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承認【我很懶】,好過【我有拖延症】
陳晨:
風墟先生您好!我是一個帶有輕度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這個癥狀讓我在過去二十幾年都沒法走進一段穩定的伴侶關係。
有過幾次心動,但自己極其被動,就像每個人過來跟我打個招呼,我沒有反應,人就走了,等人走了,我才會意識到自己對這個人的感覺,好像只有通過失去才會知道這個人的重要性。
最近我遇到一個很喜歡的異地的男孩, 我很明確自己的心意,可接觸下來,發現他已有一個交往三年的女朋友,想放手,卻又不甘心。要有多難得才能碰到一個讓我主動的人。
很想問下先生,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如何才能建立一段穩定的伴侶關係?我害怕自己會一直陷入迴避型依戀人格的hard關係模式。 還是很期待先生的回復!
風墟:
當你給自己貼上一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標籤時,你就否定了自己有解決和面對這個問題的能力。
剛好我今天看李松蔚老師推的一篇文章就是講的這個意思。
比方說我有個稿子截止時間沒幾天了,但我還一直拖拖拖。我把這解釋為【我有拖延症】和【我很懶】這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當我說自己有【拖延症】,你給自己貼了個標籤【迴避型依戀人格】時,我們就已經把問題丟出去了:我之所以沒辦法處理好親密關係,我之所以拖稿,那是因為【我有病】,【我的人格就是這樣】,而不是我自己的問題。
所以既然是病,那這就是一個外的東西,這就【不是我的責任】,所以【這不是我的錯】,因而【那我也沒辦法】。
這時我們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我們具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
所以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思路是:我有【拖延症】,【我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如果別人給了我什麼方法來「治好」我的病,那我就不會拖延、我就能夠和別人好好相處了。
但當我們用【我很懶】,【我沒有調整我對別人的應對習慣】來解釋問題時,就在一開始承認了:這是我自己的問題,這是我自己的責任,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可以選擇不同的關係應對方式,我有責任及時完成約稿。
當然,秉持這種態度並不是說一定就能夠幫我們把問題解決。我承認自己懶,我為自己負責,不代表我馬上就能去寫稿了。
「為自己負責」的意思是:你開始真正的重視這件事,並為這件事的解決採取實質性的措施,無論是積極地、還是消極的。
終歸是:你會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來應對這個事情,而不是繼續一邊抱怨一邊什麼都不做。
舉個例子:【我承認了自己是個懶廢】,那麼積極地解決措施就是頭懸樑錐刺股,用番茄工作法,斷網啊等這些方法來全力的去把稿子寫完。
消極的解決措施就是推掉我不想寫的約稿,不去做那些我抗拒做的事情。
無論哪一種措施,都直接的造成了一個結果:你不再自我矛盾和內耗了。
當一個人的心態是協調統一的時候,他才能夠感受到輕鬆快樂,這個時候,如果你想做事那就自然而然的就去把問題給解決了,如果你不想做事,那直接就放棄不再去想,轉而去做其他更令你開心、你更喜歡做的事。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拋開【迴避型依戀人格】這個標籤,把這個問題換一種問法:
「我沒談過戀愛,不會和男孩子相處,請問我該怎麼辦?」
接下來這個問題我想就不需要我回答了。
問題換了代表著思路也要換,如果思路換不過來,那麼再怎麼解釋也無意義。
但如果思路換過來了,你自己就會自發的去做點兒什麼的。
而你所做的這點兒什麼,無論對不對,無論有沒有用,它都是你開始成長、開始為自己負責的一種標誌。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風墟先生 ID:psyfengxu
如果你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向我提問,請關注我的公眾號,點擊欄目下方【風墟解憂】來了解提問方式。
推薦閱讀:
※用「看心情,做決定」的態度生活了30天,這是我學到的...
※做了五期番茄戰拖活動,總結出這些經驗,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決定……
※哪來什麼拖延症啊,都是沒人愛的後遺症!
※【野蠻分析】自我否定式拖延症患者賈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