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時間當太空人,會不會異化?

地球人進入太空變成太空人,會有哪些生理變化和健康影響?身體會不會異化?這的確是個關鍵問題。

以往各國宇航機構的做法,只是跟蹤宇航員各項生理數據,然後再跟以前的監測數據進行對照,看看有哪些明顯差異?因為這種方式無法做到同步性,所以具有一定局限性。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把一個宇航員一分為二,一個留在地球,一個送到太空,仔細觀察……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人類還沒有這種神技術呢。

所以,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就是找一對兒同卵雙胞胎,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同步進行「人體天地對照實驗」

有趣有料的是,美國宇航局不僅找到一對兒雙胞胎,而且還非常完美地符合各項條件,因為他倆原本就是NASA宇航員,更重要的是,現已完整做足一年實驗,而且實驗結果都部分披露出來……到底當久了太空人能有哪些明顯變化?我們地球人變成太空人真的會異化嗎?下面就來揭曉——

先看看這兩位雙胞胎宇航員,哥哥馬克·凱利Mark Kelly和弟弟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兩人都是NASA資深宇航員。

大概是為了外人好區分吧,圖左邊的哥哥特意蓄了鬍子。他在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前,曾4次搭乘太空梭進入國際空間站,太空時間總計54天。

相反,弟弟斯科特僅在2015年至2016年——也就是雙胞胎進行天地實驗期間,就在國際空間站足足待了340天,他累計在太空時間是哥哥馬克的將近10倍。

這為「人體天地對比實驗」提供了一個關鍵點:雙胞胎經歷的太空時間相差懸殊,對比效果會更明顯。

這次「人體天地對比實驗」正式起止時間,以弟弟斯科特·凱利在太空時間為準:2015年3月28日~2016年3月1日,共計340天。

作為NASA人類研究計劃項目的一部分,這次實驗投入了150萬美元,研究涉及人體生理學、行為健康學、微生物學以及分子學。

  • 人體生理學:重點研究太空環境如何改變心臟、大腦、肌肉等器官和組織。
  • 行為健康學:關注宇航員的認知推理能力、決策速度、警覺性的變化,因為有的宇航員聲稱,長期待在太空,思維反應速度變慢,大腦警覺性下降。
  • 微生物學:主要觀察雙胞胎的飲食差異和應激物情況,了解微生物如何影響雙胞胎的腸道菌群。
  • 分子學:主要包括太空環境可能導致的基因變化,以及輻射、幽閉、微重力環境下對蛋白質和代謝物的影響。這次實驗堪稱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分子信息研究。

在此期間,NASA研究人員收集了雙胞胎的大量生理指標數據,用於比對分析,還對兄弟倆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通過分子及生理數據分析,得出一系列實驗結果。

儘管到目前為止,針對雙胞胎「人體天地對比實驗」結果還沒有全部公布(因為其中涉及到兄弟倆的個人隱私信息,除非他倆同意),但有些關鍵和有趣的結果還是公布出來,下面就挑幾個我們一起看看:

①太空人染色體端粒變得更長

——弟弟斯科特的染色體端粒,比哥哥的明顯要長一些。染色體端粒Telomeres,屬於人類DNA末端的小分子,它的長短跟年齡有關。科學家一直認為,宇航員受到宇宙輻射,會加速染色體端粒的耗損,因而變得更短,但事實正好相反。目前NASA研究人員尚不清楚背後原因。

②太空人腸道菌群變化明顯

——實驗前,雙胞胎腸道菌群各種指標都很接近,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太空人弟弟體內的兩組腸道菌群持續呈現明顯波動,而地球人哥哥的則變動較小。

③太空人甲基化水平下降

——甲基化Methylation,是一種可以改變DNA片段的活性,卻不會改變DNA序列的過程。這一結果可能會讓科學家進一步篩選出,哪些基因會對太空環境更加敏感,進而有可能優化人類基因更好適應太空生活。

④太空人長高了

——太空人弟弟還有一個明顯變化,就是個子變高了,足足高了5.08厘米。這是因為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宇航員脊柱被拉長了。

⑤太空人變年輕了

——340天實驗後,太空人弟弟返回地球,比地球上的哥哥年輕了6分鐘13毫秒。千萬別小瞧短短這6分鐘,其實背後隱藏著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理論——愛因斯坦相對論。

當年由他本人提出的「雙生子佯謬思想實驗」:當哥哥坐一趟火箭之旅回來發現,自己竟然比弟弟還年輕,說的就是速度對時鐘的顯著影響。而在國際空間站生活340天的弟弟斯科特,同時受到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影響。

簡單來說,狹義相對論揭示了速度對時鐘的影響: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廣義相對論揭示了引力對時鐘的影響: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要知道ISS每天繞行地球91圈,平均時速高達27743.8公里,根據狹義相對論效應,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因此造成ISS上的時鐘要比地球上的時鐘慢。與此同時,ISS距離地表平均高度為360公里,根據廣義相對論效應,引力越小,時間越快,因此造成ISS上的時鐘要比地球上的時鐘快。

所以,待在國際空間站340天之久的弟弟斯科特,兩個相對論效應相減,也就是說,狹義相對論效應比廣義相對論效應更明顯,最終讓天上的弟弟比地上的哥哥年輕了6分鐘!

根據前4種變化,我們的確可以看出:太空環境對人類產生了比較影響,待在太空的時間越長,影響就越大。這恰恰說明進入太空後的人類,為了適應環境,促使體內形成有種程度的異化。不過,一旦回到地球正常環境,異化現象就隨之消失了。這也再次說明:生命之所以稱為生命,就在於對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不妨我們再大膽暢想一下,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通過研究資深宇航員對太空環境的適應性,改造人類基因,優化太空人類,逐步讓我們人類適應太空生活,哪怕是一小部分人最先從地球人進化成太空人……這將是人類進化史上一次最重大的飛躍,畢竟人類全面進入太空世界是遲早的事。

從這個角度看,NASA對雙胞胎進行的天地對比實驗,毫無疑問具有開創性意義——因為兄弟倆正是太空探索史上人體實驗的先行者


推薦閱讀:

戒賭吧精神領袖:竊·格瓦拉

TAG:科普 | 宇航员 | 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