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元節是個什麼「鬼」?

江南水寺中元夜

金粟欄邊見月娥

……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民俗專家認為,中元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現代人將古人的思想文化傳承,但是它的由來和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在佛教中,中元節又稱為「盂蘭盆會」。傳說,中元節這一天,在陰間的魂魄會遊走在人間,為了緬懷先祖,祭拜地官,在陽間的人們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祭拜這些來自陰間的祖先。

古人怎麼過中元節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燒街衣

中元節這天,人們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麵粉,用油煎炸。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放天燈

中元節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運帶走,越遠越好。其二是,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能進入極樂世界,放天燈是為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節吃什麼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吃「餃餅」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卷的食物。

文人筆下的中元節

學者夏仁虎先生,寫過一組題為《舊京秋詞》的詩,其中一首寫蓮花燈:「小隊兒童巷口邀,紅衣蠟淚夜風搖;蓮燈似我新詩稿,明日憑扔樂此宵。」詩後說明:「中元夕,里巷小兒結隊,持蓮燈以嬉。齊歌曰:『蓮花燈、蓮花燈,今日點了明日扔。』」

俞平伯先生對舊京中元節也留下了文字:「中元節夜之蓮燈不論製作精粗,次日必須扔去,雲留則不吉。……若彼時東安市場等處出售之蓮花燈,則五彩斑斕,玲瓏精巧,下垂流蘇,其價有甚穹者,亦只供一夕之玩耳,亦舊俗侈糜之一也。」荷葉價高堪比洛陽紙貴,彼時九城光景之盛可知矣!

鄧雲鄉先生在《燕京鄉土記》特別描繪了中元節的蒿子燈,「青光熒熒,若磷火然。《京都風俗志》所謂『於暗處如萬點螢光,千里鬼火,亦可觀也。』」

試想在黑黝黝的小四合院中,在飄著夜來香的七月之夜,廊檐下,垂花門邊,這該是怎樣的情趣呢?其趣味就在「青光熒熒」上。如果在明亮電燈的照耀下,光同白晝,便索然無味,又哪裡去覓蓮花燈、荷葉燈、蒿子燈的朦朧之美呢?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對中元節的習俗了解又多了幾分呢?


推薦閱讀:

大丈夫吳蔚文(魚水之歡式中華文明)
生命本身的政治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在秦朝以前的時代,夏商周的朝代都是很長久的,秦朝以後的王朝基本上都不超過300年是為什麼?

TAG:社会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