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啃老:你所謂的自力更生和堅強,會毀掉你的一輩子

這一周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問題:

驚云:為什麼現在部分啃老族「啃」得心安理得,其三觀是否正?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到了曾經的一些朋友。

與一些農村出身一窮二白的朋友不同,他們是小城市裡那批出身,家裡還算有一些背景。而他們立志改變自我,靠自己雙手吃飯,自己有多大能耐就使出多大能耐。

每次回家鄉,看到那些他們自己的朋友在家鄉靠著父母過著舒服的日子,他們都不屑一顧,他們覺得自己靠自己的雙手活著,不依靠父母,自己很獨立堅強。

其實沒關係,到這裡,一切都很正常,你是一個不依靠父母的完全靠自己在另外城市生活的孝順又獨立的孩子。

然而接下來,你會發現,他們之中有的人,堅強過了頭。或者說,他們已經不自覺的把這種堅強和獨立,放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以至於為了獨立而迷失了自我。

他們辛辛苦苦的自己攢錢,拒絕家裡的一切資助,就算遇到好股票也沒有資本去投資,遇到了房價暴漲的年代,他們也只能說自己首付不夠,然後收心繼續工作,爭取儘快的攢錢攢夠首付。然而現實是物價飛漲,自己每年辛辛苦苦加班也攢不下幾萬,未來遙遙無期。更主要的是,他們也沒有在實踐中學到任何理財知識。不了解股票,不了解房市,更不想也不去嘗試。

他們不敢談戀愛,他們想讓自己完全獨立,他們想努力工作攢夠了錢再去考慮愛情,而現實往往是他們因為缺乏戀愛經驗,在社會生活里也沒有鍛煉到情商和如何對異性更有效率的溝通。

他們在工作里,非常內向。想完全依靠自己。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瞧不起自己周圍的人,也不喜歡團隊工作,更不喜歡別人來做自己不會的東西。他們希望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能力,盡自己的能力把項目做好就行了。至於和別人溝通,怎麼能把項目做的更好,他們不在乎。

你周圍一定有這樣的人。

人啊,最可怕的就是在你思維還不夠成熟,對這個世界認知還不夠的時候,把自己所謂的獨立當成是最好的堅持。而且越堅持,發現自己錯過的越多。

分不清該在什麼時候獨立,會讓你錯失越來越多的協同溢價和成長的機會。

你不知道你所謂的堅強,所謂的獨立,只是你在工作中你和你領導的雙輸:你接觸不到其他人的想法和整個行業鏈條的思路。你的老闆也得不到一個高效率的結果。

你不知道你所謂的脫離家庭的獨立,是你家庭和你自我的雙輸。表面看上去,在父母和其他人溝通的嘴裡,你是一個不依靠家庭獨自打拚的孩子。但你在這其中走的彎路,那些本可以讓父母幫助你校正的彎路,都是你的機會成本。但是你的年輕時光也就那麼幾年。

你不懂得利用家庭的人脈和積累去磨練自我的能力,你不懂得盡量少走彎路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去發揮,你只為了所謂的面子,所謂的虛榮心和自我那些不成熟的堅持的所謂獨立,不聽窗外事,徹底的把自己和家庭分割開來。

何其悲哀。

有些人到了三十歲,還不能夠理解。一個人能成多大事情,在你年輕時候就已經大部分決定了。

什麼叫認知提升,這才叫認知提升。所謂的時間管理和情商培訓太虛了。你能在你人生的初期認識到我上面說的和下面說的,相信我,未來五年你會少走很多彎路,你也會看透徹很多底層的邏輯了

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在工作中和發展中,盡到自己所能,那你永遠都只是一個打工者。

想做成什麼事,那就去找對應的人一起來做,大家一起承擔風險的問題,把事情做大,你會發現,這樣更有效率,這樣帶給你的溢價更多,並且這樣更持久,這才是企業家和做大事的思維。

同樣,在家庭中,當你的能力已經超過了你的父母,那你就應該利用家裡的關係,利用家裡的資本,因為這時候,這些資本在你的手裡,比在你父親手裡所發揮的溢價更大。

當你會做一種非常好吃的面的時候,你起早貪黑開店,每年是可以賺很多錢,然而這永遠都沒有你去做規模,找更多的人來做更有效率。

當你調研過市場,發現在當地吃面的話附帶小菜會好吃,並且更受歡迎的時候,你雖然不會做,但你必須去找一個很會做的人一起,把事情做大。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享受到資本帶來的溢價(一碗面20小菜10元,但你和你的合伙人是82開),你會享受到成本帶來的溢價(類似洗碗,店面租金,服務員,甚至一些原料的批發會讓你降低更多的成本,反正小菜的碗也是要洗的,平時洗一個面碗成本是5毛,而多加一個碗可能也就是2毛,其他同理),你更會享受到認知能力的溢價(你會懂得如何去經營菜,如何去做搭配,甚至學會如何做菜)。

久而久之,你會拓展飲料,你會拓展烤串,你會拓展一切,你覺得可以實現的東西。然後企業就出現了。

如果你一輩子只堅持你那點所謂的獨立,沒錯,你會打工活的不錯,但是你永遠無法更近一步,或者說,就算你不自己干,你升職加薪的難度也比另外一種人更難,而且更痛苦。

而大部分人,現在就處在這種痛苦中還不知道問題所在。

千萬千萬別在你對世界還不夠認識深刻的時候,去把你那種所謂的獨立和自主堅持到死,這不是獨立,這叫和自己過不去。

這並不是讓你變得勢力,這是讓你去更深刻的了解這個社會。

你越早的明白這一點,你才會越早的擺脫自己給自己架上的道德綁架和心理束縛,你才會有機會去看到更多你沒見過的東西,讓你思維更加開闊。

小到家庭發展,中到個人成長和團隊協作能力和升職加薪,大到你個人理想的實現,這一切,你都會比那些所謂的堅持的人,變得更快,也更有效率。

這種溢價,有時候甚至都不是線性疊加的,而是指數差距啊!!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你到底要不要啃老?

在我來看,當你的能力不如父母的時候,這時候你和家裡要的錢,才是啃老。是我所排斥的。

而當你的能力已經超過你的父母時,資本在你的手裡的效率已經大於父母的效率,這時候你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這世界上,永遠都是家族傳承,真正優秀的家庭從來都是資本,資源和政治全部傳承,他們絕對不會告訴孩子要去堅持這種所謂的自主。

而中國大部分家庭,其實只有所謂的資本積累。那你要做的,是在你父母的基礎上,考慮怎麼讓他效率更大,怎麼變得更好,而不是考慮從頭起家拋棄你父母的基礎。那你不是自己和世界過不去嗎。

說到買房。如果那個時候你已經認定了房價的問題,那你就應該去把你父母的3%收益的存款拿出來買20%增長的房子。利用家庭的資源讓整體資源回報最大化,這是企業家的思路。

而吭哧吭哧堅持自我攢錢,說不定到最後,你家給你的補貼要更多,而你自己也會更辛苦。其實到頭來,還是一個雙輸。

這十年,確實房子綁定了太多利害關係,綁定了高速回報,綁定了家庭婚姻戀愛,也綁定了安居樂業。但未來十年,20%收益的日子絕不會再有了。

普羅大眾,基本是看不到所謂資源啃老和政治啃老這些東西的,對他們來說,能夠更有效的利用資本,就已經算是非常好的決策了。

於是恍惚間,我又想到了我曾經的一個屬下。

他得了大病,但是瞞著父母,為了所謂的堅持獨立,自己去北京的大醫院花了三萬多治好了。後來他父母知道了,大罵了他一頓:「你傻嗎?你不知道我在北京有醫生同學嗎?」,因為最後發現給他主治的醫師其實就是他父母同學的同學。而且他父親本來也有類似的病,其實早和家裡說,能有更多的病原參照,根本不至於這麼痛苦。

我又想到了曾經的一個朋友。

她父母一直給她說:「你如果定在哪個城市,儘快和爸爸媽媽說,這幾年房價從我們角度來看是非常看好的,我們的錢現在投資回報遠遠不如房價,所以確定好了我們儘快幫你買房。」

後來這個丫頭想留上海,但是一直沒和父母說,怕父母承擔不起上海房價,她父母每次打電話來問,她都支支吾吾。直到有一天她和爸爸媽媽痛哭:我想留上海,但是我不想讓你們付,我要自己攢。

這也就是女孩子。這要是男孩子,我覺得他父母肯定一耳光就過去了。你所謂的「照顧父母和內心戲」其實最後傷害了你們雙方。

你連投資眼光和判定的能力都沒有,父母已經告訴你清清楚楚,有問題要溝通,要隨時聊,你卻為了你所謂的堅持和擔憂而一直不說,結果最後就是你的父母錯過了自己最好的判定,你們家庭整體的投資回報率走低。而下一次你父母判定好,又是什麼時候呢?你什麼時候,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呢?

你必須清楚,有事情一定要溝通,解決。而不是自己偷偷去解決。這樣給你帶來的後果,往往只有面子上所謂的獨立,而實質上,確實可怕的雙輸。

別總是把獨立的概念延展的太多。真說起來,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上層的那些資源,至少都是三代累積起的。而父母在當代能留給你一部分政治資源,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而大部分家庭只能留下資本資源。

你要做的更好,而不是從頭出發。那不叫獨立,那叫看不透社會的本質。

首發於我的公眾號「驚雲小屋」,我在公眾號里寫了一篇關於職業選擇和在階級固化的年代如何坦然不焦慮的終極邏輯,關注公眾號後回復5 就能收到。相信我,你看完之後,會去看公眾號里其他文章的。


推薦閱讀:

剛剛,中國狠抽了華爾街一記耳光!美國或心如刀絞...
探秘家族辦公室 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數據處理-signlog
【債券日評】20170502 如何理解公開市場操作
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下「投資機構」的判定

TAG:知乎 | 生活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