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三年掌握英日西三門語言
遇到過很多小夥伴問我,
對語言或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怎麼辦?
因為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學不好。
很多人都是持有如同的觀點,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不進不退,奮力掙扎卻仍然不見成效。
但是什麼是興趣?興趣是如何產生的?
若是將學不好語音歸結於興趣不足,那又將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興趣需要培養。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剛開始從零開始的跌跌撞撞,堅持每天基礎的單詞、語法學習。
幾個月後,慢慢從零到一,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此時的你,可以閱讀比較基礎的英文讀物,聽懂一部分的外文電台節目。視野也隨之變得寬廣,世界向你打開了另外一個大門,門後面是語言學習進階之路。
通過堅持學習英語,你領略到一個日益豐富、不同於往日的世界,你手頭的積累的信息量也是最新的、高質的。
日常生活中幫助老外指路,參加英語角活動認識新的小夥伴,這些點點滴滴都帶來驚喜、欣慰。看到具體英語能力的提升,你有了自信,也有了繼續學下去的動力,也就是興趣。
掌握英語學習方法是一,而在一之後,是三,是無窮,是新一輪的量變與質變。
我的「零點」
三年學習英日西並不是從0開始,至少我的英語在之前是有一定基礎的。當然那主要停留在應試和語法。
2011年我入學UNNC,進入全英授課環境。因為來自小城市,表達能力非常不好。那時的我對語言學習還是非常沒有感覺,或者說沒有摸到方法,很努力,但是沒什麼效果。一年下來,因為英語,期末只考了40幾分。
從零到一
真正的轉機在2012年大二的暑假。
當時大二,我抱著作死的心態,英語還沒學好就去選修了西班牙語。大二結束的那個數據,因為我CV不好,沒什麼閱歷,也沒有意識去提前找實習,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實習機會,感覺無聊便選擇去北京學習西班牙語。
也正是在暑假學習西語的過程中,我摸索到了語言學習方法。通過理論,理解,時間,糾正,複習,習慣化這個良性循環,我在暑假兩個月內把西班牙語從入門A1提高到了中高級B2,每天學習8小時左右,並直接考過北京塞萬提斯學院的DELE證書。下面我來重點講一講是怎麼操作
西班牙語我主要是跟從當時網上認識的一位剛好在北京旅遊的西班牙外教Ari學習,一周兩次次課,每次兩小時,其餘時間自學。每天學習西班牙語的時間大概為10小時。我暑假時住在北京,每天早上9點-12點,下午1點到6點,晚上7點到9點,堅持兩個月沒停歇。
主要用的教材是《現代西班牙語》和《走近西班牙語》。每天自學一到兩個章節,熟悉語法,並做習題。
每周三周五晚上7-9點和Ari一對一線下上課。每次坐一小時地鐵到她家東直門邊上一個肯德基角落上課。因為坐地鐵來回這兩小時沒有事情做,我就用來背記單詞,最開始背的是B2需要掌握的4000辭彙,在地鐵上來回反覆背記,主要是每天泛記100個。
每周在Ari的要求下,看一部西班牙語電影,也是放鬆,聽不懂就反覆看,看完之後用每天剛學的西班牙語表達、語法、辭彙來寫影評。影評字數不求多,但求思考和練習。
寫完影評後,Ari會在每次上課的時候給我把問題給糾正出來,以及給一些更加合適的辭彙,對於那些辭彙我是精記,查出它所有的用法和表達,在不同場景下使用。
此外,每周末,我都會複習一遍之前的語法筆記和錯題,最大化地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我覺得學習累積非常重要,不能這個還沒掌握了,就去學新的。往往複習比預習要輕鬆得多。
兩個月的努力之後,我成功一次考到B2證書,已經遠遠超出了學校對西班牙語選修課的水平,也因為和Ari朝昔相處,口語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收穫了自己。
大三開始,我把同樣的方法應用到英語和日語的學習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主要流程也是相似,就是找了一位水平極高的mentor,來幫我糾正,自己同時進行高輸出和高輸入。
對於英語,我開始放棄以前高中學的應試語法,花了一個月從頭到底認真學習了張勝滿師兄的《英語語法新思維》初級,中級,高級三冊,對語法有了嶄新的理解。與此同時,開始泛記雅思9000詞以及GRE紅寶書。因為學校是英文授課,課程中的新詞又被我精記下來。不斷地去複習鞏固,把英語習慣化。
真正的路始於「一」
說到英語的學習,我必須要提到我的英語mentor 喬治爺爺。
到了諾丁漢本部後,我又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盡量不和中國學生扎堆生活,即使和室友,也要用英語交流。「就是要利用好語言環境,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培養交流能力。」
大三一年,我與英國當地小夥伴的交往十分頻繁。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一次偶遇。
「在諾丁漢校園裡,一位老教授突然叫住我,他向我請教《莊子》中的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怎麼理解。我非常高興能被一位老教授請教一個中國文化的問題,然後我就放開了和他解釋我的看法。」
這位老教授George(喬治)是諾丁漢大學教授藝術史的老師,因為和他的相遇,無意中90後的我加入了一群老教授的群體。
喬治是一位非常紳士的老爺爺,每天都穿得很儒雅打著領帶。七十多歲了任然孜孜不倦地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聽他說,因為年紀大身體不好,做不了飛機,不然一定要去中國看看。他還說要學到老學到,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他對語言和中華文化的熱愛讓我非常感動。
和這些睿智同時對中國文化極感興趣的老人們成了忘年交。我參加老教授們的聚會,一點也不怵,在一群翹著二郎腿的老人們中間侃侃而談。一杯茶,一群老少爺們往往一聊就是一下午。
我就是不斷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錯的看法說出去後,喬治爺爺會幫我糾正,提高,收到的就是對的知識。
正是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讓我的英式思維和對英國文化的理解在一年之內突飛猛進。
合適的方法是興趣的前提
語言學習是我的興趣所在,也是我改變人生軌跡的槓桿點。因為融會貫通語言學習摸索出的學習方法,我取得了學術上的一些成功,也藉此獲得通往世界舞台的門票以及為後來的創業做準備。我堅信語言學習並不那麼需要天賦,更重要的是日積月累,以正確的方法來進行高效的學習。
理論,理解,時間,糾正,複習,習慣化。
這六個步驟形成我的學習閉環—從最初接觸到一個知識,到把它實踐糾正內在化。
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很多小夥伴可能覺得語言學習不就是聽說讀寫,輸入輸出。作為一枚社會學背景的語言愛好者,我傾向於以一套方法論來最高效學習。而我也是通過這套方法論以一年學習正常情況下三年才能學成的知識。
很多同學可能從小學到大學,學了十餘年英語都沒學好,期間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可是水平,特別是表達能力就是不見增長,也慢慢失去了信心。這基本的原因是效率問題。
其實學習方法都是通用的,這套方法論其實適用於學習任何一項技能。先尋找最本質的真理,強調底層理解,再以高強度強質量的實踐去快速熟悉,實踐後再尋找已經高度掌握這項技能的前輩來幫你糾正,糾正後不斷地去複習消化,最後把這項技能習慣化,內在化。
也就是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所說的社會慣習。不管學什麼,有一套方法論,而不是毫無目的毫無方法地學,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第一點就是「理論」。
「理論」是指一定要追求事物背後最根本的內涵。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一些事情的時候,看到的都是一些具像化的東西,但是並沒有思考它背後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比如拿英語來說,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基本上都是應試教育。點到即止,只追求對錯卻不知道為什麼。
這是一個思維上的,一個系統性的大問題。
比如說學習虛擬式,虛擬式的用法是什麼,它的源頭是什麼,為什麼在生活中要用虛擬式?它可能表達了不確定的語氣、可能表達祈使......它有很多種不同的用法,但你要思考它背後的原理。
就像我舉的這個案例,你要去思考這種時態到底希望表達什麼,而不是簡簡單單地記住它。包括在大學中做的非常多的 presentation,你可能就會按照老師教的這幾句話去講。
但是你要思考做 presentation 到底是為了什麼,它背後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傳遞一個 idea (就像 )TED,那麼要在很簡短的時間內去講一件事情,去追求這件事背後的本質,並思考如何以有趣、新穎和互動的方式去交流,這就是我所說的理論。
信息時代我們最不缺的就是理論了。這個時代太多的理論了,你要從中思考出最本質的到底是什麼。信息太多了,信息的篩選成本也大大提高。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乾貨就去收集(放到資料庫里或者收藏夾里),感覺自己有很多本領。如果單單有了理論但是沒有後面的理解包括實踐、引導、複習和最後的習慣化。那你並沒有去消化,你只是在「知」這個範圍內。可能甚至完全沒有達到「知」,就不用說後面的「行」了。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知與行的鴻溝。
所以,我們的大多數人可能也只是停留在第一個步驟了,停留在不斷地收集幹活了。
在這裡也送給大家一句話——「在這個信息時代,不要把自己的收藏當作知識、不要把看到的東西當成自己的、不要把閱讀當成掌握」。
這句話也是我非常深刻的個人體驗。
可能太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癖好——「非常喜歡收集各種乾貨、非常喜歡下載各種東西、非常喜歡在朋友圈傳各種需要分享資料」。
首先,我必須承認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收集這些資料以後,你需要去從裡面找出好的資料,然後理解它。
第二個階段是「理解」。
在我看來,理解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次的理解可能你只是讀過一遍文字之後的理解。第二層次的理解可能是讀了三遍或者思考了一下,你能用這個東西去完成任務。
第三層次的理解是你可以去教授別人,包括靈活地運用這種東西。當你理解以後你才能夠把這個理論講給別人。
我們應該追求的也是第三層次的理解——「理解了之後達到完全理解並且能夠輸出」。
就像英語中的一個語法,你可能在掌握過去時以後有能力做題目了,你就達到了第一個層次的理解。如果你能夠不拘泥於做題,能夠在一個合理語境中正確使用過去時,在作文中很好地表達,你就達到了第二個層次的理解。如果你能夠講出來為什麼使用過去時,過去完成式和過去時的區別是什麼,並且能夠教授給其他人,你就已經達到了第三階段的理解。
第三個階段--「實踐」。
先舉個例子--有天我和朋友們一起開卡丁車。卡丁車大家可能都有經歷,戴個頭盔在賽道上開賽車。之前有聽過很多道理,怎麼在彎道快速地翻越、快速地加速和衝刺。但是當時我發現,只有我第一次開始上車,我開了第一圈,開了第一個十圈之後,我有稍微一點點的理解,明白了如何開卡丁車,如何配合風速和車速。當時我是最後一名。當第二個十圈開完以後,我發現我有感覺了。感覺可能不是特別容易獲得,它一定要通過一定量的實踐結合你的理論,並在實踐中不斷吸收你的理論。
一個 presentation 對語音的把控、語言的掌握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地去深化理解,變成了「潛意識」和「語感」。這些都是和實踐緊密聯合在一起的。就像開卡丁車,你可能學了大量的語法,但是你並不知道怎麼樣實踐。只有你真正用到它的時候,你才會知道這樣開車是最爽的,這樣開車過彎道是最快的......
第四階段——「引導」。
就像學習語言一樣,它的捷徑就是——不斷找一個比你高一個段位的「高手」。
我把它稱為「躍遷」。這個高手能夠給你很多正確的指點,防止你在摸索的過程中看了錯誤的材料,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前人」(不一定是要頂尖的人,經驗豐富就好)能夠給你去引導和糾正錯誤。就像你在說英語的時候,你可能自我感覺很好(包括你寫作的時候),你需要有人引導你學習。
我當年學西班牙語的時候,有段經歷非常有意思。我有一個西班牙的朋友,我和他說:「我能不能夠每周寫篇作文(500~1000字),看一部西班牙的電影,麻煩你給我改一改」。他和我說:「如果你能夠堅持下去,我就幫你改」。我就堅持寫了兩年西班牙語的影評,每周他都幫我修改。他給了我非常好的引導,幫助我糾正了很多很多的錯誤。
如果沒有一個高段位的人及時去引導你把你抬上去(起到一個腳手架的作用),那你很多時候會花十倍甚至百倍的力量才能達到一樣的段位。
第五階段--復盤(複習)。
不斷地反思、調整、回顧。
人是很容易遺忘的。比如說你這次被糾正以後,下一次也很難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人是非常地需要回顧反思的。
可能有些小夥伴讀過我那篇《二十五歲需要做的五件事》。我當時為了學語言,有一大堆的資料冊和資料櫃,每種語言按照不同的部分分類。每個資料櫃都是我的資料庫,我會不斷地整理、記錄、反思、回顧、消化,以求用最快的速度去學習。我在大學本科期間學了三門語言也得益於這套體系。
最後一個部分——「習慣化」。
也就是整套的「由知到行」,很多人一次做對了,但是很難說每次都做對。習慣化是非常重要的,把一次正確的實踐變成習慣,把理論內在化,把這個東西變成你身體的一個部分,當你去使用它的時候你甚至可以不用思考。
這可能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比如說,有些人說英語可能真的不用去想語法,但是我們說英語的時候可能會去思考怎麼使用語法。當我們使用多了以後,我們也就不用去思考很多東西,這樣的話可能也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現在從象牙塔畢業,回想起來,那三年是我成長最快的三年,學會一門語言,打開一個新世界。 感激語言學習給我帶來的機會,也感激當時努力的自己。該奮鬥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
首發於我的個人公眾號 瀟峰
定期分享我的讀書,思考,學習所得,追求真知,讓每一篇擲地有聲。
推薦閱讀:
※對沒有poppin基礎的人來說,廖博的《我懷念的》難學嗎?需要多久?
※職場晉陞,是一種殘酷的美
※致敬「第一批90後」的2017
※王艮和子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