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在東南亞,為什麼無法佔主導地位?地球知識局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中華文明在東南亞輸給了誰?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202篇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東南亞的故事

文字 | 製圖 | 編輯:孫綠

東南亞與東亞是緊密相連的兩個地區,東南亞諸國也有著最大規模的海外華人群體。但在文化與宗教上,伊斯蘭教和小乘佛教背景的東南亞諸國卻與東亞差異顯著。

為什麼古代中國強盛之時也沒能把東南亞納入中華文明圈,反而是印度、伊斯蘭甚至西方基督教在東南亞獲得成功?在與讀者的大量交流中,很多人問到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簡單聊聊東南亞。

佛教的泰國、伊斯蘭教的印尼、基督教的菲律賓

一個東南亞?七個東南亞?

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東南亞是一大群熱帶島嶼和熱帶半島的組合體,似乎東南亞諸國的環境類似,但國情為何還差異巨大?

對我來說,熱帶雨林還真沒啥不一樣

事實上,我們比照東南亞的人口分布、民族分布、宗教分布等來看,東南亞由七大區域組成:緬甸、湄公河流域、北部越南、海峽區、爪哇與蘇門答臘島、菲律賓、東南島嶼。

東南亞七大區域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這些區域因不同的原因有著不同的重要性:

雖然同處熱帶,但熱帶季風氣候下的中南半島,其農業條件遠好於熱帶雨林氣候下的群島部分,但印尼的爪哇島是個例外,由於島上大量火山帶來的肥沃土壤,使得爪哇島承載著印尼的絕大部分人口(也已經人滿為患)。

紅果果的爪哇島

爪哇島某火山

及其周邊擁擠的農田

中南半島上有山地的阻隔,在諸多大河流域形成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湄南河-湄公河平原是最富饒的地區,西北角的伊洛瓦底江流域(緬甸)處在中、印、泰之間,東北角的紅河流域則緊挨中國。

湄南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紅河

而從紅河流域(越南北部)向南發展,則受到長山山脈的限制,以至於無論古代中國在越南的統治還是如今的越南,都被局限在長山山脈以東,無疑也限制了古達中國文化在這一地區的傳播。以至於東南亞國家中只有越南被納入了古代儒家文化圈。

無論是中國西漢還是如今的越南

都只能在長山山脈以東向南擴張

不過,越南的長期向南擴張

確實也拿到了極其富饒的湄公河三角洲

在中南半島與群島世界之間的海峽區則因為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而具有特殊的價值,然而海峽區缺乏廣闊平原和有價值的內陸腹地。

這給了外部力量可乘之機,無論是曾經的泰國、印尼(室利佛逝)、中國、英國,都曾通過控制海峽區來掌控貿易。而外部力量的變化也改變著海峽區(如新加坡)的結盟對象。

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樞紐

菲律賓由於炎熱的氣候、南海的阻隔、並且不在古代通往印度洋的航線之上,所以開發很晚,以至於殖民者帶來的文化反而佔據上風,成為東南亞主要的基督教國家。

顯得有些突兀的菲律賓

不過,伊斯蘭教剛來的時候應該也很突兀

而中南半島與爪哇島之外的大部分島嶼,則存在感較低,熱帶雨林的開發成本仍然較高,或許有些位置具有戰略價值,但仍然人口稀少。

缺乏存在感組合

可見,在諸多個東南亞中,中南半島、爪哇、海峽區的價值最大,而中華文明對他們的影響卻主要局限在越南,除了地形因素,天時不利也是重要原因。

路漫漫其修遠

在古代的大部分時間段內,東南亞諸國主要受到來自印度的文化影響,中國的影響則主要輻射越南,而印度的衰落和華人群體的大規模南下改變了這一狀況,但此時也已是西方殖民全球的前夜了。

中南半島上的古代文明(除越南北部外),以及蘇門答臘與爪哇島上的古文明,大都經歷了來自印度教和佛教的兩輪影響,其最顯著的遺迹如吳哥窟(印度教)和婆羅浮屠寺(佛教)。

宗教傳播方面

古代中國顯然是慢了很多拍

(先不倫儒道是不是宗教)

當然,印度本身也是宗教萬花筒

他後面還有很多教排著隊要往東來....

雖然以現代版圖來看,中國距離東南亞似乎更近,似乎更有資格對東南亞進行文化輸出。但當前版圖乃是基於兩點:中世紀之後南中國的徹底漢化、伊斯蘭教對印度的入侵以及印度的被殖民。

雖然中國早在秦代就在兩廣與越南北部設置郡縣,但長江以南的廣闊丘陵一直使嶺南如同遙遠的熱帶化外之地。中國通過大運河連接黃河、淮河、長江諸流域已是隋唐時代(6-10世紀)。

雖然中國離東南亞看似很近

但在嶺南得到充分開發之前

北方軍事貴族眼中的東南亞

估計像長生不老遙不可及

這段時間內,唐朝流放嶺南的官員仍感沿途荒涼人煙稀少,兩廣地區仍開發不足。而爪哇島上的佛教婆羅浮屠寺則已在同一時期興建而起。

開發程度低?

開發程度高?

可見,雖然嶺南離東南亞近,但此時中國重心在北,嶺南尚且開發不足,遑論海外擴張,而印度的核心區恆河流域則直面孟加拉灣與東南亞,這便如同中國北方直面朝鮮和日本。

更何況隋唐之後,中國失去越南,並持續受到來自北方的衝擊,巨大的陸上國防壓力耗費大量資源,明朝海外探險的中斷亦有此因。加上一元化政治觀念使政府反感百姓在海外的自由殖民,以至東南亞雖華人眾多,但長期得不到明清政府的官方支持。

全球十字路口

雖然中國這邊受到限制,但印度那邊也麻煩不斷,來自中亞的突厥人-伊斯蘭教-軍事集團開始統治印度北部,這對印度完整性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和恆河三角洲(孟加拉)的伊斯蘭化。

一個沒有印度河流域、恆河三角洲、

斯里蘭卡的印度

以此為跳板,伊斯蘭教傳播至東南亞並獲得巨大成功,如今的印尼和馬來西亞以其龐大的人口已成為最大的穆斯林群體。

此時的東南亞已不再只是中印兩大文明的中間地帶。在全球化時代,東南亞已是全球的十字路口之一,因為,太平洋變得重要了。

來自美洲殖民地的大帆船使菲律賓成為西班牙在遠東的貿易中轉站(雖然繞了大半個地球);菲律賓當地的華人移民被西班牙削弱甚至遭到屠殺;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宗教和血緣滲透也頗為成功(西班牙人後代或混血成為當地貴族,這也類似於西班牙的其他殖民地)。

西班牙用美洲白銀交換中國產品

塞維利亞——阿卡普爾科——馬尼拉——澳門

不服從我的統治

等同於違抗上帝的旨意

這時,中國的東岸沿海就不再是受海洋保護的安全的稅源,而是要面對全球競爭的柔軟腹部,近現代中國人與東南亞華人的眾多悲劇故事,在鴉片戰爭之前便已拉開序幕。

由於觀念、技術、布局等各方面的落後,不止東南亞曾經臣服天朝的海上小國落入歐洲帝國的囊中,琉球、朝鮮、台灣亦被北方興起的日本侵奪。

日本開始逐步侵奪周邊島嶼

並南下控制中國通向太平洋的島鏈

日本是東北亞面向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菲律賓則是東南亞的),他顯然抓住了這個海權時代的新機會。並在全面侵華後向東南亞挺進,企圖完全控制中國和中國周邊。這次冒險遭到徹底失敗,日本的勢力也被逐出東南亞(但或許在台灣有所殘存?殖民時間久)。

一旦日本控制第一島鏈和菲律賓

會如何?

至此,東南亞所匯聚的因素已相當複雜:印度、中國、伊斯蘭、歐美、日本。可以說包含了東南亞的四面八方(暫不包括澳大利亞)。

而當前:中國和印度的重新崛起、日本在東南亞建立遏制同盟的企圖、美國的強大勢力、中南半島國家的靈活外交、印尼馬來的伊斯蘭影響力、澳洲的潛在影響,共同組成了我們眼前複雜和模糊的東南亞圖景。

另:本文著重東南亞所受外來影響,並不表示不存在一些具有獨特優勢的東南亞本土文化特質,但這或許是以後要講的故事了。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33.東羅馬,敗戰停
如果存在硅基文明,他們的社會形態和科技樹會是怎麼樣的?
如果野蠻能如此輕易的戰勝文明,那文明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TAG:东南亚 | 文明 | 地缘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