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個玄乎的過程,教育卻是個緩慢的過程
小娃最近開始有了「人」的意識。
你和他說再見,他會向你招招手。
你逗逗他,他會嘎嘎嘎的笑。
你張嘴啊啊啊,他會把手裡的小饅頭放進你嘴裡。
看見放學回來的哥哥,他會湊上前去一頭栽進哥哥懷裡。
我們都在感慨好可愛,好好玩,好神奇。
大娃在國內小區里光著膀子傻玩了兩個月。
帶回一身我們看不慣的臭毛病。
回了家說都幾點了怎麼還不做飯。
盛了飯給他他說太多了。
吃了飯又說菜太咸了。
你讓他做點什麼他不耐煩的像反覆開機的奔騰98,「等等等等」個不停。
你批評他兩句,他就斜著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撇著你。
於是我們都說,七八歲,討狗嫌。
6年前的夏天,那個大娃還是小娃。
迷糊著要睡著的時候摸索著爬過來,說媽媽,親親。
5年前的夏天,那個大娃還是肉墩墩的小娃。
喂我酸奶吃到一半就自己踱去客廳,拿張紙巾過來一邊給我擦嘴一邊說看你吃的滿嘴都是。
還是那個夏天,被問到願不願意回中國去時,他猶豫著說,我還是不走了吧,我走了就沒人心疼你了。
3年前的夏天,他開始有了自己的脾氣。
一邊瘋狂的哭著不許我下樓送同學,一邊說你要是想被蚊子咬你就去吧。
2年半前,他有了自己的觀點。
被問到更喜歡中國還是美國。他說中國。但是因為中國沒有你,我還是在美國呆著吧。
1年前,他變得像個小男子漢。
在國家公園轉悠,上車下車必須爬過來先親親媽媽。時刻叮囑媽媽你小心,媽媽我保護你。
可是不知覺間那些個討喜孩子不見了。扔給我的彷彿不是我曾經熟知的那個小娃,而是一個不知道從哪裡跳出來的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是打遊戲,最想做的事是整天打遊戲,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遊戲解說,最羨慕別的同學可以每天玩遊戲,除了打遊戲還有什麼喜歡的嗎?沒了!
小兩歲的時候還能聊聊天,問問他長大的理想啊,職業啦,什麼時候結婚,找個什麼樣的老婆啦,他都願意想想。詳情請見我想要的美好生活
如今你問他點什麼問題,一秒鐘就能得到回答,不知道。
然後說,我可以看電視/打遊戲/吃冰淇淋了嗎?
到底是誰偷了我的孩子,為什麼要換一個孩子給我?
然而,中文老師說,你家娃教育的太好了。
他這學期還來中文學校不?他可是我最好的學生。
班主任說,你家娃就像塊美玉。
多希望他有個雙胞胎兄弟。
突然間我腦海里想到了《親媽眼中的我》。
原來不知覺中娃是變了,我也變了。
我變成了那個「親媽」。
我成了那個更多看到自己家娃劣跡斑斑的親媽。
看來要多自省,不能太急功近利。
教育是個緩慢的過程。
我們有耐心的等待他們從毫無意識到逐漸有自我認知。
我們願意陪伴他們從一天20個小時睡眠到逐漸清醒。
為什麼卻漸漸失去耐心應對他們種種變化。
多看到他們進步的地方。
多關注他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的表現。
多給他們好的得體的行為針對性的表揚。
多想想自己7-8歲時上房揭瓦飛檐走壁的樣子。(這句是重點)
然後多溫習這段話: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然後提醒自己,他已經不是小小孩。
嗯,親媽!
P.S. 新學期開始了,回歸當媽社會。現在流行各種媽媽,各種寶貝,各種社會,我決定也給自己起個名,就叫做親媽社會!
推薦閱讀:
※兒科醫生給家長的一封信——《華人育兒百科》前言
※寶寶十大餵養誤區,到底哪些東西寶寶不該吃?
※兩個單親家庭的孩子:郭靖與黃蓉
※看完這5條,你也能布置出「別人家的嬰兒房」
TAG: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