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周記(一)
到美國一周了,發現有許多與國內不一樣的地方。
以人為本
在國內,「以人為本」更確切的理解是「人命關天」,只要不出人命,一切都好說,而許多人仍停留在以健康換經濟的時期。而在美國,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前兩天一位老師開車的時候說,在美國開車,撞什麼也不要撞到人,那就是天文數字。一位朋友到了醫院縫了三針,1萬刀的賬單。
在路上騎車,自行車有專門的車道,有在兩邊,在有些就在大馬路中間,寬闊平坦的公路上,可以自由馳騁,遇到車的時候,車主經常會有一個很經典的手勢——招手,讓你先過。在這裡,騎車不是窮B的象徵,也沒有車主會對騎車的人弄吼,「還要不要命了?!」
只見到一個白人婦女對著車主吼「Cross What!」
人都很愛運動,可以看到很多跑步、騎車的人,男女老少,男孩、女孩都有,全副武裝,快速地騎在路上,雖然四肢短小的他們已經盡了全力,但還是輕易地被我趕超。
在這裡,因為醫院的費用貴,大家都很珍愛健康,不敢生病。所以我騎車也會戴頭盔,習慣往往是一下子就可以養成的。
保險
人們安居樂業,前提是社會保障的完善,每個人都需要購買保險,醫療保險、有車的話要購買車險,我來這裡買了一年最低的醫療保險,也花了750美金。
人是最貴重的,因為有保險來支付這些接近於天文數字的開支。
信用體系
以前不明白,國內支付寶、微信支付如此新奇,哪些便民的東西,這裡居然沒有。
後來發現,這裡極少使用現金,一張信用卡就可以走遍天下,而且有你的信用記錄,可積分可返現,支付寶在這裡也就雞肋了。
城裡人與鄉下人
這裡與國內相反,有錢人住在鄉下,住house,只有窮人才住在市中心,住apartment,我們可以理解為別墅與公寓的區別,租金不同的地區不一樣,普遍也要700刀每月。人們居住在郊區同樣方便,當然前提是有車,美國人從10幾歲就開始開車,一輩子都是在車上度過,而公共交通卻顯得不方便,發車時間一般15分鐘一趟,等得很不耐煩,就是地鐵也是如此,在廣州那麼頻繁的地鐵是沒有的,地鐵髒亂差、很舊,還會追尾,每次坐要2美金左右,不論長短,非常不便,經常去一個地方,自己踩自行車也比公共交通來得快。所以google地圖經常會建議長路線,因為有些等的時間非常長。
坐公交車有許多地方不停,需要提前告訴司機或者按按鈕,每個站之間很短,而且巴士的招牌經常很不起眼,很小,很容易漏,我前幾天出行,走過了也不知道那是巴士站,問了人才知道。
到處的天都很藍,空氣非常清新,我前天還在白天看到了流星。
如果中國人也可以在農村同樣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賺到錢,生活也像他們那樣道路方便,那我想我也會選擇生活在郊區的。
做飯洗衣
許多人喜歡到倉儲式超市,如costoco或者BJ』s去買東西,。就像是一個倉庫,你直接到裡面提貨,一次買上半個月、一個月的東西,採購的方式非常粗獷,都是超大號的,舉個例子,可樂一般是36缸一箱的。這樣住在郊區的人也就不用經常去購物。
不知為何,這裡的人洗衣服都喜歡到洗衣房,可能是需要一併烘乾,每次洗衣都要七八個quarter,也就是2美金。這裡的青菜因為是有機的,貴一些,而肉就便宜很多,一大盒肉,夠我吃上三四天,只要2-5美金。
購物
前天是這裡的勞動節,買東西都有很大的折扣,如果去outlets會有更大的折扣,另一些大型的商場如Macy』s, TjMax有卡可以折上折。
運動品牌是最普遍,也是比較便宜的衣服,其他本土的牌子,如NB,Levis, CK,tommy,clarks, timberland都要比國內便宜一半。但往往摺合成人民幣還是貴。去到那裡會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比國內便宜的大牌很多,學到的一點是,還是以按需購買。
午睡
美國人不午休,朝九晚五地上班,你要是想去管理部門辦事,經常約到1點多,這也可能就是很多人喜歡喝咖啡的原因,來了這裡一個星期,每天由於時差的關係,每天3點左右都會起來一次,剛開始的時候睡不著。現在好些了,也很快習慣了不午休的節奏。晚上睡眠質量也好。
治安
雖然這個區是治安很好的一個地方,晚上也不敢出去。同學住在這裡半年的說,有時出門會遇到乞討的人,這裡不敢不給,其實也就是變相地搶劫,每個地區不一樣,多黑人的地方,治安會差很多。並不是說歧視,確實存在這個現象,而在地鐵上,黑人也顯得更為狂放,聽一些很吵的音樂,逗左右的小孩子。但是在一個現代社會,經過社會的多方博弈,大家也包容他們。現在晚上都在家,夜生活極為匱乏。
美國的學校
今天是美國中小學開學的時間,我到裡面去看了一下。這裡每個教室會人老師的辦公桌,電腦、洗手池、做手工的東西,學生的課桌並不面對黑板,更像為大家一起討論而準備,主要目的是學習知識,而相比之下,課室更像是老師在教學生如何考試,隨時準備讓學生做題。
不要盲從
歐美人高、腿長,所以穿起牛仔褲來顯得好看,而亞洲女性一般不那麼高,其實並不是太適合穿那麼衣服,讓我覺得現在的世界潮流,就是為了歐美人而制定的。
由於歐美人喜歡喝咖啡,到處都可以看到星巴克,只是一個坐下來喝咖啡,工作的地方,一杯咖啡的價錢在這裡也很親民,而在國內就成了小資在那裡休閑的地方,活生生變成了奶茶店。
哈佛大學
波士頓是美國的文化中心,有哈佛、MIT、波士頓大學等很多很好的大學,有悠久的歷史,而哈佛大學更像是集眾人之力捐出來的。哈佛其實並非創立者的名字,只是因為有個叫哈佛的牧師把自己的遺產與全部圖書(不過也就幾百本),所以學校的名字才叫哈佛。
哈佛的塑像據說也不是他本人,因為一場火,把他的圖像燒沒了,雕塑家只好從一個班上挑了一個五官端正的學生,當成是哈佛,而據說摸了哈佛雕像鞋子的人,即使他本人上不上哈佛,他的後代也肯定可以上哈佛。所以哈佛的雕像的鞋子被摸得鋥亮。
哈佛大學最大的懷德納圖書館就是由私人捐建的,懷德納畢業於哈佛大學,從小愛讀書,家境富裕,足夠支持他的愛好,收集了許多善本、孤本,當他去英國收集了圖書,回來的時候坐上了那艘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作為貴賓,他們坐上了救生船,但懷德納發現他此行收集的一本培根的詩集落在船上,執意回去找,結果再也沒有回來。
為了紀念她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兒子,老懷德納夫人捐建了這個圖書館,但提出了四個要求:第一,圖書館保留小懷德納的私人書房,裡面是他最喜歡的圖書,第二,圖書館不可拆一磚一瓦。隨著圖書越來越多,已經放不下,而又不能加蓋,哈佛人反其道而行之,想出了一個絕好的主意-:往下挖,現在已經是地上4層,地下6層,這讓我想到了中山醫的圖書館,也是一個抗戰時留下的建築,前面看上去很矮,後面卻有七八層。第三,哈佛畢業生需完全100米的游泳測試,可能是對兒子溺亡的補償,這讓我想到中山大學也有一個類似的規定,其實我想,不僅這個,中國的大學也有許多模式是與國外類似的。中國的官員也是到歐美考察過的,依葫蘆畫瓢給中國移植了許多歐美大學的模式。第四,樓內免費供應冰淇淋,雖然不太確定,但懷德納圖書館經常半夜還是燈火通明,有本書就叫《哈佛凌晨4點半》,其實哈佛的學生是相當努力的。
哈佛校園裡,我看到許多人帶著電腦在校園裡隨處找個地方,討論,學習,而正是由於哈佛沒有違背捐建者的約定,才會有後面越來越多人去捐獻。
捐書,在哈佛,美國被認為很神聖,在美國,書是很貴的,至少是國內的十倍,隨處可見美國人對知識,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而我在國內也到杭州
的書閣去看過,心想,如果中國人能有這種捐出一個大學的,當然也有,比如汕頭大學,只是更多的還是靠的上頭支持,清北無不如此。推薦閱讀:
※美劇番外:加州搞獨立、伯克利打砸燒、聖地亞哥請達賴 || 加州最近發生了些什麼?
※聽說南加州大學學費都超過哈佛了,為什麼還那麼多中國學生申請?
※半個世紀之後,第一位踏上波士頓馬拉松賽道的女性再次完賽
※停滯的中國城
※聽力爆炸難,上海考場又崩潰,6.25托福考情回顧
TAG:留学美国 | 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 | 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