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對社會身份的追求孜孜不倦

古往今來,有人詠蓮、詠菊、詠陋室,幾乎人人都有一顆心向田園的歸隱之心,各種歸隱山林與田園的生活態度受到追捧,淡泊名利的字畫掛滿各種商人政客們奢華的辦公間。

可為什麼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還是對現世的名利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呢。

今天的討論,回歸到人的本性上。

人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最大特點便是「社會性」,除了極少數的人可以做到與世隔絕,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要在社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有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這些外部環境對我們產生各種影響——平步青雲時,處處笑臉相迎,虎落平陽時,便是門可羅雀。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個潛藏心中的「自我」,它有時膨脹有時萎靡,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忐忑難寧,這便形成了對我們在這個社會中所處身份的焦慮。

我們對身份的追逐,主要有源於以下兩個生而為人的本性。

(1)追逐愛與關注

追逐「愛」是一種本能。

孩童時代,我們尖叫哭泣,為的是獲得父母的關注與寵愛,那時稚弱可愛的我們的確是周圍人關注的中心,無論做了什麼,大人們總是微笑著為孩子的每一步成長歡呼。幾乎每一本心理學的書中都在強調「愛」的重要性,沒有得到良好的正常的愛的童年會對人的成長產生極大的影響,極端的例子比如被嫌棄的松子,一生都因幼時父親的冷漠苦苦掙扎,拼盡生命追尋哪怕一絲的愛意。

步入成人的社會,我們會漸漸發現,這個世界的中心根本不是自己,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0%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除非對他人有利,並不會獲得他人發自內心的關注。

此時,如果無法正確認識到現狀,很容易陷入討好他人以獲得關注的怪圈,因為誤以為那些關注就是「愛」。

(2)不穩定的自我認知

為什麼我們要追逐愛與關注,蘭德在《身份的焦慮》中給出答案:

他人對我們的關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在於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

也就是說,大多數時候,我們很難遊離在自己之外給個人一個理性客觀的評價,於是只能用外部環境對我們的評價來標示自己。特別是現在的社會現狀及輿論導向,呈現一種將社會成就與人的價值劃等號的勢利狀態當我們對自我價值的判斷較為模糊的時候,追逐社會成就便成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

生活的現實使我們對處在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區別對待。當在社會中的身份地位較高時,能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更多可支配的資源自然可以獲得他人的關注,順從,讚美與尊重,即使這種關注對應的並不是這個人本身而是個體背後的身份。

於是金錢、名聲、權利某種意義上成了獲得愛與尊重的表象途徑。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關懷,得到他人的同情,讚美和支持,這就是我們想要從一切行為中得到的價值。

認識到這兩點,我們很難也沒有必要拋去對社會地位的追逐,但至少在因為名利的索取不利而焦躁難安的時候,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為什麼對會如此。

也許內心深處,我們都是沒長大的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大房子、大豪車,而是愛、是陪伴、是關注、是讚許。

僅此而已。

(第7天--170913)

關於空想家的100天:

克服三十不立的焦慮感,從堅持一件小事做起

推薦閱讀:

中產階級焦慮:一次集體意淫,卻不失為一門好生意
與藥物治療焦慮症不同效果的心理療法無副作用
信息過載
再見吧,焦慮君!我們不要再互相傷害了

TAG:身份 | 焦虑 | 自我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