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中資投行的崛起:競爭力的質變就發生在這五年
作者:羅飛 編輯:暴劍光
張力最近決定從一家歐洲老牌投行辭職。這位在美國做過1年投資併購服務的ABC(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告訴騰訊財經,這已經是他在公司的第3個年頭,其中過去的2年都在香港工作。現在,他想換一家在港的中資投行。
並非他一個人這樣選擇。在和騰訊財經的交流中,他多次提及儘管離職的時候也收到了一些外資的邀請,但是包括他在內的幾個ABC最後都拒絕了。
他們都想去在港排名靠前的中資投行,包括他在內的兩人就很明確的希望能夠去海通國際或者中銀國際。
海通國際執行董事孫劍峰在中環李寶椿大廈海景會議室回應稱,這並不奇怪,原因很簡單:包括海通國際在內的中資投行在香港紮根數年,崛起的中資機構投資者群體,在港股IPO發行中逐漸成為主力軍,而這恰恰是中資投行的獨特資源,「只要是在香港發行的IPO很難沒有中資投行參與了,尤其是海通國際、中金、中銀國際等靠前的中字頭公司。」
事實確實如此。彭博數據顯示,香港市場2016年全年的IPO承銷金額排名前五席已經完全被中資投行佔領,依次是海通國際、建銀、中銀、招商、交銀,第六名才是高盛,緊接著是摩根士丹利。
作為排名第一的海通國際, 海通國際去年全年共完成了23個IPO項目,融資金額達14億美元, 包括中國郵政儲蓄和浙商銀行等大型項目,遠超其他投行。
作為投行集散地的中環街頭,隨處可聽到普通話,除了外資機構也在加大內地背景人員招聘外,中資自身隊伍也在擴大。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吐槽稱,因為中環地少,交銀國際正在排隊準備新租現在所在樓萬宜大廈的辦公室。
海通國際奮鬥史
「中資投行在香港起來實際上也是最近五年左右的事情。比起2012、2013年,現在中資投行在香港的角色早已不一樣了。」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下午4點在兩個會議的間隙和我們聊起了關於中資投行在港崛起的話題。這也是他在交銀國際香港工作的第五年。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
更早五年,2007年時,洪灝從紐約回到北京的金融機構工作,因負責國際業務,頻繁與外資機構接觸。十年前的中資券商在美資、歐資、日資、港資競爭激烈的香港市場中夾縫生存,僅僅被視為內地券商或銀行的一個區域分支部門,既不怎麼賺錢也不怎麼受重視。
目睹了過去近十年中資投行在港發展歷程的孫劍峰感受更深。他2009年加入了當時剛在港成立了不到兩年的海通證券全資子公司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即海通國際(股票代號:665)的香港控股股東。
「這個時候,海通香港實際上只是國內母公司的分公司。」孫劍峰將海通香港稱之為海通的二次創業。當時的他跟著海通香港負責人林涌(現任海通國際副主席及行政總裁)就在現在李寶椿大廈22層辦公,「當時我們不到50個人,只有一層樓,公司註冊金才5000萬港幣。」
初期,海通香港面臨了各種挑戰。當時的外資行以及本地公司都已經發展數年,在香港資本市場佔據穩固的統治地位。就業務板塊來說,孫劍峰迴憶稱,當時儘管有經紀、投行以及資產管理等業務,但規模很小。需要尋找一個突破口,開拓投行業務。
和所有的中資券商一樣,十年前的香港,作為新來者想要做大經紀業務並不容易,更別說其他投行業務了——關鍵都是,無法短期積累客戶基礎。
孫劍峰迴憶稱,剛成立不久的海通香港得到母公司海通證券的支持,轉介了一些企業,然後海通香港做一些對接,相當於和母公司打配合。不僅僅海通香港如此,包括中銀國際等都曾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與此同時,這些在港中資券商們也得去拓展一些本土化的項目,儘管規模小一些,也能讓香港市場的人知道「我們已在這裡做事情,不管做多少。」
海通國際與外資投行的第一次正面競爭是2009年秋天:參與金風科技衝擊港股IPO項目。這在當時是一個涉及10億多美金的單子。
孫劍峰將這個歸結為海通香港發展歷程中非常重要的時刻。至今回憶起來,他依舊感觸頗深。這就相當於一個從小就開始看姚明在NBA比賽的省籃球隊隊員,忽然有一天也能夠和姚明打比賽了。
這個入場券來之不易。孫劍峰現在都還記得2009年下半年開始,帶著團隊每個星期都要飛回大陸兩次左右,追著當時金風科技管理層談,儘可能挖掘客戶的需求,以期滿足其需求。
再一次,大陸母公司的加持使得海通香港更為順利。實際上,當時金風科技在此之前就已經是國內海通母公司的客戶。再加上海通香港團隊的堅持,最後海通和中金公司和另外一家外資獲得了保薦人的身份。 海通香港最後為金風科技在香港公開發售獲得約41.19倍超額認購。為此,海通香港也獲得了「公開發售之王」稱呼。隨即後來的不少外資的IPO項目,也會將公開發售部分的單子交于海通香港來負責。值得一提的是,海通國際為金風科技找來了基石投資者——在香港市場IPO,這是最為重要的事。
對於海通來說,2009年是一個關鍵年份。完成了金風科技的項目,團隊在思考如何能快速拓展,自身發展是一個途徑,併購也不失為一個「捷徑」,林涌和孫劍峰等創始人帶著海通香港的團隊,開始了對香港老牌券商大福證券的收購行動。海通香港以4.88港元每股、總價18億港元收購了大福60.48%股份,隨後更名為海通國際。
作為香港本土第一陣營的券商,大福證券擁有非常龐大的零售經紀業務客戶群——這是海通香港需要, 這也成為了中資券商首次收購香港本地券商。
2010年完成收購之後,海通國際與原有的大福團隊迅速完成整合,有了超過12萬的龐大客戶基礎,團隊開始集中精力跑投行業務。「投行的客戶對公司業務會有較強的持續性,企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需要,我們和客戶做完IPO項目之後,往往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就可以繼續為企業發展提供併購顧問、股權融資等多元服務」
任何時候,盈利能力都是衡量一家投行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但在一個已經相對飽和的競爭市場,要想快速成長,並非易事。儘管當時海通香港給自己定位為服務中國企業,但當時很多大型的中國企業來港上市都被外資投行或者香港人梁伯韜團隊吸走了,(梁因為多次為中國企業完成港股市場IPO而被稱為紅籌之父)。
孫劍峰將這稱之為,「海通國際質的飛躍」。2010年開始,包括海通國際在內的中資券商,一直都是扮演著「勤奮追趕者」。
7年還未過去,以海通國際、中銀國際為首的中資投行已經在香港佔領了一席地位。所有的港股大標的IPO,甚少不見中資身影的。公開資料顯示,就海通國際而言,從2010年至今,先後參與了90個項目,涉及金額超過52億美元。
為什麼贏
「香港是中資投行的主場。」這是工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的結論。相較於外資投行,在程實看來,中資投行會將香港看得更為重要,或者說,對於中資投行來說,香港的角色要比外資更為有意義,「香港是中資機構包括企業以及投行們的超級鏈接器。」
工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程實
孫劍峰也認可這個觀點。和外資企業把香港作為「社區」市場的概念看來,中國企業不管走出去或融資還是赴港上市,香港都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中心。
「中國經濟騰飛才是在港中企企業崛起的關鍵因素。」這是所有人給出的統一答案,近來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來,其中包括赴港上市。據湯森路透數據顯示,2016年時香港是全球最大的IPO市場,內地企業IPO比例高達80%。
隨著中國經濟在過去的這些年的崛起,包括中資投行在內的在港中國公司都受惠於此。在程實看來,越來越的中國企業在經濟突飛猛進的幾年中已經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進而這些企業就有了走出來的需求,其中包括全球資產配置以及赴港上市等。這些需求就是在港中資投行主要的服務內容。
更為重要的是,中資投行確實有能力吃下這些中資企業走出去的單子。作為工商銀行系統內部培養的管理層,程實曾經在基層做過分行行長。他對此有著更深的體會。
相較於外資投行,程實覺得,包括工商國際在內,中資投行對於中國不僅有宏觀的認識,還有微觀的認識——這是中資投行能夠更好服務中國企業的核心,也就是更能夠了解客戶的需求。
就中資投行自身而言,其業務的技術層面也在提升。程實以及孫劍峰都認為,過去這些年中資投行業務能力都在提升,不過與已經的外資還有些差距。
最為重要的是,正如程實所言,過去這些年,中資投行的綜合服務能力尤其突出,甚至都超過了在港的外資企業。在港股市場上,主要都是機構投資者。因此,投行圈內,若是能夠為客戶找來基石投資者,那拿下發行客戶基本沒有什麼阻力。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後,內地財富迅速積累,基石投資者越來越多集中於內地的資金——這也是海通以及中銀國際等中資投行熟悉的圈。
與此同時,中資投行能夠提供的服務越來越豐富以及專業也成為了其優勢。孫劍峰所在海通國際,為了能夠為提供更多綜合服務,除了原有的IPO、債券發行、經紀以及資產管理業務外,也設立了併購、固定收益/外匯及商品,以及股票衍生產品等其他投行服務和產品,這些綜合服務涉及面非常廣,包括融資需求、研究能力、銷售能力等方面,甚至還有可能涉及到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超級鏈接人的角色」。
一位中資投行的高管提及,其所在的機構接觸的一個全球性著名的案子。在與全球各大外資競爭的時候,客戶最後選擇了中資背景的投行,除了對業務認可外,其毫不掩飾是因為中國經濟崛起後的政府關係。客戶未來要與中方合作,需要政府的加持,甚至可能最後的簽訂儀式都會有雙方的國家領導人參與——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投行業務了,而是一個整體的考核。
一個有意思的觀察是,程實覺得現在在港中資投行越來越多70後的管理層出現——相較於以前早些年在港中資管理層,現在的大多數都是接受了完整的西方經濟學洗禮,熟悉香港市場的遊戲規則,與此同時,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都曾經在大陸的金融機構深耕過。因此,程實們能夠在熟悉的香港金融市場融入中國背景的思考,以更好服務客戶。
孫劍峰則認為,年齡和是否受過西方教育洗禮不是絕對因素,他更認可「時勢造英雄」,在蓬勃的經濟環境和崛起的中國經濟面前,「英雄」更有用武之地。
無論如何,不管在港中資投行的管理層能力提升還是公司自身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業務,洪灝覺得現在在港中資投行的能力並不比外資差了,甚至他都覺得外資行對於中國太不了解了,「我已經好幾年不看外資行關於中國市場的研究報告了。」
在程實看來,中資投行能夠在港速度崛起,也是一個時間窗口的機遇。金融危機後,歐美的外資都在做調整。作為大本營的美國市場才是他們堅守的地方,因此整體大環境不好的時候,作為輔助市場的香港,將成為外資行首要調整的區域,「這些年,外資行都在做一些內縮。」
同時呢,近年來,外資對於中國市場的熱情有所變化。作為一個歷經了這麼多年成長的成熟外資行,面對不太確定的市場時,他們會理性的選擇謹慎,保持觀望。
程實覺得,這個留個在港中資投行成長的窗口已經不多了,「也就是5年。」若是外資行一旦對於中國乃至亞洲市場的熱情復燃,他們一定還是會大規模「殺回來的」。
外資投行的退守與蓄力
外資們現在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一位歐資的投行管理層就吐槽稱,他們已經在中環紮根30年了,近年來,每年的業績增長率逐年下滑。面對高昂的中環租金,他們也覺得有點吃不消。
這種吃不消的現象早在幾年前就凸顯了。公開資料顯示,去年香港就已經成為外資投行裁員的重災區。不完全統計,去年香港外資行共裁員超300人,其中就包括了摩根士丹利、派傑亞洲、野村、德銀、大和以及美銀美林等。實際上,有些外資投行避免因集中裁員引發市場猜測,去年開始一直在逐漸縮編,緩慢地進行裁員。
最為直觀的就是外資行的中環位置逐漸被中資投行取代。據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2016年包括中資投行在內的中資公司創紀錄地佔到香港中環辦公樓租用空間的43%——這是5年前的兩倍。
程實覺得這都是暫時的,實際上外資並沒有真正離開。現在只是階段性的重心轉移,這是因為外資行在香港的業務,隨著全球經濟的放緩有一些部門暫時沒有那麼重要就會被砍掉——因為外資的成本一直都比中資的昂貴。
未來,全球經濟在慢慢走出危機了,程實覺得整個金融行業將開始復甦。這些暫時搬離的外資再次席捲而來,甚至會對亞洲區域進行擴展,對於在港中資會有非常大的挑戰:競爭加劇。
相當於一個剛成年的在港中資投行,要面對一個身經百戰的外資投行:廝殺一定會來。
作為目前在港中資投行的佼佼者,海通國際的孫劍峰認為競爭肯定會有,但並不擔心。他的對策是:錯位競爭。具體而言,孫認為找對自己優勢,鎖定自己擅長的領域,並且看到市場的新機會腳步不要停頓,就可以保持自身的增長,「畢竟市場這麼大,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就他所在的海通國際來說, 今年已在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在此之前,他們宣布向客戶提供全新程式交易服務系統,是首家自行開發搭建電子交易平台的中資投行。
與此同時,包括海通國際工銀國際等都在加大國際市場布局。除了在新加坡、東京、紐約和倫敦設有業務網點,海通國際試水了新興市場,收購海通印度業務,希望帶來協同效應。目前他們專註在印度股票研究產品及投行業務,上半年參與了印度私募基金收購印度保險公司的併購項目,也參與了印度中央證券託管服務有限公司的IPO, 是印度資本市場10年來認購覆蓋倍數最高的項目,股票6月30日將於印度掛牌上市。
幾乎所有在中環遇見的投行人士都會押寶中資的發展:中國經濟相較於歐美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是要好很多的——抓住服務中國人或中國企業,都不會活得太差。
這些人在為自己規劃未來時,總也是首選和中國有關的部分,尤其是選擇進入中資機構。現在準備跳槽加入中資投行的張力也多次強調自己暫時不會考慮外資投行了。
推薦閱讀:
※投資需要什麼樣的能力
※2017.02.14 劉主席到底想說什麼?
※投資中的心理學(芒格筆記+雜談 丁敏 v2017.5.21)
※2017.02.07 萬科和寶能的訴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