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下神器|重解道德經 第二十九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古本合校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

夫大制無割,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物或行或隨,或炅或黃,或壞或墮。

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諸。

註:

1、這裡的「黃」字,在帛書《老子》中寫作左石又坐,為雌黃之意,現代漢語已無此字。雌黃是一種清晰、明亮的黃色顏料,與「炅」字義相近。此字在通行本《道德經》中為「吹」,應為抄錄時因無法理解文意而附會出來的。故本合校版用「黃」字來替代。

2、本章在合校版的第一句為通行本《道德經》上一章的最後一句,此句應為本章的開頭而不是上一章的結尾。

古本注釋

朴:大木。

已:完成。

炅:光,明亮。讀jiǒng。

古本釋義

大木散開則成為器具,聖人被任用則成為官吏。

大的作品不分割,將要奪取天下而對天下強為,我看其不能完成。

天下,神器呀,不是可以刻意而為的東西。

刻意而為的人會毀壞它,握住不放的人會失去它。

萬物或前行或跟隨,或明亮或美艷,或敗壞或損毀。

所以聖人捨棄過分、捨棄極大、捨棄眾多。

真經解讀

上一章講的是守柔、守濁、守暗,本章講去甚、去大、去諸。我們看老子一直在告訴大家如何取捨,讓人們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

大木材分散成小塊可以做成各種器具,這是常識。同理,聖人如果以某方面的才能被任用則可以做官吏。老子這兩句話到底想說明什麼呢?從本章的主旨來看,老子並不是要告訴人們木材分割開來更實用、聖人當了官更有地位。我們對這句話進行前後對比就能發現:「朴散」與「聖人用」是相對應的,兩者都是對事物的分解,同時也都是刻意而為的;「器」與「官長」也是相對應的,兩者都是能達到某種用途的工具。

通過提取朴散為器與聖人用為官這兩件事之間的共性,才知道老子的真實意思其實是這樣的:好好的大木材分割之後只能做一些小器物,這是對大材的刻意而為;有道的聖人如果進入體制內就只能去做一個政府官員,這是對聖人的勉為其難;這種對大木和聖人的「有為」之舉都是無益的。是啊,聖人要麼做隱士高人,要麼做世間領袖,拿個「弼馬溫」來糊弄他哪行?

夫大制無割,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

大家知道,製作一件大型的作品最好是不分割的,這樣才能保持作品的渾然一體。「大制無割」與上一句的「朴散則為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張「去彼取此」的。

緊接著,老子說有人「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而且很不看好他。老子明確主張「大制無割」而反對「取天下而為之」,可見兩者之間是對應且相反的關係。那麼「大制無割」所對應的就是「取天下」,而且是相反的意思。故此奪取天下、搶佔領地也就意味著分裂天下了。而「為之」則是對「取天下」的補充說明,即「取天下」是在對天下強為。正是因為分裂天下之強為與「大制無割」之無為旨趣相悖,老子才會說「吾見其弗得已」。

這樣一來就通了,老子想要表達的應該是:那些要用強力分裂天下的人,我看他們是實現不了的。老子認為推翻天下共主的統治模式,諸侯各自割據一方,使天下四分五裂,是一件實現不了的事。可見,老子是擁護華夏統一的,不贊成諸侯搞分裂、鬧獨立。

這裡先要明確一下「天下」的概念,中國古人的世界觀將世界分為天地人三部分,天之下就是地與人,所以古人用「天下」來作為人類生存整體環境的表述。當古人認為自己已經探索完整個地圖了,就開始對「天下」進行分塊管理了。相傳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即華夏大地的九個區域,並鑄九鼎以示象徵。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對於天下的概念還是停留在華夏大地的範圍之內,以為古中國就是全世界。當時還是諸侯分封的時代,諸侯國各自為政,卻又同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他們並沒有現在中國的概念。因此古人意識中的天下,並不是中國這個國家,而是他們以為的全世界。

在古人「天圓地方」的基本觀念中,圓形的天空之下覆蓋的空間是一體的,即便劃分九州、分封諸侯也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本質上還是同一片土地、同一個天下、同一個世界。

不僅如此,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還都有著共同的祖先——燧人氏與華胥,因此不管部族之間怎麼爭鬥,最後都能放下干戈、認祖歸宗。因此,在共同的世界觀和血緣的凝聚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整體。

華夏古人從最初各自為政的原始部落,發展到周朝之前就已產生的分封制,再發展到秦始皇開創的君主專制,直至新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每一步都是為了實現華夏統一。因此只要有人想搞藩王割據,與中央政府對著干,都是不被容忍的。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爭霸愈演愈烈,眼看天下就要分崩離析,但是老子仍然斷言——分裂是實現不了的,可見其確有遠見卓識。另一方面,古代對於「天下」的視野也造成了老子的局限性。以古人的世界觀來看,分裂天下(華夏)是應該反對的;但以今人的世界觀來看,天下那麼大,不分怎麼行?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

老子說,天下是一件神器。請注意,老子所說的「天下」其實是指全世界,而不是單指中國,只是那時他還不能確定這個「天下」到底有多大。現在大家知道,「天下」所代表的其實是我們的地球和生存於其上的全人類。

地球,神器也。說得太對了!非神器根本無法解釋為何會有地球。既然地球是一件神器,那人類當然不能對它胡作非為了,而且所有刻意強求的事都是不恰當的。所以對待天下不能想分就分、想合就合,得看它原本的自然條件到底是適合分還是合。

製作大物件可以用一整塊材料不分割,中國也要統一不該分裂,可地球太大了,合為一體不靠譜。比如在全球搞一個天下共主是不現實的事,瞬間天下大亂回到戰國時代。建立中央集權的全球大一統政府也是不可行的,從古至今沒有誰能統治整個地球,亞歷山大不能,凱撒不能,成吉思汗不能,希特勒也不能。同樣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控制全球,過去大英帝國不行,現在美國也不行。全球一體化絕不是一家獨大的霸權一體化,不僅過去不可為,將來也是不可為的。

地球決不能被一家所控制,那樣的話人類將會完全失去自由,世界也將面臨崩潰,這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有過探討。比如名著《我們》與《美麗新世界》就對大一統社會所產生的種種弊端做了深入的思考。

地球只有在國家相對分散和政權各自獨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權力制衡,一旦打破平衡,就有可能發生動蕩或戰爭,之後再達到新的平衡。不過在各國相對獨立自主的前提下,設立聯合國那樣的國際合作組織還是很有必要的,或者未來可以賦予聯合國更多的職能,使其能對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老子告訴人們一句格言——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刻意而為的人會毀壞他所為的事物,握住不放的人會失去他所執著的一切。這句話簡直太經典了!大家想一想,很多事情是不是就像老子所講的這樣呢?

比如你想讓小孩練習彈鋼琴,可他不喜歡彈琴,而是喜歡畫畫,但你不願意尊重孩子的意願,非要他練琴,於是他不得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幾年以後也許他是能彈出幾首像樣的曲子,但因為他並不喜歡彈琴,所以永遠也當不了鋼琴家,可是他本來所具有的繪畫天賦卻被你無情地扼殺了。當你過於刻意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反而會弄巧成拙,這就是為者敗之,或者說強扭的瓜不甜。反而當你順其自然地對待它,往往卻能夠無心插柳柳成蔭。

再比如一個愛錢如命的人,覺得把錢存在哪都不放心,生怕別人把自己的錢給弄沒了,於是他就把整箱的錢藏在床底下,每天守著自己的錢過日子。可沒想到,幾年之後他的錢都被老鼠啃成碎片了。當你對某些東西太過執著的時候,就會害怕失去它,但是你越怕失去它,反而越容易失去它,這就是執者失之,或者說怕什麼來什麼。而當你放下執著,輕鬆愉快地去生活,往往卻可以好運連連、心想事成。

這些都是自然之道,這世界就是這麼運行的,不管你信還是不信。所以按照此理,對天下刻意強求的人必會毀壞天下,妄圖掌控天下的人定會失去天下。

地球這件神器絕非人力可以掌控的,一個人或一個政府若狂妄地想掌控世界,那一定是災難性的。歷史事實已經做出了證明,如果誰想掌控全球,必將受到其它國家的反抗,此時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世界大戰將難以避免。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毀掉地球,並且他的權力也一定會因此而失去。

物或行或隨,或炅或黃,或壞或墮。

這句話是講萬事萬物雖各有其特點,但也能找出某些共性。萬物或前行或跟隨,或明亮或美艷,或敗壞或損毀。它們雖性狀與表現各不相同,但我們還是能發現:行與隨都是走路,炅與黃都很光鮮,壞與墮都要完蛋。這就像「大制無割」與「天下無為」,雖然是兩件事,卻能講出相同的道理來。

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諸。

最後老子做了個總結:聖人捨棄過分、捨棄極大、捨棄眾多。當一個人能夠達到清靜無為、回歸自然之境界的時候,必定不會再刻意強求、不會再貪大貪多、不會再過分執著了。如果人們都具備了這樣的心態,也就不會總想著搶奪地盤、爭奪資源、掠奪財富了。

本章評述

本章還是圍繞著「無為」這個中心思想展開論述的。老子先以朴散為器和聖人用為官來引出「有為」的話題;再以「大制無割」來表明「無為」的立場;後又對「取天下」的「有為」之舉給予了負面展望;緊接著將「天下」提升到了「神器」的高度,以強調其「無為」的主張;並且警示世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道理;接下來老子用萬物類比的道理來說明事物之間是具有共性的,以為其「天下無為」的論點提供論據支持;最後做出了聖人「三去」的總結,其實講的還是無為之道。

老子反覆以「有為」與「無為」來進行對比,深入淺出地闡釋「有為」的不利與「無為」的意義。雖然其文字極其含蓄,但細細揣摩之後還是可以領會其中真諦的。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無問西東》告訴你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有多重要
這是一個叛賊逆襲為流行文化 icon 的故事,花了400年
智性戀:不看性別不看臉,愛情里我們只看智商 | 識象

TAG:文化 | 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