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會癌變?教你怎麼對付它
內容提要:
1. 什麼是胃息肉?為什麼會長出胃息肉?
2. 胃息肉會讓我不舒服嗎?會惡變嗎?
3. 發現了胃息肉應該怎麼辦?需要切掉嗎?
4. 切除胃息肉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切除之後,還需要複查嗎?
你做過胃鏡嗎?
甭管是因為胃不舒服做胃鏡,還是胃癌篩查時的胃鏡檢查,有很大的可能會同時發現胃息肉。數據表明,接受胃鏡檢查的人群里,有 6% 都存在胃息肉。
那你知道胃息肉到底是怎麼回事嗎?發現之後醫生有沒有告訴你,這個息肉為什麼要切除?這個息肉為什麼不用切除?或者切除之後還要注意什麼嗎?如果醫生已經說過了,那就不用往下看了。
如果並沒有,那請坐好,我們開始上課。
息肉其實是個形態學名字,只要是黏膜隆起向腔內生長的隆起,都叫息肉。所以你可能還聽到過膽囊息肉、結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
想了解膽囊息肉、結腸息肉更多些,可以留言回復,也許以後的課程會講到。
所以,只要胃黏膜向胃腔生長的突出,都叫做胃息肉。當然,醫生診斷胃息肉應該要求更高。這個突出要求起源於表淺的黏膜層,而不是更深處的肌肉,而且突出要比較明顯(起碼高出 0.25cm),那種軟趴趴的稍微比正常黏膜高點兒的病變,不能稱之為胃息肉。
胃息肉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截然不同的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胃腺瘤等,還有少見的胃類癌。有時由於醫生診斷誤差,胃平滑肌瘤、胃間質瘤也會被誤認為胃息肉。
不管是哪種息肉,都很少引起胃部癥狀,而是胃鏡檢查時順便發現的。不要把胃息肉當成癥狀的來源。
那麼胃息肉是怎麼來的呢?會惡變嗎?需要手術切除嗎?切完之後還需要怎麼處理呢?需要複查嗎……
這些問題其實都跟息肉到底是哪種類型有關係,不如我們就乾脆分開介紹吧。
增生性息肉又稱之為炎性息肉,是最常見的胃息肉類型。
增生性息肉通常發生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慢性胃黏膜炎症的基礎上,可以發生在胃的任意位置。增生性息肉有很小的惡變可能,通常建議內鏡下切除。1cm 以上的,以及帶蒂(有細細的根部)的息肉相對風險更大些。
增生性息肉 cosplay
以前我們建議發現增生性息肉之後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必要時一併根除治療。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單純的增生性息肉治療幽門螺桿菌收益不夠充分,所以今年開始,美國胃腸病學會的指南,不再推薦必須檢查幽門螺桿菌,只做切除即可。
不過剛才說過,增生性息肉是發生在黏膜慢性炎症基礎上的,有時可能是很嚴重的黏膜病變。所以在切除的同時要注意息肉表面及附近黏膜情況,如果已經有上皮內瘤變等黏膜重要變化,一定要擴大切除範圍,包含周邊異常黏膜,並進行定期的複查。
胃黏膜的病變程度,傻傻分不清楚怎麼辦?這裡都有:1,2,3,4……胃癌要分四步走?
其次常見的胃息肉是胃底腺息肉。
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息肉,可能跟長期使用抑酸藥物有關。通常是多發的,位於胃底、胃體,大多不會超過 1cm,基本也不會有蒂。
胃底腺息肉沒有任何的惡變傾向。所以發現並經過病理確診之後,不需要治療和特殊複查。
需要注意的特殊情況是,當胃底腺息肉超過了 1cm,或者是數量多發超過 20 個,要小心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可能,推薦進行結腸鏡檢查。是的,你沒有看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會在結腸生長大量的腺瘤,然而同時在胃部,會生長胃底腺息肉。
密恐的同學不要怪我,這是胃底腺息肉 cosplay
再少見些的是胃腺瘤樣息肉。
一般胃腺瘤會孤立的存在於胃竇,大約佔胃息肉的 6~10%。胃腺瘤大多表現為息肉形態,少部分可能是淺表隆起。這是有惡變風險的息肉,長得越大越高,惡變風險越大。
胃腺瘤發現之後應該儘快切除。同樣需要注意周邊黏膜情況,而且必須檢查治療幽門螺桿菌,切除之後還需要在 1 年後複查胃鏡保證沒有複發。隨後每 3~5 年複查 1 次。
我努力找過了,這個最像胃腺瘤。
以上就是胃息肉常見類型的來源及處理方式了。
從醫生的角度講,胃鏡檢查過程中碰到胃息肉,一般首先要通過內鏡觀察排除那些不是息肉的隆起,大致判定胃息肉的類型和周邊黏膜變化,制定合適的方案。
可以對疑似的腺瘤或者增生性息肉直接完整切除。過程非常簡單,通過內鏡將金屬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通電的同時收緊金屬圈,息肉就會被「切斷」。再送病理活檢確認類型。
如果不太好確定類型,也可以先取活檢,經過病理檢查,再進行必要的切除。這些操作的難度並不大。
胃息肉幾乎無癥狀,大多數胃息肉都是不會惡變或者惡變可能很小的,切除過程簡單,之後也沒有隱憂。只有少數胃息肉(胃腺瘤)較為危險,切除之後還需要複查監測。一旦檢查發現胃息肉,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根據不同的類型進行規範處理就好。
參考文獻:
- Carmack S W, Genta R M, Schuler C M, et al. The current spectrum of gastric polyps: a 1-year national study of over 120,000 patients[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9, 104(6):1524-32.
- Axon A, Diebold M D, Fujino M, et al. Update on the Paris classification of superficial neoplastic lesions in the digestive tract[J]. Endoscopy, 2005, 37(6): 570-578.
- ASGE Standards of Practice Committee, Sharaf RN, Shergill AK, et al. Endoscopic mucosal tissue sampling. Gastrointest Endosc 2013; 78:216.
- Chey W D, Leontiadis G I, Howden C W,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 112(2):212.
- Bianchi LK, Burke CA, Bennett AE, et al. Fundic gland polyp dysplasia is common in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6:180.
- Committee ASOP, Evans J A, Chandrasekhara V, et al. 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conditions of the stomach[J].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5, 82(1):1.
推薦閱讀:
※年度綜述:吃麵食引發的問題以及無麩質飲食2.0
※如何評價吃貨木下?
※為什麼牛羊等動物光吃草,就能長得身強體壯,人類卻要強調補食各類營養物質,還常體弱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