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巴托克——一個社會,兩種時代

警告:這只是個提綱,只附帶粗淺的論證,總體來說寫得不是很認真。唯一好處是文獻非常好找,我這裡只會快捷地列一些二手文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此再作深入研究 :)

前言:這篇文章是我的這個回答(半璧:怎樣欣賞巴托克的音樂?)的補充,以及是我這一篇文章(民族、種族與達爾文主義?——且談巴托克的音樂觀)的延長版與更新版,也建議結合前面兩篇文章觀看。

李斯特與巴托克,很可能就是匈牙利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音樂家了。雖然同為馬扎爾民族,但他們的認同、主張與藝術觀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以下僅作淺顯的對比:

一、

李斯特的母語是德語,其青年時期主要講法語,甚至達到了比德語還精通的水平 (Gooley, 2004, pp.118),但其匈牙利語水平卻頗為糟糕——那個時候,連匈牙利的統治者Esterházy親王也都不講匈牙利語——李斯特在給友人的信件中也提到,自己「匈牙利語有著可悲的無知」 (Walker, 1985, pp.49)。

而巴托克相比之下可以稱為匈牙利沙文主義者了。他在布達佩斯的民族主義氣氛下,開始穿傳統的匈牙利服裝、不再去教堂、堅持在家只講匈牙利語而非德語 (Piotrowska, 2013, pp.49-50),儘管他的母親Paula Voit是德意志人,他曾在信件中強硬地要求母親應該講匈牙利語 (Schneider, 2006, pp.66-67)。

二、

李斯特出生之時,神聖羅馬帝國剛剛解體,而接替的是奧地利帝國——奧匈二元帝國的建立要在半世紀以後了。而李斯特對統治匈牙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表現了忠誠,而他在主流奧地利社會中,也作為匈牙利人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同 (Quinn, 2014, pp.94-95)。

巴托克成長的時候,追求匈牙利民族獨立的科蘇特革命尚存於上代人的記憶中 (Deák, 1979),哈布斯堡家族迫於匈牙利的壓力而建立奧匈帝國不過數十載。19世紀末,布達佩斯在迅猛發展下蔓延著自由主義的風潮 (Hooker, 2001. pp.10)。巴托克在1904年創作的交響詩《科蘇特》中,便扭曲了奧匈帝國國歌,也就是海頓所作的《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Bayley, 2009, pp.16)。這種手法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扭曲馬賽曲的方式有一定類似之處,但《1812序曲》旨於抒發愛國情感,而巴托克更多是使用這種扭曲、變形的手法諷刺掌權的哈布斯堡家族——從這個角度來看,巴托克更不可能對哈布斯堡家族有任何忠誠可言。

三、

李斯特的音樂作品創作更多是傾向德奧音樂體系的 (Willson, 2008, pp.55)。他本人對匈牙利民歌有著一定的初步研究 (Liszt, 1881),且也將一些匈牙利元素融入了他的作品中,比如《匈牙利狂想曲》集。但這種應用,本質上依然只是一種音樂異國化 (music exoticism),其本質依然是德奧中心的 (Locke, 2009)。換句話說,李斯特的匈牙利風格,與同時代勃拉姆斯的匈牙利風格、海頓的「吉普賽」風格、莫扎特的「土耳其」風格,並沒有太多決定性的差異。因此,在匈牙利民族意識高昂之際,不少本土匈牙利知識分子都認為他的著作與曲作「不夠匈牙利」。

巴托克算是音樂人類學宗師,他對民歌的研究是基於大量田野調查與錄音分析的 (Panyaniti, 1998)。因此,他的匈牙利民族音樂(以及他寫過的羅馬尼亞舞曲、保加利亞節奏舞曲等),與之前所說的「音樂異國化」作品有著本質的不同。也許是由於民族主義的緣故,巴托克很積極地從匈牙利民間音樂中尋找靈感。他對匈牙利音樂會有著過於刻板印象般的推崇 (Somfai, 1996, pp.17),對於一些對匈牙利音樂形象有著消極作用的研究——比如「匈牙利音樂來自斯拉夫音樂」論,巴托克則會有不能排除情感訴求的批駁 (Bartók, 1992, pp.62)。這個意義上,說巴托克是狹隘民族主義者恐怕也不是過當的。

四、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有許多地方都會被認為既有匈牙利特徵、也有吉普賽特徵 (Piotrowska, 2013, pp.216),這兩種風格在他的作品中是難以被割裂的——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也許匈牙利音樂與吉普賽音樂也是由此不能割裂的。李斯特更是認為,吉普賽音樂塑造了匈牙利音樂 (Quinn, 2014, pp.102),由此,李斯特對吉普賽音樂單獨的態度,無疑是非常積極和包容的。

而巴托克對此有著完全相反的態度,他總體對吉普賽音樂有著非常主觀的、帶有個人情緒的看法。他認為吉普賽人「會為了錢演奏音樂」、李斯特是被「不嚴謹的用詞所誤導」、吉普賽風格是「外國垃圾」 (Bartók, 1947, pp.24),而吉普賽音樂對於匈牙利音樂來說是一種「變形」與「退化」 (Piotrowska, 2013, pp.105),它「扭曲了匈牙利音樂的旋律,變成了吉普賽節奏,並因此污染了真正民間音樂的風格」 (Bartók, 1992)。而他在晚年的時候,也曾發表一篇叫做《音樂的種族凈化》的論文 (Bartók, 1944) 加以更多闡述——雖然他明確將自己的音樂種族凈化論與納粹主義劃分開來。

五、

等等等等...

從李斯特到巴托克,作為兩位最偉大的匈牙利作曲家,他們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一些匈牙利的社會發展脈絡——從忠於君王到追求民族獨立,從民族主義興起到旺盛...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在民族獨立之際,對於自己王國統治下的斯洛伐克人、羅馬尼亞人等...也扮演著加害者的角色,這跟李斯特到巴托克的轉變、巴托克對民族音樂的吹捧以及對吉普賽音樂的歧視中也可以作為類比。由於這兩位大師的大量書信、著作、論文都有流傳,也足夠我們進行詳細對比。在這樣的對比下,我們一方面可以更深地探究兩位巨擘的思想與觀念的異同,其次,也可以據此看出當時匈牙利社會與民族的發展與變遷。從兩位音樂家的角度探究至此,我覺得會是個非常有趣的角度。

這只是個提綱和思路了...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完全展開來寫,工作量大概是可以出書的……於是又摸了摸乾癟的錢包,感覺還是算了吧(喂),如果有朋友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也可以試著挖掘一下,也許能找到更多有趣的東西~

參考文獻:

Bartók, B. (1944). Race Purity in Music. Tempo, (8), 132-133.

Bartók, B. (1947). Gypsy Music or Hungarian Music?. The Musical Quarterly, 33(2), 240-257.

Bartók, B. (1992). Béla Bartók』s Essays, edited by Benjamin Suchoff.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ayley, A. (2009). Bartók and the Grotesque: Studies in Modernity, the Body, and Contradiction in Music. By Julie Brown.

Deák, I. (1979). The lawful revolution: Louis Kossuth and the Hungarians, 1848-1849 (p. 33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ooley, D. (2004). The Virtuoso Lisz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Hooker, L. (2001).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limate in Hungar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artók, edited by Amanda Bayle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23.

Liszt, F. (1881). Des Bohémiens et de leur musique en Hongrie.

Locke, R. P. (2009). Musical exoticism. Images and reflec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Panyaniti, R. (1998). Bartók as ethnomusicologist and composer: folk music and art music influences on his musical language. HKU Theses Online (HKUTO).

Piotrowska, A. G. (2013). Gypsy Music in European Cultur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Quinn, E. (2014). Franz Liszt: A Story of Central European Subjectivity. Brill.

Schneider, D. E. (2006). Bartok, Hungary, and the renewal of tradition: case studie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Vol. 5).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Somfai, L. (1996). Béla Bartók: Composition, concepts, and autograph sources (Vol. 9).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Walker, A. (1985). Franz Liszt: The Virtuoso Years, 1811-1847. The Musical Quarterly, 71(2), 211-219.

Willson, R. B. (2008). Music Divided: Bartóks Legacy in Cold War Culture. By Danielle Fosler-Lussier.


推薦閱讀:

你好,5月
1867年匈牙利人在奧匈帝國內搞了個「雙重王室」這怎麼回事兒?
請問大家 匈牙利的森梅威斯大學醫學怎麼樣?
匈牙利的廣場上為什麼要建阿提拉的雕像?
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後裔嗎?

TAG:巴托克·贝拉 | 李斯特FranzLiszt | 匈牙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