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傾城的林夕,竟是這樣讀書

文 | 葉偉民

林夕填詞了得,文章卻寫得不怎麼樣。我在一個社區咖啡廳里翻過他的《十方一念》,就如一個碎碎念的滄桑少年,叨念著舊事掌故,外加「港詞」泛濫,多少有些佶屈聱牙。

最終還是應了那句:上帝給誰都不會太多。但林夕已經很受偏愛了,即使他什麼也不做,就憑他寫過的4000多首歌,已經在音樂史上留下一頁半張。歌手古巨基回憶初到他家,像進了一個圖書館,一堆一堆地佔據了從客廳到卧室的空間。

林夕說他有5000多本藏書,而且對此有著「購物狂」般的嗜好。每到書店,他都像一個貪婪的白富美「把一列衣服都掃走」那樣批量入貨,以致店員以為他是圖書採購員。於是,一個討厭的問題總伴隨他——「這麼多書你能看得完嗎?」在林夕看來,這是個憂傷的問題:「就我這一生的力氣以及我這把年紀,去日苦多,所以應該是看不完的。」

但於我們來說,這個回答著實讓人寬心,遠非錢鍾書「橫掃清華圖書館」那樣讓人絕望。既然5000本書就能滋養出一個詞家,對我等來說,哪怕通曉十分之一二,收效也相當可觀了吧。

那問題來了,林夕究竟是怎樣讀書,才得以句句傾城?

讀通透,如有佛助

關於閱讀的目的與態度,林夕曾這樣自述:「讀書樂趣第一,沒趣而有用的,看了也是虛不受補,知而不能行,過目即忘,傷眼傷神浪費生命。」

林夕敏感且早熟,閱讀的志趣從小學中期就開始萌芽,到中學一發不可收拾。第一批啟蒙讀物充滿古典主義氣息,例如《三國演義》、《三言二拍》、《紅樓夢》、《宋詞選》等。

緊接著,金庸來了,並成為林夕最喜愛的作家之一和重要的創作源泉。中學的一個暑假,林夕沉迷金庸小說而遭母親和妹妹的責罵。後來,他有機會為金庸武俠劇填詞,《難念的經》、《天下有情人》、《刀劍若夢》等經典,創造了一個劇、演、樂俱佳的港劇黃金時代。

金庸的書林夕讀得最通透,在長途飛機上完成《難念的經》後,自覺通了奇經八脈,日後「一寫佛,便如有佛助」。

愛情的「二手經驗」

林夕的詞不僅能婉約華麗、禪意深邃,還能豪邁滄古,洒脫豪情(這一類雖產量不高,但相當講究)。這種風格跨度,得益於兩個閱讀源頭——金庸和亦舒。林夕說,亦舒曾是其枕邊書,雖然很晚才讀她,卻從中「學會了許多人情世故的簡易寫法,應用在歌詞上又接地氣」。

26歲時,林夕哮喘病複發,睡不著,只能直著身子枯坐。於是隨手拿來亦舒的三本存貨,結果入坑了。(以下引號內內容為林夕自敘)

「 亦舒故事場面處境都短無可短,作者也好像不耐煩做微雕式處理;反而是人物短小精悍,抵死(粵語,大意為「要命」)辛辣的對白穿插劇情間,兩句話交代過去,就換新篇了。一路看去,如清風送爽,實為床頭機艙酒店恩物。」

亦舒,小說家,其哥哥倪匡亦是作家

雖然如此讚賞亦舒,但林夕認為她也有「祖師爺」,那就是張愛玲。這是林夕對情歌認識的起點。他和另一個同學中學時代曾文藝到牙齒,做著那個時代文青的傻事,例如用張愛玲的口吻相互問候:「你穿得跟藥水似的,是不是來上醫局呢?」對方說:「我們別只顧著談戀愛,反而沒有時間戀愛。」

在歌曲《給自己的情書》里,那句「你要別人憐愛,先安裝一個藥箱」便相當有張氏情話的遺風。對於張愛玲的作品,林夕後來這樣評價過——

「 而張愛玲,人物不是更陰沉就是更苦命,對白也更歹毒,往往以各自的機心算計交手,那世界黑起來,連一盞燈都不留給你。你得專心投入地咀嚼,直看到透不過氣來,於病中人失眠人,都屬毒物。」

孰輕孰重難以定論,但基本可以肯定,那次病後,亦舒成為了林夕的枕邊伴讀。此後,張小嫻、羅蘭?巴特等人也為他的愛情想像注入新元素。後者的《戀人絮語》更被他列為「寫情歌必備的工具書」。

羅蘭?巴特,法國作家、思想家。

「 我認為的工具書,你可以從中獲取很多二手經驗的。畢竟一個人不可能「人盡可夫」地談很多次戀愛。所以我只能從張愛玲、亦舒、張小嫻她們的小說中獲取二手經驗。」

「北島影響了我初期詞風」

在一次公開分享上,林夕隨身帶了一本《北島詩歌》,而且是1986年版的。八十年代朦朧詩風靡內地,也飄溢香港。正在港大念中文系的林夕偶得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旋即被擊中。

「 當年作為一名文藝青年,當我看到的時候簡直驚為天人。(這句詩)在朦朧之中其實有一個無限延伸的可能,這句話其實可以打盡上至貪官,下至十四巴港女(註:之前爆紅網路的在路上怒扇男友14巴掌的香港女生),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對於我來說,可以把這種風格融入到我的歌詞里,是一種非常痛快的體驗。」

北島,中國當代詩人

林夕承認,北島的朦朧詩影響了他剛出道時詞的風格,主要在思想層面。而禪意和修辭,則受現代派詩人周夢蝶熏陶。周在台灣影響極大,其詩句獨特玄妙,既有東方古典的睿智,也有西方基督的宗教情懷。

林夕還迷中國古典詩。蘇東坡佔據其詩人清單的頭把交椅,其次還有李商隱等。

「 自中三開始,已好喜歡蘇東坡,喜歡他用一種比較淺白的方法去闡釋一些現在看的禪宗公案,表達出他做事為人的豁達。」

為了創意和好奇的書

林夕很宅,僅有的私人時間都留給了書。他說:「即使失去漸漸成為負擔但又美麗的身外物,有書給我看就可以了。」

有一次一個朋友非要請林夕參加飯局。林說有本書剛開了頭,難得有空,想好好讀完。後來朋友得知,他是為一本叫《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的書拒絕了他。

林夕的閱讀志趣在外人看來相當飄忽和冗雜。除了文藝書籍,一些純粹為了創意和滿足好奇心的書也出現在其書架上。例如法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博諾的《Six Thinking Hats》(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所強調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它只能允許思考者在同一時間內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學會將邏輯與情感、創造與信息等區分開來。這一概念就是「六頂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意一頂帽子都代表著一種特定類型的思考方式。

愛德華·德·波諾,法國心理學家

「 作為一個填詞人,學術方面的東西還是要多看的。但是當你看完這些修辭的、創意的書之後去創作時,你會想著你頭上的那頂綠帽、黃帽、紅帽,怎樣才會有創意呢?其實你不需要刻意想的,你想出來的東西將會是很機器化的塑膠品。」

此外,李欣頻的《誠品副作用》也是林夕創作的「參考書」。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賣得最好的廣告文案作品集。在一段時期,他將這本書放在隨手可及的位置。

「 這對寫詞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是有關係了。全世界最難賣的東西裡面,其中一種是書。(廣告語)可以哄你下單,(讓你)覺得那本書是很好看的,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所以(書裡面)那些文字都是非常精鍊,非常準確,可以吸引他人眼球的書。你不看真的是非常虧的。」

李欣頻,台灣著名廣告人、女作家

可能有些意外,林夕還涉獵政客的演講稿。其中一本是《The Penguin Book of Twentieth-Century Speeches》(二十世紀經典演講)。林夕建議只看英文原版,認為一來翻譯折損了語言的魅力,二來政客所散發的「煽動」的力量,看原版可以學到真正的修辭手法,勝過很多修辭學的專業書。

株連九族串聯法

林夕創作歌詞,無論速度還是質量都已是行業標杆。這首先得益於他快速且高質的閱讀方法。梁文道曾稱讚林夕讀報相當專業,一天7份且見解豐富。於是就勸他動手寫點東西。後來他真寫了,還連年出集子。

「 大家不要帶著功利的心去看書,如果想著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什麼益處,那就像是在做功課一樣,把它當成教科書,而不是把閱讀當成一種樂趣了。如果你不把看書作為一種樂趣的話,是很難讓閱讀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習慣的。」

在一次分享中,林夕詳細介紹了他的讀書法——「株連九族串聯法」。具體是以一個中心問題為圓心,按相關性擴大閱讀半徑,由此將原本無甚關聯的作者和書籍,按照一條「探索的路徑」聯結起來,成為一個體系。

或者說,這是由「問題意識」推動的網狀閱讀法。

有一次,林夕的媽問他「雍正『傳位於四皇子』的傳說是不是真的?」林夕先去看了台灣歷史學家丁燕石寫的《雍正今夜奪嫡》。這本書用了相當多筆墨分析康熙和雍正兩人的性格,然後穿針引線地分析雍正到底是篡位還是繼位。

由康熙的性格出發,林夕又翻開了史景遷的《康熙》。此書從康熙奏摺上的批文以及他發過的所有諭旨來研究他。再往外探,林夕又讀了很多關於這段歷史的書,包括野史。

丁燕石,台灣著名學者、暢銷書作家

「 野史是很好看的,你越看就越容易「野」出去。甚至央視拍紀錄片的時候也會翻出一些野史來,拍一些看起來很假的戲。譬如有一段說雍正在康熙臨終的時候給了一碗有毒的參湯給他。看到的時候,作為一名讀書人,我就覺得很開心。當時我在想:切!康熙都不吃人蔘的!因為我看過的資料太多了。」

串聯法閱讀後,最終還是要讓信息和知識起化學反應。林夕的體會是:當你對某些學問的研究足夠深入時,就會悟到「學問皆相通」的道理。他研究花鳥魚蟲的書時,看到一句古語:石無苔,則無韻;花無蝶,則無趣。大受啟發,便用到他的歌中去。

「 如何顯得一首歌大氣……在正歌的部分小氣一點咯。先做一個細緻的鋪墊,然後再一個有力的承托下,副歌自然顯得大氣。但是如果你一上來就氣勢磅礴,到副歌的時候就已經不成大氣了。」

史作檉,台灣哲學思想家、詩人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就不難明白他在《北京歡迎你》的開頭,輕輕柔柔地先來一句「我家大門常打開」了。

每一份才華都不會從天而降,均有其軌跡和密碼。林夕的閱讀,無論從志趣、領域和方法都異於常人,我很懷疑其可複製性。

但有一點是無須懷疑的,那就是你首先要成為一個「認真」的人,甚至像林夕一樣,成為一個某種意義上「較真」、「偏執」的人。如能這樣,你一定能做好一件事情。

「 我曾是個偏執的人,至今亦然,只是偏執的事情不一樣了。很努力很努力的故事,不外乎為了做好一件事,不惜一切代價,例如把辭典當小說讀、看戲看書不忘想著哪裡可以入詞。偏執,也不外乎喜歡上一套劇,就把原著也找來看,且邊放映劇集,邊對原著,比較其中差異、要添加刪減的原因。每喜歡上一個玩意,都會用學術研究的精神、時間,投入其中。」

————————————

【推薦閱讀】

颱風、失樂園,及男人的成長史

父親的66號公路

伊力亞的歸途

?? 歡迎關注公號「葉偉民寫作內參(ID:yeweimin121)」,關心一切文字與表達之事,構建互聯網時代的寫作元技能。

另有知乎Live課程【如何寫出你的超級故事】,7節Live打造寫作特訓營;

知乎電子書【從零開始寫故事:一個南方周末記者的特稿筆記】也已全新上線。


推薦閱讀: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用三張便簽將書中的方法變為自己的行動
一年精讀50本乾貨書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讀書是在建造你心中的羅馬城

TAG:林夕作词人 | 读书方法 | 书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