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轉載)略說遼朝兵力數量(第二彈):遼史兵衛志所載遼國軍力考辨

原作者:非洲戰象

(本人略作格式整理)

提到遼國軍力,不能不提《遼史兵衛志》(以下皆稱兵志)里記載的一系列遼軍龐大兵力的數字,但這其中的可信性有多少呢?接下來,本文將分別對兵志里」御帳親軍」、」宮衛騎軍」、」五京鄉丁」、」兵制」四個條目中記載的兵力數字進行考證。

(一)御帳親軍

「遼太祖宗室盛強,分迭刺部為二,宮衛內虛,經營四方,未遑鳩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際,摘蕃漢精銳為屬珊軍;太宗益選天下精甲,置諸爪牙為皮室軍。合騎五十萬,國威壯矣。 大帳皮室軍。太宗置,凡三十萬騎。 屬珊軍。地皇后置,二十萬騎。」

兵志上述內容是編者篡改自北宋大臣宋琪的「平燕薊十策」,平白將原本數字翻了十倍。此處明顯的篡改早已被宋史學界指出過了,這裡不累述。但為了使上下文一目了然,還是直接把原始史料列出來。以下按歷代名臣奏議:

「晉末,契丹主頭下兵謂之大帳,有皮室兵約三萬,皆精甲也,為其爪牙。國母述律氏頭下謂之屬珊,有眾二萬,乃阿保機之牙將,當是時半已老矣」

皮室兵在遼太祖初創時擔任宿衛親軍,但日後則演變為一支遼皇室的直屬部隊。至於屬珊軍,實際上除了由宋琪這段話改編而來的部分外,遼史中對這支武裝力量卻不見任何記載。而在遼史-國語解中更有如下記載:

「屬珊:應天皇后從太祖征討,所俘人戶有技藝者置之帳下,名屬珊,蓋比珊瑚之寶」

這則記載顯示所謂的屬珊軍,甚至並非是軍事編製單位,而是由戰爭中俘獲的技藝工匠等組成的匠戶編製。 兵志的編者偏偏採用並改編誇張了宋人方面的記載,卻對遼國方面的原始記載置若罔聞,其顯示的立場態度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無獨有偶,兵志里像這樣輕易就能揭破之處還有:

「及太祖會李克用於雲中,以兵三十萬,盛矣」

同是《遼史太祖本紀》卻記到:

「太祖以騎兵七萬會克用於雲州」

兵志里遼軍30萬的數字當是采自《新五代史》,是為當時中原政權對契丹兵力的誇張描述。兵志編者又一次置太祖本紀中遼人自己的記載於不顧,從而選擇採納來自敵方的誇大兵力數字。這固然說明遼史編撰較匆忙,編者沒來得及把遼太祖本紀的原始數字刪改掉。但另一方面,卻再次暴露出兵志編者的立場意圖十分明確。

以上兩例均證明,蓄意誇大遼軍兵力的行為,在兵志中絕非偶然現象。兵志中的其他兵力數字很可能同樣遭篡改和誇大,只因年代久遠,遼國方面的原始記載留存有限,以致某些數字不容易如以上兩處那樣直接證偽。但是,我們還是多少能從兵志的敘述中尋找到破綻,揭示真相。

(二)宮衛騎軍

「太祖以迭刺部受禪,分本部為五院、六院,統以皇族,而親衛缺然。乃立斡魯朵法,裂州縣,割戶丁,以強幹弱支。詒謀嗣續,世建宮衛。入則居守,出則扈從,葬則因以守陵。有兵事,則五京、二州各提轄司傳檄而集,不待調發州縣、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

  • 弘義宮: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六千。
  • 長寧宮: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一萬二千,騎軍五千。
  • 永興宮: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五千。
  • 積慶宮: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軍八千。
  • 延昌宮:正丁二千,藩漢轉丁六千,騎軍二千。
  • 彰愍宮: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 崇德宮:正丁一萬二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 興聖宮: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五千。
  • 延慶宮: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 太和宮: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一萬五千。
  • 永昌宮: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 敦睦宮: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騎軍五千。
  • 文忠王府: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兵一萬。
  • 凡諸宮衛,丁四十萬八千,出騎軍十萬一千。」

」宮」,契丹語」斡魯朵」,是遼國君主的行宮。遼國君主即位之後就從部族和州縣中分離出一定數量的人戶,組建斡魯朵。宮衛騎軍從宮戶中選出,作為君主的親衛部隊。這是支准常備衛隊,他們每日分批輪換宿衛君主的宮帳行營,而其他戶丁平日則發展生產供養整個斡魯朵。

對這支宮衛騎軍數量的考證,我們可以用其他史料中記載的部分宮衛兵數與兵志的記載作比較。

1,

遼史耶律曷魯傳記到:「太祖宮行營始置腹心部,選諸部豪健二千餘充之」

遼太祖弘義宮衛為2000人。而兵志則載6000人。

2,

遼聖宗統和時歸宋的遼國供奉官李信對宋廷奏報遼國兵力時說到:「內五千六百常衛戎主」

這時遼國有兩個健在統治者的斡魯朵,即蕭太后崇德宮和遼聖宗興聖宮,兩宮宮衛總和為5600人。而兵志兩者總和為15000人。

  • (註:文忠王府和敦睦宮的主人--韓德讓和耶律隆慶也是聖宗時代的人。不過文忠王府卻是天祚帝時追建,營衛志載:「天祚皇帝又以皇子敖魯斡繼之,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擬諸宮例,建文忠王府」。而敦睦宮,營衛志雖未直接記由誰所建。但敦睦宮契丹名為「赤得本斡魯朵」,「赤得本」意為「孝」,而耶律隆慶是在其死後的開泰六年才被遼聖宗追冊為「孝文皇太弟」的,因此敦睦宮建立的年代應當在聖宗開泰六年以後,而不是在統和年間。)

3,

據遼史道宗本紀記載,皇太叔重元在行宮發動叛亂,敦睦宮使耶律良與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

「率宿衛士卒數千人御之」

而遼道宗時使遼的宋人王易對遼主行宮描述為:

「大小禁圍外有契丹兵甲一萬人」

兩者提到的遼道宗的宮衛數量分別是數千人和10000人(差異可能是王易的估算值偏高的關係)。而兵志則載15000人。

在以上幾例中,兵志所載宮衛的數字均明顯高於其他史料。對這種情況的解釋無非有兩種:第一種,宮衛騎軍條延續了兵志編者一貫的作風,單純的誇大了宮衛騎軍的數量。第二種,宮衛騎軍條所列的數字反映的是各斡魯朵在承平已久的遼末人口最高峰時的數字,而作對比的史料描述的則是各自所屬時代的宮衛騎軍數量,所以造成了以上的數量差距。

第二種解釋乍看之下似乎有些道理,畢竟永昌宮和文忠王府這兩個斡魯朵都是遼末的天祚帝建立的,故使人有這樣的聯想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仔細分析之後,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果兵志所載數字為遼末的狀況,那麼就意味著過往的每個遼國統治者死後,他生前的宮衛騎軍不但沒有被削減,反而持續得到擴編和增強。而日益增長的宮衛騎軍日常事務不再是宿衛行宮,僅是守衛陵墓。

那麼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事實上,有跡象表明,宮衛騎軍及斡魯朵所屬人戶在其主人死後並不是全數去守陵墓的。例如,遼史營衛志有如下記載:

「奪里本斡魯朵,穆宗置。是為延昌宮。討平曰「奪里本」。以國阿輦斡魯朵及阻卜俘戶,中京提轄司、南京制置司、咸、信、韓等州戶置。

監母斡魯朵,景宗置。是為彰愍宮。遺留曰「監母」。以章肅皇帝侍衛及武安州戶置。

女古斡魯朵,聖宗置。是為興聖宮。金曰「女古」。以國阿輦、耶魯碗、蒲速碗三斡魯朵戶置。」

註:

  • 阿輦斡魯朵戶即遼太宗永興宮
  • 章肅皇帝即遼穆宗
  • 耶魯碗斡魯朵即遼世宗積慶宮
  • 蒲速碗斡魯朵即應天皇太后長寧宮。

以上幾條說明君主即位創建斡魯朵時,其人戶並非如兵志所述,全由部族、州縣新分離出來,而是死去君主的斡魯朵人戶會被拆分來組建新君的斡魯朵。遼興宗年間出使遼國的宋人余靖在其武溪集-契丹官儀中的記載,也同樣證實了這一點:

「從行之兵,取宗室中最親信者為行宮都部署以主之,其兵皆取於南、北王府,十宮院人充之」

」十宮院人」即遼興宗之時十個斡魯朵的宮人,就是說現任君主的宮衛來自過去歷代遼主的斡魯朵。

實際上人戶拆分流動的情況還不僅限於斡魯朵之間,還存在把斡魯朵人戶析出轉為部落和州縣人戶的現象。如:

「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戶,初隸諸宮,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

「自此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

「長慶縣。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

也就是說,斡魯朵的規模並不是隨時間推移無限制膨脹的,宮籍人口增殖後,也會通過拆分為部落和州縣加以調節。

以上證據表明,遼國前代君主們的斡魯朵是存在被拆分削弱現象的。其實,這是情理之中的事,過往君主斡魯朵的規模自然不可能與現任君主的相提並論。因為其一,守陵沒必要維持這麼大的規模;其二,眾多實力強大的斡魯朵可能對皇權構成威脅,這是君主的大忌。遼初遼太祖就因迭刺部過於強盛而將其拆分為兩部。

除了上述這些證據外,我們還可以從軍隊徵調方面來考察。兵志宮衛騎軍條提到:

「不待調發州縣、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

就是說一旦有警,不待徵調部族、州縣兵,君主就可在第一時間調集各斡魯朵的宮衛騎軍這支隨時待命的准常備部隊。但真是如此嗎?燕北錄卻告訴我們:

「或有緊急事,宜用此牌帶在項上,走馬於南北大王處,抽發兵馬」

遇有緊急情況,遼主除了自己斡魯朵的宮衛騎軍外,最先去往南、北院部族調兵,而非其他斡魯朵現成的宮衛騎軍。兵志的兵制條也記到:

「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

徵調的時候,遼國的幾支主要武裝力量,都要君主的牌符才能調動,可這其中竟然沒有那支傳說中最強大、最重要的宮衛騎軍。如果真有這麼一支十萬人的常備軍存在,這些史料如何會隻字不提?所以,這一事實再次提示我們,那些歷代過世君主的斡魯朵所屬的宮衛騎軍其實早已式微,只保持了日常看護陵寢的很小規模而已,實際並不存在這麼一支十萬人的騎兵隨時待命。

最後,宮戶和丁數之間呈兩倍整數關係,這也讓人對數字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產生疑問。

綜上所述,這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合理的現象均表明:前述的第二種解釋很難成立。在排除了第二種解釋後,更鑒於兵志編者的一貫作風,幾乎可以確定,宮衛騎軍的兵數也是被蓄意誇大的,所謂」十萬騎軍已立具矣」即使在遼末也並不存在。真正可供驅使的宮衛騎軍,主要就是現任君主的衛隊。正如營衛志載:「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輪番千人祗直」,其未說明具體時代,大體可看作是終遼一朝君主真正能動用的宮衛騎軍人數。

(三)五京鄉丁

「大約五京民丁可見者,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為鄉兵」

」五京鄉丁」,多為過定居生活的漢等民族。這裡先不去管這組數字本身的真偽,遼國對漢人主要採用的是和宋朝一樣的募兵制:

「給衣糧者唯漢兵」

「城中漢兵凡八營??????皆黥面給糧如漢制」

「募天德、鎮武、東勝等處勇捷者,籍為軍」

遼國作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一方面要用漢人,另一方面也要防範彈壓漢人。所以事實上不可能在漢民身上採用全民皆兵的體制,讓漢民全面武裝自己。如遼興宗時「禁關南漢民弓矢」。

而臨時徵調的鄉兵一般僅作非戰鬥人員的輔兵使用:「又於隨軍專伐園林,填道路」。當然,和宋朝一樣,危急時管不了這麼多,臨時徵調的鄉兵也會臨時充作戰兵。但這種兵員的戰鬥力極低,如:

  • 遼末為抗擊崛起的女真,遼天祚帝「降宣札付上京、長春、遼西諸路,計人戶家業錢,每三百貫自備一軍」,籌集近20萬漢軍,結果這些漢軍「弓弩鐵甲百無一二」,一遇女真兵,望風披靡。

所以一般情況下,擔負作戰任務的漢兵是募兵。而在募兵制之下,服役的兵額直接受制於國家財力,而和國家擁有的總丁口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而遼國的財力遠不能和他的鄰居宋國相比,當然不能維持太多的募兵。遼聖宗統和年間契丹供奉官李信就提到過當時遼國的漢軍兵力:

「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餘騎」

僅18000餘人。

大致上,漢軍數量以及所佔比例,應隨著時間推移、遼國漢化的逐步加深而不斷增長。不過由於漢人的生活習俗和所處地位,並不可能真正象游牧部族一樣幾乎「壯者皆兵」。

(四)兵制

「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每正軍一名,馬三疋,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人鐵甲九事,馬韉轡,馬甲皮鐵,視其力;弓四,箭四百,長短槍、櫼欁、斧鉞、小旗、錘錐、火刀石、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皆自備。

??????

凡舉兵,帝率蕃漢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諸陵及木葉山神,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核籍齊眾以待。自十將以上,次第點集軍馬、器仗。符至,兵馬本司自領,使者不得與。唯再共點軍馬訖,又以上聞。量兵馬多少,再命使充軍主,與本司互相監督。又請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親點將校。又選勛戚大臣,充行營兵馬都統、副都統、都監各一人。又選諸軍兵馬尤精銳者三萬人為護駕軍,又選驍勇三千人為先鋒軍,又選剽捍百人之上為遠探攔子軍,以上各有將領。又於諸軍每部,量眾寡,抽十人或五人,合為一隊,別立將領,以備勾取兵馬,騰遞公事。

??????

皇帝親征,留親王一人在幽州,權知軍國大事。既入南界,分為三路,廣信軍、雄州、霸州各一。駕必由中道,兵馬都統、護駕等軍皆從。各路軍馬遇縣鎮,即時攻擊。若大州軍。必先料其虛實、可攻次第而後進後兵。沿途民居、圓囿、桑柘,必夷伐焚盪。至宋北京,三路兵皆會,以議攻取。乃退亦然。三路軍馬前後左右有先鋒。遠探攔子馬各十數人,在先鋒前後二十餘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駐,下馬側聽無有人馬之聲。有則擒之;力不可敵,飛報先鋒,齊力攻擊。如有大軍,走報主帥。??????敵軍既陣,料其陣勢小大,山川形勢,往回道路,救援捷徑,漕運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陣四面,烈騎為隊,每隊五、七百人,十隊為一道,十道當一面,各有主帥。最先一隊走馬大噪,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退者,息馬飲水抯。諸道皆然,更退迭進。敵陣不動,亦不力戰。歷二三日,待其困憊,又令打草谷家丁馬施雙帚,因風疾馳,揚塵敵陣,更互往來。中既飢疲,目不相睹,可以取勝。

若帝不親征,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三路往還,北京會兵,進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盪生聚,不令種養而已。

軍入南界,步騎車帳不循阡陌。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攔子馬各萬騎,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覘邏。及暮,以吹角為號,眾即頓舍,環繞御帳。自近及遠,折木稍屈,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鼓三伐,不問晝夜,大眾齊發。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復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先來看這兵制條總起的第一段,每一名遼正兵擁有兩個家丁的描述。這毫無疑問是不現實的,因為能置辦得起全套鐵甲、馬甲,各種完善裝備,有兩個家丁僕人和三匹馬隨行的富裕牧民必定只是少數,甚至可以算是小貴族了。類似於西歐的封建騎士,其數量在整個軍隊中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又觀其他游牧民族軍隊,如:匈奴人、帕提亞人、薩珊波斯人、突厥人,乃至蒙古人,也都只是少數富人擁有完善的武裝,而廣大貧窮牧民拿起弓箭就成了合格的輕騎兵,至於全套鐵甲、馬甲、僕人是不可能配備的。這些裝備相對簡陋的輕裝弓騎才是軍隊的主體。契丹人當然也不會例外,所以宋人對遼軍的描述全都是典型的游牧輕騎兵形象:

「輕而不整」、「散而復聚」、「便於弓矢,拙於劍戟」、「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

所以,兵制條開篇這段明顯是將少量貴族精英的情況擴大到了整個遼軍,完全是言過其實的。有了以上認識,我們再來具體分析兵制條中提到的一系列兵力數字。

皇帝親征中,遼軍騎兵四面列陣為戰。「每隊五、七百人」,若以中間值每隊600騎算,每道就是6000騎,每面6萬騎,四面總計24萬騎。也就是說,遼國皇帝親征,在一場戰鬥中動用的戰兵達24萬騎。如果遼帝不親征,重臣統兵至少達15萬。沿邊劫掠破壞則派遣6萬騎兵,不認命都統官。

這一連串龐大數字有多少可信度?首先,一場戰鬥中以24萬騎兵上陣衝擊,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的,以一般軍事常識而言,極其荒謬。其次,觀其描寫的陣型和戰術:布四面陣,每面均等布置6萬騎兵。其內容為不曉軍事的元代文人杜撰出來的可能性很高。如前所述,遼軍是典型的游牧輕騎兵,宋人當年的描述與兵制條中這段遼軍死板的擺個四面兵力相等的陣型輪番衝擊的景象大相徑庭。

為進一步說明這一系列兵力數字的誇大不實程度,還可以用一些戰例中記載的兵力來加以佐證。遼史中很少提及己方的具體兵力數字,但我們可以從其對手宋人的一些記載中得窺一斑。

一般來說,古人對敵方兵力的記載,或多或少總有誇大傾向(有些甚至誇大到離譜的程度),究其原因:勝則可藉此誇耀武功,敗則可推卸責任亦或顧全顏面。基於這個普遍規律,為避免那些水份過大的兵力記載造成干擾,選用的戰例將同時符合以下兩條:

1,選擇的對象為遼帝親征的戰役(因為通常親征動用的兵力理應最強)。

2,當史料記載的兵力數字大小相矛盾時,取小值。

  • 戰例一:

遼景宗乾亨四年親征

長編記到:「五月,契丹三萬騎分道入寇」

這是3萬人。

  • 戰例二:

遼聖宗統和四年親征

長編:「契丹將耶律遜寧號于越者,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宋史全文:「十二月,契丹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長編雖沒弄清遼軍統帥的身份,但遼軍兵力數萬是明確的。

  • 戰例三:

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親征

宋史石保吉傳:「軍於北門外。遼騎數萬驟至城下,保吉不介馬而馳,當其鋒,遼人引去」

武經總要後集:「繼隆計度州之三面距大河,毀車為營?????戎馬數萬來犯,急攻其營,御之,遁去」

東都事略卷二十:「契丹數十萬逼州北城,繼隆與石保吉大破之,強弩斃其貴將順國王撻覽,追奔數十里」

最後在澶州城下的大戰,武經總要和宋史都記遼軍為數萬。東都事略則將數萬誇大到了數十萬,依上述原則,不取。

藉以上三例,可以反襯出兵制條中說遼帝一次戰鬥投入24萬騎兵是何等荒謬。重臣統兵15萬也同樣很離譜,遼景宗親徵才3萬人。

又,6萬騎兵不認命都統官。真的是如此嗎?據遼史職官志載,遼先鋒軍設先鋒軍都統所,由先鋒都統率領,耶律休哥就曾擔任過先鋒都統。而兵制條里自己就記了先鋒軍為3000人,也就是先鋒都統一般領兵3000。有人或許要說,這是統領先鋒軍的都統,而非獨立統軍的都統。那麼再來看:

「以守司空蕭嗣先為東北路都統??????發契丹、奚軍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別選諸路武勇二千餘人??????引軍屯出河店」

總領全軍的都統官,統兵也僅7000。現在可看出,這個「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和實際的情形差距極大。

對比以上事例,兵制條里記載的多數兵力數字幾乎是被誇大了一個數量級。遼國皇帝親征一般不過幾萬兵力,甚至可能低於三萬(至少是在一個戰場能集中的兵力僅數萬規模),重臣統兵出征則無疑更少。

最後,還要提一下引文末尾的那三萬」欄子馬」偵候。其實細心的人會發現,這三萬偵候和兵制條總起的那段「凡舉兵?????」中的」遠探欄子軍」內容重複了,而且互相矛盾。一個是三萬,一個則僅為百人以上。

三萬」欄子馬」這段直接照搬自宋琪的平燕薊十策,原文如下:

「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未逢大敵,不乘戰馬,俟近王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馬蹄有餘力也。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

而那百名之上的遠探欄子軍的描述估計是來自遼代其他史料,可能因為是不起眼的偵查兵的緣故,所以兵志編者未加在意,因而得以避過了一貫的篡改和誇大。至於兩個欄子軍哪個更接近真實?遼史職官、國語解中記到:

「遠探軍。有小校,有拽剌」

「攔子軍。居先鋒前二十餘里,偵候敵人動靜」

看樣子,這遠探軍是不可能由」大首領」來率領的,」小校」帶領個百多人才比較合理,另外百多名偵察兵也比三萬偵察兵更符合實際。

可能更符合」大首領」這個條件的只能是部署在遠探攔子軍二十餘里後的先鋒軍。兵志里記先鋒軍的兵數僅三千人,除了更不起眼的遠探攔子軍,它與兵制中其他龐大兵力數字可謂完全脫節,差距是數量級上的。但諷刺的是,這偏偏和前文所列的戰例中的兵數很貼合,這算不算奇妙而又合理的巧合呢?

到此為止,」御帳親軍」、」宮衛騎軍」、」五京鄉丁」、」兵制」四個條目中記載的兵力數字已經全部考證完了。總體來講,遼史兵衛志記載的遼國兵力數據大多水份極大,以至完全不能反映遼國的真實軍力。

推薦閱讀:

(授權轉載)略說遼朝兵力數量(第三彈):以部落數推算遼聖宗時期遼內部族軍的兵力
論:騎兵與步兵一對一單挑,地形開闊平原,雙方武器不限,經驗相同,則步兵勝率幾何?
古時皇城的守衛也歸禁軍嗎?他們的工作是怎樣的?
為什麼西方的火繩槍排隊槍斃戰術,雙方都沒有採用一些防護性的措施(比如鐵板盾車)之類的已減小己方的傷亡?
為什麼行軍速度快也可以作為將領為人稱道的特點?

TAG:中国古代历史 | 辽朝契丹 | 古代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