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想不到,加拿大曾經想這樣征服美國,還叫上了日本 | 地球知識局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衛星公號地球知識局——為什麼加拿大沒有吞併美國?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274篇觀察文章

今天我們講講加拿大與美國的故事

文字:小米桶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加拿大是國土面積是全球第二大的國家,佔據著美國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其國土西抵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至北冰洋,南方與美國全面接壤。

美加兩國關係緊密,不僅在經濟貿易上,軍事政治上也有很好的合作。你絕想不到,就在一百年前,這兩國竟然曾在沙盤上刀兵相向。

請看今天的文章為你介紹。

加拿大與美國

父子間的仇恨

1775年,北美東海岸的殖民地就開始反抗英國統治的革命。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為了防止英軍由加拿大進入紐約,美軍曾兩次北伐加拿大。

美軍兵臨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下,雖然沒有搶奪到疆土,但也成功地牽制了一部分英軍的主力進入美國。

暴露在美國面前的蒙特利爾和魁北克

油畫《蒙哥馬利將軍之死》

描繪美國將軍理查德·蒙哥馬利

在魁北克戰役中陣亡

美國獨立後的1812年,既為了擴張領土的野心,同時也為了報復英國在英法戰爭中對美國的騷擾,美國再次入侵加拿大。結局是美、英、加三方打到最後誰也沒在領土上佔到便宜。

兩次沒有什麼實際成果的戰爭給兩個後來的兄弟之邦,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1812年戰爭組圖

加拿大於1867年宣布成立自治的聯邦,但是外交和軍事事務還是受制於英國。

而當時英國和美國都視對方為最大的潛在威脅:美國時刻想挑戰英國世界霸主地位,在南美和東南亞動作頻頻;英國雖已日落西山,卻堅守自己日不落帝國的顏面,不能被挑戰者輕易打敗,尤其是美國。

與美國地理上接壤的加拿大就成了美國壯大自己領土、進而打擊英國的踏腳石。

加拿大的民族性崛起,還是在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維米嶺戰役之後,

以後會有文章介紹

圖為維米嶺紀念碑

維米嶺紀念碑遠景

於是,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日漸強大的美國成了加拿大的惡夢。

為了防備美國,加拿大的宗主國英國在美加邊境大量屯兵,各種防禦工事當然也少不了。現在的五大湖沿岸,都還可以看到英軍留下的碉堡。

劃湖而治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各個主要的大城市,例如魁北克城和哈利法克斯,都加築了要塞。最後,英國還特地修建了一條從蒙特利爾到金斯敦的運河——麗都運河(Rideau Canal,北美至今在用的最古老的運河,世界遺產),以免美國切斷聖勞倫斯河航道。

即使美國人切斷運河

加拿大人也有備用通道

麗都運河+1

聖勞倫斯河是五大湖唯一的出海口,戰略意義重大,是英國往加拿大東岸輸送兵員和補給的生命線。

離不開聖勞倫斯河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日不落帝國才終於承認了自己的衰敗。美國大發戰爭財,成為整個歐洲的債主。

英國政府在一戰期間向美國政府的借貸高達8.5億英鎊,並且附帶高額的利息。英國試圖通過各種外交渠道緩解沉重的債務負擔,美國卻態度傲慢。他們利用債權優勢壓榨英國,削弱英國的國力,瓦解當時英國的經濟霸權。

自此,美英關係開始交惡,加拿大自然免不了捲入其中。

防衛計劃1號

(Defence Scheme No. 1 )

1921年初,加拿大國防部收到情報,說美國正在醞釀一個入侵加拿大的計劃。

大吃一驚的加拿大國防部立即召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此時一位名叫James Brown,外號「Buster」的中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加拿大的人口都壓在南部邊境線上

真是個難以彌補的劣勢

按照Brown中校的推理,美國一旦動武,最先進攻的會是蒙特利爾、渥太華、漢密爾頓和多倫多這幾個東岸的大城市。

緊接著被攻擊的目標是加拿大中部的草原三省-阿爾伯塔、薩斯喀徹溫、和曼尼托巴。

最後,美軍會攻打西岸卑詩省的溫哥華。

三步拿下加拿大?

加拿大地廣人稀,軍事實力只有當時美軍的十分之一,按照常規來兵分三路防守美軍進攻,必定是無法抵擋的。

他認為針對美國的入侵企圖,加拿大應該轉守為攻。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向美國本土出擊,發動奇襲作戰,先下手為強。

瓜分美帝計劃

因此,Brown中校提出的進攻計劃為:

1.集中優勢兵力部署在加拿大西岸,在戰爭剛開始就迅速南下,攻打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斯波坎,和俄勒岡州的波特蘭。

先拿下美國西部沿海二州

2.草原三省的加軍從溫尼伯出發,負責攻打蒙大拿州的重鎮大瀑布城,以及北達科他州的法戈,最後攻打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明尼阿波利斯。

再拿下美國北部三州

3.東岸魁北克省的加軍會面對美軍的主力進攻,部署以防守為主,如果有條件的話,要攻下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並且繼續向緬因州推進,確保聖勞倫斯河出海口的安全。

東部的核心任務乃是自保。。

4.加拿大海軍要盡全力守護五大湖的控制權,特別是其中的安大略湖。最後還要配合英國海軍,在大西洋沿岸對美國領土進行襲擾。

5.加軍侵入美國後,並不需要長期佔領領土,而是在破壞公路、鐵路、以及其他後勤設施後,儘快撤離回加拿大本土。

6.開戰後,加軍將騷擾一些美國大城市,拖延美軍的軍事行動,為英國爭取調兵的時間,集結主力來支援。

加拿大人是這麼想的

一戰期間的英國與日本關係密切,雙方有簽訂英日同盟(Anglo-Japanese Alliance),承諾在開戰時會相互支援。

因此,Brown中校還特別提出了日本也應該會參戰。日本海軍將會在美國西海岸登陸,和在東海岸登陸的英軍形成鉗形攻勢,捏住美國。

1902年1月30日〈英日同盟〉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至於南方,加拿大人也沒打算對美國網開一面。墨西哥與美國南部接壤,長期忍受美國欺壓,也是一個值得爭取的戰友。北上的墨軍可以對美國南部的德克薩斯州、路易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構成威脅。

咱們五國瓜分了大宋?

(加上美國內亂)

最後,Brown中校還打算利用美國國內的政治危機。

從1920年開始到1933年,基於清教徒的宗教政策影響,美國制定了全國性的禁酒政策(Prohibition)。這一套嚴格的禁酒運動給當時的美國社會造成了許多問題,諸如黑幫橫行、黑市繁榮、官員腐敗等等。

禁酒令期間

Brown中校偏見的想像美國人天生「又胖又懶,急著喝酒」,甚至認為在這一連串的社會問題下,說不定反而會歡迎加拿大人來解放他們。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這個軍事計劃簡直就是一篇幻想小說,理想化的成分遠遠大於可行性。

當時也是如此,大部分人批評這個計劃包含了太多不切實際的因素,是個「瘋狂的自殺計劃」。不過,軍中一個大人物卻對此青睞有加。

當時在軍中擔任少將的George Pearkes(後來成為第20任加拿大總督),評價進攻美國的計劃「雖然是鋌而走險,不過也未必就不會成功」。在他的力挺下,最終國防部正式批准了這一計劃,代號為「防衛計劃1號(Defence Scheme No. 1)」。

George Pearkes

防衛計劃1號被國防部編列的數年後,英美的關係因「華盛頓海軍條約(Washington Naval Treaty)」的簽署而得到緩和。時過境遷的英國再也無能力重演1812年那次火燒白宮的戰爭。

曾經的火燒白宮

於是,1928年,英國以「美國已經不會入侵加拿大」為理由,命令加拿大總參謀長McNaughton取消了這一計劃,大部分機密文件被銷毀,留下的只有計劃初期規劃的一些大綱。

這個計劃沒有付諸行動,不然也許人們會看到成型後的美國本土第一次被全面入侵的盛況。

紅色戰爭計劃

(War Plan Red)

當年的英國是如何判斷美國不會再入侵加拿大,我們已不得而知。我們能知道的是,英國竟完全猜錯了。

美國當時不僅想要吞併加拿大,更計劃與英國以及其他英屬殖民地開戰。

這就是始於1930年,大名鼎鼎的「紅色戰爭計劃」。這個計劃的提出距離「防衛計劃1號」被裁撤僅僅兩年。

原來美國對於加拿大的國土早已垂涎已久。沒有動手只是實力還無法與英國正面對抗,只好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美帝國對英帝國

在「紅色戰爭計劃」中,美國甚至沒有去考慮加拿大是否會求和,或者是戰後的領土歸還問題,志在必得想要把整個加拿大納入版圖。

美國第一個要攻打的,是加拿大東岸最重要的港口-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由此切斷加拿大與英國的聯繫。

哈利法克斯

然後,美國打算兵分三路,一路由佛蒙特州入侵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另一路從北達科他州入侵溫尼伯省;最後一路則進攻安大略省。

一旦美國人掌握主動反推回來

加拿大簡直是沒法擋

若這三路美軍配合順利,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橫掃加拿大為數不多的經濟重鎮。控制了加拿大的全部命脈,英國在北美的影響力就結束了。

關於加拿大的經濟命脈

《加拿大地緣格局》

這個「紅色戰爭計劃」一度是美軍的最高機密,直到1974年之後才公諸於世。加拿大作為當時英國最大的殖民地,美國的鄰居,被列在計劃中的第一名,代號顏色為「緋紅(Crimson)。

「紅色作戰計劃」是美國想要取代英國,稱霸全球的最大戰略規劃。沒想到,美國的這個計劃也沒能趕得上世界格局的改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隔岸觀火的美國不願意納粹德國獨大,就沒有在北美給英國後院點火。在加入盟軍之後,「紅色作戰計劃」更是喪失了道義上的可行性,這一計劃才被擱置。

二戰組圖

到了二戰後,英國因戰爭損耗導致的衰敗已經成為定局。美國在北美終於可以暢行無阻,再也不用防備討厭的英國。「紅色作戰計劃」的束之高閣,便是情理之中的選擇。

倫敦大轟炸以後的倫敦

這場發生在美加之間的戰爭恐慌其實正是英美在國際上角力的寫照。而加拿大的戰略合作關係由依靠英國轉為依靠美國,便是美國實力增強的見證。

如果不是納粹德國在歐洲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許會在英美之間爆發也未可知。因為無論是「防衛計劃1號」還是「紅色戰爭計劃」,都在揭示雙方對彼此磨刀霍霍的真相。

任何時代,世界霸權的交接,總不會如人們想像中那麼順利。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兩塊錢的葡萄酒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美國亮出這項黑科技:6馬赫速度輕鬆甩導彈幾條街
這才是綠色製造!被忽略的能源寶礦 | 美國製造創新研究院系列解讀
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是否利於和平?

TAG:加拿大 | 美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