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人的贖罪與生命的接力
本片講述的,是一個男人的內心世界和心路歷程。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它真實細膩、自然含蓄的敘事風格。影片試圖在戲劇性和紀實性上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生活流的敘事手法將主人公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呈現在觀眾眼前,這使得影片的整體節奏放緩了不少;但大量經過精心選擇設計的生活細節在另一個角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使得觀眾沉浸在影片豐富的鏡頭語言之中。
相比電影,小說在呈現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觀念、態度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憑藉敘述視點的轉換,作家可以隨意進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電影無論如何都做不到這一點,局限於二維平面的影像必須通過某種手段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外化表現出來。這便是本片必須克服的最富挑戰性的難題——如何讓觀眾深入到Lee的內心世界中去。
導演的做法是,通過行動來展現人物。就像物理學利用電子轟擊某種粒子以觀察其反應、測定其性質一般,影片通過不斷在人物身上載入一重重限制來激發其反應,迫使他們考慮自身處境並做出選擇,由此,觀眾便可通過人物的行動對其內心世界略窺一二。簡言之,行動暴露了人物的想法。
本文主要探討兩個問題:影片在人物身上載入了哪些限制?由此表現出人物何種精神狀態和人際關係?
整體上來看,Lee的故事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Lee由於自己的原因釀成大禍,導致三個孩子命喪火海,妻子Randi離他而去,失去一切的Lee搬離了小鎮曼徹斯特。後一部分,意志消沉的Lee在另一座陌生的小鎮勉強度日,直到得知Joe去世的消息,回到闊別多年的曼徹斯特處理哥哥的後事。
影片在故事情節的組織上,直接跳過前一部分,以Lee回到曼徹斯特作為開端,而把他過往的痛苦經歷以閃回的形式穿插在敘事進程之中。這麼做出於以下幾點考量:
其一,影片的主題聚焦於Lee在面對殘酷的人生打擊時的心路歷程,顯然故事的後一部分才應該著重講述。
其二,若以時間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由Lee的幸福生活講到其痛苦經歷再到其重拾信心,勢必會進一步拖慢本已鬆弛的敘事節奏,把影片變成一本令人乏味的流水賬,消磨觀眾的意志,分散觀眾的精力。
其三,作為人物主觀世界和回憶呈現的手段,閃回極大的推動了敘事的進展,提供給觀眾足夠多的信息以理解人物的現實處境。
對於旁人來說,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替Joe料理後事只不過是例行常規。但這件事放到Lee身上,卻別有一番深意。
至少在觀眾所了解的故事中,Lee唯一一次面對死亡,是由於自己的疏忽導致三個子女的慘死,這絕對超出了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範圍。回想影片開場,在克勞迪亞·瑪麗號上,Lee滔滔不絕地試圖說服小Patrik,自己要比他爸爸更值得依靠。他說——「……你爸爸是個相當不錯的好人,但關於這世界,他有好多東西不如我了解……我比他做得更好,因為整個未來都如同地圖般在我眼前展開……」略顯反諷的是,年輕的Lee自信過了頭。當命運對他的考驗接踵而至時,Lee顯然沒有準備好面對這樣的人生打擊,他難以接受女兒們慘死的事實,只能將這樁悲劇的根源歸咎到自己頭上。
悲痛欲絕的Lee喪失了生活的信念,選擇了自我懲罰與放逐。影片開端通過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Lee如同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狀態——鏡頭在Lee雷打不動的日常工作間切換——鏟雪、扔垃圾、修水池、換燈泡、通馬桶、補水管、被投訴。他所要管理的住戶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們在Lee面前談論自己的家長里短、喋喋不休的抱怨、旁若無人的調情、尖酸刻薄的找茬,而Lee如同局外人般充耳不聞,只一言不發地埋頭幹活。如今的他眼皮浮腫,聲音嘶啞,嘴唇蒼白,顯得憔悴而麻木,與開場自信幽默的Lee判若兩人。他固執易怒、沉默寡言,對女性的挑逗無動於衷,每天晚上到酒吧買醉,如行屍走肉般回到簡陋的住所,躺在沙發上昏昏入睡。
Joe的去世給了Lee一個重新面對自己人生的機會。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意志消沉,他是Joe那尚未成人的兒子Patrick在世上唯一的依靠。無論他想不想,都必須打起精神,為昔日的哥哥Joe盡自己最後一份力量。
影片在故事情節的處理上,顯得含蓄而剋制,並沒有通過大段枯燥乏味、直白刻意的解釋性對白來向觀眾交代有關人物的一切。演員細膩自然而又傳神到位的表演、人物間瑣碎真實而又回味無窮的對話是支撐整個故事的關鍵元素。
表面看來整個故事波瀾不驚,僅僅簡單記錄了Lee替Joe料理後事的流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重要情節發生;但觀眾產生的這一虛假印象只是由於人物的衝突是內在的、隱性的、不易察覺的。Lee不僅需要面對內心的痛苦,強迫自己回到過往的傷心地,強迫自己面對當初那對痛苦的回憶;還需要克服外界的重重阻力——小鎮人們對他異樣的眼光、Joe對他的有意挽留、Patrick執拗地堅守自己的生活交際圈子、前妻Randi對他憐憫寬容的態度等等。甚至連小鎮本身都構成了一重與他矛盾的衝突——海邊的曼徹斯特日光充足,海天相接,景觀開闊,鎮上的房屋都漆成淡淡的淺色,即便冬天都是銀裝素裹,令人心情舒暢和緩——曼徹斯特是個尋求內心平靜的好去處,而Lee陰鬱沉重的內心想要的只有自我懲戒和放逐。
除去開場,自Lee接到醫院通知Joe去世的電話到Lee得知Joe的遺囑為止,這是影片情節的展開部分,故事中絕大部分需要觀眾掌握的信息都在這一段落得到了鋪墊。通過人物對話的隻言片語和Lee的閃回,觀眾得知了Lee的生活狀態,Joe的病情和家庭情況,Patrick的交際往來以及他脆弱而神經質的酒鬼媽媽。直到這一段落的最後,Joe的遺囑指定Lee作為Patrick的監護人,與此同時,痛苦的根源如同開閘的洪水般湧入Lee的腦海,無可挽回的打破了他長期以來試圖保持的平衡狀態。
緊隨其後的遞進部分深化了Lee與自己、與外界的矛盾。當初自己離開曼徹斯特時,Patrick還只是個小孩子,但如今的Patrick儼然是個小大人模樣,他參加冰球訓練,組建樂隊,同時與兩個女孩保持戀愛關係,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Lee在他身上看到了當初自己的影子。短短几日的相處中,Lee深入到Patrick的生活中去,他不得不以新的眼光、對待成人的態度來處理自己與Patrick的關係。兩人為漁船的去留、Joe遺體的處置、Patrick的歸屬而不斷發生分歧和爭吵。
Patrick自幼缺乏母愛,因而不難理解為何他極力尋求朋友的支持,努力保持與兩個女友的關係。隨著父親的去世,朋友和Lee成了Patrick在這世上唯一的依靠。尚未成年的Patrick需要Lee代替Joe的位置,承擔起作為他父親的責任,他並不知道Lee內心所受的痛苦折磨。當年Lee的女兒們慘死的時候,與Patrick年紀相仿,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承擔起當父親的責任,想必自己的女兒也和Patrick一樣大了。Patrick令他想起自己的女兒,過去的陰影仍然籠罩他的內心,這次他能抓住機會,彌補內心的缺憾嗎?
後半段隨著Lee與Patrick關係的遞進,閃回從Lee的痛苦經歷過渡到Joe對自己的包容和支持上來。Lee在警察局接受盤問,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講述,做完筆錄後,警察說他可以走了,不能原諒自己的Lee拔槍企圖自殺,被眾人攔下。目睹一切的Joe默默承擔起重新振作Lee的生活的責任,他帶著小Patrick來到Lee簡陋的住處,不容置疑的為他安置傢具,他說——「……不,你沒有傢具……這不算傢具,這也不是個人住的房間」。如果沒有Joe的幫助,Lee不可能活到現在,他早已是行屍走肉,只有Joe如父親般在他心裡播下了生活和希望的種子。
現在到了Lee回報Joe的時候了,Joe已經去世,留下孤零零的Patrick,沒人願意收留他,只有Lee是他唯一的依靠。Joe的死並沒有帶給他們巨大的打擊,他的生命在Patrick身上延續下來,Joe曾經拯救了Lee的生活,現在該由Lee來拯救Joe或者說Patrick的生活了。
Lee帶Patrick去看Joe收藏的古董槍,告訴他自己計劃賣掉它們給克勞迪亞·瑪麗號換個全新的引擎。克勞迪亞·瑪麗號,以Joe母親的名字命名的漁船,承載著Lee和Patrick美好的回憶,如今因為引擎壞掉而被閑置,正如罹患心臟病的Joe般無助。Lee為它換上一個全新的引擎,彷彿給Joe換上一顆全新的心臟,賦予年輕的Patrick生活的動力,同樣也賦予自己生活的意義和活下去的動力。
當Lee帶著Patrick登上煥然新生的克勞迪亞·瑪麗號乘船出海時,影片進入了第一個高潮,觀眾終於在Lee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但這不是故事的終點,Lee必須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痛苦。當他遇到Randi時,劇情的張力達到頂點。
Randi早已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有新任丈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陪伴。過去的陰影慢慢消退,她最終選擇了原諒和接受Lee,同樣也為自己當初對Lee的傷害感到內疚自責。她說——「我以前對你說了很多過分的話……但我知道你從來沒有……可能你不想跟我說話了……我的心支離破碎,永遠都無法癒合……我知道你的心也碎了……我該為對你說過的那些話下地獄……我很抱歉……我愛你……你不能就這麼放棄自己,消沉下去……」
Lee告訴Randi——「……你剛才說的那些就足夠了……我沒有……我想讓你幸福……我並不想折磨你……你不了解我……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不了解我……」。無法忍受痛苦的Lee轉身迅速走開,沒有再說什麼。
當Lee安排好一切並告訴Patrick自己最終的決定後,Patrick帶著哭腔問他——「你就這麼一走了之么……你為什麼不能留下?」Lee告訴他——「我承受不了。我承受不了。我很抱歉。」
Lee「承受不了」的究竟是什麼?
曼徹斯特的一切都令他回想起過往,Patrick讓他想起自己的女兒們,Randi也讓他想起自己的女兒們,他忘不了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但更重要的,他不能讓自己忘掉所犯下的罪孽。搬回曼徹斯特,接受Randi的道歉,這一切都意味著Lee將會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漸漸忘掉痛苦的經歷,Lee不能容忍這件事情發生。痛苦早已成為Lee生命中的一部分,成為Lee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人們把痛苦看作消極的事物,但正如Lee對Randi說的那樣「不是這樣的……你並不了解我……」。否定痛苦、迴避痛苦、遺忘痛苦,所有的一切只會一再的否定你,否定你的過去,否定你的所作所為,否定你在這世界上的存在與意義,這並不能使你更快樂。Lee選擇了接受痛苦,並學著與痛苦相處,帶著痛苦生活下去。他所「承受不了」的,不是過往的痛苦,而是忘記自己的過往。這便是為何Lee最終仍然不肯回到曼徹斯特。只有離開這裡,才能永遠不會忘記這裡。
結尾,春天到了,Patrick去墓園看了看,土地不是那麼硬了,而Lee則開始了他新的工作。兩人從Joe的葬禮回去的路上,Patrick買了一支冰激凌,Lee撿到一個網球。他告訴Patrick自己想找一個兩人間的房子,一間留給自己住,一間留給Patrick住。兩人一邊走,一邊來回傳遞著那個網球。
那顆網球彷彿一顆堅韌的心臟般在地面彈跳,從Lee的手中傳遞到Patrick的手中。Lee最終實現了Joe對自己的期望,找回了生活的信念,並把它播散在了Patrick心中。
最後,向堅韌的生命致敬。
本文完|作者:E3F058(來自豆瓣)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原文鏈接:《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人的贖罪與生命的接力
推薦閱讀:
※《世上最快的印地安摩托》
※神的劇本人在演 | 出家人不得賣萌
※奧斯卡獲獎科幻片《降臨》背後的科學知識 | 健哥漲姿勢
※哪部電影讓你領悟到很深刻的道理?為什麼?
※《殺破狼?貪狼》鐵漢亦有柔情,吳樾紮實表演發正義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