山
山之上
這次旅行既改變了他自己,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由於內戰的緣故,荒草代替了莊稼在俄國肥沃而廣袤的土地上肆意生長。每到一站,總是有無數難民拍打著火車,希望能從車上得到一點食物。餓死的人更是躺在道路上無人埋葬。很多革命前的工廠設備完好,卻沒有足夠的人力來運轉。
俄國內戰時期的流浪兒童
車上的難民
哈默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來自美國的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
更令他震驚的是,雖然糧倉空空如也,倉庫里卻堆滿了木材、皮毛、礦物等俄國傳統貿易貨物。哈默向地方工作人員詢問,「為什麼不把這些貨物出口來換取糧食呢」。
當時美國小麥由於豐收成災,農民寧可燒掉作物也不願賤賣,如果和美國做生意,俄國就能獲得亟需的糧食。
一邊是能用不能吃
一邊是多到吃不完
(並非哈默那個年代的圖)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而他得到的答覆是戰爭剛剛結束,外國仍對蘇聯實施貿易制裁。哈默當即做主,他向地方負責人員說:
「我有錢,我可以幫你們買。你們這裡誰有權利簽合同」。
蘇聯政府人員在緊急商討後立即和哈默簽了合同(難得的高效率)。合同規定船隻向俄國運送糧食後,裝上等值的貨物回國以抵糧款。
蘇聯這樣的巨型國家,是封鎖得了的?
新經濟橋樑
這個美國人的善舉甚至驚動了遠在莫斯科的列寧。列寧特意發電報進行確認,在得到答覆後邀請哈默立即返回莫斯科共商大計。
哈默也絕不會想到,他與列寧的這次會談在日後成為了他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光環。正是由於這層關係哈默獲得了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的尊敬。
來自列寧的凝視
在克里姆林宮,哈默見到了列寧。列寧的熱情和標準的英語都給哈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列寧告訴哈默,為人民治病賑災固然很好,但現在俄國更需要讓工業恢復生產。
他希望哈默能參與其中。
作為一隻專業的地理號
決定強行塞一張
1917年時的克里姆林宮平面圖
哈默顯然被列寧說動了心。經過一番商談,哈默獲得了一個石棉礦的開採經營許可,由工農檢查委員會和契卡這兩個組織與哈默接觸並全權處理相關事宜。
哈默可以在俄購買物資但不能購買不動產,其人身及財產安全由紅軍保證。在俄所獲利潤經核對無問題後可以匯回美國。
由於得到列寧的欽點,哈默在俄國如魚得水。除了日常貿易外,哈默還得到了福特汽車、美國橡膠公司、美國機床製造廠、安德伍德打字機公司、派克制筆公司等多家美國大型企業的獨家經銷權,生意越做越大。
哈默促成福特公司在蘇聯高爾基市建立了一座汽車工廠,日後揚名世界的嘎斯汽車即誕生於此。
嘎斯21
就這樣,哈默意外的成為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推行者,在美蘇建交前成為了兩國經濟合作的橋樑。
離開蘇聯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24年1月21日,哈默的保護人列寧去世了,繼位的斯大林並不喜歡「新經濟政策」。
哈默也敏銳地感覺到形勢開始發生了變化,於1930年結束了他在蘇聯的全部生意回到了美國。
准許並幫助哈默離開俄國的時任中央特許權委員會主席加米涅夫,死於1936年的大清洗,罪名之一就是幫助外國資本家撤離。
加米涅夫
哈默回到了美國後又經營過釀酒及養牛,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積攢下價值千萬美元的家產。
但當時的美國對富人徵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非常高,在財務顧問的建議下,哈默把資金投入到了有稅收優惠的石油行業中。
正是石油行業幫助他開啟了另一段傳奇。
哈默於1956年出資入股了當時瀕臨破產西方石油公司,並在專家的建議下開始在加州的一些被大石油公司放棄的鑽井裡繼續鑽探。結果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油田。
初嘗甜頭的哈默決定加大投入,並聽從合作夥伴的建議,將目光投向了利比亞。
1966年,哈默的團隊來到利比亞和其他大石油公司共同參加了租借地競標,憑藉優厚的報價和附屬條件,西方石油公司獲得了兩塊土地進行石油鑽探。在利比亞他們發現了自噴井大油田,日產量10萬桶低硫原油,品質非常高。
這是個富產石油的國度
但此時利比亞爆發了政變,以卡扎菲上校為首的利比亞軍官團推翻了國王伊德里斯,奪取了政權。卡扎菲上台後就要對外國的石油公司實行國有化,嚇壞了各個石油公司的負責人。
很多石油公司對卡扎菲採取了抵制措施。唯有和蘇聯過從甚密的哈默憑藉敏銳的政治嗅覺,意識到對抗是無意義的。為此他率先與卡扎菲政府談判。
最終以出讓油田51%的權益,換取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繼續經營的權利,避免了被卡扎菲全面接管的風險,還被樹為國有化典型。
我和哈默同志談笑風生
你們這些商人啊,還是要學習一個!
1961年,受肯尼迪總統的委託,哈默作為經濟特使開展了環球訪問。當行程進行到莫斯科時,美國大使館官員給他列出了他能見到的官員名單。哈默看後並不滿意,當年他在蘇聯掙大錢,和列寧談笑風生時這些官員還是小孩呢。
他直接點名要見當時的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赫魯曉夫的左膀右臂、蘇聯第二號人物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
米高揚
在看到使館工作人員的不屑時哈默解釋道,在1923年他帶著從美國引進拖拉機去羅斯托夫市時,米高揚是當地的蘇維埃秘書,他們兩個是老朋友了。只要跟米高揚聯繫一下,肯定能見到他。
使館官員只得照辦,不一會兒,一輛高級轎車就把哈默接入克里姆林宮,這使所有使館官員都大吃一驚。
老友相見,分外親切,雙方談的很投機,哈默還答應米高揚向美國總統轉達口信。由於談的很和,加上哈默見過列寧,米高揚直接把他引薦給了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上線
赫魯曉夫第二天就見了哈默,並把自己使用的一隻鑲有紅寶石五角星的自動鉛送給哈默當做禮物。
之後哈默又見了赫魯曉夫和他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很多次,談成了一系列大型合作項目。
勃列日涅夫&哈默
這一趟蘇聯之旅,更加奠定了哈默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地位,始終扮演著美國代言人的地位。在冷戰期間,這可不是誰都能得到的待遇。
中美邦交正常化過程中,哈默也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1979年鄧小平訪美期間,哈默在一次宴會上見到了鄧小平。
沒想到鄧小平非常熟悉他的經歷,並希望他像當年幫助蘇聯一樣幫助中國的工業發展。
哈默表示同意,但是必須坐自己的專機去,希望中國政府能讓他的專機入境。鄧小平很乾練地回答沒問題,提前只要發個電報告知即可。
哈默在當年就飛往中國,在81歲時成為新中國第一位乘私人飛機入境的外國企業家。
可愛咧
他在中國開展了不少項目。其中1985年正式投產,年產1500萬噸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是雙方合作的最大項目,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
哈默自己都笑稱,如果自己再年輕一些,就能在中國做出比當年在蘇聯更大的事業。
1990年11月12日,哈默平靜離開了這個世界。他雖然是一個企業家,但他的所作所為卻創造了歷史,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一個能和社會主義領導人互相理解的西方資本家,在當時是最稀缺的人才資源。他在社會主義國家留下的印記,幫助生活在陰雲下的很多當地人改善了生活條件。
作為一個美國人,他能在蘇聯、利比亞、中國相繼做出自己的產業,這樣的政商關係處理能力,直到今天也仍然大有用處。
最後
一張戰鬥民族p的圖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