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網紅、分類器、我們更遠了還是更近了

最近看了中國有嘻哈,挺驚喜的,為別人感到欣慰之餘,也感覺到目前正在發生的變化,值得一談。

怎麼說呢,其實很多問題都能從信息傳播或信息不對稱的角度來看,比如娛樂、媒體相關的行業,也就是普通大眾平時消遣時間比較多的領域。傳統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挖掘新人然後訓練和包裝,然後通過媒體散布消息,還有各種活動策劃安排等,這一整套已經運行了幾十年,不比多說。值得一說的是這幾年互聯網帶來的變化。

其實互聯網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互聯網每一次進步,都會導致在某一個領域的顛覆。

文字傳播層面:傳統的媒體都是由公司和機構控制的,如果想出版,就需要編輯審核和出版社出資。後來有了博客和微博這種東西,還有後來的知乎,每個人都可以不經審核免費發布內容,導致的結果是,很多原來的業餘作者或者比較有見識或者會寫作的普通人都成了網紅,而且他們的內容也逐漸成為了主流,佔據了我們主要的閱讀時間。作家這個群體在互聯網出現後基本上就消失了,只剩下了一個頭銜。

後來,互聯網有了圖片傳播能力,然後又有了視頻能力,這兩種技術帶來的改變更為顛覆,結果就是,出現了無數的網紅,最初的網紅都是旅行自拍等,那時候規模和影響力並不大,後來短視頻和直播帶來了全民參與的內容生產和消費,各式各樣的視頻節目出現,各種網紅出現,越來越佔據我們的時間,原來的電視劇電影等依託傳統媒體的形式就開始衰弱了,有一些存活下來的也開始適應網路的形式,像現在出現了一些所謂的網劇和中國有嘻哈這樣的網路綜藝,只在網路上播放的,其實他們和個人內容生產者的區別,主要是在人員規模上,而一些個人內容生產者也開始在往專業化發展。

信息不對稱減少,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一個事情在幾分鐘的時間就能傳遍數億人,只要足夠特別,一個人也能在很短時間內就讓數億人記住,這樣帶來的變化也有很多層面,比如可以讓原本很有優勢的繼續擴大自己的優勢,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像爆款商品一樣,因為優秀的特質在傳播越廣的情況下,也更有可能被接受。另一方面,長尾的部分也在不斷增加,最終雖然長尾的頭部,風口浪尖上總有幾個人特別顯眼,但是長尾加起來的規模可能幾萬倍於他們。

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提到,現代社會越來越向長尾分布發展,而不是正態分布,這就意味著,在幾乎所有方面,「中產階層」會消失,也就是會留下特別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剩餘的90%人都很平庸。當然了,隨著社會發展,長尾頂端的這一小部分人可能也會越來越少,也許人工智慧會代替這個位置,我們人類都會淪為漫長的尾部,這是後話。

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更容易,還導致一個結果,就是我們遺忘的更快了,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網路上新聞更新的很快,還有流行語也更新的很快,而且似乎越來越快,可能一個新聞過不了一星期就沒人關心了,感覺好像是很多年前的,時間感也變了,流行語的存活時間最多也就幾個月。我分析原因是因為,我們人類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短時間內接受大量信息,超出了存儲能力,有些信息就會被刪除,有點像智能手機殺後台,有些內存小的機子只能不斷的殺後台,比如打開應用多了,再次打開前面的應用就需要重新載入,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不能升級的手機,信息越來越多就像APP越來越複雜。

除了信息傳播的技術,還有信息篩選的技術,這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和變革,比如搜索引擎就是一個巨大的分類器,還有購物和瀏覽微博時的信息篩選推薦機制,還有我們購物時的評論,瀏覽微博時的轉發和點贊,這些都是一種分類器。最終的結果是,可以讓更有優勢的信息傳播到更多人眼裡,比如一個喜歡有趣圖片的人,可以一直接收到這種內容,如果一個搞笑的圖片能夠傳播到幾億人,其實是增加了幾億人的快樂,如果我們把快樂當做一種生活質量的標準,那麼互聯網可以讓每個人有更多機會接收到自己喜歡的信息,實際上是提高了生活質量,儘管它很難被計入GDP。分類器可以讓人找到自己更需要的信息,它和信息生產一樣重要,比如你臨時需要一個知識,你可以立刻搜索到,就幫你解決了問題,這樣實際上提高了社會的效率。

不過,分類器也有「陰暗面」,就是它會傾向於讓你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說,一個人在知乎只關注了情感方面的話題,結果就是,他的時間線上可能都是情感方面的信息,因為沒有公共的時間軸,他可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某個科技方面又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反之也是,一個只關注自己技術領域的人,可能也對社會流行缺乏了解。比如我幾乎從來不看國內的綜藝和電視劇等,結果就是很多明星我都不認識,我不玩遊戲,結果就是過節的時候,看著一群小朋友組團遊戲,我自己就有點失意。但是這也很難說就是一種陰暗面,因為我平時喜歡看的東西,他們也是完全不懂。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有一小群風口浪尖上的明星還在活躍,只是一種迴光返照。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雖然他們的影響力貌似很大,但其實整個娛樂市場變大了,他們占的比例相對來說變小了,比如說,你原來一年才看兩個電視劇,現在一年20個以上,另外還有無數的短視頻和微博等,就像我大部分時間都在B站看視頻,而大部分視頻都是普通用戶產生的。原來你可能只認識十幾個明星,現在你還是認識十幾個,但是你認識的網紅可能上百個,也就是明星的價值和影響力被稀釋了。

另一種解釋是,很多人的觀念和習慣還沒有改變過來。拿自己舉例,比如我十幾歲的時候是看紙質雜誌的,後來網路內容多了之後就只看屏幕了,以至於後來,反而不習慣看紙質書了。還有自從網路上開始有視頻之後,就不看電視了。還有自從智能手機開始發展後,我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用PC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不用PC工作的人,直接繞過了PC,所有事情都用智能手機。自從淘寶出現後,基本上所有東西都網購了。但是我觀察像我們父母一代,他們的習慣很多就沒改變,我教我媽用智能手機就用了很多時間,這期間我感覺到我們年輕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也是有一個逐漸學習和習慣的過程,只不過我們接受新生事物更容易。

所以我覺得很多人也許只是隨大流而已,身邊人看什麼節目,自己就看什麼,然後很多傳統的傳播方式仍然對他們有效,他們還沒有形成在互聯網上的主動性習慣。我有一個發現就是,一個人有用搜索引擎的習慣,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很久才形成的。還有像現在為什麼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多的,都是用明星和廣告最多的,也是線下開店最多的,如果你讀過一些互聯網方面的書籍,然後又有自己的思考,你會發現這一切都不太正常,因為不符合趨勢,如果按照科技趨勢,應該是小米這樣的公司應該大行其道。和前面的例子一樣,其實這還是人心的問題,信息不對稱到現在仍然只是一個理想,雖然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是傳統的商業模式仍然有效,因為人的認知習慣,人的環境都是很難改變的。比如廣告,其實並不只是一個信息傳播,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賦予,如果一個公司請很多明星,那麼明星的價值也會傳遞到產品上,但是最終,能夠起作用還是因為,有很多人的價值判斷標準就是這樣的,這是市場、文化、人性的共同作用。

從另一方面考慮,過去的情況是,所有的公司,無論娛樂方面,還是商品,都只是傳統的傳播和銷售模式,現在呢,網紅,電商,都在快速的崛起和爆發,增長率幾乎每年都翻倍,雖然絕對比例還有沒有碾壓傳統勢力,但是是一種生長的態勢,而原來的那些,是已經死去的樹木,雖然很粗壯,但正在慢慢的腐爛。所以說,為什麼社會變革需要死人,為什麼說是壞人變老了,因為人,才是最大的瓶頸,人往往是不可改變的,就像樹木一旦長成就定型了,如果一個老年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他可能買不了東西,坐不上車,如果他不能學會,這個社會不會退步來適應他,而只能等他死去,「死亡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同樣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也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不斷的死掉。

說回來,互聯網讓我們更近了還是更遠了呢。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表情包,還有很多流行語,流行句式,臨時想一個,比如「不存在的」。前面只是分析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改變的這麼快,那麼容易忘記。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越來越趨同了,因為現在很多人說話的時候都用一樣的句式,一樣的表情包,還有很多新聞也貌似瞬間所有人都知道了,按照未來簡史裡面的說法,就像是一種迷因的傳播,我們都是迷因的載體,或者就像是被某種信息感染了一樣。互聯網就像是把所有人用管道連接起來,病毒也可以很容易通過這些管道控制所有人,傳播的範圍更廣,更快速,從技術上,我們是可以很容易成為相同的人。但是因為分類器的存在,我們又有選擇的自由,可以只接觸自己喜歡的東西。根據我的觀察,現在兩種情況同時存在,一部分信息有能力滲透到幾乎所有管道,而有些信息卻只能待在某些特殊的領域。

總體來說,通過觀察認識的人和不認識的人,我覺得每個人的差異性還是增加了,甚至我現在都感覺和自己從小一塊長大的哥們很難愉快的聊天了,因為關注的事情差異越來越遠,還有像嘻哈這樣的節目,也能感覺到現在每個人的個性都很不同,而且這樣一個群體的存在,在主流社會幾乎很少能接觸到。表情包只是從表象上相同,但背後的內容卻很不同,它更像一種反映情緒的新式語言,一種表情的抽象,而人類的情緒本來就很簡單,我們可能談論完全不同的話題。而流行語可能反映了一種身份認同的需求,尋求認同是人的本性,當我們在用流行語的時候,其實隱含的意思是,我們都了解同一件事,流行語就像是一種暗語,圈定了我們的共同身份,當然,表情包也有相同的作用,都是在一定群體範圍內尋求認同 。

但是另一方面,每一個流行語背後,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特殊的價值觀,其實每一個能夠被當做流行語的事件,都是和社會主流有所差異,或者挑戰了某種社會觀念。流行語也是一種迷因,可以從信息傳播的角度去解釋,如果回到前面的觀點,信息是一種迷因,而迷因也遵從冪律分布規律的話 ,那麼就說明,是有一小部分信息是可以佔據大多數人大腦的,但它們的比例並不高,從每個人存儲的信息來看,佔據大部分的是長尾,那是我們不同的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可能絕大部分人都知道同一件事,但是我們共同知道的事情,只佔我們知道的事情裡面很小的比例。

總體來說的話,就是有一些很合理的,很優勢的,類似於普世價值觀的東西是大部分人都認同的知道的,有一小部分,特別好玩的,能夠跨越不同文化區間的東西,就像一段視頻忽然在互聯網上流傳,不同國家的人也都看過了,還有一些只在國內流行,還有一些只在一個群體內流行,這些流行群體越小的東西,他們單個的數量可能很少,但是加起來的規模確實最大的。在過去的觀點裡,互聯網是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可以讓所有人變得智慧,但真實的情況是,因為人的認知能力限制,認知傾向,環境和機會等原因,信息不對稱不會完全消失,而信息傳遞效率提高,其實也提高了一部分人利用不對稱進行活動的能力,騙子也更容易找到受騙的人,這就像是矛和盾都增強了。當然也有前面提到的人心難以改變的問題,因為只有一部分人適應了新的技術和時代。

經常會感覺到自己的不完美,也感覺到別人的不完美,就像看到朋友喜歡的東西,自己明明知道存在的問題,卻不敢說出來,因為說出來,就很難是朋友了,不知道是因為自己了解的太多,還是別人了解的太少,亦或者相反,而且越來越感覺到朋友的無用,甚至作為分類器的價值都沒有了,因為有那麼多APP,或者很多的網紅,你可以關注他們,但卻沒有什麼「關係」,似乎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就像我寫的這些,也不會有人認真的看完。每天有那麼多新知可以了解,有那麼多好看的劇和節目,總可以填補時間,但卻時常感覺到孤獨,好像所有人都很忙,沒有時間顧及自己,就像是被遺忘的人,這樣的孤獨,也許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感覺特別而已。


推薦閱讀:

TAG:互联网 | 科技 | 社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