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抗戰大刀記

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我國在事實上就已經開始了對日本的反侵略鬥爭。但由於當時的我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家,而日本早早的就實現了工業化踏入世界列強行列。所以當時中國與日本存在在不小的差距,這種差距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武器上的差距,比如刺刀。

▲日俄戰爭中上刺刀衝擊的日本步兵圖畫

現代刺刀看上去好像並不難造,所以會有很多人納悶為什麼二戰時期中國的刺刀這麼少呢?其實現代刺刀對國家工業是有要求的。首先就是材料,它需要很高的鋼產量保證材料需求,還需要高品質的鋼才能保證其質量。而因為刺刀身狹體長,如果質量得不到保證,其在對拼的時候很容易損壞。除了上述的鋼材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機器操作了。因為刺刀是需要安裝在槍口上的,所以刺刀卡環的製作就有很高的精度要求。人工打造的話,速度慢不說,還無法保證誤差不超過0.3mm。所以只有採用機器操作流水線生產的模式,才能有效保證規模愈發龐大的近現代軍隊需求。

▲日軍侵華宣傳畫中,抗戰大刀、德式鋼盔成為了中國軍隊的標誌性裝備

非常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國只是一個農業國家。從清末到民國,中國的鋼產量每年從沒超過10萬噸。最高的時候還是清末北洋時期的5萬~7萬噸,民國時期則下降到2、3萬噸的可憐地步。再加上中國工業底子薄弱,全國也沒幾家機械化的兵工廠,因此導致了中國軍事刺刀稀少的局面。

▲中國軍人在養護大刀,從其腰部的彈匣可以看出他是當時中國軍隊的精銳——手槍隊的成員

雖然底子薄,但火力貧弱的中國軍隊對肉搏型冷兵器需求更高。於是作為中國傳統冷兵器的大刀就進入了國人視野。雖然從刀型上看,抗戰大刀是從宋代的手刀、朴刀一脈相承而來,但這個時期的大刀普遍材料差、製作不規範。基本上拿一塊鐵找個鄉下鐵匠鋪子就能打一把大刀出來,很多大刀甚至砍幾下木頭就會崩刃。所以雖說刀型繼承傳統,但要說質量還真比不上祖宗們。但也正是因為大刀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這種被外國人稱為「中國寬劍」的劣質刀具才受到了當時混戰一團的苦哈哈軍閥們的青睞。之後甚至成為了很多雜牌部隊的重要兵器,並被大量製造成為刺刀的替代品,裝備於與日寇搏戰的各條戰線。這種被日本人稱作「青龍刀」的抗戰大刀和德制m35鋼盔一起,也成為了二戰中國軍隊的標誌。

▲在與日軍的對峙中,一名戰士擺出蔑視敵人的姿勢

筆者先來說說這砍刀型的大刀。

如前面所說,砍刀型的大刀其形制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手刀和朴刀,但由於沒有統一的規範。國內各部隊之間所裝備的大刀都不一樣,或者刀身長短不一,或者刀柄和護手形式不同,質量也有高有低,很難一概而論。在此以最具代表性的29軍大刀隊所使用的大刀為代表進行說明。由於29軍裝備的大刀大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兵工廠生產的,所以相比較其他部隊使用的大刀更加規範和統一,質量也最好。

▲現存的砍刀型抗戰大刀

這種大刀也是由刀身、刀柄、護手三大部分組成,全長在900mm上下,全重約1.6公斤。大刀刀身又分為刀尖、刀刃、刀背三部分,刀刃長595mm,刀面越往前越寬,屬於前寬後窄,最寬處57mm,最窄處38mm;刀背長540mm,脊厚達到5~6mm的厚度。大刀的護手則是常見的中國傳統形制的元寶形,材質分為銅、鐵兩種,護手高度約為90mm,一般厚12mm,寬25mm。大刀的刀柄長215mm,刀柄尾部鏈接的環首直徑在76mm上下。

▲從刀柄可以看出抗戰大刀是典型的「雙手刀」

總的來看,砍刀型的大刀主要是以劈砍為主要作戰手段,雖然刀尖也開刃翹起具有捅戳的作用,但刀頭太寬是十分不利於擊刺的。一般來說,大刀會在刀身靠近刀背的地方,挖出1~2條淺淺的血槽,以減重,並保證刀身的強度。還有一些大刀會在刀背上開鋸齒,或者穿幾個鐵環,也就是俗稱的「連環刀」或「大環刀」,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在戰鬥時刀背受到磕撞損壞。大刀的刀柄和刀身大多是一體打造的,刀柄多出來的一部分就鍛成環首,也就是大刀的刀環。刀環除了可以防止大刀意外脫手,還可以繫上紅綢布增加美觀。為了防止大刀在戰鬥時因為出汗或者沾染血液而打滑脫手,使用者一般都會在刀柄處用棉線或者麻布繩一圈一圈的纏繞牢固,有些還會一直纏繞到刀環。

▲現代工藝仿造的中國大刀

另外,大刀的護手除了傳統型的固定在刀身上的元寶形護手,也有少部分腰刀式可分離的圓盤形護手,到後期又出現了一種反「S」形狀的護手。這種護手比元寶形護手要大一些,可以更好地格擋對方順著刀背削砍下來的攻擊。

▲熱河抗戰中國軍隊使用的馬刀形大刀

不過,抗戰大刀其實形制也不統一,並非都是現在人們印象里的大砍刀類型,還有數量不少的細長刀身的馬刀型的大刀。馬刀型的大刀從刀型上看,更像明代的騎兵用腰刀,刀身細長略微彎曲,刀尖鋒利即利於刺殺也利於砍削,大多數長度在1米左右,功用上要比砍刀型大刀更好一些。

▲29軍將士在演示大刀術

抗戰時期國內各種大刀的製作材料來源不一,製造工藝全憑打造者手藝,既不統一也不規範。甚至大多數民間製作者都是按照打菜刀的手藝來打造大刀。他們主要用熟鐵打成刀身然後在刃口處鑲嵌鋼條,但鋼刃在長時間使用磨損後,熟鐵刀身也無法保持功用,往往就廢棄了。在行軍的時候,由於大刀體型寬大所以無法斜跨在腰上,少部分人會使用皮質刀鞘,刀鞘上配有皮帶,這樣就可以像步槍一樣挎在身上。但大多數中國軍人是沒有錢給自己的大刀辦一個皮質刀鞘的,所以往往會用麻繩一頭系在刀頭上的圓孔內,一頭系在刀柄或刀環上,這樣可以掛在身上繼續行軍。這種攜帶方法雖然簡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手持大刀的中國軍人,從其裝束上來看,同樣為「手槍隊」精銳

總之,當時國內工業基礎薄弱,機械落後,全國也沒幾家現代化的鋼鐵、機械廠家,杯水是救不了烈火的。所以雖然當時的大刀質量很尷尬,既比不上幾百年前的古人,更比不上現代,但只要價格低廉、能夠砍人就行了,這也算是身為工業弱國的無奈之舉吧。

▲不幸落入日寇手中的抗戰大刀

抗戰大刀一戰成名應該是在1933年3月9日開始的,西北軍第29軍為抵抗日軍而進行的長城抗戰。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以大刀敢死隊進行的所謂」喜峰口大捷」。

▲大刀成為了抗戰期間國人的一種精神象徵

1933年3月9號,日軍進攻喜峰口。當時駐紮在遵化的29軍宋哲元部接到戰報後迅速帶領部隊前往長城救援,並成功與守軍會合進行抵抗。但由於當時西北軍屬於被國民黨政府收編的雜牌軍,因此在武器裝備的配給上多有不公,乃至於長城抗戰時29軍將士「有兵無槍,有槍無彈」,「只有大刀一把,手榴彈六枚」,武器裝備相當低劣。但是在這種情況下,29軍將士依然憑藉著愛國赤誠與日軍殊死搏鬥,拉鋸戰進行兩日,但畢竟劣勢太大而傷亡慘重。

▲影視作品中手持大刀的八路軍戰士

在這種情況下29軍決定速戰速決,109旅旅長趙登禹親自挑選了500名官兵作為大刀敢死隊。11日夜,他自己親自率領這支敢死隊趁著夜色從日軍兩翼直插進入敵後營地,襲擊日軍的炮兵與輜重部隊。結果在接敵運動中就被敵哨兵發覺了,雙方陷入混戰。中日兩軍便開始了正面的短兵相接,肉搏十餘次。日軍的機槍和刺刀對大刀隊造成了極大的殺傷,大刀隊邊打邊撤至12日下午2時戰鬥結束撤回,我軍500名大刀隊員只有三十餘人生還,可謂悲壯之至。

▲抗戰大刀中的另類——長柄大刀

至於此次大刀奇襲的戰果,因為抗戰宣傳的需要,從殺傷幾百日寇宣傳到了到上千,最後傳成了砍死了三千日寇。其實當時喜峰口的日軍為27聯隊第一大隊的松尾野先遣隊和28聯隊第二大隊的米山先遣隊。即使這兩個大隊全滅,也湊不齊3000。而即使殺傷幾百日寇,以當時的兵力對比,奇襲的大刀隊也不至於要撤出戰鬥。根據日軍的記載,12日夜襲,日軍乘馬討伐隊陣亡軍曹一人,一等兵兩人,負傷十餘人,山炮中隊陣亡11人,負傷17人。

▲29軍所使用的大刀的形制與說明

雖然這次喜峰口夜襲遠遠算不上大捷,但西北軍作為雜牌軍,在士兵素質、武器裝備都處在極大劣勢的情況下,仍憑藉著愛國熱枕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愛國熱情仍是不可磨滅的。雖然之後長城抗戰仍然失敗,長城沿線失守中日簽訂《塘沽協議》,但29軍大刀隊的頑強作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當時正在上海的孫默心就以29軍大刀隊為啟發創作出了經典抗戰音樂作品《大刀進行曲》,使「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響徹中華大地。

▲影視作品中,八路軍戰士用大刀斬殺日本侵略者

自此之後,大刀漸漸成為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象徵,除了在軍中裝備數量依然龐大外,從文學作品到民間宣傳,大刀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物件,並一步步被推上了神壇。每次有大學生或愛國人士到軍營慰問時軍隊表演大刀術也成了默認的固定節目,讓人們感覺到有大刀在日軍就不可怕,逐漸成為心理依託。而進入新中國後大刀雖然不在裝備軍隊,但它的形象一直出現在影視作品當中,像這些年大火的《亮劍》,李雲龍手拿大刀跟日軍軍官比拼劍道;再比如連奕名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大刀》,中日兩軍組建小部隊進行純冷兵器對抗,大刀在劇中已然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武器,使得現在人們一提起抗戰,就會想起大刀。

總之,抗戰大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脫離的武器的範疇,成為了中國人民的不屈象徵,由武器到象徵,不知是大刀的幸運還是不幸。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王龍潤。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被李連杰點贊!中國人穿盔甲、拿大刀參加的是什麼比賽?
北京有哪些比較專業的劍道館?
北方游牧民族的骨朵有個鎚子用?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那些軟兵器
除了死神,鐮刀真的被作為過武器使用嗎?

TAG:日本 | | 冷兵器 |